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1主要特征特性 1.1产量情况 1996~1997年在市良种场、沈高镇试种1hm2,实收种子6 423.5kg,产量443kg/667m2,平均比扬麦158增产7.2%;1997~1998年在4个农场繁种60hm2,平均产量325.1kg/667m2,平均比对照扬麦158增产15.86%;1998~1999年生产种植繁种田、示范田2 333hm2,都发现比扬麦158增产.其中34个小农场繁种427hm2,平均产量400kg/667m2以上,桥头扬院村办农场57hm2,入库种子产量462kg/667hm2;1999~2000年全市3 000hm2小麦中,扬麦10号种植2 800hm2,全市小麦产量突破360kg/667m2,比上年增产超过10%.  相似文献   

2.
应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设计,对当地主推品种遵玉8号杂交玉米开展了配方施肥效应试验研究,通过对建立的肥料效应函数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域种植遵玉8号,当肥料的最大施用量为N、P2O5、K2O分别为11.97kg/667m2、9.72kg/667m2、19.92kg/667m2,玉米最高产量594.82kg/667m2;当N、P2O5、K2O最佳施用量分别为9.26kg/667m2,5.77kg/667m2,7.92kg/667m2,玉米产量572.63kg/667m2。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遵义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市年年种植面积14.67万hm2,总产玉米81.58万t,占粮食总产25%,平均单产368.0kg/667m2.其中,紧凑型玉米种植面积5.00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34.1%,平均单产401.6kg/667m2,较全市玉米平均单产高9.1%.紧凑型玉米在我市玉米种植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途径.紧凑型玉米自1991年引进遵义市示范推广以来,其栽培技术经多年各县市各级农技站不断完善,已摸索出适宜遵义市生产条件的一整套配套技术,现将其总结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11年选用了5个优质油菜新品种与多年种植的当家品种(油研十号)作对比进行试验,其结果表明:油研817产量最高,为186.8kg/667m2居第1位;居第2位的是油科1号,产量为164.4kg/667m2;居第3位的是黔油28,产量为162.2kg/667m2;居第4位的是臻油8,产量为153.3kg/667m2;居第5位的是对照油研十号,产量为136.6kg/667m2;最低是华龙油一号,产量为132.6kg/667m2。  相似文献   

5.
米米间作是指高秆玉米与矮秆玉米间种的种植模式,高秆玉米选用株高3m左右生育期较长的吉单159,采用大垄双行覆膜技术;矮秆玉米选用株高1.5m左右生育期较短的嫩048小垄直播技术,采用4:6间种的一种新的种植模式.1997~1998年在龙江县华民、头站等10个乡镇进行了试验,和米豆间作、米粱间作、米谷间作等模式相比,米米间作群体产量最高,效益最好.在此基础上,1999年在全县23个乡镇进行了1670hm2示范,大双覆玉米平均产量12300kg/hm2;直播矮玉米平均产量7050kg/hm2.华民乡农民张连海26.7hm2米米间作大双覆玉米连续3年取得了18000kg/hm2、直播玉米8250kg/hm2的高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区域玉米产量,开展了湿润区玉米均衡增产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研究,进行不同种植密度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研究、品种筛选试验研究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明确了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最经济施氮量、磷量、钾量分别为148.92kg/hm2、96.75kg/hm2、85.54kg/hm2;有6个品种产量超过800kg/667m2。通过技术研究的成果与已有的技术进行大区集成、大面积集成示范,产量均超过730kg/667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通过进行玉米NPK3因素肥效试验,探索玉米氮、磷、钾最佳施肥配比,旨在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靖丰8号在中等黄泥土中的最佳施肥量为N15.43 kg/667 m2,P2O5 9.27 kg/667 m2,K2O14.92 kg/667m2,可获玉米产量525.12kg/667m2.  相似文献   

8.
杂交油菜黔油14号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黔油14号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高产栽培模式研究为基础,结合高产示范区的资源情况制定黔油14号大面积高产示范技术规程。黔西县雨朵镇25.33 hm2连片示范,通过了贵州省科技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验收,平均理论产量为218.4 kg/667 m2,其中高产田块单产237.6 kg/667 m2,中产田块产量223.1 kg/667 m2,低产田块产量197.75 kg/667 m2;黔西县种子站对示范现场进行了实测验收,示范区实际产量为150~245kg/667 m2。  相似文献   

