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农业》2010,(18):26-26
春丰007甘蓝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比春丰甘蓝早7~10天上市.耐寒性好.冬性强f露地越冬不易未熟抽薹)。植株开展度55厘米左右.叶色绿,蜡粉较少,叶缘微外翻,叶微皱,叶脉稀.叶球桃形(胖尖).单球重1~1.2公斤。在长江流域该品种最佳播种期在10月10日以后.且晚播不晚收.球更大.球形更好。  相似文献   

2.
《当代农业》2010,(15):26-26
一、品种简介 春丰春甘蓝王牌品种,全国审定。早熟,丰产,耐寒,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薹),品质优,成熟期一致,晚收1周无裂球现象。亩产3000~4000公斤。叶球桃形(胖尖),结球紧实,单球重2公斤以上。外叶12片左右,叶色灰绿,蜡粉中等。亦可作秋甘蓝栽培,经济、社会效益均佳。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0,(15):26-26
一、品种简介 春丰春甘蓝王牌品种,全国审定。早熟,丰产,耐寒,冬性强(露地越冬不易抽薹),品质优,成熟期一致,晚收1周无裂球现象。亩产3000~4000公斤。叶球桃形(胖尖),结球紧实,单球重2公斤以上。外叶12片左右,叶色灰绿,蜡粉中等。亦可作秋甘蓝栽培,经济、社会效益均佳。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0,(8):28-28
一、品种简介 (1)苏甘8号。最新育成甘蓝一代杂种。具有中熟、丰产、抗逆性强、抗病、优质等特点。植株开展度60~70厘米,叶色绿.蜡粉中等.叶缘微下卷,叶球扁平,典型单球重2公斤。适宜全国各地作春、夏、秋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5.
采用人工接虫法,探讨了不同密度菜青虫对春甘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菜青虫百株虫量(X)与甘蓝产量(Y)呈显著负相关,相关式为Y=165.8904-0.0385(r)=-0.9902^**)。通过五种曲线模拟及回归分析,得出了虫口密度与甘蓝产量损失率(Y)之间的关系为幂函数,即Y=0.0208x^1.0057(r=0.9961)。提出了豫南地区甘蓝菜青防治指标为百株虫量55头。  相似文献   

6.
近2年,江苏省镇江市积极试验示范稻蔬高效种植模式,在水稻后茬引试日本优质春甘蓝品种,每亩收优质春甘蓝4500公斤、花菜1600公斤以上,产值分别可达4200余元和4700余元.另外每亩可收获近1500公斤外叶作为饲料用。种植的早熟晚粳水稻,每亩收优质无公害稻谷700公斤以上.产值达1350余元,  相似文献   

7.
甘蓝施肥生产1000公斤甘蓝需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0.72公斤,氧化钾2.2公斤;亩产甘蓝3000-5000公斤,需纯氮6~10公斤,五氧化二磷2.2~3.6公斤,氧化钾6.6~11公斤。定植甘蓝前亩施有机肥2500公斤,磷肥20~25公斤。甘蓝进入莲座期进行第1次追肥,亩施纯氮36公斤,氧化钾3.3~5.5公斤。进入甘蓝结球期,进行第2次追肥,亩施纯氮3~6公斤,氧化钾3.3~5.5公斤。  相似文献   

8.
《当代农业》2013,(24):6-7
市场前景随着社会富裕程度的增加.居民越来越重视绿色食品、蔬菜在餐桌上的占有量。.作为营养丰富的绿色蔬菜.甘蓝有着较好的市场前景。8389忖蓝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育成的甘蓝一代杂种.为早熟春甘蓝品种。植株开展度40~50厘米.叶色浅绿,蜡粉较少。叶球圆球形,紧实度0.54~0.60,冬性强,叶质脆嫩.风味品质优良。从定植到成熟50天左右.平均单球重0.8~1.0公斤。结合“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多层膜覆盖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产品分级包装技术”.生产的甘蓝具有品质佳、商品性好的特点。平均亩产能达3500公斤以上.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咸阳春甘蓝适宜播种期精细化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咸阳12个国家气候观测站1991—2020年近三十年最新气象观测资料,结合2020年咸阳旬邑春甘蓝生产试验数据,研究咸阳春甘蓝适播期精细化区划,以期为春甘蓝在咸阳规模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影响春甘蓝营养生长阶段的主要气候因子,筛选出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12.0℃的天数2个精细化指标。结果表明,咸阳十二个县区都适宜春甘蓝生长,且春甘蓝适宜播种日期由南向北推迟,最早播种日期为2月13日(三原、泾阳、兴平、秦都、渭城渭河沿岸一带),最迟的为3月30日(旬邑县马栏镇、清源镇,长武县土家镇),最早与最晚播种日期跨度比较大相差45 d。  相似文献   

