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桂南稻作区是广西主要水稻主产区,也是广西种植晚稻感光品种的主要区域,该稻作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包括玉林、贵港、钦州、南宁、崇左、北海、防城港7个市的各县(市、区),梧州市南部的岑溪、藤县、苍梧,右江河谷平原的右江区、田东、田阳、平果。2005年以来,天优3550在桂南地区广泛推广种植,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好评。现将该品种在桂南种植的主要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超级稻万太优3158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杂交稻,茎秆粗细适中、耐肥抗倒能力强、高产稳产,适合抛秧种植,介绍了其在桂南稻作区的种植表现,并从塑料软盘育秧、大田准备、抛秧、科学肥水管理、综合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为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丰田优553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利用小粒型优质不育系丰田1A、恢复系桂恢553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弱感光杂交水稻新组合。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3027号),适合在桂南稻作区作双季晚稻种植,且连续2年通过农业部超级稻产量认定~([1])。2014-2015年晚造引进玉林市种植,表现出优质高产、耐寒性强、抗性较好、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1品种特征特性1.1生育期该品种在玉林市种植,一般在7月15日前播种,9月28日前后抽穗,11月5日左右成熟,全生  相似文献   

4.
广西是超级稻种植大省,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农业部将广西列入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重点项目区以来,广西超级稻示范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超级稻育种却相对落后。笔者认为广西超级稻推广成效应与超级稻育种齐头并进,由此,针对广西超级稻育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广西超级稻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围绕问题提出了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丰田优553是广西农科院水稻所用自育小粒型野败不育系丰田1A与强恢复系桂恢553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感光型杂交籼稻新组合,2013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3027号)。2013-2014年连续2年晚稻在桂南各地示范推广,表现出优质高产,耐肥抗倒,抗性较好,适应性广等特点。现将该组合在桂南稻作区晚稻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种植表现1.1高产丰田优553于2011-2012年参加广西区  相似文献   

6.
为选育出适合广西稻作区的早晚兼用香型优质常规籼稻品种,提高广西香米市场品牌竞争力。以传统香稻品种‘田东香’和‘早香1号’为母本和父本,杂交后以系谱法选育,并通过广西常规优质稻组区域试验和农艺性状、产量、抗性、米质鉴定,育成浓香型高档优质常规稻品种‘广粮香2号’。2019年通过广西品种审定,‘广粮香2号’生育期适中、农艺性状优良;产量较高,两年区试平均产量为6912.0 kg/hm2,比对照增产11.81%;早、晚稻米质均达部标优质二等,香味值83分;适应性广,可在桂南、桂中和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并已获广东、江西、湖南同一适宜生态区引种备案;是2020年唯一入选广西农业农村厅首批确认的7个水稻绿色品种的常规稻品种,是“广西香米”公共品牌建设主用品种,深受各地种植户、米商青睐。‘广粮香2号’兼具产量高、米质优、香味浓、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广西及长江中下游稻作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特优6603是广西桂穗种业有限公司用不育系龙特浦A与自育的恢复系R6603配组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高产、较抗稻瘟病等特点,2007~2008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区试,2007年比对照特优63增产6.79%,区试平均比特优63增产5.91%,是近年桂审稻中稻瘟病抗性较好的品种之一。2010年5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f桂审稻2010008号)。  相似文献   

8.
桂育8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技术新育成的感温型早、中、晚兼用优质常规稻品种,2015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好,植株粗壮,穗型长大;高产稳产,区试中生产试验产量比对照增产18.14%,居同期品种之首;米质特优,在不同年份不同造别综合米质均达部标长粒形二等品质标准,整精米率、垩白度和胶稠度更是远优于部标一等品质标准,米饭洁白、油亮,柔软爽口,冷后不回生,食味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适宜在桂中及桂南稻作区作早、晚稻以及在桂北和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9.
桂育2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优质常规稻品种.2008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造种植,桂北稻作区作中、晚造种植,早稻生育期124d,晚稻全生育期103d。  相似文献   

