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新疆博州当地蒙古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对二品种的杂交一代(西蒙F1)犊牛的生长性状与屠宰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西蒙F1初生重公犊比蒙古牛提高36.96%,母犊提高38.03%;断奶重公犊提高153.49%,母犊提高146.08%;同龄西蒙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13.03%、18%。平均每头西蒙F1比本地蒙古牛多产肉135kg,按每kg牛肉15元计,可增加收益2 025元。用细管冻精配种比饲养公牛配种可降低成本130元。  相似文献   

2.
<正> 榆林地区地处陕西省北郊,全区现有黄牛8万多头,多属蒙古牛,体格较小,役用性能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全地区各县相继引进秦川牛与本地牛进行杂交。现在全区有秦川种公牛187头,杂种牛6140头,绥德县杂种牛和秦川牛已占总牛数的40%左右。据对神木县永兴、城关公社;绥德县石家湾、辛店公社37个大队的本地牛、改良牛进行的调查,其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国营农场饲养着19000多头奶牛,其中北京黑白花牛以及其杂种有17000头左右,占全部牛群的90%以上。其他为荷兰黑白花牛、苏联黑白花牛,及其几个品种间的杂种牛。达些奶牛主要分布在十一个农场的44个牛场。北京饲养奶牛已有较长的历史,最初饲养的奶牛绝大部分是蒙古黄牛,以及从东北哈尔滨等地运来一部分杂种牛。后来有各大学、教会和私营奶场从日本、欧美等国家购进少数奶牛,并与本地牛群进行杂交。奠定了北京黑白花牛繁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昭乌达肉牛新品种育种是选择内蒙古赤峰本地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的杂交一代,组建育种核心群,进一步进行级进杂交,通过3代以上杂种肉牛的整群选育,横交固定,培育出的新品种。为了比较昭乌达肉牛与本地蒙古牛的生产性能,抽测了赤峰市辖区内40头本地蒙古牛、105头昭乌达肉牛在育种中不同代数西蒙杂交牛的初生、6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阶段杂交牛与本地蒙古牛相比,其改良后代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均有提高,其中F3代各项指标均极显著(P0.01)高于本地蒙古牛。并且各生长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等指标随着杂种后代代数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赤峰市从2001年开始利用西门塔尔牛为父本,本地蒙古牛为母本进行级进杂交,培育昭乌达肉牛新品种。为了检验西蒙杂交成效及昭乌达肉牛育种的效果,本文抽测了辖区内135头本地蒙古牛和不同代数西蒙杂交牛初生、6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通过用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对本地蒙古牛,改良后代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均有显著提高,其中西蒙杂F3各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本地蒙古(P0.01)。各生长阶段体重平均高出36.7%、55.6%和77.3%,体高平均高出9.1%、12.8%和19.5%,体长平均高出3.9%,18.8%和23.0%,胸围平均高出1.4%,20.2%和22.0%,管围平均高出36.0%,26.3%和29.2%。并且各生长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等指标随着杂种后代代数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内蒙热河以及河北省的察北地区用短角牛改良蒙古牛,增大其体格,提高其产乳产肉能力,育成乳肉兼用的品种,以符合国民经济的需要。作者今年四月曾到内蒙察盟五一牧场观察了该场杂种牛的情况,现就一般情况加以说明,并提出了改良工作上的意见,希讨论。  相似文献   

