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甘蓝型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品种间杂交,采取系谱法或系谱集团法选择定向培育;把田间选择与室内选择密切结合,贯芽始终地加强产量性状和抗(耐)病性选择;并把含油量与双低性状放在同等地位,始于中世代(选择标准随世代增加而提高)进行选择。采取选育、鉴定、示范、繁殖、推广有机结合的有效措施,先后育成了低芥酸品种油研1号.双低品种油研2号和油研6号。较好的解决了优质与高产及抗病的矛盾,实现了双低与高产,双低与抗病和双低与高油酸及含油量较高的有机结合,为油菜品质育种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2.
杜才富  侯国佐 《种子》1998,(5):13-16
双低杂交油菜油研7号杂种优势研究采用四种优势指标分析,结果表明:父本不同株系所配制的组合优势不尽一致,在11个性状中,产量、主花序有效角、千粒重、角长均有较强的优势;单株有效角、角粒数为负优势,杂种的分枝部位升高,这。个性状与三系杂种优势研究结果相反;通过选择新父本,有可能得到优势更强的新组合。油研7号在长江流域各省试验示范,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潜力,且适宜棉油、稻油两熟和稻稻油三熟制种植,是双低油菜生产较理想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3.
双低油菜“油研6号”栽培试验刘富久(贵州省黔南州农技站)“油研6号”是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制度及耕作水平条件下相应的栽培技术,为良种良法配套提供依据,1993年秋在福泉县凤山镇羊老村进行栽培试验。1.材料...  相似文献   

4.
陈志国 《种子科技》2017,(6):114-115
为了探索适合当地推广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品种,2015年10月引进中双11号、盐油杂3号、中油杂11号、绵新油78、浙油50等5个品种,在浦城县富岭镇双田村以当家品种油研9号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双11号、中油杂11号、浙油50综合性状好、增产显著,适宜在浦城县推广种植;绵新油78、盐油杂3号与油研9号(CK)产量相当,品质优,可作后备种继续试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贵州省近年培育和引进推广的优秀品种进行产量、品质及抗性的综合分析表明,油研6号确具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和对油菜菌核病抗(耐)性较强等优点,是一个综合性状表现极佳的品种。一般每公顷产2100公斤左右,明显高于油研1、2号,中油821和蜀杂1号,与(?)油2号、油研5号产量相当,对油菜菌核病的抗(耐)性优于油研1、2号,蜀杂1号和中油821,含油量、芥酸含量、硫甙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41.43%、0.89%、28.77μmol/g和67.34%,含油量及油酸含量均较油研1、2号高,芥酸、硫甙含量均低于油研1、2号,并符合国际双低高油酸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品种间杂交和系谱法选择,育成了甘兰型低芥酸油菜新品种“油研1号”和甘兰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油研2号”。经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其丰产性好,产量稳定,适应性强,熟期适宜,抗逆性较好,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审定通过:列为贵州省推广良种。  相似文献   

7.
李厚英 《种子》2000,(1):79-79
1 “杂选 1号”品种简介1.1 品种来源“杂选 1号”双低品种由贵州省种子站科技人员自选的新品种 ,该品种用双低 156 A- 3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 ,双低品系 92 - 6作父本配置的双低强优势新品种 ,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分别是 2 2 0 3.95公斤、2 2 2 9公斤 ,比对照油研七号分别增产 8%、30 .35% ,两年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 2 32 8公斤 ,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 15.3% ,居试验首位。 1997~ 1998年在我省六个地 (州、市 )油菜主产县试验示范 ,面积近 14 0公顷 ,验收上、中、下三种田块 ,公顷产 2 4 87~ 30 12公斤 ,比同田油研…  相似文献   

8.
陈静  饶勇  肖华贵 《种子》2002,(6):102-102,105
黔油 12号系用我所自育的双低隐性核不育系 SAB- 3作母本 ,与双低恢复系双 16 8作父本组配育成的双低半冬性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 ,于 1999年 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半直立 ,苗期长势强 ,生长整齐一致 ,株型紧凑 ,开花集中 ,营养生长期长 ,不易早薹早花。植株高度 180 cm左右 ,一次有效分枝 9~ 14个 ,主花序长 85 cm左右 ,结角密度1.5个 / cm,全株有效角果 45 0左右 ,每角实粒数约 2 2粒 ,千粒重 4g左右 ,生育期约 2 10 d(直播 )至 2 40 d(育苗移栽 ) ,与油研 7号相当。该品种综合性状好 ,高产稳…  相似文献   

