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校正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通过在小麦高肥力区进行"3414"施肥试验,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不施肥三水平条件下高肥力区小麦产量变化规律,同时验证以往"3414"肥料试验参数,为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与肥料配方的优化提供依据。1试验地情况试验设在布尔津县冲乎尔乡奇巴尔托布勒村。  相似文献   

2.
稳定性长效复合肥恩泰克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习惯施肥费工费时,肥料投入多,利用率不高等问题,选用德国巴斯夫公司最新研制的新型环保肥料在马铃薯上试验,以期减少施肥用量、提高马铃薯产量。通过多点田间同田对比试验,研究了恩泰克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在马铃薯上的增产效果,比较了习惯施肥与恩泰克投入产出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恩泰克比习惯施肥降低了肥料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增产幅度在8%~20%之间,增产的同时,还改善了马铃薯的均匀度。增加了商品率;与习惯施肥相比。恩泰克一次施用即可满足马铃薯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减少了施肥的劳动力投入:投入产出分析显示:所有试验点恩泰克施肥的产出都比习惯施肥高,每公顷依次高出1000元、2640元、2417元、1484元和5400元。各试验点马铃薯产出增加值远远大于投入的增加。结果表明施用恩泰克可减少施肥次数、节约人工,减少施肥量、增加产量,经济效益好,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密度和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品种会-2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马铃薯品种会-2为种植材料,在2008年度进行了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产量及商品薯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会-2在不同密度和施肥量下产量差异显著.在本试验中以A4密度和施肥量最适合该品种个体生长,能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薯产量.在马铃薯载培中,要获得最理想的产量和商品薯率,必须依据品种特性掌握好最佳播种密度和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4.
小麦套玉米平衡施肥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3414”完全设计方案,对参试肥料因子N、P、K 在小麦套玉米上进行肥效试验,从而获得本县不同农田等级种植小麦套玉米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合理产量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分析N、P、K三因子之间的主效因和交互效因,构建本县不同肥力水平农田(不同农田等级)小麦套玉米的施肥配方,为肥料配方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结果:本地区与该试地验肥力相当的中产田可按照上述经济合理产量的施肥量进行小麦套种玉米生产。每公顷应施:纯N=571.23 kg P2O5=121.38kg、 K2O=68.6kg,氮磷钾比例为N:P2O5:K2O=8.3:1.77:1。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氮磷钾效应试验分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施肥设计方案,对不同氮磷钾供应水平下马铃薯对氮磷钾利用效应进行研究,以明确马铃薯最佳氮磷钾施肥量,为开展该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有效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该种植地块的地力贡献率为51.94%,影响马铃薯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施钾量,其次是施磷量,再次是施氮量。影响马铃薯养分吸收的限制因子是施氮量,其次是施磷量。当季各种肥料利用率氮肥29.85%,磷肥1.64%,钾肥50.39%,肥料综合利用率为78.16%。推荐马铃薯最高施肥量为:N 208.35 kg/hm2,P2O5 117.3 kg/hm2,K2O 585.0 kg/hm2,产量18862.95 kg/hm2,最佳施肥量为:N 204.9 kg/hm2,P2O5 111.0 kg/hm2,K2O 585.0 kg/hm2,产量18783.6 kg/hm2。  相似文献   

6.
直播水稻氮磷钾配施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给直播水稻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氮、磷、钾施肥量的不同配比试验,探索合理的直播水稻配合施肥量。以黄华占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水平对水稻生物学特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及配施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稻的株高、有效分蘖和穗粒数,进而表现在产量上差异极为明显,氮磷钾3种肥料对产量影响大小依次是氮、钾、磷。在本试验地肥力条件下,推荐氮(N)、磷(P2O5)、钾(K2O)施肥量分别为:224.85 kg/hm2,31.30 kg/hm2,296.45 kg/hm2。  相似文献   

