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蚕茧个体称量中雌雄自动判别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在育种和良种繁育的蚕茧个体称量中,采用Bayes线性判别函数,以全茧量、茧层量的称量数据,对雌雄蚕茧进行自动判别的方法。对良种繁育中的蚕茧1579颗、育种中的蚕茧3025颗的个体称量数据进行判别,其准确率均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 家蚕雌雄个体间经济性状存在着明显差异。雄蚕食桑少,叶丝转化率、茧层率和出丝率高,专养雄蚕能够有效提高蚕茧生产效益。雄蚕的茧丝纤度细,专养雄蚕能够克服雌雄混养时蚕茧大小不一,茧丝纤度开差大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生丝品质。  相似文献   

3.
魏庆国  吴迪 《北方蚕业》2012,33(1):24-25
通过对辽宁部分蚕区春蚕茧雌雄比例失调的原因分析,得出了地区小气候、病原物影响、人为因素等是导致春蚕茧雌雄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4.
原蚕全龄薄膜覆盖一日三回育厉水泉,沈坤元,蔡志伟,张林(德清县蚕茧丝绸联合公司)(德清东衡蚕种场)蚕种场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手工操作和季节性很强的生产单位,随着农村工副业的发展,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出现了专业蚕种场临时工难找,原蚕区种场养蚕与农业,工...  相似文献   

5.
蚕茧的下脚料及用于制种后的剪口茧或蛾口茧,是很好的绢纺和丝棉原料.为充分利用这些原料,以提高下脚茧的利用价值.不少地方将蚕茧用水煮脱胶手拉方法制作丝棉,这种方法设备简单,拉得均匀,质量较好,但全是手工操作、花工较多,每人每天最多能拉丝棉0.8至1市斤.为了适应蚕种场大批剪口蚕茧加工丝棉的需要,我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目的: 一九六四年是开始养蚕的一年。在这养蚕工作中,群众对蚕茧收入,布票間题看得比較明显,而对蚕屎經濟利用价值可能忽視或看得不太明显。故我場今年下造在农业生产中初步做了些蚕屎肥効試驗,以之使广大群众更清楚看到养蚕事业好处多。  相似文献   

7.
<正> 今年2月份省蚕桑学会组织了一次对溧阳县提高蚕茧质量与出丝率情况的考察。溧阳县是我省的老蚕区之一,蚕桑生产有一定基础。解放后该县的蚕桑生产几经曲折,现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生产蚕茧17293担,比1981年增产35%,比三中全会前的1978年增产64%。在提高蚕茧产景的同时,蚕茧质量与出丝率也在逐步提高,1978年以来的四年中,春茧的统鲜茧出丝率由13.62%提高到82年的16.91%,上鲜茧出丝率由14.71%提高到17.53%。四年来蚕茧出丝率提高3.3%左右,平均每年提高0.7~0.8%。  相似文献   

8.
徐火观 《江苏蚕业》2000,22(3):37-38
提高蚕茧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蚕茧收烘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受蚕茧大战的影响,一套科学的办法受到严重冲击,导致茧质急剧下降,就拿我们镇来说,1988年年平均出丝率13.83%,解舒率62%,上车茧率88.57%。近几年治理整顿茧丝秩序把收烘质量工作作为突出重点来抓,取得了很大的效果,蚕茧质量逐渐回升,目前已达到出丝率14.7%,解舒率70.3%,上车率91.4%,分别比1988年提高了0.87%、8.3%和2.83%,1989年以来蚕茧收烘连续获奖,蚕茧质量获市一等奖和省冠军奖,蚕茧质量总…  相似文献   

9.
提高蚕茧解舒率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蚕茧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专养雄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正>家蚕是雌雄异体昆虫,需通过雌雄个体间的交配来繁殖后代,养蚕生产上所用蚕种的雌雄比例为1:1。由于雄蚕体质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茧丝品质好、雄蚕茧出丝率比雌蚕茧高20%左右。如果能全部饲养雄蚕,可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多产丝15%。因此,在生产上光养雄蚕是科技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目标。 要做到光养雄蚕,就必须在卵期或尽可能早地在幼虫期将雌雄蚕分开,以及用生理学方法将胚胎期雌转化为雄,或使用各种手段控制只有雄蚕孵化。要在早期将雌雄蚕分开,一般用限性遗传的手段。限性遗传是指某一性状只限于在一种性别上表现的性连锁遗传现象,家蚕的限性遗传也称W染色体连锁遗传,现在生产上所用限性品种是通过诱变方法使带有标志基因的常染色体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育成。已育成卵色、蚕体色、茧色  相似文献   

11.
<正> 启东县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蚕茧质量。据省有关单位抽样分析表明,这个县的蚕茧出丝率平均在15%以上,其中春茧出丝率达19.65%,净度95分,解舒率达74.4%,蚕茧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启东县提高蚕茧质量的主要经验是:一是实行小蚕饲育专业化。养好小蚕是提高蚕茧质量的基础。全县已建立了一支2500多人的小蚕共育专业队伍。260多个共育室已有  相似文献   

