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 S.T.Blake)自交F1子代、尾叶桉株间杂交F1子代、尾叶桉自由授粉F1子代和尾×巨桉(E.urophylla×grandis)种间杂交F1子代林为试材,讨论分析了桉树生长、材性指标的近交退化和杂种优势规律性.结果如下:①尾叶桉近交退化现象呈现自交子代比自由授粉子代显著,生长性状比材质性状显著的规律性.②尾叶桉自交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具有显著至极显著的近交退化;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③尾叶桉自由授粉子代,树高、胸径和材积有一定程度的近交退化,但不甚显著;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树皮厚度无近交退化.④尾叶桉与巨桉种间杂交子代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可获得显著的杂种优势,但不同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率大有差别;子代的生材含水率、木材基本密度和成熟材纤维长度无杂种优势;子代的树皮厚度和1% NaOH抽提物含量呈显著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6种人工林大径级桉树(27~29年生)木材的干燥特性。结果表明,细叶桉、尾叶桉和大花序桉木材初期开裂等级均为5级,赤桉为4级,巨桉和粗皮桉均为3级,主要为端裂、端表裂、表裂和贯通裂;干燥结束后大部分试件出现内裂,尾叶桉木材内裂等级为5级,细叶桉和巨桉木材内裂等级均为4级,赤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内裂等级均为2级;巨桉、尾叶桉、赤桉、粗皮桉、细叶桉和大花序桉木材截面变形等级分别为5级、4级、3级、3级、2级和1级;巨桉、粗皮桉和大花序桉木材扭曲等级均为3级,细叶桉、赤桉和尾叶桉木材扭曲等级均为1级;细叶桉、赤桉、巨桉、尾叶桉和大花序桉木材干燥速度均为5级,粗皮桉木干燥速度为4级。6种桉树木材均属于难干木材,多裂,易变形。本研究拟定的干燥基准,可用于木材加工企业干燥人工林大径级桉树木材参考,为人工林大径级桉树木材的实木化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粗皮桉人工林木材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中国国家标准(GB/T 1933-2009)的直接测量法、X线密度仪和SilviScan木材材性快速测定仪对粗皮桉木材的气干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采用直接测量法、X线密度仪和SilviScan得到的粗皮桉木材试样的气干密度值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并用近红外光谱方法对这些木材密度进行了快速预测,预测效果较好。该研究结果可为将来木材密度快速测定方法的研究和粗皮桉木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工林巨尾桉木材性能与树龄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合理利用巨尾桉木材资源,提高其利用价值,对不同树龄巨尾桉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巨尾桉树龄为4-6 a时,其木材物理力学性质随树龄增加明显提高,在巨尾桉树龄为6-8 a时,其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变化不大。气干密度、全干密度、全干体积干缩率、气干径向湿胀率、吸水湿胀率、弦面顺纹抗剪等性质在巨尾桉树龄为6 a时达到最大,说明巨尾桉木材各项物理力学性质在其树龄为6 a时已经基本稳定在较高水平。本研究为巨尾桉的栽培、采伐和木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影响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家系抗风性能的主要因子,筛选能生产应用的优良抗风家系,在连续3 a调查114个赤桉家系高产抗风家系排序基础上,选取50个赤桉家系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材性性状(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宽度、纤维长宽比),材性相关的无损指标(Pilodyn值、应力波值)以及台风风害指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除胸径(P=0.062),纤维长宽比(P=0.636)和树皮厚度(P=0.174)外,家系在各性状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单株、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046~0.885和0.077~0.777,纤维宽度、树高、木材基本密度、应力波值等性状具有高遗传力。各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5.11%~87.57%,遗传变异系数范围为1.78%~34.57%,环境变异系数范围为4.43%~80.74%,风害指数和单株材积变异较大,有利于优良抗风家系的评价选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赤桉纤维长度与木材基本密度、Pilodyn值、应力波值呈及显著相关,纤维宽度与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树皮厚度)呈极显著相关。风害指数与木材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相关性不显著,与树高、单株材积达极显著相关,与应力波值、树皮厚度呈显著相关,与胸径、Pilodyn值、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不显著,树高、单株材积与风害指数的相关关系在遗传、环境及表型上均高于其他性状。通过综合选择筛选出5个优良抗风家系,分别为家系2007,2006,20027,2005,2008,其遗传增益范围为0.53~22.39。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施肥对尾巨桉木材纤维与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方法]以18a生3种不同施肥处理的尾巨桉无性系木材为研究材料,研究木材纤维特征、木材基本密度及变异情况。[结果]3种施肥处理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在树干径向方向由髓心向外都有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而纤维腔径在树干径向方向由髓心向外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纤维宽度变化在3种施肥处理间不一致。3种施肥处理间只有纤维壁腔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肥量中间处理的纤维壁腔比值显著高于其余2个处理。[结论]不同施肥处理对木材纤维特性除纤维壁腔比之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利用Pilodyn对白榆活立木进行探测,室内测定白榆木材的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纤维宽度,对白榆Pilodyn值与木材的基本密度、纤维长度和宽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榆Pilodyn测定值与木材外侧基本密度、全株木材基本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6和-0.607,整株木材基本密度对白榆Pilodyn...  相似文献   

8.