10.
特优2278是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利用龙特甫A与玉恢2278配组选育出的感温型中熟杂交水稻组合,2016年8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前期早生快发、分蘖力强、中后期稳健生长、叶片挺直、茎秆柔韧性好、抗病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桂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1.
特优2278是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利用龙特甫A与玉恢2278配组选育出感温型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16年8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前期早生快发,分蘖力强,中后期稳健生长,叶片挺直,杆秆柔韧性好,抗病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可在桂南稻作区早晚造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提高超级稻单位面积产量的综合配套技术,加快超级稻新品种与超高产技术的应用推广。2005—2006年黔东南州农技站连续两年在黄平县旧州镇草绿坪村开展超级稻百亩连片高产与超高产示范。项目实施中我们成功地引种了8个超级稻品种,应用其中超级稻新品种——准两优527,对其生育叶龄进程及百亩连片700kg/667m2高产栽培和850kg/667m2超高产技术进行了成功地探索,并总结出了适宜黔东南州生态条件的“黔东南州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这对发展全州超级稻生产,进一步挖掘水稻的增产潜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桂育7号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感温型特高产且米质达国标优质二级标准的优质常规稻品种,兼具高产稳产、品质优良、耐肥抗倒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区作早、晚造种植,桂北稻作区作中、晚造种植,早造生育期约127 d,晚造全生育期约115 d.  相似文献   

14.
为充分发挥新育成的超高产优质常规稻品种桂育9号的应用价值,在广西桂北及高寒山区稻作区对其进行生产适应性试验,以期为扩大桂育9号的种植区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桂育9号作中稻、晚稻种植,生育期适中,在119~139d之间,适应性较广;产量水平较高,最高产量达9.53t/hm2;田间抗性较好,无倒伏现象,未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发生。桂育9号适宜在广西桂北稻作区作中稻和一季稻种植,在高寒山区稻作区作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伍世坤 《耕作与栽培》2023,(2):112-113+116
鼎香占是广西鼎烽种业有限公司利用广东农科院水稻所引进的“丰矮占1号”作母本,玉林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的“玉美占”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4年7代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香型常规水稻新品种。鼎香占米质达部标优质一等,香味分值为72分,有效穗多,株形适中,后期青枝腊秆熟色好等优点,2021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21176号),适宜在桂南、桂中、桂北稻作区作早、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6.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2278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小林  刘盛武  王彩先  何俊  凌春媛 《种子》2020,(3):151-154,F0002
以2013—2015年广西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品种筛选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的试验结果作为依据,通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分析等方法,对特优2278及对照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特优2278在2013年筛选试验的产量为8 542.5 kg·hm-2,比特优63(ck)增产10.49%;2014—2015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 373.8 kg·hm-2,比特优582(ck)增产8.21%;2015年生产试验早、晚造产量分别为8 565.0 kg·hm-2、7 543.5 kg·hm-2,比特优582(ck)和丰田优553(ck)增产13.61%、4.94%;均值变异系数(7.74%)和Shukla变异系数(7.93%)与对照相当;高稳系数(91.62%)高于对照8.16个百分点;3年试验所有试点均比对照表现增产,增产点比例100%。表明特优2278有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可在桂南及相似生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为稳定粮食生产,福建省云霄县积极探索在双季稻作区推广超级稻一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伍豪 《中国种业》2013,(3):59-60
早熟杂交稻主要在广西桂中北作早稻以及广西其他稻作区的晚造秧田的前茬水稻,种植面积很大.然而,目前广西早熟杂交稻主要来自相邻省,每年审定的品种很少,因此,广西的水稻育种家有必要集中精力,培育出更适合广西稻作区的早熟杂交稻.  相似文献   

19.
优质稻科玉03的种植表现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玉03是玉林市农科所从泰国引进的BK14亲本材料的分离株中,经11年21代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质常规水稻新品种,于2010年3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10024号,同时于2011年获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具有优质、高产、稳产、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桂南、桂中和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晚造种植。通过2年大面积试验示范,摸索出了一套科玉03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现将这几年来的示种表现和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为引种试种科玉03的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寒地稻作区是指北纬43°以北,地处冻土带的黑龙江省稻作区,是全国最北部的寒冷稻作区,也是世界最北部的稻作区之一,温度条件是影响该地区水稻高产、超高产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之一。为此,以“抢积温、超高产”为指导思想,通过1999—2002年在黑龙江省第2积温带绥化地区的试验研究,成功组装、集成了“寒地水稻“晚、大、稀”超高产栽培技术”,同时通过2003—2004年的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产量平均可达11510.5kg/hm2,较常规大棚旱育栽培技术增产1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