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基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和超量使用化肥的严重现状,为达到科学用水施肥的目的,通过采集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辐射量等信息,并结合作物生长信息,经作物种植专家系统分析后,决策所需灌溉水肥量,利用电磁阀、管道、纳米微孔管和作物根层负压等来自动调解控制植物根部的水肥补给,实现作物根层微灌的自动化,优化植物的生长环境,提高水肥利用率。针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偏远、易变、分散的特点,提出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技术、ARM嵌入式技术、Internet网络及现代信息管理发布系统的温室现场信息采集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丘陵地区蓝莓园智能灌溉决策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丘陵地区蓝莓园灌溉过程中水资源浪费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研究并设计了一套智能灌溉决策系统。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智能决策模块和灌溉执行模块。信息采集模块通过布设的土壤水分传感器和小型气象站实时采集蓝莓园土壤墒情信息和环境信息(风速、降雨量、温度、湿度);无线传输模块将信息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实时发送到服务器端进行分析处理,并将智能决策模块的计算结果传送给灌溉执行模块;智能决策模块中,基于前期采集的历史数据使用彭曼公式和土壤水平衡公式建立灌溉决策模型,实现蒸腾量和灌溉量的计算以及实时监控与报警,该模型可根据实时获取的数据,确定是否需要灌溉及最优的灌溉量;灌溉执行模块根据接收到的灌溉信息及实际的灌溉速度计算灌溉时间,进行远程灌溉;以Visual Studio软件为平台,设计了系统上位机的监控界面,可实现土壤和环境参数的实时检测和存储、作物需水状况的分析管理以及实时预警和灌溉决策。试验结果表明,该智能灌溉决策系统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传感器采集的信息自行判断作物需水情况,当系统认为作物需要灌溉时自行驱动灌溉装置完成灌溉,从而实现蓝莓园的远程精确灌溉,节省了人力物力,有效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农业灌溉方式也开始向农业现代化、自动化控制灌溉的方式转变,自动化控制使灌溉管理实现智能、精准操作.研制开发的现代农业灌溉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作物生长气象监测站、土壤湿度监测器、水源信息、水量信息、压力信息等采集设备,对作物生长中气象参数、土壤参数、作物参数、水源和管网参数等多种参数进行采集并处理,实现了作物的适时、精准灌溉.  相似文献   

4.
针对旱田灌溉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加深,为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旱田节水灌溉智能监控系统。本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嵌入式微处理器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通过在田间部署无线传感器节点,对土壤墒情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也为实现田间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提供灌溉依据,对作物进行有效的灌溉控制。系统可以很好地实现对田间土壤墒情的监测和对作物生长时期所需要的水分进行自动灌溉控制,提高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和灌溉效率。  相似文献   

5.
设施栽培中灌溉是一项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的生产环节。微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技术.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该项技术可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通过压力管道将水、肥输送并分配到作物根部,能有效改善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空气湿度等状况,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不仅可以节省用水,而且可以降低大棚中的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这种灌溉方式,对节约用水、实现高产、控制杂草、提高工效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在设施栽培中应用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有压微灌对超级稻耗水量及水稻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水稻根系层埋置透水管,采用管道微灌增压方法进行室外盆栽试验。试验统计了自然降雨条件下有压微灌组(WY)和对照处理充分灌溉组(CK)的灌溉水量,并观测2种灌溉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水稻全生育期WY组平均每盆灌溉水量17.23 kg(2.46×10~6m3/hm~2),CK组平均每盆灌溉水量21.25 kg(3.04×10~6m~3/hm~2),有压微灌相比充分灌溉减少灌溉水量18.92%;有压微灌处理水稻分蘖完成后,WY组平均分蘖数为31.167,CK组为27.083,有压微灌促进水稻的分蘖生长。水稻成熟后有压微灌组水稻植株和根系干物质量分别为92.46 g和9.41 g显著高于CK 87.22 g和8.39 g;有压微灌组水稻株高及构成产量因素中的穗长、穗实粒数、千粒质量等指标与CK无显著差异。【结论】有压微灌不产生土壤水层的灌溉方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穗的发育生长、稻穗数增加、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7.
PLC和触摸屏在自动喷灌控制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灌溉是保证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然而国内一些灌溉控制器功能单一,不能按照作物需要随意设置灌溉时段和灌水量.因此,设计了一种由PLC和触摸屏开发的自动喷灌控制器,能自由设定灌溉时段和灌溉间歇周期,从而避免了因灌溉不良造成作物的生长不良,有效地提高了灌溉控制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装备》2021,42(4):64-68
中国水资源严重缺乏,而农业用水又占了总用水量的大部分,根据土壤湿度信息来控制农业灌溉对农业节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STM32F103CRT6单片机设计了土壤湿度采集及控制装置,利用TDR-3型土壤湿度传感器的相关物理特性和STM32RCT6单片机的控制功能实现土壤湿度的检测及自动灌溉。该装置包括单片机微控制器模块、土壤湿度传感器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按键模块、串口模块、水肥机继电器模块和电源模块,可实现自动测量土壤湿度并在液晶上显示,并通过键盘设定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湿度范围:当土壤湿度小于下限值时,启动水肥机增加土壤湿度;当土壤湿度大于上限值时,水肥机停止工作,实现了对农作物的自动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9.
0前言微灌是按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它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良作物的品质,促进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但微灌系统由于其灌水器的流道细小,极易被杂质堵塞,所以对水质的要求较其他的灌溉方式高得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于水资源日益短缺,农田灌溉技术迫切需要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革,开发高效的灌溉控制系统迫在眉睫。【方法】本研究利用主控芯片为STM32f103RCT6的单片机与传感器模块、LoRa模块、GPRS模块等外围电路设计了一款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准确获取作物生长环境信息,包括水分、温度、光照等,而强大的STM32f103RCT6芯片可依据作物生长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作物的需水需肥量做到针对性预判,形成科学的灌溉决策并指导灌溉系统工作,经过系统决策,自适应控制灌溉设备进行精准灌溉。【结果】该智能灌溉控制系统既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提高水肥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改善土壤环境,并且控制方式灵活多样,通用性强,经济性好,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对发展现代化设施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此系统的研发,有利于解决农业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智能化水平低的痛点,满足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CAN总线的节水灌溉自控系统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绕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特点,分析了CAN总线在野外灌区中的适应性,并基于CAN总线构建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目前主要软硬件的设计与开发已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2.
不同微灌方式对成龄库尔勒香梨生长及耗水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微灌方式:地表滴灌、地下滴灌与微喷灌,以传统的漫灌为对照,利用负压计和石膏块监测果树根区土壤水势,观测不同生育阶段果树的生长指标,用水量平衡法计算梨树不同生育期的日均耗水量、作物系数与蒸发皿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充分灌溉条件下,地表滴灌、地下滴灌与微喷灌生育期内的灌水量较漫灌分别减少了63.91%、68.4%、5...  相似文献   

