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意蜂多王群具有产卵快、产卵量大、产卵集中等优势,宜作为副群饲养。多王群蜂王正常产卵后,应充分发挥多王群的优势,为蜂群繁殖、维持强群、获得高产服务。将多王群作为蜂场生产的副群,在饲养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答读者问     
问:多王群应几年换一次王?如何换法?(山东省蓬莱县李述明)答:多王群的蜂王不容易更换,一般的多王群可以养12—18个月,如果蜂王产卵已减少,应将该群的蜂和子脾合并到其他群内,再重新组织多王群。问:预备过冬的蜜应从几月开始?假若冬季蜜不  相似文献   

3.
黄孝恩 《蜜蜂杂志》2014,34(12):34-34
<正>在东北地区很多养蜂人在自己的蜂群中饲养了一部分双王群,少则几箱,多则数十箱。原因是双王群在春、秋季繁蜂中能快速增殖及辅助其他弱群,给养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饲养单王群一旦蜂王丢失能及时从双王群中提取1只蜂王给予补充,使单王群不因丢失蜂王而遭受缺群的损失,另外在产  相似文献   

4.
<正>中蜂多王群,子脾增长快、蜂数多,工蜂出勤积极,蜂群复壮快,能养成大群或继箱群,可夺高产,抗病、抗盗、抗巢虫能力强,是养蜂人最理想的采蜜群。中蜂多王群,几乎在所有养蜂场都有新老交替的双王群,也有二个老王同巢产卵的双王群,但是二只新王同巢产卵的蜂群却很少见。  相似文献   

5.
谢清培 《蜜蜂杂志》2008,28(5):17-17
最近,有几位蜂友问我对饲养多王群(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的看法和怎样组织多王群.  相似文献   

6.
最近,有几位蜂友问我对饲养多王群(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的看法和怎样组织多王群.  相似文献   

7.
<正>育王群,是专门用来培育蜂王的蜂群,又称哺育群。育王群应该是蜜、浆产量突出,其他各种性状优良的蜂群。开始培育蜂王时,群内应该有12框以上  相似文献   

8.
韩令宇 《中国蜂业》2004,55(5):13-14
一、要养双王群 有人说养双王群麻烦,其实只要掌握了双王群的规律并不麻烦,还有的师傅说养双王群费饲料,我却认为省饲料,因为双王群相对强大,维持群体适宜生存的环境比弱小蜂群容易,也省力.所以我认为是省饲料的.双王群培育的蜂多、子脾多,饲料消耗肯定是多了些,但不能看到双王群吃得多而就说饲养双王群不足取,我们应该看到双王群产出得更多.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利与弊,我们不能说饲养双王群是一种全优的养蜂方法,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养双王群是一种繁殖强群和保持强群的有效方法.春、夏、秋三季只要不让蜂群缺蜜断粉,双王群都能保持相对较强的群势投入生产和繁殖,饲养强群有很多好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了蜂群的抗病力和抗逆性.从而生产出符合出口标准的蜂蜜,这对提高我国蜂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养蜂过程中,合并蜂群是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有弱群合并、失王群合并和更换老劣王合并等几种类型。弱群合并一般是在花期短或一年中最重要的蜜源生产期适用,也有越冬前将弱群合并成中等越冬群,以利于节约饲料和安全越冬。可以两个弱群合并在一起,也可以一个弱群与一个中等群合并在一起,但不管是哪种类型,都要在合并前拿走1只较差的蜂王,第二天将无王群合并到有王群内。合并时先将无王群内的巢脾靠在有王群的隔板外,一天后再抽出隔板将两群合并在一起。如果是越冬前合并蜂群,就要先除掉老、劣蜂王,第二天直接将蜜蜂合并在一起就行;因天冷蜜蜂…  相似文献   

10.
曾传勇 《中国蜂业》2007,58(5):22-22
流蜜期养蜂要确保生产群全力采蜜、繁殖群大力支援蜂源、产蜜产浆任务的完成,必须要遵循:"强群取蜜,弱群繁殖"、"新王群取蜜,老王群繁殖"、"单王群取蜜,双王群繁殖"的原则。笔者根据多年  相似文献   

11.
1合并蜂群的原则及准备工作若合并的蜂群强弱不均,则将弱群合并于强群,也可取强群的一部分合并给弱群。对于失王已久,巢内老蜂多、子脾少的蜂群,需先补给2张卵虫脾。若合并的蜂群是无王群和有王群,应将无王群合并于有王群;若合并的蜂群都有王,须在合并的前2天,将其中质量较差的蜂王淘汰或提走。如果合并的蜂群相距太远,要预先逐渐使蜂群相互靠拢并列在一起后再合并。2合并的方法2.1直接合并在早春蜂群出窖未彻底排泄的最初几天,或连续多天补喂越冬饲料糖时,蜜蜂的敏感性低,可将无王群的蜜蜂直接抖入有王群中,或从强群撤蜂合入弱群内,也可将…  相似文献   

