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氏巴贝斯虫Bg TRAP蛋白是一个重要的诊断抗原候选分子。为建立一种实用的犬吉氏巴贝斯虫血清学诊断方法,本研究选取Bg TRAP C-末端跨膜区前,包含TSP功能区和抗原区的411个氨基酸的编码基因片段,重组表达了一个可溶性截短型Bg TRAP抗原,解决了完整蛋白重组表达纯化的困难。免疫荧光试验表明,截短型抗原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纯化的截短型抗原作为酶联免疫试验诊断抗原,可清晰地区分阴性及阳性犬血清,并与其他病原感染无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犬感染吉氏巴贝斯虫系列血清检测表明,该抗原可检测早期感染(4 d)和感染200 d以后的样本。结果提示,重组Bg TRAP截短型抗原可作为一种诊断制剂检测犬吉氏巴贝斯虫抗体。  相似文献   

2.
为快速检测犬冠状病毒,研究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制备和评价犬冠状病毒抗原检测卡。试验通过将胶体金标记的CCV Ab1和鼠IgG涂布于聚酯纤维膜上作为标记垫,生物素耦联的CCV Ab2处理在样品垫上,链霉亲和素和羊抗鼠IgG包被于NC膜上分别为检测线和质控线,与吸水纸和PVC底板制备犬冠状病毒抗原胶体金检测卡,并对其评价。结果:该检测卡不与其他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可检测浓度低至2 ng/mL的样本,24月是稳定的。结论:该测试板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并且与RT-qPCR的结果较符合。因此,该检测卡能快速、准确地检测犬冠状病毒,为动物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年来,笔者在宠物门诊工作过程中,通过对161例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与跟踪调查(治愈148只,死亡13只,治愈率达91.93%),总结出发病规律和治疗方案,发现本地区犬巴贝斯虫病主要是由吉氏巴贝斯虫和犬贝斯虫感染所致。其中由吉氏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106例,由犬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为55例,未发现韦巴贝斯虫感染的病例。针对犬巴贝斯虫病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预防新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抗体法(picoBlueTMImmunscreening Kit,应用B.gibsoni感染血清)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裂殖子mRNA制备的吉氏巴贝斯虫cDNA文库中进行免疫筛选,选出目的基因相cDNA片段(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后将该cDN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DH5a)中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130kDa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免疫学分析(Western blot和ELISA)结果表明,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GST-P130kDa融合蛋白(rBg GST-P130kDa)能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感染血清起反应,且与犬巴贝斯虫(B.canis)无交叉反应.本试验利用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作为重组抗原)检测巴西(n=310)、日本(n=100)和中国(n=114,n=30)等国随机采集的自然感染狗血清,其结果为巴西狗血清阳性率为55%、日本为8%、中国为1~9%;其结果与间接荧光抗体法(IFAT)结果为一致(作为验证).结果表明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这为吉氏巴贝斯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深入研究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特异性重组抗原及重组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7,(4):668-670
选用健康本地杂种犬,分为2组,一组手术切除脾脏,另一组未经任何处理,然后2组犬人工静脉接种含犬吉氏巴贝斯虫的病犬血液,接种后观察临床症状、进行实验室检查(血涂片、血常规、病原的PCR检测),检测2组犬人工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发病情况。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后2组犬均表现出自然感染犬吉氏巴贝斯虫后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血涂片中检测到犬吉氏巴贝斯虫虫体,血常规表现出严重的贫血,PCR能扩增出犬吉氏巴贝斯虫的基因片段。2组犬比较显示,切脾组的红细胞感染率和贫血程度均高于未切脾犬。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犬吉氏巴贝斯虫人工感染方法,且脾切除后感染效果优于直接静脉感染。  相似文献   

6.
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经蜱传播,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犬血液寄生虫病,目前呈全球性分布。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  相似文献   

7.
用基于重组的犬吉氏巴贝斯虫P50蛋白作为ELISA诊断抗原,对来自青海省西宁地区的5个藏獒养殖基地的118份藏獒血清,进行犬巴贝斯虫病的血清学诊断,共检出阳性血清12份,阳性率为10.17%。结果初步表明西宁地区部分藏獒养殖基地中存在犬吉氏巴贝斯虫的感染。  相似文献   

