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矮生豇豆新品种鄂豇豆7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我国育成的长豇豆品种生长习性多为蔓生型。随着市场品种结构需求变化,适宜于大面积连片机械化生产和免搭架材的矮生型品种成为豇豆育种的主要目标。据此,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7年从原有豇豆资源和在国内外征集的种质中筛选出性状优良且适宜长江流域栽培环境的材料作为亲本,选配杂交组合22个,其中以蔓生型、结荚多、荚细长柔软、小叶、分枝少、适于密植的极早熟豇豆品种之豇14为母本,以矮生型、豆荚短粗、大叶、分枝多的中晚熟豇豆品种  相似文献   

2.
秋甘蓝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主成分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份秋甘蓝种质资源为试材,对13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期筛选出性状优良的秋甘蓝育种亲本材料。结果表明:单球质量变异系数最大。除中心柱长和宽外,其它11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相关关系。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5.955%的前3个主成分来评价秋甘蓝种质资源,并进行综合得分,其中P1、PF、"京丰一号"、PM、P3综合性状表现较好。聚类分析将11份秋甘蓝种质资源在遗传距离为8时分为4类,其中第Ⅰ类和第Ⅲ类的优势明显。可利用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方法对秋甘蓝农艺性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筛选出优良的育种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烟台地区西洋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西洋梨果实品质的评价方法,探求西洋梨品质评价的主要影响因子,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为筛选优良品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洋梨种植圃27份西洋梨品种为试材,测定了8项果实品质指标,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以前3个主成分作二维散点图分析,根据前3个主成分得分及相应权重之积累加和计算综合得分。【结果】转化后的数据经分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2.054%;二维排序图揭示了不同西洋梨品种前3个因子的分布情况,可为西洋梨品种选优提供参照;采用系统聚类分析,将27份西洋梨品种在遗传距离19时分为4个大类,27个西洋梨品种综合评价结果为‘好本号‘’康弗伦斯‘’盘克汉姆‘’阿巴特’综合品质性状较优。【结论】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评价西洋梨果实品质结果可靠,可为生产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并为优质资源快速筛选及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利用果实主要品质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3个不同的板栗品种(系)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13个板栗品种(系)的坚果性状变异程度不同,其中?-胡萝卜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57.49%,淀粉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53%。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7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593%,根据综合得分对供试品种(系)进行排序,结果表明‘燕宝’综合品质最佳,其次为‘燕奎’,综合得分最低的是‘燕山短枝’。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氏距离10处可将13个板栗品种(系)分成4类,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性状得分排序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早熟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张家口禾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6个早熟甘蓝品种为试材,对其15个农艺性状进行调查,以期筛选出适宜在张家口地区种植的优良早熟春甘蓝品种。结果表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把15个性状大致分为3个因子,即产量因子、紧实因子和外叶因子,并进行综合得分,其中品种"廸纳"、"甘蓝101"和"枪手"的综合得分较高,综合性状突出。  相似文献   

6.
