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不同配种方式对二元母猪产仔数的影响,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皮特兰猪四个品种公猪精液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对11654头长大二元母猪配种,对所产11654窝总产仔数、窝产活仔数、窝损失等进行统计和分析,分析不同配种模式对二元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配种次数、不同品种公猪组合配种对二元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以及窝损失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杜洛克公猪所配二元母猪的总产仔数和窝产仔数均高于大白和长白猪(P〈0.05);采用长×杜×大组合配种的二元母猪总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均高于其它三种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生产中,可在长白、大白、杜洛克猪中任选两个品种,通过二次配种的方式提高母猪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2.
对种猪场和自繁自养的规模猪场而言,提高母猪情期受胎率和年产仔数是提高猪场生产效率的关键。要提高母猪情期受胎率和年产仔数,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母猪的发情鉴定,适时配种。但目前各规模猪场主要饲养外种猪和二元杂母猪,它们的发情表现不如地方母猪明显,若未引起饲养员注意,则易错过最佳配种时间,影响母猪的年生产力。笔者主要从事猪遗...  相似文献   

3.
影响母猪发情的因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猪配种是否适时,是决定母猪是否受胎与产仔数多少的关键。要做到适时配种,必须鉴定母猪发情中出现假发情、安静发情、断续发情、短促发情等异常现象,正确掌握母猪发情规律排卵现象,本文就以下方面作一简介:1母猪的性成熟与体成熟1.1母猪的体状母猪经过一定时间(与品种遗传有关)的生长、发育才能达到适配年龄。小母猪5~6个月龄时进入初情期时,虽然母猪进入性成熟但还未及到体成熟,后备母猪上配往往会引起产仔小,质量差,头数少和使母猪发育不良,所以,配种应在母猪达到性成熟和体成熟的阶段(即7~9月龄)。1.2哺乳…  相似文献   

4.
将两个品种母猪共20头随机分为两组(各10头),试验组每个品种各5头母猪,于配种前30~60min皮下注射促排2号(LRH-A2)50μg/头后配种,对照组每个品种各5头母猪直接常规配种。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分别为10.6头和12.0头,与对照组(10.4头和8.4头)均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超 《四川畜牧兽医》2002,29(10):37-37
1提高产仔数的措施1.1增加母猪排卵数实践证明,对空怀母猪在配种前进行短期优饲,有促进发情排卵和容易受胎的良好作用。另外,给母猪一次注射750~1500IU的孕马血清(PMSG),并配合使用500~1000IU的人绒毛促性腺激素,可诱导母猪发情并刺激母猪超数排卵。1.2适时配种,提高排出卵的受精率由于品种、年龄及个体排卵时间的差异,因而在确定配种时间时,应灵活掌握。从品种来看,我国地方猪种发情持续时间较短,排卵较早,可在发情的第2d配种:引入品种发情持续期较长,排卵较晚,可在发情的第3~4d配种;杂种…  相似文献   