7.
短蒙一代杂种牛,对察北地区自然条件的适应性良好,生活力强,体格健壮,疾病较少。短蒙一代杂种牛在体型外貌方面比蒙古牛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全身结构均称、头清秀、体躯宽度显著增加、斜尻有了改善、背腰平宽长、肋骨开张、四肢增高、肌肉组织亦较蒙古牛丰满充实。但后躯仍嫌狭小,有的牛仍显现耕尻和屋脊状尻。一代杂种母牛乳房增大、乳静脉变粗、有弯曲、乳头长度增加。被毛短、有光泽。毛色以红、红白色为数最多,黑、黑白,黄、黄白色次之,狸、褐、白、青等色较少。短蒙一代杂种牛的生长发育较快,公犊平均初生体重为95.13公斤,母犊为93.14公斤,比蒙古牛分别提高31.36%与39.46%,6个月龄体重提高39.48%与96.12%,12个月龄体重提高90.10%与65.85%。短蒙一代杂种母牛平均体重第一产399.04公斤,第二产405.80公斤,第三产436.00公斤,比蒙古牛分别提高41.75%、96.54%与31.92%。一代杂种公牛3岁体重为577.50公斤,4岁为750.0公斤。短蒙一代杂种牛各年龄体格较蒙古牛为大,成年公牛鬐甲高141.0厘米,斜体长 175.0厘米,胸围215.0厘米,较蒙古牛分别增加17.50%、17.69%与20.04%;成年母牛鬐甲高124.61厘米,斜体长146.17厘米,胸围181.71厘米,此蒙古牛分别提高11.98%、10.40%与10.03%。短蒙一代杂种牛泌乳期平均为267.82天,此蒙古牛增长108.42天,泌乳300天以上者占39.03%,比蒙古牛增多5.18倍。平均泌乳量第一产为1,625.25公斤,第二产为1,977.53公斤,第三产以上为2,342.43公斤,此蒙古牛分别提高290.36%、285.27%与302.22%。第一产泌乳量在2,000公斤以上者有30.80%,最高达3,337.2公斤。平均乳脂率为4.60%(范围3.93—5.5%)。  相似文献   

8.
<正> 内蒙古锡林河地区的草原是内蒙古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全流域总面积1617.95万亩(10786.34平方公里)。地形平坦辽阔,草场优良。牧草营养丰富,多数为各种家畜采食。这一草原区养育着优良的家畜品种,如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鸟珠穆沁羊、卡巴金马、阿哈马、三河马、三河牛、蒙古牛、杂种牛等,是我国畜牧业良种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9.
不同品种及排酸对育肥牛肉嫩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品种对牛肉嫩度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排酸时间中肉嫩度的变化,试验在内蒙古肉牛主产区选择了16月龄的红白花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安格斯牛、黄白花西门塔尔牛等品种高代杂种牛以及草原红牛和蒙古牛,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180 d后屠宰并测定肉的嫩度。结果表明:安格斯牛肉嫩度较其他品种肉牛好,蒙古牛肉嫩度较其他品种肉牛差;但经过一定的排酸期后,嫩度均可达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西门塔尔牛母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与蒙古牛母牛生产性能的差异,选用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牛母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与蒙古牛母牛进行屠宰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西门塔尔牛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分别较蒙古牛成年母牛提高了1.59个百分点和1.34个百分点。结论:西门塔尔牛母牛的产肉性能和饲料转化率均比蒙古牛母牛高。  相似文献   

11.
利用本地母牛和优质种公牛杂交生产杂种牛能够发挥杂种优势,提高养殖者经济效益。杂交是牛品种改良常见的生产方式,但是在杂交过程中,杂种牛胎儿体型通常比本地牛胎儿的个体要大。由于杂种牛体重和体型较大,母牛在分娩过程中会出现难产情况,难产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常常因为防治不及时给母牛分娩和犊牛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是牛品种改良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本地牛种产杂种牛犊难产的发生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肉用型杂种牛役用性能,1988—1990年在董志和屯字塬进行了肉用型杂种牛耕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肉用型各代次杂种牛只要正确的进行调教使役,是完全能够适应本区使役的。  相似文献   