7.
两种配方肥和长效剂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甘肃省漳县盐井镇研究了"飞天"马铃薯专用肥两种不同配方和长效复合添加剂NAM和PAL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处理比较,各处理组合差异显著,其中"飞天"马铃薯专用肥(N-P-K:15-8-7)中加入0.6%NAM时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提高产量39.1%,产值提高41.2%;两种配方肥均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效益,且"飞天"马铃薯专用肥(N-P-K:15-8-7)比"飞天"马铃薯专用肥(N-P-K:12-8-10)提高马铃薯产量8.5%,增加产值12.4%;在两种配方肥中加入NAM和PAL均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但是随着肥料长效剂NAM和PAL含量的增加,各处理组合马铃薯产量并无显著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在高肥力土壤中施加不同配比的肥料,分析不同配比肥料下夏玉米的产量变化,为夏玉米科学种田研究工作提供试验数据信息。就高肥力土壤不同施肥配比对夏玉米产量的实际影响进行了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取玉米为紫色土区典型种植作物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肥、常规施肥量(750 kg/hm2)、常规施肥量的0.5 倍、1.5 倍、2.0 倍和2.5 倍6 个施肥水平,通过野外坡耕地小区试验和试验室内分析试验,分析玉米典型生育期内不同施肥量对作物产量、生长特性、淋洗液和径流中氮、磷的流失特征的影响,并基于肥料施用量与肥料中氮素和磷素的去向的试验数据,构建干热河谷区紫色土玉米协调农学、水体环境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经济指标和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生长期内,施肥量为0~1870 kg/hm2时,叶面积指数发展动态表现为前期上升快、后期下降慢的趋势。玉米生育期株高和产量均随着施肥量从较低到适中的增加而递增,且达到较高施肥处理(常规施肥量2.5倍)时株高降低。不同施肥处理下径流和淋洗液中的总氮和总磷在整个玉米生育期内的变化呈现出同一趋势,均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流出量增加。运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了玉米肥料的边际产量效应和富营养化效应,得到干旱河谷区紫色土玉米协调农学、水体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容许施肥量为1154~1176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和建立岑巩县水稻施肥指标体系,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水稻肥效试验,研究了岑巩县高中低肥力水平下水稻氮磷钾肥的施肥效应。结果建立了氮、磷、钾与水稻产量的肥料效应数学方程,建立了岑巩县水稻施肥指标体系;建议施肥量为:高肥力水平为N=14~15 kg/667m~2,P2O5=7~8 kg/667m~2,K2O=9~12 kg/667m~2;中肥力水平为N=8~10 kg/667m~2,P2O5=7~9 kg/667m~2,K2O=8~10 kg/667m~2;低肥力水平为N=8~10 kg/667m~2,P2O5=6~8 kg/667m~2,K2O=6~7 kg/667m~2。  相似文献   

11.
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绿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14年以同绿1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绿豆产量构成因子以及产量的影响。通过对绿豆"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求出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氮、磷、钾肥配比,不仅能满足绿豆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而且能够促使单株生长发育协调。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N 56.7kg/hm2、P(P2O5)76.2kg/hm2、K(K2O)53.5kg/hm2,可获1 526.7kg/hm2的子粒产量。  相似文献   

