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2002年,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全局、面向新世纪做出退牧还草的重大决策,启动实施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我区第一期项目137.33万hm^2草原退牧,其中禁牧56万hm^2,休牧57.33万hm^2,划区轮牧24万hm^2,涉及全疆20个县133个乡2万多户牧民。这是近年来国家在草原建设史上投入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涵盖全省16个州市112个县(市、区)289.12万户1 446.52万人。实施禁牧补助182.07万hm~2,草畜平衡奖励1 004.6万hm~2,牧草良种补贴面积48.07万hm~2,享受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3.43万户。2011-2014年项目实施以来,共计投入资金19.166亿元,落实了草原保护建设制度,推动了云南省草原生态环境改善、草牧业发展,加快了生产方式转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刘海英 《草业科学》2006,23(10):79-79
2006年下半年,176万元中央专项资金将投向格尔木市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专门用于草地保护配套的建设养畜。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格尔木市自2004年开始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以来,目前已完成牧民定居工程及相关配套项目。其中,易地搬迁128户、总  相似文献   

4.
笔者从日前召开的日喀则地区2011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兑现现场会上获悉,截至目前,西藏已拨付各县补助资金17.2亿元。现场会上,昂仁县20户牧民代表现场领取了10万元奖励资金。据西藏自治区农牧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当前牧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举措。实施好这一重大政策,关系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惠及广大牧民群众。  相似文献   

5.
一项旨在打造果品知名品牌、增加农民收入的名特优果品科技示范工程,最近在山东省泰安市启动。项目启动后,将用3-5年的时间,建设著名的“肥桃”示范面积3.33~6.67hm^2,每667m^2产值达到1.5万元,带动面积66.67hm^2;枣示范面积3.33-6.67hm^2,每667m^2产值达到1万元,带动面积66.67hm^2;大樱桃示范面积3.33-6.67hm^2,每667m^2产值达到3万元,带动面积66.67hm^2。  相似文献   

6.
甘谷县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项目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谷县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项目区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的特点,运用效益指标体系,对该项目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率达31.16%,林草覆盖度由14.81%提高到17.06%,年拦水212.73万m^3,拦泥105.04万m^3,保护植被1904.01hm^3,增加灌溉面积448.00hm^2,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7.40%,粮食产量提高了6.73%,人均收入由982.00元提高到1183.36元,年产值达3.60万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1.14,利润率为48.49%,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黑水县在2010年根据省、州的要求实施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并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收、减畜不减肉"的目标,落实禁牧面积3.27万公顷,草畜平衡面积10.83万公顷。通过项目实施,不仅草原生态恢复得好,而且没有影响畜牧业发展,初步实现了草原生态加快恢复、草原畜牧业加快转型发展、项目区牧民收入加快增长等三大目标。  相似文献   

8.
《新疆畜牧业》2013,(11):1-1
k从2011年开始,国家在内蒙古等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份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2012年又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黑龙江等5个非主要牧区省的36个牧区半牧区县,覆盖了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这是建国以来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牧民受益最多的一项政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两年多来,各项政策任务进展顺利,实施成效显著,得到了广大牧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相似文献   

9.
1对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认识 1.1政策产生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背景。进人新世纪以来,国家大力推进草原保护建设,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工程,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成效显著。但是,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问题仍然面临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甘南牧区草地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补偿标准,牧民对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实施的参与度、满意度和知晓度;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与生活条件改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生态保护与修复要以牧民为项目建设的主体;构建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提高生态保护国家补偿标准和补偿范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数万公顷草场恢复生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枫 《草业科学》2005,22(9):27-27
巴音布鲁克草原主要位于新疆中天山地区的和静县境内,是中国海拔最高的高山草原。由于实施退牧还草项目,巴音布鲁克草原生态保护得到了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高度重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编制完成了《巴音布鲁克草原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五年总体规划》。规划总投资8.09亿元,实施“天河”工程、牧区水利、水土保持、草原建设等。2004年国家投资2085万元,实施了退牧还草项目,总规划11.3万hm^2。2005年,国家和新辐维吾尔自治区投资1.4亿元。安排和静县牧区水利项目.使草原生态彻底得到保护。为配合工程的实施.近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拨出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草原现有的水利设施改造和维修。  相似文献   

