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杨茂生  高国雄 《沙棘》2007,20(1):40-45
林种与造林地选择   1.沙棘林有哪些林种?   依照森林法,我国森林共分五个林种,即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沙棘不是高大乔木,故不宜作为用材林,也不宜作为特种用途林.沙棘林只能是防护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相似文献   

2.
杨茂生  高国雄 《沙棘》2004,17(3):42-46
依照森林法,我国森林共分五个林种,即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沙棘不是高大乔木,故不宜作为用材林,也不宜作为特种用途林。沙棘林只能是防护林、薪炭林和经济林。  相似文献   

3.
尽快让太行山绿起来,是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进入新世纪以来,一场大规模、大力度的绿化太行山活动的运动正在蓬勃兴起。为总结经验,因势利导地把这一宏伟事业引向深入,笔者愿就加速太行山绿化的几个技术问题与同仁们商榷。1关于林种问题根据《森林法》的规定,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5类。林种的划分,界定了森林的主导利用方向,是实施一切经营管理措施的依据。如用材林、经济林和薪炭林要按市场的需求进行经营,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其权属可以依法转让;而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则要强…  相似文献   

4.
根据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森林法,将我国的森林按其效益不同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不同的林种反应着不同的国民经济要求。 1、用材林:培育用材林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各种木材。根据木材品种和规格的不同,用材林又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合理确定森林年伐量是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环节。确定和论证森林采伐量与森林的国民经济意义有密切关系。不同国民经济意义的森林具有不同的森林利用制度。所以森林经理在确定年伐量时,应根据所划分的林种加以分析论证。以下分别按用材林、防护林和薪炭林说明年伐量确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造林作为培育森林的基本过程,追求多种目的效益。对每一项具体的造林工程,所追求的目的效益各有侧重。《森林法》规定,森林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种用途林五个一级林种。一级林种按具体功能效益又分为二级林种。如防护林可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等。  相似文献   

7.
林种结构优化和森林蓄积量预测,是根据生态规律优化森林的生态结构和经营目标,为综合分析林业的开发潜力,进行生态林业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节选《吉林省东部次生林区柳河县生态林业建设总体规划》部份内容,介绍林种优化和森林蓄积量预测的方法。一、林种结构优化林种是指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用林五大林种。林种结构是一项战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技术规范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宜对林种采取三级区划:第一级分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第二级在商品林下分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性。在生态公益林下分防护林和特用林,第三级是在二级林种下再分子林种。小班作为固定(基本固定)的林地区划单位,将区划与藉联系起来。对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未利用荒草地等增加林种划分。龄组划分上,生态公益林以自然成熟为依据,速丰林以工艺成熟为依据,一般用材林以数量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以来,我省各地认真实施《河南省十年造林绿化规划》,林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了有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林木覆盖率三增长。但目前,我省森林结构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一是林种结构不合理:我省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五大林种结构中,用材林、经济林所占比例偏大,防护林、薪炭林、特用林比例偏小;二是树种结构比例失调:我省山区森林多以油松、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林为主,阔叶林和混交林偏少,平原地区杨树比例过大,其他树种偏少。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2013年修订)》中将林种薪炭林改为能源林,对应将亚林种薪炭林改为油料能源林和木质能源林,将林种用材林中的亚林种改为一般用材林和其他用材林,对于这一修订的合法性进行分析论证。从林种分类系统、林种的定义、管理和社会实践、细则定义和编写原则以及标准定义等几方面进行论证,结果表明,2013年修订的操作细则中关于林种的修改与国家有关规程规范有原则性的矛盾,细则的修订违背与上位法一致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开化县进行了薪炭林造林树种选择、营林技术及芒秆定向经营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开化县适合薪炭林造林的优良树种是湿地松、马尾松和火炬松,一般树种有小叶栎、南酸枣、麻栎等;芒秆砍伐后全部平茬的产量最高,其次是砍伐后火烧,最低的是原始经营,芒秆山经营方式以平茬最好.  相似文献   