Pilodyn评估杂交松活立木的基本密度及其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lodyn是一种对活立木无损的检测仪器,用于间接测定木材基本密度等材性指标,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杨树、桉树和落叶松等主要人工林树种的基本密度测定.为了快速而又可靠的评价杂交松人工林立木基本密度,研究采用了Pilodyn方法.显示树龄8年的湿地松×加勒比松Pilodyn测定值与基本密度之间呈显著(P=0.002 1)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尾叶桉(E.urophylla)和尾巨桉(E.grandix×urophylla)为研究试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这两种木材的超微构造,分析了构造对自由水移动途径的影响,探讨了尾叶桉、尾巨桉木材容易发生皱缩在构造上的原因,根据皱缩发生的机理确定了尾叶桉、尾巨桉木材发生皱缩的基本条件。结果表明:两种桉树木材的部分组成单元中含有不同数量和程度的侵填体,或纹孔上有附物,这些物质将使水分移动的途径堵塞或变窄,助长了木材细胞皱缩的发生,相比而言,在相同的温度和干燥应力下,尾巨桉木材比尾叶桉木材易发生皱缩;随着干燥温度的增加,木材发生皱缩的最小毛细管半径也增加,发生皱缩细胞数量也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以巨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木材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在株内径向和轴向上的变化趋势、变异特性,并分析各密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植株径向上巨桉木材密度基本保持平稳,髓心部分的木材密度相对较小;轴向上0~6 m处,密度随高度的上升呈现下降趋势;由变异系数分析可得,上端木材密度变异程度较小,可以推测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加,密度的稳定性较好;分析密度之间的相关性,得出气干密度、全干密度与基本密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方程拟合良好,所建模型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人工复层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相对生长法和样方收获法,于2006年对广西国营高峰林场3年生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模式人工林群落生物量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不同混交模式各器官生物量与测树因子(D2H)存在紧密相关关系。在相同混交比例下,群落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及净生产力水平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上升。当尾叶桉与马占相思混交比例为1∶1时,林分密度为1 050和1 320株/hm2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28.556和47.853 t/hm2,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9.51和15.95 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22.100和42.182 t/hm2,占总生物量的77.39%和88.15%;当尾叶桉与马占相思混交比例为2∶1时,林分密度810和1 170株/hm2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49.482和76.556 t/hm2,平均净生产力分别为16.49和25.51 t/(hm2·a),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44.340和72.733 t/hm2,占总生物量的89.60%和95.01%;当林分密度同为1 727株/hm2时,尾叶桉纯林、尾叶桉与马占相思以1∶1.6比例混交林的群落生物量分别为84.586和106.904 t/hm2,平均净生产力为28.20和35.63 t/(hm2·a),其中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73.942和101.480 t/hm2,占总生物量的87.42%和94.93%,混交林群落生物量比纯林群落生物量高出26.38%。在相同混交比例下,灌木层、草本层、枯枝落叶层生物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下降;在相同密度下,尾叶桉纯林灌木层、草本层、枯枝落叶层生物量均比混交林高。在6个林分更新处理中,当尾叶桉与马占相思的混交比例为1∶1.6时,混交林的成层性最明显,林分总生物量、净生产力水平也最高,且与其他各处理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是较佳的一种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2.
3种无损检测方法评估巨尾桉木材抗弯和抗压强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无损检测方法评估木材强度性质的可行性及可靠性,该文分别运用纵向基频振动、超声波和应力波3种无损检测方法,对由广西东门林场采集的34株14年生巨尾桉人工林加工的191个无疵小试样进行了抗弯和抗压强度性质预测。首先采用3种无损检测设备获得无疵小试样的动态弹性模量,然后进行抗弯弹性模量(MOE)、抗弯强度(MOR)和顺纹抗压强度(σc)的测定,并分析3种无损检测结果与木材强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纵向基频振动法、超声波法和应力波法获得的动态弹性模量Efr、Eus和Esw与静态MOE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6 6、0.788 9和0.634 7,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与MO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94 0、0.683 0和0.567 3,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与σ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 3、0.809 3和0.648 9,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其中应力波法测得的动态弹性模量Esw与木材强度性质的相关系数均为最低。可见,纵向基频振动法和超声波法能够比较精准地预测国标无疵小试样的MOE、MOR和σc,但应力波方法对无疵小试样进行测定时具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南方地区不同桉树人工林树种生长应变水平的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研究选择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尾巨桉、尾叶桉、大花序桉、粗皮桉和园角桉等5种桉树人工林树种,对不同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的生长应变水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间,由圆周4个方向测量的活立木生长应变平均值差异显著;而活立木同一高度的不同方向,生长应变差异不显著.②大花序桉在5种树种中具有最低的生长应变水平;而尾叶桉生长应变水平最高.③各树种活立木和伐倒木之间生长应变水平差异不显著.④各树种不同高度间生长应变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福建南亚热带狼尾草属牧草品比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对狼尾草属的华南象草、细茎象草和杂交狼尾草3个牧草品种进行为期2a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田间管理,行株距为60cm×43cm的条件下,其鲜草平均产量分别为346.29、301.63和283.33t·hm-2;分蘖力最高的是杂交狼尾草,最低的是华南象草;其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8.75%、11.25%、10.55%.  相似文献   

15.