12.
李海林  李大伟 《青海草业》2001,10(2):44-45,49
玛多县自 1 993年实施防灾基地建设项目以来 ,到 2 0 0 0年底全县累计建成“三配套”建设户 1 0 99户 ,建成牲畜暖棚 1 0 0 1幢、6.0 1× 1 0 4 ,建成围栏草地 2 .0 9× 1 0 4 h ,累计种植一年生饲草饲料 88h 。通过项目实施 ,项目区每年增加收益 334.79万元。  相似文献   

13.
1.1 时间和地点 本试验选择肃南县祁连乡观山村牧民天然放牧的山羊群中进行,确定建有标准式塑膜暖棚的1户牧民为试验组.同村未建暖棚的1户牧民为对照组.2户牧民除棚舍外。其它饲养条件、放牧草场基本相同。试验于2001年12月5日开始。2002年4月10日结束。试验期129天。  相似文献   

14.
1基本概况 茂县位于阿坝州东南部,县内海拔890~5230m,是—个半农半牧县。全县总面积40.60万公顷,其中可利用天然草场资源8.6万公顷,耕地0.83万公顷。全县辖22个乡(镇),149个行政村,427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9629户,农业人口89072人。2006年末存栏牲畜总头数143073头(只),全年出栏134004头(只),其中出栏:猪110748头、羊3836只、牛4464头、马225匹、禽14731只,畜牧业收入占农村收  相似文献   

15.
《湖北畜牧兽医》2011,(10):14-14
从青海省农牧厅获悉,目前青海已建立346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参加牧户达3.14万户,整合草场516万多公顷、牲畜217.7万头,以集约化、规模化为特点的生态畜牧业成为青海畜牧业向现代转型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哲里木盟北部牧区,开发38万公顷无人居住的天然草地资源,按远景规划,逐年建成了20个新牧村和两个苏木(管理机构)。从本牧区牧民高度集中居住区,前后分流出413户牧民,2478口人迁移到新牧村定居。至此,这一带的牧民全部得到安居乐业,千百年来的游牧生活已将宣告结束。各苏木镇之间,村屯之间的草地资源重新进行了合理的调节,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并趋于平衡稳定,畜牧业生产有了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哲里木盟北部牧区,开发38万公顷无人居住的天然草地资源,按过错景规划,逐年建成了20个新牧村和两个苏木(管理机构)。从本牧区牧民高度集中居住区,前后分流出413户牧民2478口人迁移到新牧村定居,至此,这一带的牧民全部得到安居乐业,千百年来的游选手 生活已将宣告结束。各苏木镇之间,村屯之间的草地资源重新进行了合理的调节,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并趋于平衡稳定,畜牧业生产有了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省、州、县各级党委和业务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我省“人草畜”三配套建设进展顺利。1999年共建三配套牧户17550户,累计建设547万户,占应建户的77%,其中,甘孜州建设7280户,累计建设377万户,占应建总数的90%;阿坝州建设9870户,累计建设161万户,占应建总数的57%;凉山州建设400户,累计建设800户,占应建总数的80%。共建成牧民定居住房15795万m2,牲畜越冬棚圈19305万m2,围栏改良草场82万公顷,人工草场7000公顷。2000年我省力争新建三配套牧户15万户,至年底三配套牧户达69万户,占应建牧户的96%以上,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建设任务我省牧区“…  相似文献   

19.
广西昭平县养蜂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隶属贺州市,县域总面积3273km^2,其中山地面积约19.8万公顷、耕地面积约1.4万公顷(其中水田1.2万公顷),水面积约1.1万公顷,可谓“九山半水半分田”。现辖12个乡镇,158个村(街)委会,总人口39.68万,其中农业人口35.3万,占总人口的88.7%,有汉、壮、瑶等民族,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相似文献   

20.
美姑县位于凉山州东北部,是半农半牧彝族聚居县。幅员面积2573平方公里,人口22万,其中农业人口82%。县内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多样,最高海拔4042米,最低海拔640米,形成显著的立体型气候。全县有天然草地面积12.86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46.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