以16个南通扁豆品种为试材,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扁豆产量的主要因子及品种间的遗传距离。结果表明:在保留84.8893%信息量的前提下,10个农艺性状可简化为粒型因子、粒重因子Ⅰ、荚型因子和粒重因子Ⅱ等4个主成分,在育种过程中需结合育种目标确定合理的主成分值;16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8866~7.7757,平均4.0474;16个品种可分为4类,荚色与地理来源不能作为判断种质间遗传差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选择球茎高度、球茎横径、球茎脐部凹陷程度、单个球茎质量、小区产量、大果比例6个荸荠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通过大田试验,对105份荸荠种质资源进行了观测和综合评价。变异分析表明,荸荠大果比例、球茎脐部凹陷程度、小区产量变异系数较大,达26.7%~65.4%;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2.996%,分别代表了球茎大小、球茎脐部特征和产量因子,并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24份荸荠优异种质;筛选出的优异资源经聚类分析,分为综合性状优异的凹脐品种类型和平脐品种类型、某些性状存在缺陷的凹脐类型和平脐类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香菇(Lentinula edodes)栽培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以50个香菇菌株为材料,对10个数量性状的表型值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在距离d=9.69处可将50个菌株分为5大类群:第1类群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第2类群单菇性状最佳,第3类群菇柄性状突出,第4类群高产早熟,第5类群只有单菇重性状可取;从各类群中筛选出241-4等14个表现优良的菌株。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特征根累计贡献率为89.4%的前3个主成分,分别为单菇因子、发育因子和产量因子;主成分分值图可将50个菌株分为5大类群,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利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可对香菇菌株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樱桃番茄主要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0份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利用SPSS软件对其种质资源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经主成分分析将12个品质性状综合成为5个主成分因子,其累积贡献率可达80.234%以上;经聚类分析60个樱桃番茄品种可划分为8类,各类别间品质和遗传距离有较大差距。研究结果为番茄品质鉴定改良和品质育种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30个猕猴桃品种(单株)主要果实品质特征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开展猕猴桃品种(单株)果实品质特征的综合评价,为本地野生猕猴桃资源开发利用、品种选择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0个猕猴桃品种(单株)果实为材料,测定单果质量、果形指数,以及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糖、总酸含量等主要果实品质性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序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猕猴桃品种(单株)果实品质性状差异明显,变异系数为10.95%~53.89%,其中维生素C含量变异程度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程度最小。主成分分析提取了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75.675%,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计算各品种(单株)综合得分并排序。聚类分析将30个猕猴桃品种(单株)分为5个类群,且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红阳、翠玉、晚红、金红50、金桃、米良1号、东红、桂海4号、SZ-07、金艳的综合分值排名靠前,果实品质综合表现较好。【结论】30个猕猴桃品种(单株)的果实品质存在差异,此结果为宜昌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主要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为产量因子,其贡献率为41.3%;第2主成分为株高因子,其贡献率为20%;第3主成分为外叶数因子,其贡献率为11.8%;第4主成分为叶球横径因子,其贡献率为9.1%;第5主成分为球叶数因子,其贡献率为7.5%,这五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9.7%。本试验利用主成分析结果,采用毛重、株高、外叶数、叶球横径、球叶数等5个性状对48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共将其分为六大类。在优势育种中,双亲应在遗传距离远的类间进行选择,这将有利于提高杂种优势利用的效果。在类内选择亲本,则有利于对目标性状的改良,适合于重组育种,特别是自交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12.
选育柑桔矮化品种是进行柑桔“矮、密、早、丰”现代化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柑桔选、育种的一大目标。世界上柑桔生产较先进的国家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澳大利亚不但进行矮化柑桔品种及砧木的选育,而且利用裂皮病(Exocortis)弱毒系接种致矮,提高栽植密度。国内浙江农业大学与浙江临海市柑桔研究所等有关单位协作从1978年起开展柑桔矮生型选种,在浙江临海等地发现一些矮生型温州蜜柑单株,部分优良单株已开始推广。我们所在1972年温州蜜柑选种中,发现一株矮生型早熟温州蜜柑——“早温矮生一号”。本文报导“早温矮生一号”的性状表现及其后代矮化性状遗传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我国7种重要果树——苹果、梨、李、樱桃、柿、枣、板栗矮生资源的选育种与引种概况.迄今为止,我国共引入矮生品种30多个,采用芽变选种、实生选种及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生品种(系)70个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湖南地区柚类适栽品种选择与育种提供指导,从湖南省怀化市安江镇、张家界市、慈利县等地收集了30个柚类品种(资源)并栽植于湖南省园艺研究所资源圃内,果实成熟时取样果进行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的观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果实内在品质综合评价模型,据主成分综合得分得出各品种综合排名.结果 表明,果实综合品质排名较好的品种有慈...  相似文献   

15.
