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高产耐热几丁质酶的嗜热菌株Z16,对其进行鉴定及产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方法鉴定该菌为高温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violaceus).通过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到了最佳发酵产酶培养基:胶体几丁质5 g/L,粉末几丁质10 g/L,酵母浸粉1.25 g/L,黄豆粉3.75 g/L,吐温20 4 g/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45℃培养60 h.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最大产酶水平达5.5 U/mL,比优化前产酶量提高了4.2倍,较高的产酶量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所产几丁质酶的纯化和性质提供了基础.该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两次平板透明圈筛选,结合液体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产几丁质酶细菌,命名为CCB-1.该菌株产几丁质酶不需要几丁质诱导,而且高浓度的葡萄糖不抑制该菌株产几丁质酶,因此该菌株是组成型产几丁质酶.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CCB-1是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在250 mL摇瓶中研究了氮、葡萄糖浓度、pH值、培养温度、几丁质类型和培养时间对CCB-1生长及产酶的影响.CCB-1菌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37 ℃;pH 6~pH 7之间;起始葡萄糖浓度8g/L;0.4%的有机氮(如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0.3%的胶体几丁质或细粉几丁质.CCB-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60 h产酶最高,达4.23 U/mL.  相似文献   

3.
利用两次平板透明圈筛选,结合液体培养,从土壤中分离出1株产几丁质酶细菌,命名为CCB-1.该菌株产几丁质酶不需要几丁质诱导,而且高浓度的葡萄糖不抑制该菌株产几丁质酶,因此该菌株是组成型产几丁质酶.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测定结果表明CCB-1是浸麻芽孢杆菌(Bacillus macerans).在250 mL摇瓶中研究了氮、葡萄糖浓度、pH值、培养温度、几丁质类型和培养时间对CCB-1生长及产酶的影响.CCB-1菌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37℃;pH 6-pH 7之间;起始葡萄糖浓度8g/L;0.4%的有机氮(如蛋白胨、牛肉膏、酵母膏);0.3%的胶体几丁质或细粉几丁质.CCB-1在优化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60 h产酶最高,达4.23 U/mL.  相似文献   

4.
许天委  张世清  黄俊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428-6429,6431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w/v)几丁质粉末对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诱导性最强;pH值在5.0~7.0的范围内酶活力最稳定,pH值为4.0时,酶活力最低;金属离子Mn2+和Cu2+对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Fe3+和Ca2+则完全抑制几丁质酶的活性;以蛋白胨为氮源时,酶的活力最高可达24 U;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提高几丁质酶活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绿僵菌产几丁质酶的酶活力,在自然条件下,从患病蜱体表分离到10株绿僵菌与8株白僵菌,通过筛选,得到1株绿僵菌Ma002。对该菌液体深层发酵产几丁质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几丁质酶的最佳产酶条件:碳源为胶体几丁质,氮源为蛋白胨,接种种龄为24h,以瓶体积的12%为装基量,在温度26℃,起始pH值7.5~8.0,搅拌速度180r/min,产酶时程96h,酶活力可达2.63U/mL,比原基础培养基上的酶活力(1.67U/mL)提高57%。  相似文献   

6.
发酵条件对拟青霉E7菌株产脱乙酰几丁质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脱乙酰几丁质为惟一碳源和氮源,通过平板透明圈筛选法,从土壤中筛选分离了30株产脱乙酰几丁质酶的菌株,根据产生透明圈的大小和酶活测定,从中选出产脱乙酰几丁质酶活力最高的拟青霉E7菌株进行产酶发酵条件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0.5% ̄1%的脱乙酰几丁质浓度有利于产酶,高于2%则对其产酶有抑制作用;金属离子对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Mn2 对产酶有较强的诱导作用,而加入Ca2 则对产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以蛋白胨为氮源时,产酶活力最高,可达到60U·mL-1;pH对E7菌株的产酶活力影响较大,方差分析表明,不同pH值的产酶活力存在显著差异(a=5%),pH在4.0 ̄6.0范围内酶活力较稳定,pH高于6.0酶活力很低,不利于产酶。  相似文献   