6.
1母猪发情何时配种好为了争取母猪多产仔.必须抓好母猪适期配种.一是要准确掌握后备母猪初配时机.二是摸准母猪发情期内何时配种最好。1.1后备母猪的初配适期:后备母猪第1次配种的适宜时期.根据月龄和体重两个方面来确定。小母猪达到性成熟的月龄随品种、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不同而有差异。本地猪一般3月龄开始发情、培育品种和杂种猪性成熟较晚。一般在4~5月龄开始发情。第1次发情后只要不配种.则每隔18~23天重复发情1次。根据生产实际.本地猪种第1次配种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kg为宜。培育品种和杂种母猪第1次配种以不早于8…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地方猪品种,如太湖猪、淮猪和姜曲海猪等,它们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主要表现为:性成熟早、产仔多、母性好、使用年限长,耐粗饲、适应性好、抗病力强,肉质好,但不足之处是生长速度慢、饲养期长、瘦肉少、脂肪多、屠宰率较低〔1~5〕。近年来,为适应居民膳食结构调整和消费者对瘦肉型猪肉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养猪业的产业化水平和养殖效益,生猪的品种改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商品猪的三元化目标促使二元母猪逐步成为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县繁育和推广了近4 000头长大二元纯杂母猪,为我县猪的品种改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在千家万户饲养良种母猪的生产中,繁殖性能低且不稳定,是制约我县良种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人于1999-10~2000-7对利用不同配种形式所显示出来的繁殖性能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种猪来源 本试验所用猪选自永新县政新猪场饲养的经产3胎、发情正常、体形相近、有效乳头各为7对的长大二元纯杂母猪28头,杜洛克种公猪2头。1.2 试验方法 将28头试验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7头,在同等饲养条件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观察促排卵素3号(LRH-A3)对母猪繁殖性能的作用和效果,发情母猪配种前4—6h,用LRH-A3进行处理,并与不使用激素的发情母猪进行比较。结果地方品种母猪的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93.3%、14.6头和89.5%。与对照组相比,母猪受胎率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仔猪成活率比对照组低4.6%,差异显著(P〈0.01)。经产瘦肉型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86.7%,12.3头和93.8%,与对照组相比,配种受胎率、仔猪成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母猪平均产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青年瘦肉型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仔猪成活率分别为83.3%、10.6头和94.5%,与对照组相比,母猪的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仔猪成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发情母猪配种前肌注LRH-A3后,青年瘦肉型母猪繁殖效果最理想,经产瘦肉型母猪次之,地方品种母猪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通城猪是湖北省地方猪种之一,具有早熟、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放等优点。现有核心群108头,公猪15个血统,多数采用人工授精方式进行配种。通城猪生长缓慢,达75kg体重日龄为213d,测定期(25kg~75kg)日增重约490g,初产母猪总产仔数为8.5头,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为11.38头,哺乳期一般为30d,初生窝重平均为11.15kg。肌内脂肪含量较高,肉色鲜红,肉质细嫩。现多作为母本与外来猪种,如长白、大约克等进行三元杂交生产商品猪,或者利用其肉质优良的特点,与其他品种杂交级进选育优质猪新品系,以供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1.
1瘦肉型猪的发情特点我国地方猪种的繁殖力强,除了与其排卵数多有关外,还与其发情明显、容易观察、能适时配种有密切关系。目前,集约化猪场饲养的品种多为瘦肉型的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及其杂交一代,它们的发情表现远不如地方品种猪明显,母猪发情后采食量无明显变化,不跳圈、不鸣叫、阴户变化不明显,因此常常贻误配种时机,导致母猪受胎率低或长期空怀,整个猪群的繁殖率下降。由于瘦肉型猪的发情表现非常微弱,且多在早上出现发情,因此做好后备母猪的发情鉴定常常非常困难。据统计,约38%的后备母猪虽达初配年龄和正常体重,但…  相似文献   

12.
母猪配种适期的判定宋英(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发展规模养猪,必然要推行母猪群饲,母猪群饲需要解决很多技术问题。就配种而言,不论采用本交或人工授精,掌握母猪配种适期,适时配种,确保受胎,是提高猪群生产性能的重要问题。在实际生产中错过...  相似文献   

13.
由二个不同品种进行杂交培育的母猪称二元母猪。父本为外来品种,母本为地方品种所培育的二元母猪叫“内二元母猪”,父母本为不同的外来品种所培育的二元母猪叫“外二元母猪”。1 亲本的选择1.1 父本父本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适应性强的品种。常用品种有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皮特兰等。1.2 母本母本应选择在本地数量多、分布广、个体适中、繁殖率高、泌乳性能强、母性好、适应性强的品种。常用的地方品种有太湖猪、梅山猪、新淮猪等,常用的外来品种有大约克、长白。1.3 杂交组合模式常用杂交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扶持发展,为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大关县大力推广发展优质二元杂交母猪,促进地方猪品种改良。但由于引进的二元母猪对饲养环境及饲料营养水平要求比本地母猪高,而大部分饲养农户还采用传统饲喂母猪的方式饲养,造成饲料单一、营养水平低下,加之饲养环境条件差,管理不善等原因,不仅影响了养殖户的养殖效益,而且使猪的品种改良工作难以推开。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经验和良种繁育体系推广的技术要求整理了一套简单易懂的二元杂交母猪养殖实用技术。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做好母猪的适时配种,对提高养猪效益,发展生猪生产是十分有益的。下面谈谈怎样给母猪适时配种,供参考。一、猪什么时候开始配种合适猪初次配种的适宜时期,要根据年龄和体重来决定,其中体重更为重要。在北方,培育品种及其杂种小母猪,以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00公斤开始配种为宜;本地猪种年龄不早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75公厅开始配种为宜;南方早熟猪种初配可适当提前。猪配种过早产仔少、泌乳差,也影响本身发育;配种过晚经济上不合算。二、发情母猪什么时候配种最适宜母猪发情一般为2~3天,本地猪种更长些。母猪发情后24~3…  相似文献   