8.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是由寄生于犬红细胞中的巴贝斯虫引起的.该病临床症状主要为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对于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刻不容缓.本文对重庆动物医院接诊的一例患病犬进行临床观察以及血常规、PCR等实验室检测,最终确诊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经过治疗后,患病犬病症趋于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在新疆疫区牛感染的状况,从吐鲁番市周边散养户、和静县部分散养户采集了273份牛(牦牛)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血清样本进行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和静县部分散养户被检牦牛血清抗牛巴贝斯虫(B.bovis)抗体阳性率为18.68%(17/91);被检牦牛血清抗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抗体阳性率为9.89%(9/91)。吐鲁番市周边散养户被检奶牛血清抗牛巴贝斯虫(B.bovis)抗体阳性率为15.38%(28/182);被检奶牛血清抗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抗体阳性率为9.34%(17/182)。通过调查发现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均有混合感染的现象,其中和静牦牛混合感染率为6.59%(6/91);吐鲁番奶牛混合感染率为8.24%(15/182);不同品种牛均可感染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其感染程度及感染率具有一定的差异。本次试验结果可为有效防治新疆疫区牛梨形虫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了解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表现,本试验对61例西安市某动物医院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病可在多个品种、不同年龄段的犬只中进行传播,其中1~3岁易感性更高;犬只在一年四季均可感染该病,其中秋季更易感;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黏膜苍白、黏膜黄染、血红蛋白尿、高热和脾肿大;患犬血涂片检查均可在红细胞内观察到吉氏巴贝斯虫虫体,部分可见异常红细胞;多数患犬在临床检查中都会出现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GB)浓度、红细胞(RBC)数和血小板(PLT)数降低的现象;部分患犬还会出现炎症感染,肝、肾损伤和离子紊乱等情况。该结果为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参考,对提升该病的诊断效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体外培养巴贝斯虫的工作起始于1978年,由Frp等采用悬浮培养(Suspensionculture,又称旋转培养SpinnerflaskmethodSFM)成功地进行了牛巴贝斯虫的体外培养,但培养中红细胞染虫率不高。1980年,Levy等仿照Trager(1976)培养恶性疟原虫的技术建立了微气静相培养技术(MicroaerophilousstationaryphasecultureMASP),实现了牛巴贝斯虫的体外连续培养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之后,该方法被迅速应用于双芽巴贝斯虫、分歧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犬巴贝斯虫、隐藏巴贝斯虫、马巴贝斯虫等多种巴贝斯虫的体外培养均获成功。目前,该方法已被…  相似文献   

12.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原称焦虫)引起,经蜱传播,寄生于犬血液红细胞内的寄生虫病.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1 流行病学巴贝斯虫是通过中间宿主蜱感染的.蜱叮咬患巴贝斯虫的病犬,巴贝斯虫就随血液红细胞进入蜱的消化道,在蜱消化道内虫体从红细胞内逸出,侵入蜱肠上皮细胞进行多数分裂,形成很多细长虫体,进入蜱的成熟卵内发育.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7307(2013)06-0038-002  相似文献   

13.
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由硬蜱传播的犬血液寄生虫病,以春、夏季节多发,患病犬出现高热、黄疸、尿液发红、严重贫血、消瘦、精神萎靡等临床症状。选取河南省郑州市某宠物医院的2例犬巴贝斯虫病例进行分析,总结了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1例贵宾犬巴贝斯虫病的诊疗情况,经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血涂片检查以及C反应蛋白荧光定量检测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犬巴贝斯虫病,通过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犬焦虫病又称犬巴贝斯焦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引起的通过蜱虫进行传播的人兽共患病,患犬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结膜苍白以及精神不振等。介绍一起犬焦虫病病例的诊断及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6.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犬吉氏巴贝斯虫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冷藏抗原玻片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吉氏巴贝斯虫犬血清 ,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等特点。对疫区 82份犬血清的检查 ,阳性率为 37 8% ;对非疫区 50份犬血清的检查 ,假阳性率为 2 %。与血液涂片染色检查比较 ,该法检出率高 ,结果可靠 ,可用于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巴贝斯虫病为血源性原虫病,蜱为传播媒介,犬被叮咬后经过10~20 d潜伏期,潜伏期间患犬不表现黄疸及血红蛋白尿等示病症状,出现发烧、不规则间歇热、精神沉郁等症状,临床诊断中易判断为常见传染病而误诊.报告一例临床症状特异性低的犬巴贝斯虫感染病例,为犬巴贝斯虫病的及时救治、科学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犬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和韦氏巴贝斯虫(B.vitalli)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源性原虫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病程短,死亡率高。目前该病在国内广泛分布,有蜱滋生的地方,春、夏、秋季均可发病,近年有流行和暴发的趋势。家养宠物犬常由于到草地牵遛或爬山而感染。2003年8月17日,南京农业大学兽医院动物门诊收治了1例京巴公犬犬巴贝斯虫病。现将该病的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掌握南充市部分地区犬感染巴贝斯虫的特点和规律,对川北动物医院2020—2021年的就诊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2020—2021年南充地区犬巴贝斯虫感染率为1.72%,且不同季节对犬感染巴贝斯虫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0**),春季的感染率高于夏、秋和冬三季,不同性别对犬感染巴贝斯虫存在显著差异(P=0.046*),雄性感染率远高于雌性,是否驱虫,是否免疫以及是否绝育差异不显著。该研究从1例典型案例介绍患病犬的跟踪治疗方案以及临床症状,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杀虫,并对出现的并发症对症下药。对巴贝斯虫感染的规律和特点提出相应建议,达到及时防控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犬巴贝斯虫病是经蜱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其临床症状是高热、贫血、血红蛋白尿和脾肿大。通过血涂片检验,血常规检验并结合临床特征,对西安市103只宠物犬进行了巴贝斯虫的感染情况检测。结果显示,犬血液中巴贝斯虫的感染数为16例,占总数的15.53%,其中5月份的感染犬最多,为13例,占感染数的81.25%(13/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