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建省三明市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找出影响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相关因素和显著因素,本研究在实地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列联表分析法找出影响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相关性高的因素,进一步地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显著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种植面积、农技培训、新老品种种子价格差、农技指导4个因素是显著影响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因素。其中,水稻种植面积对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的影响最大;农技培训对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有正向影响;种子价格差对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有抑制作用;技术指导会促进农户采用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入区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西部两省6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入县域517家农户的问卷调查,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劳均负担人口等5个变量对只获得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影响显著;农户年收入等7个变量对只获得非新型金融机构贷款影响显著;农户耕地面积等5个变量对同时获得两类贷款影响显著。农户年收入、负债水平在以上3种情况下均显著地影响了农户的借贷行为。针对影响农户不同借贷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及其作用方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种食味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种食味与品质性状的关系及米饭食味计(型号RCTA 11A,佐竹公司)测定稻米食味的可行性,对40份水稻新品种的稻米品质进行仪器测定和传统测定。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食味都呈显著负相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较低有利于改善食味,辽宁省中晚熟水稻新品种食味较好。仪器测定的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与常规测定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仪器测定结果可以用于本地区稻米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来自中国黑龙江等4省640个玉米种植户的实地调研资料,定量研究了2007-2010年间我国玉米主产区农户玉米新品种技术采纳和品种组合情况的年际变化及区域差异.数据显示我国农户种植玉米品种的总数量和新品种数量整体上都呈现增长趋势,同时品种多元化程度以及新品种采用的速度和程度也都在提高.相比于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户种植的品种数量更多、种植的新品种个数更多、新品种所占的个数比例和面积比例也更高.  相似文献   

5.
王海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5):213-219
笔者围绕农户信贷对农户盐碱地治理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以垦利、镇赉和察布查尔3县468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农户信贷对每一种盐碱地治理技术采纳行为的二项Logistic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农户信贷对耕作治理技术采纳和生物治理技术采纳没有影响,只对水利工程治理技术采纳和化学治理技术采纳有影响,并且借贷金额越多农户采纳水利工程治理技术就越多,贷款年利率越高农户采纳水利工程治理技术就越低;农户已还贷款金额越多采纳化学治理技术越多,贷款用于农业生产越多农户采纳化学治理技术越少。  相似文献   

6.
朱丽娟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23):107-111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粮食总产量第一大省,其农户对新品种的采用行为具有典型性和引导性。本文分析了农户对玉米新品种的响应行为,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对影响农户采用玉米新品种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最高学历、耕地面积、土地细碎化、年纯收入、品种价格、产量、亲朋好友推荐和科技人员建议等对农户采用新品种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森 《中国种业》2013,(3):37-40
基于来自中国黑龙江等4省640个玉米种植户的实地调研资料,定量研究了2007-2010年间我国玉米主产区农户玉米新品种技术采纳和品种组合情况的年际变化及区域差异。数据显示我国农户种植玉米品种的总数量和新品种数量整体上都呈现增长趋势,同时品种多元化程度以及新品种采用的速度和程度也都在提高。相比于黄淮海地区,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户种植的品种数量更多、种植的新品种个数更多、新品种所占的个数比例和面积比例也更高。  相似文献   