7.
气单胞菌几丁质酶的产酶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进行气单胞菌几丁质酶产酶条件的研究。[方法]从自然死亡家蚕中肠围食膜中分离的气单胞菌进行产酶优化试验。其优化条件为:粉状几丁质1.2%,K2HPO4 0.12%,乙酸铵0.02%,发酵72 h,温度为30℃,起始pH值为8.0,培养基装量为15%。[结果]结果表明:该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5℃,pH值5.5,耐温性较差,但pH值5.0~9.0的酶活力较稳定(>88%)。[结论]该研究提供了提高几丁质酶产量的途径,但对该菌株进行基因改造或诱变育种,充分发掘其产酶潜力,对其几丁质酶基因进行克隆、表达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氮离子注入法诱变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野生菌,再以透明圈法对平板培养菌进行筛选,用DNS法测定液体培养菌的酶活,从中筛选出1株产几丁质酶能力高的哈茨木霉菌株H-13,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该目标菌株的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0%蛋白胨时产酶量最高,1.0%胶体几丁质对菌体产几丁质酶的诱导性最强,初始pH 5.5、培养96 h时产酶量较高.正交试验表明,H-13以1.0%蛋白胨为氮源、0.5%胶体几丁质为碳源,在初始pH 5.0的培养基中培养96 h时,发酵液中的几丁质酶活可达到731.69 U?mL-1,比同样条件下的野生菌株酶活力提高1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Folin-酚试剂法对玫烟色拟青霉胞外酶的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液体培养生产玫烟色拟青霉时,可产生胞外蛋白酶和几丁质酶,产酶水平与营养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含酪蛋白和虫粉的培养液中,该菌胞外蛋白酶活力较高,培养至96 h时,酶活力分别为24.55 U/g和39.72 U/g,在含0.5%几丁质的培养液中,几丁质酶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绿木霉菌(Trichoderma aureoviride sp.)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几丁质酶工业提供新酶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DNS法测定酶解后糖含量变化为指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以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2%蛋白胨为氮源、摇床转速为170 r/min时,黄绿木霉菌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发酵条件组合:培养基的初始pH为5,接种量为8%,瓶装量为20 ml,在28℃下培养6 d。[结论]试验确定了黄绿木霉菌产几丁质酶最佳条件,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以含药(施佳乐)培养基筛选和诱导生防木霉菌株T-21产生耐药性生防蛋白因子———几丁质酶的效果。利用含药(施佳乐)培养基筛选诱导生防木霉菌株T-21产生几丁质酶,通过DEAE 32纤维素柱层析法进行分离纯化,用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并分析温度和pH值对酶活力的影响以及耐药酶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生防木霉菌株T-21对化学农药施佳乐具有一定的抗性,浓度达1 000μg/ml时生长及产孢情况良好。通过分离纯化的几丁质酶,其分子量为45 kD,其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5.0,对灰霉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生防木霉菌株T-21产生的几丁质酶,可与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以增强田间的防治效果、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进而减少化学农药对农作物的污染及残留。  相似文献   

