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种植大白菜。往往出现不卷叶,不包心现象,影响其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这是夏大白菜栽培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早春季节,气温由低到高,日照从短到长,适宜大白菜的生殖生长,而不利于其营养生长,再加上结球期田间温度高、湿度大,这就造成了春大白菜在种植中常出现先期抽薹、包心不实和病虫害严重等难题,为确保早春大白菜的丰产栽培,生产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1引用良种,适期播种选用生育期短、生长快、耐汗抗病品种,目前适于东北地区栽培的品种有很多个,可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从7月中旬开播种。例如,大白菜性喜温和的气候,种子在8~10℃时即可发芽,在20~25℃时发芽迅速而健壮,生长期间的适温为10~22℃(外叶生长期为18~22℃,心叶生长期为12~16℃)。当温度达到25℃以上时生长不2.黑龙江省依安县中心镇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4.
《山东饲料》2006,(11):22-22
发病原因大白菜霜霉病属真菌性病害。以叶片发病为主。茎、花及种荚地也能受害。感病以后叶正面产生水渍状褪绿斑,后发展为黄褐色,由于病斑扩大常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斑。天气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白色稀疏的霉层,病斑连片时,常造成大白菜叶片变黄枯死,严重影响大白菜包心。低温多雨、温度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大、露水大易发生霜霉病。  相似文献   

5.
白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当外叶长有一定数量后,就进入外叶生长后期,开始包心结球。从结球开始到叶球紧实为秋白菜的结球期。一般早熟品种为25~30天,晚熟品种为40~50天左右。  相似文献   

6.
1 影响脐橙品质的主要因素1 1 遗传因素 若良种选择不当或砧穗组合不良 ,想通过栽培技术措施来提高品质 ,收效甚微。脐橙良种有两个局限性 ,一是区域性 ,即一个良种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栽培 ,才能表现其优良性状 ,否则表现不良 ;二是易发生芽条变异 ,尤其是长期采用无性繁殖 ,若不注意提纯选优 ,自然会引起种性退化 ,逐渐失去良种价值。1 2 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是指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生存条件和地势、坡度、坡向和风等辅助条件。脐橙生长的温度为 13~ 36℃ ,最适宜温度为 2 3~32℃ ,>37℃则生长受阻 ,造成果皮灼伤 ,能耐 -…  相似文献   

7.
黄芽菜是大白菜的一个类群,因心叶鲜黄色,故农民称金叶宝,又叫金白菜。黄芽菜是北方大棚、南方露地秋种冬收的珍稀名贵新品种蔬菜。1.黄芽莱的四大优点:①株形美观。株型紧凑,叶球抱合,包心紧实、舒心。株高30厘米左右,株幅40~45厘米。叶球高28厘米左右,横径12厘米左右,单株重1~1.2千克。普通白菜为绿叶,而黄芽菜外叶黄绿色,心叶鲜黄色,犹如金叶,美观漂亮。②品质优良。叶质柔嫩,风味独特,生食熟食皆优,特别是涮火锅更佳。③抗寒力强。黄芽菜耐零下6℃至零下7℃低温。在北方日光温室、大棚秋季栽培,可…  相似文献   

