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用廉价易得的稻草段作塞袋栽平菇,以解决通气和污染的问题.(一)供试材料菌种为平菇(糙皮侧耳),接种量20%.塑料袋规格为24×50×0.03厘米的聚乙烯筒料.培养料为棉子壳96%、生石灰1%、过磷酸钙1%、石膏粉2%,另加含量50%的多菌灵0.2%,料水比为1∶1.4.做塞用的稻草要选新鲜无霉变的,经曝晒2天,取中间部分切成10厘米长段,用5%的石灰水浸泡24小时,捞出后沥干,再浸透0.2%多菌灵液,以10根为一束放在装好料的袋口中间扎上即可.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兴起的平菇塑料袋栽培法都是在塑料筒的两端用棉塞(或用报纸包着棉籽壳代替棉塞)和绳子扎口。这种方法使用棉塞和绳子量大,扎口速度慢。发菌时间长,出菇时间晚。笔者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出平菇提早发菌、提早出菇的料袋扎孔新方法,具体操作是:先将塑料筒的一端用绳扎口,然后从另一端向袋内装人菌种和培养料,一层料一层菌种,当培养料将要装满时再放菌种,用菌种封口,最后用绳扎好口。另外,做一个长30cm、宽3cm、厚1cm的木板,在木板的一端钉上 3个直径为 2.5~3.0mm粗的元钉(钉透),钉与钉之间的距离为4cm。用木板上的钉子向扎好口的塑料袋…  相似文献   

3.
随着食用菌的迅速发展,农作物的秸秆被广泛利用。玉米芯、玉米秆、豆秸、稻草、废棉等都视为栽培平菇价廉质优的原料,但由于这些原料颗粒性差,长度不等,硬度大,容量小,给常规塑料袋栽培带来不便。笔者几年来采取聚氯乙烯背心式食品袋,用废棉、玉米芯、豆秸、稻草等原料栽平菇,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每1O0kg原料的塑料袋投资仅1.5~2.5元,每人每天可栽200~300kg。现将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原料处理 整株玉米秆、稻草、高粱秆用铡草机或铡刀截成2~10cm小段。整玉米芯、整豆秸用车辊碾压,玉米芯碎成1~10cm小块,豆秸碾成杆揉软即可。原料粗细比例以4分细6分粗为宜,以防栽培料中空隙太大,菌丝长势弱。棉子壳、花生壳、豆角皮等颗粒性较好的原料,可不作处理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玉米芯和大豆秸秆的附加值及栽培平菇效益,采用熟料栽培的方法,研究玉米芯和大豆秸秆不同配比(质量比)料栽培平菇对平菇生长发育及生物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大豆秸秆占比上升,平菇菌丝长势逐渐变弱,但长速无显著差异;平菇生物学效率先升后降,玉米芯、大豆秸秆配比为1∶1时的生物学效率最高。玉米芯、大豆秸秆不同配比间平菇出菇时间无显著差异。玉米芯大豆秸秆复混栽培平菇的最适配比为1∶1,其配方为大豆秸秆44.65%,玉米芯44.65%,麸皮5%,豆粕2%,尿素0.7%,石灰2%,轻质碳酸钙1%。料含水量67.51%。  相似文献   

5.
武黎阳 《食用菌》2002,24(1):15-15
夏秋季气温高杂菌繁殖快 ,栽培平菇最大困难是如何控制杂菌污染坏料。笔者采取了一些抑杂和缩短发菌期措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这些技术叙述如下以期和菇友们共同探讨。1 巧加石灰 我县栽培平菇一般用玉米芯 ,且经过发酵后使用 ,但一般的发酵料还难以在夏秋季栽培成功 ,因此我参考别人经验在料中加入 5 %的石灰经过发酵后可以在 7天内抑止杂菌大量发生。2 加大接种量 我县采用的出菇袋一般为 2 2~ 2 4 cm扁宽的塑料袋 ,夏秋季栽培改用成扁宽 2 0~ 2 2 cm,长5 0 cm袋。分 5层装菌种 ,每层 3块 ,每块比核桃大些装4层料 ,每袋用干料…  相似文献   