12.
春分已过,春蚕生产季节就要到来,及早抓紧做好桑园管理,积极进行养蚕基本建設工作,保証蚕兒吃好住好,是爭取春蚕丰收的重要关鍵。抓住各季蚕茧的增产,首先是抓住春蚕的丰收,对于完成今年的蚕茧生产任务有决定意义,因为春蚕比重大,气候好,产量比較稳定。应該抓好春蚕,爭取先胜。如果按照今年春蚕数量,爭取达到每張种产茧六十斤,就可以超过去年全国的产量,我們应該为一季超全年的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3.
<正> 在1987年前后“蚕茧大战”期间,我县由于放松了对蚕茧收烘质量的管理,严重影响了蚕茧内在质量。其后,我们加强了蚕茧收烘管理,对保护蚕茧质量取得了一定效果。据坊前茧站1990年春期与1988年春期干茧试样成绩比较,解舒率由67.52%提高到73.66%,上车茧率由90.07%提高到96.49%,干毛茧出丝率由37.42%提高到40.25%。中秋茧的干茧试样成绩也有相同倾向。我们在几年来蚕茧收烘管理中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正确执行茧价,引导蚕农提高茧质首先摸清蚕讯,适时开秤。一般蚕上山后到开秤的时间春蚕约7天,夏秋约5天,中晚秋蚕约8天,并根据气温高低灵活掌  相似文献   

14.
为了生产优质的蚕茧同时又能缫制更多的高品位生丝,浙江省蚕桑学会和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于1981年5月11日至14日在杭州联合召开了“提高蚕茧出丝率”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处农、工、商  相似文献   

15.
家蚕育种数据管理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利用VisualBasic 6 0forWindows开发设计了家蚕育种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方便地制定育种计划 ,查询、管理、分析和比较育种数据 ,生成各种报表 ,同时可将 2台电子天平与计算机相连接 ,在实现对蚕茧个体、蛾区称量数据自动采集计算的同时 ,还能够根据个体称量结果自动对蚕茧做雌雄判别和个体选择 ,可有效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6.
提供雄蚕茧的几种途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虞晓华 《江苏蚕业》2003,25(2):20-21
本文介绍了批量提供雄蚕茧的四种途径,讨论了各种途径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认为目前推广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家蚕双限性斑纹品种,蚕种场、蚕农、丝绸工业三部门之间利益冲突较少,各方容易接受。丝绸工业部门收购这二类蚕品种的蚕茧后,可以根据生丝市场的供求情况,缫制出雄蚕丝、雌蚕丝及雌雄混合丝(传统品牌丝),提高茧丝的产值。  相似文献   

17.
家蚕平衡致死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平衡致死系的研究徐安英,李木旺,费美华,黄君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家蚕雄蚕体质强健,饲料效率高,雄蚕茧出丝率比雌蚕高20%,而养蚕生产上所用蚕品种一般是雌雄比各占50%,如果光养雄蚕可以在不增加成本的条件下,多产丝15%,并且,雄蚕丝质好...  相似文献   

18.
家蚕荧光茧色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以纯黄荧光茧色品种龙限A和纯紫荧光茧色品种龙限B为材料,将蚕茧荧光色量化,分析了蚕茧荧光色在不同世代的表现,发现家蚕茧荧光色的遗传表现为数量性状部分性连锁,受多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基因控制。性染色体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雄茧多偏向黄荧光侧,雌茧多偏向紫荧光侧。蚕茧荧光色判性品种的雌雄结构属于ZFxZFx、ZFxW型。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无锡县近几年来,在努力提高蚕茧产量的同时,还围绕“三率”,抓了蚕茧质量的提高工作,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全县的平均上茧率,由1975年的89.5%提高到1981年的98.07%,提高了8.57%;平均茧层率由1975年的21.4%提高到1981年的22.6%,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20.
借助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并将气象上运用的物理通风测试技术应用到鲜蚕茧烘干领域,研发成功的普适型蚕茧烘干分析控制系统,改善了茧灶内温湿度均匀性,提高了蚕茧品质的均一性和热能利用效率。该系统根据烘茧工艺目标,建立了烘茧专家系统(烘茧数据库),实现了烘茧过程的自动控制,并可适合不同蚕品种、蚕茧的含水率、烘茧工艺阶段要求,提高了蚕茧品质、设备效率与劳动工效;普适节能型蚕茧烘干分析系统烘的蚕茧解舒率达到61.6%,和大型烘茧设备相近,比传统烘茧灶的57.2%提高4.4个百分点。该系统采用灶内空气封闭循环冷凝去湿工艺,比通常的热风烘茧灶日煤耗减少15%,公斤茧煤耗减少25%;同时提高了设备效率与劳动工效,头烘、二烘平均比传统烘茧灶减少烘茧时间20min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