8.
白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当外叶长有一定数量后,就进入外叶生长后期。开始包心结球。从结球开始到叶球紧实为秋白菜的结球期。一般早熟品种为25-30天,晚熟品种为40-50天左右。结球期还可分为:一是结球前期,从卷心到拉桷,这个时期要求白天20-22℃,夜间10-12℃,晴天多,光照足,土壤湿度大,肥料足,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秋眠级数的4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第1茬干物质生长与≥5 ℃有效积温的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各器官干物质生长趋势一致,干物质生产潜力、最大生长速率、干物质生长盛期的平均生长速率均表现为全株>茎>叶,但是最大生长速率和平均生长速率所对应的有效积温值范围有差异。全株、茎和叶干物质最大生长速率分别出现在5 ℃初日后有效积温达504.72~609.45 ℃、574.47~643.91 ℃、444.53~543.25 ℃之时;平均生长速率转折点所对应的有效积温值范围为总干物质为384.61~716.54 ℃;茎干物质为424.48~773.36 ℃;叶干物质为320.42~642.48 ℃。2)不同苜蓿品种间干物质生长存在差异。半秋眠性品种路宝、牧歌401和美国杂交熊全株、茎、叶的干物质潜力大,最大生长速率较大,生长盛期内的平均生长速率较大,各转折点所对应的有效积温值相对较高,且其迟滞期的有效积温值也相对较高,秋眠性品种超级13R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奶牛耐寒不耐热,其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9~17℃,当外界温度超过27℃时,奶牛的采食量就会下降,开始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当外界温度超过32℃时,其产奶量明显下降,会减少25%~50%,特别是高温高湿对奶牛危害更大;当温度达到38℃、湿度超过50%时,奶牛就会发生危险;而当湿度超过80%时则是致命的.因此,夏季要用人工方法来帮助奶牛散热,并通过改善奶牛的营养,增加采食量等措施来让奶牛安全过夏.  相似文献   

11.
龙眼叶枯病菌疏毛拟盘多毛孢生长温度10~30℃,最适生长温度20~25℃;在14~26℃下培养时,RH100%和 pH 6.3~7.2产孢量最大;分生孢子萌发率则以在25℃和RH+水滴及在24~26℃和pH 6~7时较高。黑暗处理促进菌丝生长,日光灯照射有利于分生孢子形成。分生孢子致死温度57℃10min。该菌能利用多种单糖、双糖和醇类作碳源,葡萄糖和蔗糖增进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能很好利用供试氮源L-白氨酸、L-胱氨酸和L-天冬氨酸等。L-组氨酸作为氮源时病菌产孢量最大,而氯化氨作为氮源时病菌不产孢。  相似文献   

12.
4种补血草属植物种子发芽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俊年  李得禄 《草业科学》2012,29(2):249-254
以乡土种黄花补血草(Limonium aureum)和引种于民勤沙生植物园的二色补血草(L.bicolor)、大叶补血草(L.gmelinii)、耳叶补血草(L.otolepis)4种植物种子为材料,进行了温度对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发芽率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0~20 ℃,发芽率为95%~97%;二色补血草为15~25 ℃,发芽率为95%~100%;大叶补血草为20~35 ℃,发芽率在98%以上;耳叶补血草为20~30 ℃,发芽率为97.33%~98.67%。种子发芽势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15~20 ℃;大叶补血草为20~35 ℃;耳叶补血草为25~30 ℃。发芽指数达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20~25 ℃;大叶补血草为25~30 ℃;耳叶补血草为20 ℃。发芽指数出现最大值的温度不一致,黄花补血草、二色补血草、耳叶补血草均在20 ℃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分别为36.26、37.26和24.34,大叶补血草在30 ℃出现最大值,发芽指数为33.12。幼苗长度最大值的温度范围黄花补血草为15~20 ℃;二色补血草为20~25 ℃;大叶补血草为25~30 ℃;耳叶补血草为20~25 ℃,4种补血草幼苗长度最大值分别出现在20、15、25和25 ℃,分别为4.31、2.38、1.59和1.38 cm。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认为黄花补血草、二色补血草、大叶补血草和耳叶补血草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范围分别为15~20、20~25、25~30和20~25 ℃。  相似文献   

13.
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研究了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千粒质量大小和环境温度对其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的千粒质量分别为0.238g和1.770g。无芒隐子草种子萌发对环境温度适应性较强,能在10~50/20℃温度区间萌发,较高温度促进萌发;条叶车前种子萌发对环境温度适应性较弱,在10~30℃温度区间,较低温度促进其萌发。无芒隐子草和条叶车前种子的最佳萌发温度分别为35/20℃变温和20℃恒温,在此条件下的发芽率分别达94%和61%。  相似文献   