13.
20头杂种阉牛均分为两组,用氨化麦秸进行饲喂增重试验。7个月后,试验组牛每头平均增重33.59±11.8公斤,比对照组(20.87±17.75公斤)多增重12.72公斤。西门塔尔杂种牛的增重效果优于黑白花杂种牛。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适合内蒙古自治区的杂交模式,提高肉牛产业经济效益,试验选择体重340 kg左右、健康的14月龄西门塔尔×蒙古牛高代杂交牛(西蒙)、夏洛莱×蒙古牛高代杂交牛(夏蒙)公牛各5头,分为2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测定生产性能指标,并比较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西蒙组牛平均每头增重、头均日增重分别为217.2,1.21 kg,比夏蒙组分别提高了20.0,0.11 kg,2组差异显著(P<0.05);西蒙组头均每千克增重所消耗的精料量、成本分别为3.30 kg、5.96元,比夏蒙组节省0.33 kg、0.59元,2组差异显著(P<0.05);西蒙组平均每头牛纯收益1 529.44元,比夏蒙组多收益257.18元,2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西门塔尔×蒙古牛高代杂交牛比育肥夏洛莱×蒙古牛高代杂交牛节省饲料,相应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良种牛杂交改良当地黄牛的饲养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皮埃蒙特、西门塔尔和荷斯坦 3种外来良种牛分别对当地土种黄牛进行杂交改良 ,研究各杂种后代的生长发育和饲养育肥性能。结果表明 :初生至 6月龄阶段 ,各种杂种牛在体高、体斜长、胸围、体重上的测定值均比黄牛的对应值高 (P <0 0 1 ) ,其中皮埃蒙特牛×黄牛的各项测定值均比其他杂种牛对应值高 ,并且在胸围、体重方面差异显著 (P <0 0 5)。各杂种牛的饲料转化率、日增重值均比黄牛高 (P <0 0 1 ) ,其中皮埃蒙特牛×黄牛明显高于其他杂种牛的对应值 (P <0 0 1 )。各杂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均比当地黄牛的相应值高 ,差异均极显著 (P <0 0 1 ) ,其中皮埃蒙特牛×黄牛显著高于其他杂种牛的对应值 (P <0 0 5)。  相似文献   

16.
<正> 利用么拉水牛改良我国水牛,已经在南方14个省、市、区开展,全国(除台湾省外)日前繁殖杂种水牛已达111000多头,杂种水牛在各地显示出杂种优势,生产性能有了显著地提高,杂种牛体格高大,肌肉丰满,成年牛体重比本地牛提高30~50%,1个泌乳期产奶量高的达1000~1500公斤,比本地牛高1—2倍,杂种牛屠宰率50%左右。而杂种水牛役用性能报导尚少,我们就此作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研究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与蒙古牛母牛的生产性能差距。[方法]选用相同体重体型相近的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二代)母牛与蒙古牛母牛进行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西门塔尔牛母牛的屠宰率、净肉率较蒙古牛成年母牛分别提高了1.59、1.34个百分点。[结论]西门塔尔牛母牛的产肉性能和饲料转化率较蒙古牛母牛高。  相似文献   

18.
阿拉善牛是蒙古牛的一个重要群体,作为我国北方地区的优良肉牛品种之一,具有乳肉役兼备的特点,适应干旱寒冷的气候,适合荒漠化草原和沙漠放牧等优异特性,主要分布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湖泊湿地及其周边地区,现存栏约3.3万余头,是我国宝贵的肉牛遗传资源。但是阿拉善蒙古牛存在长期近亲繁殖,群体内的遗传变异越来越窄的趋势,加之本身生长速度缓慢、体型小等不足,未来可使阿拉善蒙古牛品种资源不断枯竭。为了保护阿拉善蒙古牛等蒙古牛群体的优异特性和种质资源,本文综述了阿拉善蒙古牛的体貌特征、数量分布以及对阿拉善蒙古牛种质资源的保护措施和产业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祁县畜牧中心程之渊和山西农业大学李峪等,用皮埃蒙特牛与西晋牛进行三元杂交试验。试验中用西门达尔牛与晋南牛的杂种作为对照组、皮埃蒙特牛与西门达尔牛及晋南牛的杂种作为试验组。通过每组15头公牛至1周岁前4个阶段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牛的品种改良工作在全国的推广十分迅速,改良一头本地黄牛,其杂交后代生长速度比本地牛提高38%以上,杂种牛每年增值1000元以上,而改良一牛本地水牛,杂种水牛生长快、长肉多,每年增值1000元以上,杂种母牛(奶水牛)年产鲜奶1000千克-1500千克,牛奶纯收入2000元以上。目前用于品种改良本地黄牛的种公牛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