10.
春冠甘蓝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由江苏省江蔬种茸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推广。该品种单球重1.5公斤左右,亩产量3500公斤,适宜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栽培。  相似文献   

11.
甘蓝主要害虫种群动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泰安春、秋甘蓝主要害虫菜青虫、菜蚜(桃蚜和萝卜蚜)、小菜蛾和大猿叶虫田间种群消长动态并据此将春甘蓝生长期分为3个阶段,秋甘蓝分为2个阶段,分别制订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春甘蓝是我地区解决冬贮菜、冬鲜菜供应即将结束,春菜尚未大量登市的四、五月春淡季的重要蔬菜。十几年来,我们开展了春甘蓝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研究,提出了“选择早熟高产良种、塑料薄膜小拱棚覆盖、培育适龄壮苗、适时早栽、合理密植、施足底肥、抓好肥水管理”等综合措施,取得了早熟、高产、高效益的成果。春甘蓝面积稳中有增,单产稳定在2500公斤左右,上市期提前20多天,亩产值千元以上,有的户亩产值达多2400元。春甘蓝除满足大石侨市场供应外,还支援了内蒙、黑龙江等地。本文仅就春甘蓝高产高效益栽培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春眠甘蓝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平头型中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植株开展度75厘米左右,株型较大。叶色灰绿,蜡粉中等,叶缘微下卷,外叶14片左右。叶球扁平,单球重2.5公斤左右,亩产量4000公斤以上。冬性强、中熟、丰产、品质优。  相似文献   

14.
结球甘蓝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球甘蓝杂交制种技术徐保钦,李取贤,徐庆海,卢叙启,龙文光(国营南阳湖农场生产科济宁272177)为满足当地甘蓝供种需求,我们自1989年起开展甘蓝杂交制种工作,在实践中形成了整套制种技术。在农场蔬菜基地已累计制种140亩,亩产种子30~50公斤,纯...  相似文献   

15.
南方地区栽培春甘蓝,无论早熟栽培还是中晚熟栽培,先期抽薹现象时有发生.常造成很大的损失。特别是近几年.由于气候异常,冬季温度偏高(暖冬),春季又常发生倒春寒,同时又因栽培不当等因素影响.故易使春甘蓝普遍发生先期抽薹现象。2002年松溪县种植的66,67公顷春甘蓝普遍发生较为严重的先期抽薹。据对3个乡(镇115户农户约2公顷的春甘蓝田间调查,先期抽薹率在5.49%~81.7%,平均抽薹率达35%左右,给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镇引进示范种植冬甘蓝(包菜)200多公顷。产品销往上海等大中城市.亩产量4200~4700公斤,收入3500~4500元。  相似文献   

17.
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菜青虫连续为害春甘蓝结球始期和菜球充实期造成的产量损失,并应用生命表方法评价了春甘蓝上有青虫天敌的作用,建立了包括甘蓝生育期和菜青虫种群密度在内的产量损失模型和包含各类天敌作用的防治指标模型。结果表明,产量损失主要是由甘蓝结球始期的虫害造成,捕食性天敌对菜青虫控制作用最大,其排除作用控制指数为4.7107。根据防治指标模型,可求出甘蓝结球始期和菜球充实期以1-2龄幼虫、3-4龄幼虫、5龄幼虫为依据的防治指标,分别为每株14.13头、7.69头、3.44头(结球始期),29.34头、12.26头和6.93头(菜球充实期)。  相似文献   

18.
早熟春甘蓝新品种春冠 春冠甘蓝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早熟一代杂交种,由江苏省江蔬种苗科技有限公司经营推广。该品种开展度60厘米,株高25厘米。叶色翠绿,蜡粉中等.叶缘微翻,外叶数12片。叶球桃形,球形指数1.1,叶球紧实度0.61,中心柱7.2厘米,占球高的45.0%,帮叶比为1/4。单球重1.5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甘肃省甘蓝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甘肃甘蓝生产的对策:(1)充分认识甘蓝生产的重要性(2)尽快开展甘蓝科研育种工作,充分挖掘甘肃地方品种和外引杂交种潜力;(3)扩大甘蓝种植面积,使甘蓝生产向规模效益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早熟春甘蓝品种中,以春宝和争春表现较突出,可作我市涂园种植早熟春甘蓝的主栽品种,适宜播种期是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但从11月初播种产量最高,抗病性最好无未熟抽苔现象,也无球内隐苔出现。在栽培管理上,冬前要适当控制肥水,以小苗越冬,阻止越冬时菜苗生工过大过旺,通过春化而造成未熟抽苔,菌核病和软腐是早熟春甘蓝的主要病害,在莲座期后,应及时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