12.
初步研究了1株薛氏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hermanii)代谢物在不同pH值下的抑菌活性,以及该菌在不同质量浓度乳酸钠和葡萄糖培养时其生物量、还原糖含量、pH值和抑菌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丙酸杆菌代谢物在pH为6.0时,12 h内对恶臭假单胞菌可完全抑制,随着pH值的升高,代谢物的抑菌活性降低;丙酸杆菌在含15 g/L乳酸钠+5 g/L葡萄糖的复合碳源培养基中培养菌体干质量最大,达到3.13 g/L;培养初期还原糖消耗很快,2 d内耗糖占总还原糖的70%以上;pH值是有机酸产生和消耗相平衡的结果,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越高,培养液的pH值越低;乳酸钠和葡萄糖对代谢物的抑菌活性有显著影响,在含15 g/L乳酸钠+5 g/L葡萄糖的复合碳源培养基中,代谢物抑菌活性最高,达到36.4 AU/mL。说明15 g/L乳酸钠+5 g/L葡萄糖的复合碳源培养基是最优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王伟霞  李福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30-1331,1334
[目的]探讨海洋真菌HZ-01菌株产几丁质酶的培养条件和部分性质。[方法]从海洋环境中筛选出1株几丁质酶高产真菌HZ-01,以该菌株为材料,进行不同碳源、氮源以及温度对菌株发酵产生几丁质酶的影响试验,研究几丁质酶的培养条件。将粗酶液在不同温度下保温60 min后,取样测定几丁质酶活力,分析几丁质酶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结果]海洋真菌HZ-01菌株产几丁质酶的最佳碳源为几丁质,蛋白胨为最佳氮源;以1.0%的几丁质作为碳源,0.1%的蛋白胨作为氮源,温度为30℃时,其产生的几丁质酶活力最高,且随着温度的上升,该酶活力下降;该酶的酸碱稳定性较差,只在pH值6~8具有较高活性。[结论]该研究为规模化生产几丁质酶初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了负责运输苏氨酸至胞外的转运蛋白的关键基因rhtB过表达的苏氨酸发酵菌M122,考察不同的碳源、氮源及pH对该重组菌产L-苏氨酸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的碳、氮源对L-苏氨酸生产菌株的发酵过程进行分析,对发酵培养基的碳、氮源及pH进行优化。[结果]定向改造后苏氨酸发酵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使用蔗糖作为碳源发酵时,摇床培养L-苏氨酸产量为28.1g/L;以(NH4)2SO4或酵母粉作为氮源发酵时,L-苏氨酸产量分别为27.8和28.2g/L,均优于使用其他氮源时苏氨酸的产量。对发酵的最适pH研究表明,中性条件下更有利于菌体的生长和L-苏氨酸的产生。[结论]确定了苏氨酸发酵菌M122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NH4)2SO4或酵母粉,最适pH为7.0。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肉质分级方法测定大理石花纹含量存在成本高、主观性强、准确性低等问题,本文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基础,运用统计学中的最大方差法去除了黑色背景,使用二值法对大理石花纹进行了提取,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胴体图像中大理石花纹区域的分割和大理石花纹含量的测定,为肉质自动分级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chiA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苏云金芽孢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取几丁质酶基因chiA,将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HSG连接,构建重组菌,经IPTG诱导后,检测培养液中的几丁质酶活性。[结果]扩增得到几丁质酶基因chiA大小为2.5 kb。构建的重组菌对底物[4-MU-(GlcNAc)3]显示出一定的水解活性,培养液酶活约为2.8 U/ml,而pHSG空质粒转化子在同样条件下其培养液没有明显酶活。该重组酶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50℃,与苏云金芽孢杆菌自身产生的几丁质酶性质一致。[结论]几丁质酶基因chiA能在枯草芽孢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可成功分泌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17.
产几丁质酶链霉菌SO1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样中分离获得的链霉菌SO1菌株在产酶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7天,其胞外几丁质酶活力可达1809u/ml。实验表明,不同碳、氮源及诱导物对SO1菌株产几丁质酶有不同的影响,以酵母粉对产酶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比对照提高了75.2%。部分脱乙酰几丁质、胶体几丁质及几丁质均可作为SO1菌株产几丁质酶的诱导物,其中以几丁质诱导产酶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用红球菌生产类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黄色色素产生菌,经鉴定该菌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的一个种, 所产色素为类胡萝卜素。研究了pH、接种量、发酵周期、不同培养基、C源、N源种类等因素对该菌类胡萝卜素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大米水解糖培养基、pH6.3、接种量为8%时色素产率最高。在最适条件下细胞生物量可达13.6 g/L,色素量为1.5 g/L。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维氏气单胞菌B565低酶活几丁质酶ChiC的性质及突破其低酶活的应用瓶颈,构建了重组ChiC毕赤酵母工程菌GS115/PIC9\|ChiC,进行甲醇诱导表达纯化,研究其基本酶学性质。结果表明,ChiC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甲醇诱导48 h后,达到摇瓶水平最大表达量232.6 mg/L。ChiC最适反应pH为8.0,温度为40℃。最适反应条件时比活力为7.6 U/mg。ChiC具有较宽的pH及温度适应性,在pH 3.0~10.0,40℃或者0~40℃,pH 7.0, 均可以保持80%以上最适酶活力。同时几丁质结合蛋白CBP21于大肠杆菌中实现胞内可溶表达,其表现出对虾壳几丁质和胶体几丁质的具有不同的结合能力。但CBP21促进ChiC降解胶体几丁质的能力(提高约9倍)明显高于其促进ChiC降解虾壳几丁质的能力(提高约2倍)。上述结果为该几丁质酶基因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突破该低酶活几丁质酶的应用瓶颈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采用胶体几丁质平板产生透明圈法,从竹林附近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高产几丁质酶的优良菌株,以胶体几丁质为反应底物,对其所产的几丁质酶粗酶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 H 7.5,在p H 6.5~9.5的缓冲液中放置12 h后,残余酶活仍在60%以上,在p H 7.0~8.5的缓冲液中残余酶活仍在80%以上,说明该酶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酶在30℃时酶活最高,在低于60℃的处理条件下残余酶活仍在80%以上,且80℃处理后仍有37%的残余酶活,说明该酶的热稳定性较好;配制蟹壳培养基发酵该菌,发现该菌能直接降解蟹壳产生壳寡糖,且每克蟹壳降解后可产生5.3 mg还原糖。通过16S r DNA基因序列比对,鉴定该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