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旱区对降水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分是干旱区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降水是干旱区最重要的水分来源。根据气候变化研究的预测,未来我国干旱区的降水格局会改变,包括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等。降水变化会影响干旱区的土壤变化,植被变化,土地荒漠化和水文变化等方面。我国极端干旱区和干旱区的降水有总体增加趋势,而部分半干旱区和亚湿润干旱区的降水则出现减少趋势。降水的增加能够促进生物土壤结皮的发育,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被盖度,促使荒漠植被向草原植被方向发展,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逆转;另外,降水增加会增加河流的径流量和湖泊水量,促进洪水的发生,降水减少则具有相反的效应。这些研究有助于人们预测干旱区在未来降水格局改变之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对于天然植被保育以及荒漠化防治等实践工作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未来的研究需要加强实验,如增雨、升温、模拟氮沉降和CO2浓度增加等对干旱区的土壤、植被、荒漠化和水文等方面的影响,才能获得更有说服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近10年我国荒漠化地区干湿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降水状况对于维持和稳定干旱区生态系统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运用静止气象卫星和地面气象资料,采用中国能量水平衡的监测方法来监测植物环境的变化,为我国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自2000年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比以往偏多,干旱区气候总体趋向暖湿,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北方干旱区近10年降水略显上升趋势,土壤湿润指数与降水量趋势基本一致,生态环境相对好转。内蒙古东部、阿拉善高原和河西走廊降水量和土壤湿润指数均略显增加趋势,青海北部增加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观测我国东北东部天然次生林对降水的分配效应,结果表明:降雨量在1.69~24.36 mm时,森林各水文分配效应总体表现为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树干茎流量>林冠截留量.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加,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和树干茎流量随之增大.当降雨量较小(1.69~4.91 mm)时,穿透雨量、地表径流量和树干茎流量随降雨量的增加呈低速增加趋势;当降雨量较大(4.91~24.36 mm)时,其增加速度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加快.  相似文献   

4.
库布齐沙漠及周边地区五十年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库布齐沙漠及周边15个旗县区1969-2018年气象数据,对各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在波动中呈显著升高的趋势,升高速率为0.39℃·10 a~(-1);降水量无明显变化规律,但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降水偏少;在大风日数无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扬沙和沙尘暴日数明显递减。从空间分布特征看,气温由西向东降低,降水由西向东增加,大风日数、沙尘暴日数、扬沙日数和年平均风速由西向东减小。  相似文献   

5.
选取了1961-2014年呼和浩特地区气候资料,结合同一时期发生的El Nino/La Nina事件,对气温、降水量和干旱特征与El Nino/La Nina事件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探讨了El Nino/La Nina事件对呼和浩特地区气候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961年以来呼和浩特地区气温具有明显的波动升高的趋势;降水量年代际变化较为明显,20世纪60、70年代,降水为正距平;20世纪80、90年代,以及21世纪前10年,降水均为负距平,2011年以后降水开始逐渐增多。El Nino/La Nina事件对呼和浩特地区气候变化和干旱灾害具有一定的影响,El Nino年气温偏高,La Nina年气温偏低;El Nino和La Nina事件对呼和浩特地区降水都有减少的作用,El Nino事件中,降水量减少的概率和幅度更大。El Nino事件提高了呼和浩特地区发生干旱的概率;La Nina事件促使发生干旱的概率较小,但其促使发生干旱的程度可能更深一些。  相似文献   

6.
林外大气降水输入的养分量与不同季节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而养分浓度的季节变化呈相反趋势。20年生木麻黄林冠的年降雨分配比例以透流率最大,径流率为最小。林冠透流量、径流量和截留量均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加。大气降水经过木麻黄林冠后,冠层淋溶的各种养分元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毛竹伐桩伤流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竹生长季节砍伐发生伤流,伤流液集中在砍伐后的24h内,占总伤流量的94.2%,伤流量随砍伐季节而变化,3月下旬明显增加,5月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9月下旬已甚少,伤流量与竹株胸径无相关性,在大小年周期相同的各发育阶段,伤流量具有幼壮龄竹大于老龄竹的趋势。立地条件,特别是土壤水分和降水对伤流量影响较大,伤流液中富含有机和无机营养,随季节变化及立地条件而发生变化。灼伤对控制伤流效果较明显,而几种涂料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秋千沟小流域的自然条件、森林状况和河水历年流量。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秋千沟森林、降水和河水流量变化规律的分析,证明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效益十分明显。尤其是森林在调节丰水季节与枯水季节、丰水年与枯水年的河水流量,以及在减免洪水泛滥和土壤侵蚀方面,功能效益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9.
《林业资源管理》2017,(1):110-117
降水和气温是两个最重要的气候因子,也是影响植被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以多年平均降水、气温、NDVI、积雪深度等数据为基础,基于生态功能区划,分析了北疆不同气候要素变化及其与NDVI的变化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北疆大部分地区趋向于湿润化,特别是准噶尔盆地中心区,降雨变化趋势线的斜率介于1.15~1.42之间;局部高海拔山区年平均降水量呈明显减低趋势,降雨变化趋势线斜率最低到-0.209;北疆整体有暖化趋势,且气温增加幅度从高山到低地表现出明显梯度,其变化趋势线斜率从高山处的2.04降低为盆地处的-0.044。北疆NDVI与年平均降水、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功能区划差异,应重视加强生态功能区划水平上的植被建设与调控。  相似文献   

10.
不同疏伐密度对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标准地观测方法,研究分析了辽宁阜新半干旱区油松母树林不同疏伐密度对天然更新的影响,旨在为半干旱区油松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更新状况和母树林密度有密切关系,在低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树数量增加;在高密度林分下,天然更新幼树数量没有明显增加或无更新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对油松母树林下天然更新幼树进行疏伐密度处理后,天然更新幼树地径和树高都有明显增长,表明油松在更新密度较大情况下进行疏伐有利于天然更新幼树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