9.
豫油4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雁成  郭素青 《种子》1997,(1):10-13
应用通径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对双低油菜来交种豫油4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株高、分技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单株产量、用粒数、千粒重是其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其中分校部位对产量的效应为负值.南长和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小,其余5个性状对产量的通径系数均较大.且为正值。与双低常规品种豫油2号和高芥政、高硫武杂交税秦油2号相比,豫油4号产量结构更趋合理。豫油4号的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间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0.
棉油板茬套栽高产配套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选择中棉29F1、DP410B、南抗3号等早、中熟品种,油菜选择皖油18、华皖油1号、华皖油2号、皖油14等早、中熟双低油菜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11.
“杂选一号”双低品种由贵州省种子站科技人员自育的新品种 ,该品种用双低 156A 3核不育两用系作母本 ,双低品系 92 6作父本配置的双低强优势新品种 ,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分别是 14 6 .93kg/6 6 7m2 ,14 8.6kg/ 6 6 7m2 ,分别比对照油研七号 ,增产8% ,30 .35% ,两年均居参试组合首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 155.2kg/ 6 6 7m2 ,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 15.3% ,居试验首位。 1997~ 1998年在贵州省 6个地州市油菜主产县试验示范 ,面积 133.33hm2 ,平均单产 16 5.8~2 0 3kg/ 6 6 7m2 ,比同田油研七号增产 2 .4 %~ 8.4 % ;1998~…  相似文献   

12.
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99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研599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甘蓝型杂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9569 A与甘蓝型双低恢复系9059 R杂交配制而成的杂黄籽高油分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年12月9日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油2008006号.  相似文献   

13.
优质油菜油研8号的高产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研8号油菜系贵州油料科研所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1997年通过品种审定,我市1997年引进试种,经过三年试验,示范和推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油研8号油菜高产田亩产264.5kg的产量形成结构为:亩栽7833株,平均单株结荚562.4个,每荚平均15.8粒,吉粒重3.8g。我们按照油研8号产量形成规律,采取“冬壮春发”的栽培技术路线,认真抓好壮苗早栽,优肥优法、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努力满足其生育条件,增强群体抗灾能力,确保株壮、荚多、粒饱粒重。  相似文献   

14.
冯文豪  曾家玉  冯泽蔚 《种子》2016,(6):115-117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喀斯特地貌条件下直播种植的油菜品种,本试验选择了黔油28、油研57等13个品种在金沙县进行直播试验.结果表明:黔杂ZW1255、黔油28、油研10号等产量较高,黔油早2号、油研10号和黔杂1255等生育期较短,在13个品种中黔杂ZW1255、黔油28、黔油29、油研10号和早2号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5.
选用多个双低油菜品种在浙江省西部山区进行试种,筛选出适合本生态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杂2005-1生育期适中,产量高,可参加下一年度省级区试。湘杂油3号、沪油杂1号,丰产性好,可分别进一步试验示范和参加下一年度区试。  相似文献   

16.
材才富  侯国佐 《种子》1997,(3):35-37
通过对138个常规品种进行测交筛选,从中寻找并选育出了五个稳定的双低恢复源,从而拓宽了胞质不育恢复基因,改变了恢复系细胞质单一的状况。并对我所原恢复系89133进行品质和丰产性的改良,经过11年的努力,育成了三个具有双低品质性状、丰产性能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的恢复系,并以1637A为母本配制了四个双低杂交组合进入预比试验,分别比双低隐性核不育杂种油研七号增产达11.3%—25.7%。在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曾兵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王沁 《种子》2007,26(8):99-101
黔油18号于2003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系我所用蜀杂1号F2代分离的不育株与双低品种R-8杂交选育的双低不育系SAB-3作母本,与杂交选育的双低恢复系双19作父本育成的半冬性、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根据黔油18号母本基本特性提出了相应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油研1220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以黄子双低隐性核不育系8078A为母本,双低恢复系0202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组合。该组合2005年度完成贵州省杂交油菜第1年区域试验,2006年完成了第2年区试和生产试验,2007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7004号。1特征特性油研1220在2年的区试试验中表现生长势强、整齐度好、花期集中、成熟一致。2年区试中,其平均株高191.8cm,与油研7号和油研10号相当;分枝高72.2cm,一次有效分枝10个,分别比油研7号和10号多1.2个和0.6个;主序长60.8cm,主序有效角平均88.3个/株,结果密度1.44个/cm,单株有效角平均505.7  相似文献   

19.
秦州区双低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建太 《种子世界》2006,(11):26-28
双低油菜的推广是今后油菜发展的趋势,我区的双低油菜种植尚在试验阶段,对引入的7个双低油菜品种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引进的品种在抗逆性、丰产性、品质等方面都优于当地种植的甘蓝型品种天3276,其增产幅度在46.50%~165.34%之间。综合性状分析,以美国油王为最好。  相似文献   

20.
1选择合适品种 为确保后茬适时让茬,在品种选择上油菜可选用早熟杂交油菜如蓉油4号、蓉油6号、油研7号、油研8号、华杂4号等品种,西瓜品种宜选用早中熟品种,如京欣1号、抗病京欣、郑杂5号、郑杂7号、丰乐5号等,棉花宜选用抗棉铃虫品种,保铃棉32B、中抗29、保铃棉1560BG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