6.
以4种不同颗粒度的玉米芯为试材,建堆发酵,采用对应国家标准、地方标准测定方法,研究了堆体理化特性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平菇发酵料栽培的玉米芯颗粒度范围。结果表明:颗粒度0.2~0.5 cm和0.5~1.5 cm的发酵料,发酵最高温度保持在70~80℃,发酵结束时,碳氮比分别为37.9和39.2,pH分别为7.32和7.37,持水系数分别为3.39和3.32,含水量分别为62.7%和61.1%。玉米芯颗粒度1.5~2.5 cm和2.5~3.5 cm的发酵料,发酵最高温度保持在50~60℃,发酵结束时,碳氮比分别为44.5和46.2,pH分别为8.52和8.49,持水系数分别为3.22和3.18,含水量分别为56.4%和53.8%。颗粒度0.2~0.5 cm和0.5~1.5 cm的发酵料,对平菇菌丝快速生长、提高平菇产量更为有利,适宜作为平菇发酵料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7.
用玉米芯发酵料栽平菇,是防止杂菌污染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应用中费工费时,或不达发酵目的,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进行了玉米芯发酵方法的研究。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玉米芯用粉碎机粉碎成直径1.5cm以下的颗粒。当年的砻糠曝晒2天。配方为玉米芯79%,砻糠20%,石膏1%。  相似文献   

8.
平菇菌种常规用料多为棉子壳,在无棉或少棉地区棉子壳短缺,价格也高,这必然会影响到平菇菌种生产和代料大规模栽培。为了解决这问题,我们试验成功了麦秸与玉米芯混合料制平菇菌种,该技术推广后深受菇农欢迎,现将其技术要点简报如下。 (一)培养料配制 选新鲜干燥无霉变的麦秸、玉米芯,曝晒2~3天。麦秸用筛孔径1.2cm的粉碎机粉碎,玉米芯用不上锣的粉碎机粉碎成花生米大小。配方为麦秸60kg.玉米芯40kg,麸皮12kg,玉米面8kg,复  相似文献   

9.
我县地处哈尔滨北部,无霜期短,春季风大,空气干燥。春栽平菇,培养料易失水,发菌慢,出菇不整齐,产量低。自1985年以来,我们采用整玉米芯露地栽平菇获得较好效果,比用稻草、麦秸、豆秸、葵花皮栽培生物效率高6~10%。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供试菌种:平菇539,引自省微生物所。原种用玉米粒或小麦粒制作,生产种用木屑料制作。(二)基料配制:选新鲜无霉变的整玉米芯,浸入1%石灰,0.1%多菌灵、1%尿素的混合液中12~16小时,捞出后沥水,拌入1%石膏。含水量在65~70%,pH7.2~7.5。(三)露地栽培:选通风、排水好的地块,东西向作床。畦宽1米,长4~6米。4月中旬开始栽培,铺料前畦底要浇透水,撒一层石灰,料厚15~20厘米(每米~2,下料15~20公斤),用铁锹拍平、拍实后,按10厘米行、株距穴播,每米~2用种8~10瓶,料面覆用2%  相似文献   