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是危害意大利214杨的主要食叶害虫. 为了研究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对意大利214杨高光谱特征的影响,并为遥感监测意大利214杨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提供基础光谱数据,该文于2003年5—8月以6年生意大利214杨为材料,在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意大利214杨落叶率为48%时,分别测定试验和对照区冠层、叶片的高光谱数据及相应的生化参数(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含氮量和含水率等),应用微分光谱及数理统计中的t检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意大利214杨受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后,冠层和叶片的光谱反射率均变小,冠层和叶片光谱的红边具有“双峰"现象;冠层光谱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辨识能力,敏感波段为449.1~466.1 nm、798.6~801.4 nm和826.8~833.9 nm;冠层和叶片的红边(REP)均呈“蓝移"现象,红边斜率和红边面积变小;冠层试验和对照的REP分别为719.3和725.0 nm,叶片试验和对照的REP分别为709.4和719.3 nm. 杨扇舟蛾和杨小舟蛾危害意大利214杨后,叶面积、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片含氮量和叶片含水量均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6.
人工林尾巨案树木表面轴向生长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人工林尾巨案生长应力水平并揭示其变异情况,采用应变片法对其表面轴向生长应变进行了测试.研究表明,表面轴向生长应变为拉应变,活立木胸高处表面轴向生长应变平均值基本分布在650×10-6~1 100×10-6之间;生长应变的测试一般需要3 min左右,这时应力释放完毕,应变值达到稳定.尾巨案两个家系间及树干两个方位(南、北向)间的表面轴向生长应变差异不显著,沿树高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基质对毛木耳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树种(油桐)、木屑粒径、有无淋洗以及是否添加杏鲍菇菌渣,设计14个处理,观察毛木耳菌丝体生长情况。[结果]尾巨桉粗木屑耳袋菌丝密度大、长势好,前期生长速度快、中后期略显后劲不足;木屑不淋洗处理菌丝的生长速度总体较快,前期生长速度慢、中期快、后期明显减慢,与淋洗处理相反;尾巨桉木屑添加杏鲍菇菌渣后,生长速度总体较慢,生长后期后劲不足;油桐木屑菌丝生长总体优于尾巨桉。[结论]该研究可为毛木耳栽培基质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动态及其影响要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研究不同种桉树Eucalyptus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变异特征及其影响要素,估算桉树人工林土壤碳排放通量,测定2016年3月-2017年2月时段内5个不同种桉树林及1个湿加松Pinus elliottii×caribaea林土壤呼吸速率,分析桉树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时空变化及其与影响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6个林分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变化明显,均呈单峰曲线格局;土壤呼吸速率与表层土壤温度符合指数模型,与平均体积含水率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型(P < 0.001),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变化受土壤温度和体积含水率共同驱动,温、湿度双因素模型可以解释土壤呼吸速率44.8%~83.9%的变异。土壤呼吸速率的空间变异主要受表层土壤容重、叶面积指数、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相关性均为极显著(P < 0.01);土壤表面二氧化碳累积通量还受到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影响,相关性显著(P < 0.05)。尾叶桉E. urophylla林和托里桉E. torelliana林的土壤呼吸速率年均值及土壤表面碳排放年累积通量均显著大于其他林分(P < 0.05),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原寄主枝条挥发物趋向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蛀干害虫。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从漳河柳、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4种不同抗性等级树种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这4种寄主树种和嗜好树种复叶槭枝条气味的嗅觉反应。在以空气为对照试验中,源自4种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其原寄主树种枝条挥发性气味均有明显的正趋性反应(P0.05)。但从合作杨、漳河柳和箭杆杨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新疆杨枝条挥发性气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忌避作用;复叶槭枝条挥发性气味对源自4种寄主树上的光肩星天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并且对源自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上的雌性成虫的引诱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P0.05)。在以复叶槭气味为对照试验中,4种不同寄主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对原寄主气味和复叶槭气味的趋向差异不大。这表明在没有嗜好寄主气味的前提下光肩星天牛可以识别原来寄主气味,但是如果有嗜好树种气味存在,光肩星天牛就不趋向原来寄主树种的气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