12.
《中国蜂业》2016,(5):31-33
正双王群高产是人所共知的,但在北方越冬期就占据5个多月的时间,给组织双王群带来困难,要是在蜂群饲养管理出现问题,收效甚微。因此,大部分蜂友对饲养双王群有顾虑,笔者想谈谈如何养好双王群,供蜂友们参考。一、组建双王群在北方组建双王群,有这样几种方法:(1)越冬群出室后,蜂群弱小,把两群蜂放在一个蜂箱内繁殖,强壮后加隔王板成为双王群;(2)双王同箱越冬、春繁,强壮后成为双王群;(3)单王越冬,早期育王组双王群。前  相似文献   

13.
1合并蜂群的原则及准备工作 若合并的蜂群强弱不均,则将弱群合并于强群,也可取强群的一部分合并给弱群.对于失王已久,巢内老蜂多、子脾少的蜂群,需先补给2张卵虫脾.若合并的蜂群是无王群和有王群,应将无王群合并于有王群;若合并的蜂群都有王,须在合并的前2天,将其中质量较差的蜂王淘汰或提走.如果合并的蜂群相距太远,要预先逐渐使蜂群相互靠拢并列在一起后再合并.  相似文献   

14.
阅读贵刊 2008年第5期<我对多王群的看法>一文后,我认为多只蜂王不采取隔离措施在同一群内产卵是完全可行的.本人在这方面积累了一点经验.虽然多王群在高产方面没有太大优势,产蜜量平平,甚至不如一个平箱小群,但在蜜源期一个四王同群的蜂群,同样拥有10框以上的群势,具有10框以上的子脾,且整齐到角.所以一个生产型蜂场是不能大量饲养这种多王群的.  相似文献   

15.
章立华 《蜜蜂杂志》2012,32(2):17-17
饲养中蜂的要点是新王、新脾。新王产子能力强,能维持较好群势;新王群采集积极,能提高产量,一般当年不会再分蜂,所以要尽量多养新王群。每年春季,在主要流蜜期到来之前,除个别特别优秀、仍有保留价值的老王外,其余一律换成新王。  相似文献   

16.
双王理论和饲养技术的功绩不可否●贾连吉(续上期)以上事例广大读者有目共睹。有蜂友认为双王群是两群按一群计算,是争名夺利、弄虚做假的绝招。我则认为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不分青红皂白,一概而论是错误的。季节性双王箱、多王箱,季节性双王群、多王群早春起步是单...  相似文献   

17.
在养蜂技术迅速提高的今天,有些养蜂员争相养起了双王群。其中有不少成功者,但也有的虽下了不少功夫,蜂群群势却时涨时落,不见增收。究其原因,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首先,思想上和物质上没有充分准备。有些养蜂员看到人家养的双王群,已经是群势强大,产量高,再看养双王群无需上下调脾,就片面地认为比饲养单王群还要容易。事实上,饲养双王群更要管理精细,碰到棘手的事更多;另外,双王群蜂群大,蜜源期收获量虽多,而缺蜜期就得大量饲喂。据统计,饲料消耗量通常比单王群多三成左右。饲喂若跟不上,蜂王浆产量减少不说,还会盗蜂四起,全场大乱。因此,改…  相似文献   

18.
育王群又称养王群或处女王哺育群.那么哺育群的群势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我选择无病而且繁殖速度较快的强群,一般应达到16框蜂以上的群势.如果单王群未能达到16框蜂,可合并蜂群组成16框哺育群.  相似文献   

19.
我有一群蜂失王一个多月,只剩二框老蜂。我把这两框老蜂并于有王群,将有王群巢脾全部集中到箱正中部,无王群的两框,各放于有王群箱内各一侧。但不要与有王群的框接近(至少要距离6公分以上)。晚上进行合并,不须喷烟、酒、香水。经过一晚同居,明早开大巢门,各蜂出入不相碰  相似文献   

20.
多王群打破了蜜蜂一群一王的自然生活规律,使多只蜂王不用任何隔离而共同生活在一起。多王群消失了分蜂习性,能够培养强大的群势,从而提高蜂群的力量。早春,当我们强迫蜂王交替,使蜂群变成双王同巢之后,常把老王提出来组成多王群。在组织多王群时,为解决单王生活习惯的工蜂拒绝多王诱入和蜂王中存在单处习惯而引起最初共处时的互不相容的矛盾,我们采取了用失王刺激以幼蜂引渡和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