10.
我县平菇生产是1983年发展起来的。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对影响平菇产量的几个因素作了初步观察。供试菌种为美味侧耳。母种用综合马铃薯培养基,pH6。原种及栽培种用棉籽壳99%、过磷酸钙1%,另加0.1%多菌灵,拌匀后含水量为60~64%。采用50×20cm的聚乙烯塑料袋生料栽培,每袋装湿料7~10斤。进行了以下几项小试验。 (一)培养基比较:设纯棉籽壳、棉籽壳加1%过磷酸钙和废棉加1%尿素三个处理,均按10%的菌种量接种,菌丝生长温度在24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含量的豆秸及玉米芯为栽培基质,早秋季节熟料栽培平菇99及秋冬季节发酵料栽培平菇新831,结果表明:菌丝长速、满袋天数与产量无明显相关性。以纯豆秸为主料的配方较适宜熟料及发酵料栽培,生物学效率较高。在玉米芯资源丰富而豆秸资源较少的地区,适宜采用豆秸及玉米芯混合基质熟料及发酵料栽培平菇,能够减少豆秸用量、提高生物学效率的配方是玉米芯60%,豆秸31%,麸皮5%,硝酸磷1%,石灰3%。不同配方生产出的平菇子实体形态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平菇塑料袋栽培产量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米,我们摸索到平菇的塑料袋栽培是最佳的栽培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不受地区、原料的条件限制,都能高产、稳产。选用配方 1.棉籽壳95%,过磷酸钙3%,石膏2%;2.锯木屑78%,麦麸20%,白糖1%,石膏1%,3.玉米芯75%,麦麸23%,石膏2%;4.甘蔗渣80%,米糠20%;5.稻草粉50%,麦草粉50%;6.农作物杆混合粉98%,石膏2%。任其选用一种配方,将原料充分拌匀后,加入清水,使料内含水量达60%时装袋。塑料袋选择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薄膜都行。塑料袋厚度一般8~6丝,直径22cm为宜,剪成长50cm袋子。将拌好的料装  相似文献   

13.
夏季高温期是蔬菜的淡缺季节,利用农作物的小生态环境于夏天栽培平菇,即能增加农民的种田效益,又能解决蔬菜的供应,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循环.现将我们三年来的平菇夏季栽培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平菇品种为侧5.培养料为纯棉子壳另加过磷酸钙、石灰和石膏粉各1%,多菌灵0.1~0.2%.将料拌透堆闷2~3天,含水量62~65%,pH8~8.5.用规格为16.5×40×0.06cm的塑料袋作容器,每袋装料(干重)500g左右,两头接种,用  相似文献   

14.
棉子壳是栽培食用菌的紧俏原料,因此,不少食用菌工作者都在研究开发新的代用料.我地区玉米芯是易得的原料,但因含糖量高,且收获期正处在高温多雨季节,杂菌基数高,用它来栽培平菇,常遭杂菌污染而失败.为此,笔者采用添加高剂量生石灰发酵处理玉米芯栽培平菇,获得了好收成,现将方法介绍如下.(一)培养料配制配方为玉米芯95%、生石灰1.4~1.7%、石膏2%、过磷酸钙1.5%,另加尿素0.3%、多菌灵0.05%、敌百虫0.05%,料水比1:1.25~1.3.先将一半玉米芯辗成手指头大小,另一半  相似文献   

15.
徐明生 《食用菌》1996,18(6):16-16
由于多种原因.冬季栽培平菇往往出现栽培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笔者利用低温穿刺透气法加快发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曲师9111,CCEF-89,亚光1号,小平菇18,江都792,菌种来源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谷粒。 (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①棉子壳88%,麸皮8%;②棉子壳95%,白糖1%;③棉子壳68%,玉米芯20%,麸皮8%。以上配方中分别加入生石灰3%,石膏1%,多菌灵0.5%。 (三)试验方法 ①选新鲜、无霉、无虫的棉子壳如玉米芯,自然晒干,玉米芯经粉碎。按配方拌料,含水量为60%~65%。用14×28×0.04cm的聚丙烯料筒,装  相似文献   