12.
戴树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154-159
马铃薯是南安市主要冬种经济作物,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和商品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应用"3414"田间肥料试验设计方法,于2006—2007年连续2年,对马铃薯主产区不同土壤类型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主要土壤类型能获得的马铃薯产量在20780.6~41818.66kg/hm2之间,平均为31264.05kg/hm2。最高产量的氮磷钾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73.09~243.57kg/hm2、P2O556.25~82.60kg/hm2、K2O182.63~324.76kg/hm2,平均则分别是N204.24kg/hm2、P2O568.01kg/hm2和K2O253.62kg/hm2,三要素比例是1:0.26~0.44:0.93~1.44;最佳施肥效益的推荐施肥量分别是N165.19~292.78kg/hm2、P2O55.45~82.50kg/hm2和K2O178.66~418.25kg/hm2,平均则分别为N219.09kg/hm2、P2O556.77kg/hm2和267.08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02~0.50:1.08~1.43。由于不同土壤类型的速效氮磷钾含量有一定差异,马铃薯适宜施肥量应因土壤类型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3.
不同磷肥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水稻品种科优21作试验材料,在福泉市中等肥力田块开展种磷肥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促释磷肥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最高,施用新华磷肥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居第2位,施用普钙的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均居第三,其中产量分别比空白对照高6.4%、2.83%和2.27%,肥料利用率分别为9.18%、4%、3.29%。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其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调整马铃薯施肥结构,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已成为马铃薯种植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2年的田间试验中,研究了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在减少化肥的条件下提高马铃薯质量和产量的潜力。该试验旨在为马铃薯化肥减施和增效模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单独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或微生物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23.5%~34.5%,提高马铃薯淀粉含量4.2%~17.5%,降低马铃薯硝酸盐含量9.0%~56.0%,显著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肥料能显著提高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双向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施肥水平对马铃薯营养品质有显著影响,而肥料类型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冗余度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和pH对马铃薯营养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贵阳市桃树“3414”肥效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高、中、低肥力水平条件下,开展的桃树"3414"肥效试验的产量数据研究,运用农业部开发的"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分析器"分析处理,经分析整理,得出艳红桃基地桃树田间肥效试验的桃树肥效效应模型方程:Y=b_0+b_1*N+b_2*N~2+b_3*P_2O_5+b_4*P_2O_5~2+b_5*K_2O+b_6*K_2O~2+b7*N*P_2O_5+b_8*N*K_2O+b_9*P_2O_5 P*K_2O,对桃树肥效效应模型方程的统计分析检验,F值分别为14.67、22.05和13.51(均大于F0.05=6),反映出这三个地块试验的桃树产量与氮、磷、钾肥施用量之间有显著的回归关系。进而测算出,低肥力地块:最大施肥量为氮肥20.62kg/667m~2、磷肥7.99kg/667m~2、钾肥27.65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肥22.23kg/667m~2、磷肥14.69kg/667m~2、钾肥23.26kg/667m~2。中肥力地块:最大施肥量为氮肥19.162kg/667m~2、磷肥9.70kg/667m~2、钾肥23.09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8.63kg/667m~2、磷肥8.48kg/667m~2、钾肥19.01kg/667m~2。高肥力地块:最大施肥量为氮肥15.26kg/667m~2、磷肥5.48kg/667m~2、钾肥16.88kg/667m~2。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5.31kg/667m~2、磷肥4.93kg/667m~2、钾肥15.72kg/667m~2。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玉米产量与N、P、K施肥量的关系,建立玉米产量与N、P、K施肥量的数学模型,指导大田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3414设计进行了试验,经多元回归分析,获得玉米产量与施肥量的数学模型,黄砂土上的最佳施肥量为N8.979kg/667m2、P2O56.502kg/667m2、K2O11.576kg/667m2,可获玉米产量586.953kg/667m2,减去肥料投入可收入656.60元/667m2。  相似文献   

17.
采用"3414"肥效试验设计,探索了白菜中等土壤肥力(N、P、K)施肥指标体系,为中海拔地区中等土壤肥力种植白菜提供施肥依据。结果表明白菜在开阳县中等肥力土壤上种植,氮、磷、钾肥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18.48kg、7.58kg、12.5kg/667m2,其最佳产量2696.9kg。  相似文献   

18.
肥料增效剂对脱毒马铃薯作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在马铃薯上进行了肥料增效剂—抗腐威试验,在传统秋施肥地块上,第二年播种时,施用常规肥料与仅施抗腐威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 抗腐威处理,平均产量:20616kg/公顷。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不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可以在马铃薯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减少化肥施用量,探索夏玉米高效施肥技术,在中高肥力大田条件下,通过设置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对郑单 958进行不同施肥量及施肥方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均对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一定范围内产量随着施肥量和施肥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施肥量 40kg/667m2 与 50kg/667m2 处理、施肥 2 次与施肥 3 次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因此建议在当地中高产田夏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施肥总量为 40kg/667m2,分 2 次施入:底肥施 16kg/667m2,8 叶期追肥 24kg/667m2。  相似文献   

20.
肥料与密度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吴建明  陆国盈  梁和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175-177,207
试验设密度(A)与肥料(B)二因素三水平研究了施肥量与密度对高油115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高油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密度为52500株/hm2、施肥量为N:36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时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也最高(6876.4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