13.
高小焕  姚普选  孙自文 《农机化研究》2022,44(3):208-211,230
针对我国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技术的水分利用率较低、农田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水肥一体机的监控作业进行研究.该水肥一体机的主要组成包括设备模块、通信模块、数据模块、接口模块和用户模块.农作物生长状态主要受电导率(EC)和酸碱度(pH值)的影响,为了实现对这两项指标的控制和调节,对水肥一体机的监控软件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4.
山丘区集雨灌溉高效用水模式及灌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潍坊市南部山丘区经济基础薄弱、水资源开发利用困难等实际情况,从提高集雨效率、雨水利用率、单方水生产效益和节省能源等角度出发,提出了3种集雨灌溉高效用水模式,并研究应用了果树自压小管多孔渗灌、加压微灌、水肥穴灌、日光温室大棚集雨微灌等配套灌水技术,提出了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基于PC/104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玮  李民赞  刘卉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7):113-115,124
为实现车载田间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的数据通信,设计了一种基于PC/104系统的CAN总线智能适配卡.由CAN总线接口、与CAN总线接口相连接的CAN总线收发器、与CAN总线收发器相连接的CAN总线控制器、总线插槽、高速光耦以及微处理器和并行接口电路组成.适配卡采用并行通信方式,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完成了适配卡设备驱动程序VxD及上位PC机功能模块的设计.联机调试显示该适配卡工作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灌溉的趋势——微续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续灌是按照作物所要求的最适宜水分环境,连续对作物灌水的灌溉的一种灌水方式,灌水频率达到了与作物需水同步的无间隔灌水,这与作物连续需水特征相一致。采用微续灌使根区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小,而且总是保持作物理想生长的水平是可能做到的。微续灌不仅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根际环境,具备良好的节水、增产潜力,并且系统的经济性优势明显,有望成为未来灌溉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微灌管网系统由轮灌管网(支毛管)和续灌管网(干管)组成,以往的研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系统,且不能实现布置与管径组合的同步优化,研究成果对坡度均匀的大型灌区机压微灌独立管网系统的优化也不适用。因此,提出了机压微灌管网系统优化的方法,并建立了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取整数及实数编码的混合编码方法,通过遗传算法求解,同时实现轮灌管网及续灌管网的布置优化及管径组合优化,得出的管径为标准商用管径,无需调整。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算法在求解机压微灌管网系统优化设计问题上具有良好的优化性能和求解精度。与传统设计方案相比较,轮灌管网和续灌管网的优化设计方案单位面积年费用分别降低了14. 85%~35. 59%和4. 12%~12. 99%,节省投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微灌是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微灌均匀度系数是衡量微灌系统灌水均匀度的重要指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微灌灌水均匀度智能测试方式,此法可对微灌系统的均匀度进行快速测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微润灌溉技术在大棚娃娃菜种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润灌水器是一种新型的微灌设备,为了更好的推广应用这一设备,本文将微润灌溉技术在大棚中进行应用。试验通过对比微润灌与滴灌两种灌水器、灌水器地表和地下两种应用形式对娃娃菜生长、耗水及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娃娃菜生长期内,各处理灌水量、株高和日耗水量均随着生育期的进行先增大后减小;不同处理之间,微润灌溉娃娃菜全生育期灌水量、株高、展开外叶片数、根面积、根长、日耗水量、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和产量高于滴灌灌溉,且同一种灌水器,除灌水量、日耗水量和全生育期总耗水量外,地下灌溉各指标均高于地表灌溉;水分利用效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地下滴灌>地下微润灌>地表微润灌>地表滴灌。由此可见,微润灌溉尤其是地下微润灌溉适宜用于温室作物灌溉。  相似文献   

20.
中水微灌系统生物堵塞特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中水微灌作为缓解农业水资源危机的一种灌溉方式,可以将污水灌溉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的污染减轻到最小,但中水微灌溉将会加大灌溉系统堵塞的可能性。通过对造成中水微灌系统生物堵塞的水质、堵塞原因及堵塞的严重程度的分析认为,中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会造成微灌系统的堵塞,但中水中的无机颗粒是造成灌水器堵塞的首要原因。微灌系统的堵塞取决于污水的处理工艺及中水水质标准,其中主要与灌溉水的pH值,TSS和BOD5等参数有关,这3个水质参数可以用来对微灌系统的堵塞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对于微灌系统堵塞问题,可以通过改善水质,合理配置过滤设备及使用大流量灌水器和具有自冲洗功能的灌水器等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