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参加2015年辽宁省水稻区域试验的早熟组、中熟组和中晚熟组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熟期水稻品种的株型特征关系。结果表明,早熟品种主要是弯穗型、轻穗型,中熟品种多为直立穗型、重穗型品种,晚熟品种以半直立穗型、重穗型品种为主;不同熟期品种叶长差异不显著,叶宽表现为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但叶基角正好相反;二次枝梗结实率表现为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二次枝梗贡献率表现为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穗型指数均以下部优势粒为主。  相似文献   

2.
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与地方品种品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掌握甘肃小麦育成品种与地方品种的品质现状和差异,检测分析了326份育成小麦品种和257份地方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结果表明,与小麦地方品种相比,育成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沉淀值、湿面筋含量、硬度和赖氨酸分别下降14.0%、13.2%、19.1%、10.8%和8.0%;冬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性状比冬小麦地方品种分别降低12.9%、10.6%、17.6%、5.5%和5.8%;春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性状比春小麦地方品种分别下降11.1%、7.8%、16.7%、15.3%和10.6%。与春小麦育成品种相比,冬小麦育成品种5项品质分别高出18.1%、12.0%、12.9%、18.7%和16.7%。发现32个育成品种和117个地方品种符合优质小麦强筋标准,110个育成品种和33个地方品种符合优质小麦弱筋标准。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国审品种和主栽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对该区域2018~2020年审定品种及2020年部分主栽品种对玉米南方锈病的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27份审定品种中未见对南方锈病高抗(HR)的品种,抗性以高感(HS)为主,占比高达62.06%,抗性(R)品种、中抗(MR)品种和感病(S)品种分别占4.45%、4.92%和28.57%。47个主栽品种中未发现高抗南方锈病的品种,抗性品种、中抗品种、感病品种和高感品种分别占12.77%、27.66%、19.15%和40.43%。黄淮海夏玉米区国审品种和主栽品种对南方锈病的抗性较差,品种抗性以高感为主。因此,应加强病原菌的监测预警工作,加快抗病育种进程,引进利用优质抗性基因资源,发掘创新抗性材料,培育多基因聚合的持久抗性品种。  相似文献   

4.
比较分析了鄂棉系列品种在安徽沿江棉区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鄂棉系列品种平均子、皮棉产量均高于皖棉系列品种,其中皮棉增产12.95%,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鄂系品种平均单株结铃数显著低于皖系品种,而铃重和衣分极显著高于皖系品种;鄂系品种株型偏高大、松散;鄂系品种纤维长度和强度平均值均低于皖系品种,纤维品质综合评价比皖系品种低1个级别.鄂棉系列品种在安徽沿江棉区表现出产量高、铃大、衣分高、品质一般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施肥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磷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源不同的12个大豆品种为试材,并按来源分成三组,分别为俄亥俄当代品种、辽宁当代品种和辽宁老品种,采用磷酸二铵种肥处理(0,150,300 kg·hm2),探讨了施肥对不同来源大豆品种磷素积累分配的影响.辽宁老品种磷素积累速率最大,最大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当代品种早,辽宁老品种晚.与对照相比,施肥提高了各品种的磷素积累速率,提高幅度,辽宁老品种最大,俄亥俄当代品种次之,辽宁当代品种最小.茎、叶片、荚皮及全株的磷素含量以俄亥俄当代品种最高,辽宁老品种次之,辽宁当代品种最低.施肥处理能促进大豆在生育前期对磷素的吸收,增加叶片、茎及全株的磷素含量,增幅以辽宁老品种最大,辽宁当代品种次之,俄亥俄当代品种最小.与对照相比,俄亥俄当代品种在150 kg·hm-2施肥量下的全株磷素含量最高,辽宁当代品种和辽宁老品种在300 kg·h-2以施肥量下全株磷素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东华北春玉米区玉米品种对主要病害和玉米螟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东华北春玉米区24份玉米主栽品种进行玉米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灰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的抗性鉴定。高抗和抗大斑病品种11份,占参试品种的45.83%;高抗和抗灰斑病品种11份,占参试品种的45.83%;高抗和抗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品种16份,占参试品种的66.67%;高抗和抗丝黑穗病品种10份,占参试品种的41.67%;高抗和抗茎腐病品种18份,占参试品种的75.0%;高抗和抗玉米螟品种6份,占参试品种的25.0%。综合抗性评价筛选出广谱抗性品种9份,占所有参试品种的37.5%。  相似文献   

7.
国家玉米品种试验中对照品种更迭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照品种的选择和更换应以通过审定、生产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为依据,随着育种水平的发展适时更迭。品种推广走势与对照更换的时期一致,进一步说明对照品种的示范和标杆作用。玉米品种区试应适时提高对照水平,加大品种选择压力,针对性设置对照,提高区域品种竞争力,及早筛选后备对照品种。品种试验中对照品种或形式可以探索参试组合的平均或几个对照的综合考量,使品种试验更加科学,以此选拔出来的品种可信度和适应性更强,更能体现客观、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跨省推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6~2008年我国水稻年推广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1565个(次)主栽品种的跨省推广情况分析表明,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推广平均跨省数为2.8个。总体上,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品种类型、南北稻区、审定级别之间差异明显,无论是推广平均跨省数还是单个品种年均推广面积,籼稻品种均明显大于粳稻品种,杂交稻品种均明显大于常规稻品种,南方稻区品种均明显大于北方稻区品种,国家审定品种均明显大于省级审定品种。  相似文献   

9.
鲁西地区夏直播花生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寻适合鲁西地区的夏直播起垄覆膜栽培花生品种,对近几年通过国家和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24个花生品种进行了筛选与展示。综合参试品种的表现,筛选出了大花生品种山花11号、花育25号、山花17号、花育33号、青花7号,小花生品种花育20号、山花12号、花育34号等综合性状优良的8个品种,作为本区域的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部分小麦品种HMW-GS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中国小麦品质育种中充分、合理地利用引进的品种资源,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引进的15份澳大利亚小麦品种、20份捷克小麦品种和20份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澳大利亚、捷克、中国小麦品种的HMW-GS变异数目分别为12、12、15;各亚基在3个国家的小麦品种中出现的频率有很大差异.在Glu-B1位点,澳大利亚品种合有中国20份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所没有的7* 8、13 16和20亚基;捷克品种含有中国20份黄淮麦区冬小麦品种所没有的20和22亚基;但该位点,澳大利亚、捷克和中国小麦品种品质得分相近(分别为2.7、2.1、2.5).在Glu-D1位点,澳大利亚和捷克品种中5 10亚基的出现频率分别为60%和80%,品质评分分别为3.4和3.9,该位点捷克品种品质平均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品种.在Glu-A1位点中国品种具有较高比例的优质亚基1和2*(80%),该位点评分为2.7,显著高于捷克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