8.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农户的良种采纳行为是促进种业振兴的途径。要振兴中国种业,既需要从宏观角度分析聚焦产业链具体环节,也需要从微观企业的视角分析研究农户购买种子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河南省 604 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农户良种采纳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购种行为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知觉行为、主观规范、行为态度对农户购种行为意向存在显著影响,购种行为意向在行为态度和购种行为中起中介作用。为此,从产业链具体环节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麻是西北干旱地区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选择适宜本地化的覆膜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其经济效益,厘清农户胡麻覆膜种植模式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对种植模式的推广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实地调研胡麻种植农户获得 248 份有效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PLS-SEM)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对 3 种覆膜种植模式的采纳意向依次为:春天揭 旧膜覆新膜播种(AW2)> 秋后整地覆新膜播种(AW3)> 旧膜直播(AW1);(2)社会信任、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核心因素,3 种影响因素均对采纳意愿具有正向显著的影响,其中,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较大;(3)未来,风险感知和亲环境行为与采纳意愿之间呈现 3 维下降的趋势,社会信任和亲环境行为、社会信任和风险感知分别与采纳意愿呈现 3 维上升的趋势。因此农户间应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地方政府要引导和培育农户的亲环境行为,共同助益农户对覆膜种植模式的风险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农户行为选择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黑龙江省佳木斯地区种植户选择水稻新品种种植的因素。结果表明,新品种示范的高产、抗病及综合性状的突出表现是选择新品种的重要基础;价格成本及其增产带来的效益是选择新品种的源动力;研发实力强、品牌影响力大、信誉高的科研院所是所选择新品种的有效保障。提出了积极进行新品种的示范、制定合理的水稻新品种价格和加大支持科研院所参与新品种选育等建议,以促进水稻新品种的推广及农民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在册亨县地区推广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开展6个水稻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宜香1979、内5优39、宜香2115、渝香203等4个品种均适宜种植,宜香1979表现突出、增产显著,可作为重点推广示范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影响农村居民投票选举意愿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祥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528-533
本文利用第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特征、村集体特征、候选人特征和社会资本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投票选举意愿的因素的方向和强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农户自身特征中的投票选举面貌、家人是否在村办企业工作这二个变量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非农就业、是否曾经担任过干部这四个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②村集体特征中仅有是否有过过往纠纷这一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有无投票误工补贴、公共服务水平、对上届村干部的工作满意程度这三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投票选举参与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③竞选规范程度、候选人特征这二个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投票选举参与意愿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竞选激烈程度、自家人有无参加候选人提名、有无拉票行为以及乡镇政府介入与否这四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投票选举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④是否参与经济组织、家里是否有人当干部这二个社会资本变量对农村居民投票选举参与意愿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微观农户的角度来研究影响理性农户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对于加快基层民主建设,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第一手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特征、村集体特征、候选人特征和社会资本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因素的方向和强度。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自身特征中的政治面貌、职务经历、家人是否在村办企业工作这三个变量对农户政治参与积极性在统计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有非农就业这三个变量在统计上不显著;②对上届村干部的满意程度、是否发身过过往纠纷这二个村集体特征中的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政治参与积极性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有无投票误工补贴、公共服务水平这二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影响不显著;③竞选激烈程度、候选人特征、乡镇政府介入与否这三个变量表现出对农户政治参与积极性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竞选规范程度、自家人有无参加候选人提名、有无拉票行为这三个变量对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影响不显著;④是否参与经济组织、家里是否有人当干部这二个社会资本变量对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深入研究农户农地流转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农地流转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地域分异与农户兼业视角,通过构建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地域分异与农户兼业对农户参与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入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它能显著促进农户参与农地转出和农地转入;(2)区位性质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却无显著影响;(3)农户兼业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4)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承包地面积和承包地块数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分别有显著的负向、正向和正向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却无显著性影响。农地流转政策制定应从政策差别化、兼业深度化、经营规模化3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人员采用嵌套Logit模型,基于江苏省病虫害统防统治试点地区630个水稻种植户的调研数据,对影响农户采纳包药防治服务与全承包防治服务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层次病虫害防治模式(统防统治与自防自治)采纳时,农户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认知是影响其防治模式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第二层次病虫害防治方式选择时,用工补贴、  相似文献   

16.
深入研究农户农地流转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农地流转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地域分异与农户兼业视角,通过构建多元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地域分异与农户兼业对农户参与农地转出和转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入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它能显著促进农户参与农地转出和农地转入;(2)区位性质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却无显著影响;(3)农户兼业程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4)家庭劳动力数、家庭承包地面积和承包地块数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分别有显著的负向、正向和正向影响,但对农户农地转入行为却无显著性影响。农地流转政策制定应从政策差别化、兼业深度化、经营规模化3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在水稻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措施,使得农户感知到水稻新品种带来的切实优惠,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出新品种,提高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正针对农户施用农药效率不高,过度施药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根据湖北省3市8镇16村共486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究了农户高效农药喷雾技术采纳意愿的心理归因。根据心理归因探究结论,研究人员建议,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采取措施,增强农户高效农药喷雾技术采纳意愿,提高技术推广水平:1.强化有关企业、科研单位和教学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推进高效农药  相似文献   

19.
海南不同季节对水稻新品种DUS测试性状表达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海南不同季节对水稻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测试性状表达的影响效应,为优化海南水稻DUS测试的操作规程提供参考,为海南水稻新品种DUS测试技术的完善提供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根据水稻植物新品种DUS测试指南,按照相关原理和技术规则,通过对4份水稻材料进行4个独立的生长周期的测试,研究其相关性状的表达与季节及年度间的效应,结果表明:除穗芒外,不同季节的4个独立测试周期中,质量性状观测结果稳定一致;14个假质量性状的表达结果不影响对申请品种的DUS判定;10个量测性数量性状在方差分析中出现显著性差异,但是申请品种与近似品种的变化和差异保持相对不变,不影响其DUS的判定结论;17个目测数量性状的表达无显著差异。因此,在海南进行不同季节的水稻测试对其DUS的判定无显著影响,可考虑多点多季节测试,加快水稻实质审查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闫鹏 《种子世界》2022,(5):0102-0104
水稻是河北农业生产的重要农作物,水稻产量和品质与社会稳定、居民生活和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积极推广水稻新品种能够提升植株的病虫害抵御能力和农户经济效益,对促进水稻种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针对水稻新品种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并且结合河北唐山地区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