12.
Community forestry is an approach for mitigating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by managing the forest resources for benefitting neighboring communities. Monetary benefits and costs are associated in a community forest during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 forest. For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the benefit should be more than cost which is a contesting issue of research. So,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community forest of the central part of Nepal with the help of 80 household surveys and a focus group discussion.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collected at the site is complimented by forest product harvest and cost-related secondary information.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total annual harvest of timber was 60 cubic feet, pole was 8 cubic feet, firewood was 1,110 Bhari,1 fodder was 4,388 Bhari, and leaf litter was 590 Bhari. To manage a forest, people were involved in fencing, thinning, and meetings. Management cost was six times higher than administration cost. The benefit from firewood and fodder was more due to the dependency of people in a forest for enhancing their livelihood. The higher value of benefit cost ratio indicates that the Community Forest User Group benefited from community forest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3.
蔡福水 《福建林业科技》2002,29(1):76-78,86
分析了邵武林区发展薪炭林基地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提出了基地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红松次生林是原始阔叶红松林经自然"森林循环"或人为干扰后形成的。作为典型的林分,尤为重要的是其由原始阔叶红松林变化而来,其原林型分布局域的稳定性、水热条件、尚存的下木及地被植物等决定了其恢复阔叶红松林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由于其分布量较小,林区在实际经营中,往往放弃经营这一典型的、但却有经营前途的森林类型。在总结以往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该类型森林经营技术与策略,并进行推广示范。确定指导原则与适用范围,根据近自然经营与森林循环理论,将林分划分为处在不同阶段的系统,进行"斑块经营",从而实现对该类林分的高效经营。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萌条年龄与根系年龄的不同组合,对刺槐薪炭林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割柴林分的萌条密度、平均高度、平均地径、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和生产量,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割柴后萌生的林分,萌条数量增长缓慢,其余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随萌条与根系年龄差距的加大,下降的趋势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开展热带次生林经营,在国际热带木材组织“旨在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热带地区次生林经营研究与示范”项目(ITTO PD294/04)的资助下,对较为典型的中国热带次生林——广东古兜山林区开展了森林资源与社会经济状况的相关调查,其结果认为:中国热带林区的热带森林除自然保护区外,几乎都以低产低质的次生林状况存在,这类林分质量普遍较差,很少开展经营活动,因此缺乏经济和生态效益。林区居民主要依靠政府的生态公益林补偿、砍伐林木、出租林地供商品林经营以及农耕等获得收入,生活仍然处于比较贫困的状态,人均年收入仅3780元(约合556美元)。林农普遍的愿望是将次生林地改种以桉树为代表的速生丰产商品林经营,以获得较高的经营效益,次生林的保护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燃料能源林树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源林作为生产并提供生物质能源的一种重要方式, 以其可再生、生物量大、环境友好及适应地域广而倍受国际社会关注。文中依据其主要用途将能源林分为燃油能源林、生物发电能源林与薪炭能源林等3类。燃油能源林树种包括续随子、霍霍巴、油楠等, 生物发电能源林树种包括柳树、桉树、杨树等, 薪炭能源林树种相对较多。生物发电能源林与薪炭能源林可统称为燃料能源林。目前, 国外十分重视燃料能源林树种选育及高产培育技术研究和实践。不同树种、无性系、种源的燃料能源林生物产量差异很大, 瑞典选育出蒿柳和毛枝柳等, 南魁北克选育出了柳树无性系SX64与SX61。造林密度与收获周期紧密相关, 巴西的澳洲金合欢树3年收获时密度以10000株/hm2生物量最大; 欧洲2年收获与3年收获的柳树能源林适宜密度为15000株/hm2。另外, 文中对能源林类型、燃料能源林树种选育、立地条件、造林整地、造林密度、收获周期、抚育管理等技术进行了介绍, 希望对能源林的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厦门森林城市建设理念与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厦门城市森林的综合分析,研究了厦门建设海湾型森林城市的总体布局。根据厦门城市特点和城市发展对城市林业的多种需求,提出了"海西森林城市,温馨宜居厦门"的理念;在城市森林发展结构布局上,根据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和厦门城市森林多功能特点,提出"生态林、文化林、产业林"统筹兼顾的"三林体系"建设思路;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厦门地貌特征、森林资源分布现状、新特区发展趋势,提出了"一心两带五湾多点"的城乡一体化城市森林建设空间格局,分析了不同区块的综合特征,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阿勒泰林场林地保护与利用存在着地域性分布明显,树种单一,稳定性差,林牧矛盾突出、林地管理缺乏规范等问题。提出实行用途管理,进行森林保有量规划,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以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对林地资源进行系统评价和定级结果:特殊保护(Ⅰ级保护)面积占林地面积的41.2%、严格保护(Ⅱ级保护)面积占27.3%、重点保护(Ⅲ级保护)面积占31.5%、一般保护面积(Ⅳ级保护)为零。根据以往各类规划中的定位,将林场划分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2个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20.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条生态途径。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生态学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是生态学理论与管理学思想的融合过程。文中在概述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与背景的基础上, 重点讨论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并分别从生态学、社会学和经济学3个角度论述了目前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指出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本质上是一种森林资源管理方法, 其应用不仅仅关系到自然科学, 而更多地关系到文化和社会, 因此要根据特殊的国情和林情, 研究适合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