9.
对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所组配的300多个青贮玉米组合进行田间鉴定,筛选出10个比较优良的青贮玉米组合进行1年4点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0个新组合平均单产产量在3762.1~4573.7 kg/667 m2之间.即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筑青饲1号>筑青饲区51>筑青饲5168>盘江7号(对照)>筑白1号>筑黄3726451>筑黄BDZ>筑黄64372>筑黄6451>筑黄9868.其中组合筑青饲1号的产量最高,达到了4573.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6%,增产幅度最大;其次是筑青饲区51,产量为4551.9 kg/667 m2,比对照增产6.1%;而组合筑青饲5168的产量为4483.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4.4%.本试验条件下,筛选出了3个综合性状比较好、产量较高的新组合分别为筑青饲1号>筑青饲区51>筑青饲5168,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晋中市小麦生产长期以来习惯运用"大水、大肥、大播量"的平作种植模式,不但生产成本高,而且单产低、效益差,为了改变这一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2004年从山东省农科院引进了小麦垄作栽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小麦套种菠菜复播玉米,1年3茬种植模式,2年来在晋中市榆次区、祁县、太谷3县共安排示范面积80hm2.经田间测产,小麦单产447kg/667m2,菠菜单产1200kg/667m2,玉米单产628kg/667m2,以2006年价格计算,纯收入2095元/667m2.2007年小麦//菠菜-玉米技术已列入山西省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光叶紫花苕、箭舌豌豆、肥田萝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探索绿肥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3种绿肥聚垄种植玉米,均能增强玉米抗旱能力,对玉米产量表现出明显效果。用光叶紫花苕聚垄种植玉米产量最高,其产量可达741.8kg/667m2;其次是肥田萝卜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可达610.0kg/667m2;箭舌豌豆聚垄种植玉米产量居第3,产量为595.4kg/667m2,不种绿肥(对照)种植玉米产量最低,产量为564.3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黄籽双低两系杂交油菜油研10号2004年在251 hm2(3 372 kg/667 m2)面积上实现了平均单产62.3 kg/667 m2的制种产量,其中15.3 hm2(229.5 kg/667 m2)连片平均单产达88.8kg/667 m2,高产农户平均单产高达170~190 kg/667m2;高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母本结实率高,有效角率达72%~87%,平均角粒数达18.4~19.8粒,结实系数迭13.4~17.4.对应的栽培技术措施:改良母本,提高母本的自然结实率;选择海拔较高、气候凉爽、地势开阔向阳、风向条件好的制种隔离区制种;增施复合肥,调节制种亲本对营养元素的均衡需要.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团小麦主栽品种是新春6号,2005年全团种植580.59hm2,产量450.84kg/667m2,其中四连40.13hm2单产514.42kg/667m2;五连70.27hm2单产527.76kg/667m2。而2006、2007年小麦产量大幅度下降,单产330kg/667m2,其主要原因:(1)小麦生产效益远远低于经济作物辣椒、西红柿等,受重视程度不够;(2)气象条件较常年有所变化,尤其是温度升高及降雨量偏少导致小麦减产。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沿河县种植的优质玉米高产品种,开展了5个玉米不同品种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贵单玉9号产量最高,单产650.9kg/667m2,比正大999(CK)高29.3kg/667m2,生育期136d,适宜在沿河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杂选一号和油研七号是金沙县的主要油菜品种。杂选一号 2 0 0 1年度种植面积为 1733hm2 ,平均单产 14 9.6 3kg/6 6 7m2 ;油研七号 ,1999年面积最大达 6 4 87hm2 ,2 0 0 1年为5 734hm2 ,平均单产 14 5 .95kg/ 6 6 7m2 。如认真分析杂选一号与油研七号两品种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差异 ,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1 材料及方法  调查材料从两品种分别连片种植的 12个乡镇获得。于成熟期在两品种相邻地段作大样本抽样 ,抽样时兼顾样本田块预计产量高、中、低差异的代表性。样本数量 ,杂选一号2 9株 ,油研七号 5 2株 ,调查分析两品种的根颈粗、分枝部位…  相似文献   

16.
五十三团在2006年试种杂交棉中杂29成功的基础上,2007年进一步扩大示范面积,种植中棉29号杂交棉0.041万hm2,平均产量459 kg/667 m2,折皮棉176.7 kg/667 m2,增产收益显著,现将五十三团杂交棉种植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引进12个不同基因型鲜食菜用春大豆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早春露地栽培,对各品种的鲜荚产量及农艺性状、鲜荚采摘期、成熟期等进行适应性评价。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晋豆39的鲜荚产量居第1位,鲜荚产量1 211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450kg/667m2,增59%,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龙海3号鲜荚产量居第2位,鲜荚产量1 055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94kg/667m2,增38.6%;产量差异极显著;浙鲜9号鲜荚产量居第3位,鲜荚产量988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27kg/667m2,增29.8%;苏早1号鲜荚产量居第4位,鲜荚产量916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5kg/667m2,增20.4%。供试品种从出苗到采摘鲜荚需要97~137d,均为晚熟品种。台湾292、苏早1号、龙海3号、浙鲜9号、晋豆39表现株高适中、适应性强、抗病,产量高、采摘鲜荚期适宜、鲜荚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并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8.
小麦/夏玉米//夏芸豆是我市新兖镇代家村一带广泛种植的高产模式,目前全市种植面积达到1500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每667m2小麦产量487.6kg、玉米665.8kg、夏芸豆7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9.
苦荞新品种"黔苦4号"(原名黔威2号),于2004年3月经全国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4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4016,适宜在贵州、四川、甘肃、内蒙等地区种植.该品种由高原苦荞混合群体选育而成,1998~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51.2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30%.200~2002年参加第六轮全国苦荞区域试验,参试品种7个(包括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参试点28个,2000年平均产量194.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80.2%;2001年平均产量165.7kg/667 m2,比对照增产53.4%;2002年平均产量178.3 kg/667m2,比对照增产69.3%.3年汇总,平均产量179.56 kg/667m2,比对照增产68.3%.2003年在贵州贵阳、贵州六盘水、四川昭觉、甘肃定西4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9.9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0.
肥料与密度对高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吴建明  陆国盈  梁和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2):175-177,207
试验设密度(A)与肥料(B)二因素三水平研究了施肥量与密度对高油115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和密度对高油玉米的农艺性状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密度为52500株/hm2、施肥量为N:360kg/hm2、P2O5:120kg/hm2、K2O:180kg/hm2时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产量也最高(6876.45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