14.
<正>温度是影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测定,猪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20℃~23℃,在此温度范围内,猪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也最高。过高的环境温度将会对猪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当温度达到30℃~32℃时,直肠温度开始升高,若温度升到35℃,  相似文献   

15.
1 适宜温度 温度是维持鸡体生长的必备条件,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是冬春养鸡成功的关键.鸡的理想温度育雏期为32~28℃,育成期20~25℃.加强育雏期的保温,防止贼风穿堂风的侵入.雏鸡分布均匀、饮食正常、宁静、活动自如、无扎堆呆滞即为理想温度.  相似文献   

16.
任宝仓  冯秀玲  杨成德 《草业科学》2014,31(7):1248-1253
对青稞(Hordeum vulgare)褐穗病菌(Corticium rolfsii)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利用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稞褐穗病菌担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5~30 ℃,最适温度为20 ℃;在自由水中可以萌发,但在100%相对湿度中不萌发;pH为4.53~9.18时均可萌发,最适pH为5.59;48 h萌发率为76.5%;蔗糖、土壤浸渍液、青稞叶浸渍液和牛羊粪浸渍液4种营养液及光照处理对孢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担孢子在温度15.5~21.0 ℃、相对湿度31%~71%下,最少能存活69 d。果糖培养基褐穗病菌菌丝生长显著高于对照(P<0.05),山梨糖、淀粉和乳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硝酸铵和硫酸铵对褐穗病菌菌丝生长略有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谷氨酸、酪氨酸、尿素和碳酸氨对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跃  袁庆华 《草业学报》2015,24(4):127-131
通过恒温箱和温室试验,探索了不同的保湿时间和温度对苜蓿锈菌孢子堆密度的影响以及不同培养温度对病害潜育期的影响。19℃下保湿(相对空气湿度100%)一定时间,再在25℃下生长15 d,可见保湿时间在12~48 h处理中植株叶片上孢子堆密度高于4~8 h。不同保湿温度下,保湿(相对空气湿度100%)24 h,再在25℃下生长15 d,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湿温度的升高,孢子堆密度先逐渐增加,在19℃左右达到最大,之后逐渐降低。19℃下,100%相对湿度下保湿24 h,然后分别置于15,20,25,30和35℃下生长,只有35℃下不发病,其余温度下潜育期分别为11,10,7和7 d;培养温度在25和30℃下的孢子堆密度显著高于15和20℃;培养温度对孢子堆显现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刘新民  张军 《四川蚕业》2013,41(2):44-44,46
<正>蚕桑发展历史悠久,自古有桑不隙地之说。桑树宽行稀栽,合理与旱地作物配套,对提高现有桑园产值,助农增收意义重大。西瓜是葫芦科西瓜属的栽培种,是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其生长期短,株行距大,是一种非常适合于间种的作物。桑树大行间种西瓜,在春蚕期4-5月,桑树给西瓜幼苗提供遮荫条件,促进幼苗生长,大蚕采叶后6-7月正是西瓜需要强光照的结果期,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力,大幅度提高桑园效益,形成桑(茧)—西瓜模式。1西瓜对环境的要求西瓜是喜温耐热耐旱怕涝作物,前期生长缓慢,爬地生长。适宜生长发育温度为18℃~32℃,不适宜<10℃或>40℃的极高温度。西瓜对土壤适  相似文献   

19.
1关注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 猪是长期生长在温带地区且不耐热的恒温动物.由于其皮下脂肪厚、汗腺不发达.因而体内热量散发较慢,公猪、怀孕和哺乳母猪适宜温度为15℃~18℃.初生仔猪的适宜温度为27℃~36℃,断奶仔猪为21℃~27℃.育肥猪为15℃~25℃。  相似文献   

20.
1温度、湿度 体重60千克以前,适宜温度为16~22℃;体重60-90千克,适宜温度为14-20℃,最低不低于12℃;体重90千克以上,适宜温度为12-16℃,最低不低于10℃。若在高温环境下应采取降温措施,猪舍相对湿度为40%~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