16.
在配种期饲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40头母猪进行配种期饲喂金霉素试验,以估价配种期喂金霉素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配种期母猪饲喂含金霉素200mg/kg饲料的日粮增加母猪体重。与对照组相比,配种期(P<0.05)、怀孕110天(P<0.01)、产仔后24小时(P<0.01)、产仔后21天(P<0.05)和断奶期(P<0.01)母猪体重显著增加;除怀孕增重外,分娩失重和哺乳失重略高(P>0.05);哺乳期饲料摄入降低(P<0.05);配种受孕率略高。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显著提高每窝产仔数(P<0.05),出生时、21日龄和断奶时存活仔猪数都略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时存活仔猪体重、21日龄仔猪体重都略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时仔猪体重略高于对照组。断奶至发情的间隔略长于对照组。结论:配种期母猪饲喂金霉素可提高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一)临床症状 该猪场的品种是:母猪为大白、长白的二元猪,公猪品种为杜罗克,皮特兰,商品猪为三元杂交,不同年龄的猪都有,后备母猪、怀孕母猪、架子猪以关节炎为主,表现为关节囊肿、一肢、几肢关节肿大,疼痛、呆立,不愿走动、有的卧地不起、运动时出现高度的跛行、甚至瘫痪,病猪体温时高时低,渐进性的消瘦。  相似文献   

18.
李琼华 《养猪》2004,(6):15-15
在美国商品猪场母猪的品种主要是PIC母猪和长大二元杂种母猪.其中PIC的比例稍大。母猪利用年限一般为2.0~2.5年.年更新率42%左右。在后备母猪饲养上,直到配种后一周.均采取自由采食,日摄人赖氨酸14~16克,配种最适宜年龄为36周.体重为134千克.配种多数采用人工授精.每天配1次.连配2天,每次输入精液量为80毫升,精子数30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猪品种改良步伐的加快,浦江农村养猪户饲养的母猪品种已由原来的金华两头乌,逐渐更新为长金、大金、长大、大长二元母猪或长大金、大长金三元母猪.由于这些二元或三元母猪的耐粗性比本地母猪差,发情不明显,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高,故不受一般母猪饲养户的欢迎.据调查,目前全县不能正常配种繁殖的母猪比例约为23.2%,严重影响了养猪户的经济效益和养殖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品种、进群和配种季节、首配日龄对后备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观察并记录了1 656头后备母猪的繁殖情况,分别按照品种、进群季节、配种季节、首配日龄将其分组,并进行组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长白后备母猪的配种利用率(89.73%)极显著(P<0.01)高于大白后备母猪(75.00%)和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80.57%);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窝均总仔数(11.36)极显著(P<0.01)高于大白后备母猪(10.35),显著(P<0.05)高于长白后备母猪(10.74);②春季和冬季进群的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配种利用率(100.00%、100.00%)极显著(P<0.01)高于夏季(71.89%)和秋季(51.47%),同时夏季也极显著(P<0.01)高于秋季;秋季配种的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受胎分娩率(86.21%)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春季(94.07%)和冬季(97.42%);③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首配日龄在211~230 d组的窝均活仔数(9.30)显著(P<0.05)低于231~250 d(10.15)和251~270 d(10.36)组,并且极显著(P<0.01)低于271~290 d(10.48)组;211~230 d组的窝均合格仔数(8.96)显著(P<0.05)低于231~250 d(9.82)组,极显著(P<0.01)低于251~270 d(10.04)和271~290 d(10.21)组。综合试验结果,长白后备母猪的配种利用率较好,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的产仔性能较好。长大二元杂后备母猪在春、冬季节进群时配种利用率较好,在秋季配种时受胎分娩率较差;且其首配日龄在211~230 d时产仔性能较低,在211~290 d时产仔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