陈桐彤  陈仁财  谢福泉 《食药用菌》2013,(5):288-289,292
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对添加不同量的猪粪渣栽培鲍鱼菇的蛋白质营养价值等6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营养价值效应分析,2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营养综合效应因子和营养指数效应因子,建立主成分方程。通过计算不同猪粪渣占麦麸与猪粪渣总用量之比下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结果排序为第一的是添加猪粪渣占麦麸与猪粪渣总用量的30%(B3)。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大白菜优良品种的选育,对50份合抱型大白菜种质资源的开展度、株高、毛质量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中心柱纵径的变异系数为45.39%,净质量变异系数为29.88%,球叶数变异系数为28.71%,表明这5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在产量、叶片数和耐抽薹性等方面差异较大,有利于种质资源的比较和筛选。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指标间相关性较强,指标信息间存在重叠,适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少数指标对大白菜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提取前3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同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5.793 9%,包含了主要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通过聚类分析将50份大白菜种质资源分为4类,利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对大白菜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和评价,筛选出不同用途的优良亲本材料。其中,从德高秋美、天正秋白×春福皇、太太菜、五月美皇中选育出的自交系分别为4个类群中表现最优异的材料,研究结果为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樱桃番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表型性状综合评价方法,对华南地区110份樱桃番茄的26个表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10份樱桃番茄种质的变异程度高,类型多样,且遗传多样性丰富。26个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33~2.04,其中葡萄糖/可溶性总糖这一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2.04)。19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31.41%,其中番茄红素含量这一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80.4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10份种质资源可划分为5个类群,第Ⅰ类遗传改良潜力大,第Ⅲ类可主要作为口感型樱桃番茄的育种材料,第Ⅴ类可主要作为功能型樱桃番茄的育种材料。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研究结果表明,前9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5.512%,第一、三主成分主要反映植株的果实品质,第二、四主成分主要反映果实的外观品质,第五、六主成分主要反映植株的生长特征。各种质的综合得分范围为–1.548~1.460,5份得分高的种质ct092、ct028、ct018、ct090和ct017可作为核心育种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8.
以国内收集到的15份主栽品种为试材,统计了种子萌发期10个芽苗性状的变异性,并对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期为不同甜瓜产区优良品种的早期筛选及进一步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芽长、主胚根长、种子根数、总鲜质量、根芽干质量、总干质量、干物质含量、根系活力等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为18.53%~35.98%;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0个性状指标可转化为3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81.45%,通过主成分综合分值排序结果显示,Var 2、Var 5、Var 7、Var 6、Var 3等品种占据前5位。以主成分中主要因子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5份甜瓜品种分为4类,各类间芽苗性状有较大差异。因此,从种子萌发期芽苗性状的角度考虑,8个变异较大的芽苗性状指标是今后品种改良的重点,排在5位的品种在实际生产中可优选。  相似文献   

19.
美国山核桃坚果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综合评判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引种的美国山核桃坚果品质的优劣,为美国山核桃育种筛选打下基础。以16个美国山核桃品种和1个湖南山核桃品种为试材,测定了各品种14个坚果品质指标,并进行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坚果品质指标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或极显著性水平;坚果品质综合表现较优的为15(Forkert)、6(Choctaw)和14(Oconee)3个品种,可作为候选优良品种。经聚类分析16个美国山核桃品种和1个湖南山核桃品种可划分为4类,各类别间品质和遗传距离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辣椒种质资源形态学性状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全国各地搜集的205份辣椒种质为试材,观测28个形态性状,并对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辣椒形态学性状间存在较高相关性,单株果数、叶形、株型、果形、茎绒毛、花梗着状、熟性、花柱色是最关键的性状。6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0.653%,暗示这28个性状代表了更多的性状改良方向。主成分归纳为形态因子、产量因子、熟期因子、色彩因子,呼应聚类分析的主要区分依据果形、单株果数、熟期和果色,将205份种质分成7类,有效区分了不同的品种。说明在改良形态性状时,按育种目标的要求选取主要性状,同时也要注意与其它性状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