16.
平菇袋栽是我区生产上主要的栽培方式之一,为探讨袋栽平菇的适宜播期,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供试品种为云乎,引自河南省科学院生物所,编号pL21。于1985年9月10日~86年1月17日,分批播种,共15批合计67袋。采用双开口塑料袋栽培(长58cm,袋口周长56cm),每袋装棉籽壳(折干料)1公斤,另加1%石灰粉,料水比1:1.3,分三层播种,接种量占干料的20%。试验在自然室温下进行,至1986年5月15日结束。试验结果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17.
我家乡是玉米盛产区,各家各户都积有大量玉米芯,一般都用作燃料.为更好地开发这一资源.现将几年来用整玉米芯大袋栽平菇的方法简述于下:(一)石灰水浸料:取刚脱粒干燥而无霉变的整玉米芯,置大缸中加入浓度为3%的石灰水中,用木棒搅匀后上覆竹篦,并压重物使其淹没在水面下,气温高时浸4~5天,气温低时浸6~7天.将浸泡好的玉米芯捞起,用清水冲洗至pH 7.5~8,沥去多余水分,掌握含水量在65%左右即可装袋.  相似文献   

18.
袋式栽平菇虽然是个好方法,但在大面积生产中由于装料松紧度和料含水量不一,常常会出现菌丝生长慢或中途停止生长,培养料变酸,杂菌污染率高。我们采用菌袋通氧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发菌成功率达100%,不仅缩短了发菌时间,且可提早20天左右出菇,产量提高20%,具体方法如下:(一)装袋接种用厚5丝米、宽23~30cm,长40~50cm 的聚乙烯薄膜料筒作栽培容器。装料前要准备好长50~60cm,直径3cm 的塑料管或竹筒作通气管。配方可因料而异,采用常规制备。装料时把通气管竖放在塑料袋中央,底端塑料袋口撮台并塞入通气管口内,先撤一层菌种,再放一层培养料,边装边压实直到装满袋,拔出通气管,向空洞内塞菌种,再在袋口撒一层菌种,撮合袋口塞入中心孔内,最后用卫生纸将两头孔塞严。每个塑料袋装干料1.5~2公斤,用种量10~15%。  相似文献   

19.
张沿江 《食用菌》2003,25(5):34-34
笔者多年来用罐头瓶栽培猴头菇 ,容器易得 ,且可重复使用 ,成本低。以玉米芯为原料 ,采用塑料膜封口取代棉塞 ,操作简便 ,灭菌彻底 ,成品率高。1 原料配方 以玉米芯为主料 ,选择色正、无污染的玉米芯 ,用筛片口径为 12cm的粉碎机粉碎 ,颗粒有花生粒大小。配方 :①玉米芯 83%,玉米面 15 %,过石 1%,豆粕 (或豆饼粉 )1%。②玉米芯 83%,麦麸 15 %,石膏 1%,磷酸二氢钾 1%。2 拌料装瓶灭菌 按上述比例称取原料 ,料水比为 1∶2 ,边浇水边翻堆 4~ 5次 ,充分拌匀 ,pH值自然即可。玉米芯持水性差 ,拌好料后焖 1小时 ,促进原料吸透水 ,并且多余水…  相似文献   

20.
优质菌种萌发快,吃料快,抗逆性强,产量高,我们利用玉米芯生产颗粒菌种,并应用于平菇、香菇、金针菇等菌种生产,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1供试配方 平菇:玉米芯(花生大的颗粒,下同)78%,麦麸20%,食盐、石膏各1%。香菇:玉米芯50%,阔叶锯末27%,麦麸20%,食盐、白糖、石膏各1%。金针菇:玉米芯50%,阔叶锯末25%,麦麸15%,玉米粉5%,大豆粉2%,食盐、白糖、石膏各l%。 2装料灭菌 把粉碎好的玉米芯用3%的石灰水泡12小时(水面超过料面3cm以上)。捞出凉至表皮略见干燥,这时pH8~7,高温灭菌后下降到pH7~6。处理好的玉米芯加入各种辅料、拌匀装袋(14×30cm,18×40cm)灭菌。灭菌时不可垒大堆,否则上压下挤,蒸汽流通不畅,灭菌效果不佳。采用两次间歇性灭菌,即第一次温度达到100℃4小时后,停火4小时,再灭菌4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