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宗学 《福建农业》2004,(11):23-23
茶丽纹象甲是夏茶期间的主要害虫之一因暴发快虫量大专食嫩叶对茶叶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经试验试用锐劲特是防治茶丽纹象甲最有效药剂一、发生规律茶丽纹象甲在我国茶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咀食为害将新梢上第2︱4张新叶吃成不规则形缺刻成虫寿命50︱70天有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对茶丽纹象甲在发生分布与为害、生物生态学与种群发生规律、空间分布与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技术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茶树已知的害虫有400多种、病害100多种,主要病虫害有茶白星病、茶饼病、茶煤烟病、茶炭疽病、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黑刺粉虱、茶毛虫、油桐尺蠖、蚧类和茶叶螨类等10余种。抓好这些主要病虫的防治就基本解决了茶树病虫防治的难题。1茶饼病1.1症状初期叶上出现淡黄  相似文献   

4.
茶丽纹象甲已成为福安茶区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一年发生一代,成虫盛发期为5月中旬~6月中旬(平原区);5月下旬~6月下旬(高山区);主要为害夏茶,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及树势,2017年~2020年推广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取得农药减量增效,减少茶叶农残环境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5.
闽南地区茶树的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树螨类、茶丽级象甲、黑刺粉虱、茶毛虫、蚧类、茶卷中蛾等,主要病害有茶饼病、茶炭疽病等,其中夏茶以假眼小绿叶蝉为害最重,秋季以茶叶螨类为害最重。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从球孢白僵菌侵染的茶丽纹象甲虫尸上分离的8个分离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杀虫活性,旨在筛选出感染该虫的高致病力菌株.结果表明:在萨氏培养基(SDAY)上,8个分离株从菌落形态上可分为菌丝型和孢子型两类.其中,菌丝型菌株XJBb3001和XJBb3007生长速率最快,但菌...  相似文献   

7.
浅谈茶树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地区茶树的主要害虫有假眼小绿叶蝉茶树螨类、茶丽级象甲、黑刺粉虱、茶毛虫、蚧类、茶卷中蛾等,主要病害有茶饼病、茶炭疽病等,其中夏茶以假眼小绿叶蝉为害最重,秋季以茶叶螨类为害最重.  相似文献   

8.
《福建农业科技》2005,(2):61-62
清明过后,春茶陆续进入开采季节,据各地植保站近期调查,茶假眼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黑刺粉虱、茶毛虫等病虫己陆续发生为害。为此提出以下防治意见:  相似文献   

9.
茶叶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采用无公害绿色防控技术对茶园病虫害进行综合治理,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诱虫灯、诱虫板等物理机械防治技术,必要时酌情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生产出合格的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叶或有机茶。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人工捕杀利用害虫行为上的弱点或为害明显的特征,应用器具捕杀。如利用茶丽纹象甲、茶角胸叶甲的假死性在早、晚人为振动抖落后薄膜或盆具等承接集中捕杀;利用茶细蛾、卷叶蛾类害虫卷苞为害的习性人工摘除虫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介绍4种茶树主要害虫,即茶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丽纹象甲、茶毛虫的危害特征、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方法,从而达到经济、无公害化虫害防治效果,为广大茶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茶籽象甲是为害茶籽的重要害虫,以成虫和幼虫蛀食茶籽。在掌握该虫生活习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防治方法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1非采茶期(10月下旬~11月份)1.1茶园修剪。在10月下旬进行茶园修剪,剪除病虫为害枝叶,人工摘除茶黑毒蛾、茶毛虫越冬卵块、蓑蛾虫茧。1.2茶园施基肥。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施基肥时,结合茶树中耕及根部培土,杀灭越冬茶尺蠖幼虫、蛹及丽纹象甲幼虫。深埋枯枝落叶,减少菌  相似文献   

13.
杧果象甲是为害杧果的主要害虫。总结了严重为害杧果的象甲种类、为害症状及其形态特征,最后提出加强植物检疫,控制危险性杧果象甲传入和蔓延;选育品种,调整杧果品种结构,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虫口基数等农业防治;保护天敌,使用微生物制剂,研制、开发生物诱集、趋避剂等生物防治;选用2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氰戊菊酯乳油等化学防治以及用γ射线辐射处理杧果等物理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行棕榈红棕象甲形态的观察及发生为害情况调查。[方法]从南宁市苗圃采回红棕象甲各虫态的标本,在实体显微镜下进行形态观察,并把特征加以描述。在南宁市以棕榈科植物为调查对象,在红棕象甲为害高峰期进行随机取样调查,记录调查总株数、被害株数。[结果]红棕象甲不同个体成虫前胸背板的液滴状斑大小、形状和排列不一致,不同寄主幼虫形态特征相同,但同龄幼虫的虫体大小却不一样。红棕象甲在南宁市内主要分布于部分苗圃和棕榈科植物集中种植地,而且在南宁市范围内主要为害国王椰、老人葵、加拿利海枣、霸王棕、美丽针葵等棕榈科植物。[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宁市棕榈红棕象甲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稻水象甲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发永  蔡恭民 《农技服务》2011,28(7):996+1104-996,1104
稻水象甲是为害水稻的毁灭性害虫,属国际性检疫生物,孤雌生殖,繁殖快,杂食性,主要为害水稻,其成虫食叶,幼虫食根。水稻受害减产20%~70%,严重田块甚至绝收。总结了稻水象甲的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象甲     
蒋玉文 《新农业》2001,(12):45-46
象甲又叫象鼻虫,主要有蒙古灰象甲和大灰象甲,均属于多食性害虫,可为害豆类、瓜类、薯类、粮食作物、棉花、麻类、花生、牧草及各种苗木嫩叶、茎等,是作物苗期重要害虫之一.近几年由于春季干旱,有发生严重的趋势.以成虫取食幼苗的嫩尖、叶片,甚至食害生长点、子叶,造成缺苗断垄,严重的甚至毁种.幼虫取食腐殖质或植物根系,为害不重.  相似文献   

17.
稻水象甲是能够严重为害水稻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对稻水象甲的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等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稻水象甲(Lissovhopitrns oryzopnilus Kuschel)、二化螟是我市早稻前期主要害虫。稻水象甲以成虫取食叶片,幼虫藏在土中为害根部,造成早稻分蘖减少、坐苗;二化螟以一代幼虫钻蛀水稻,造成枯梢、枯心。近年来,我市早稻一代二化螟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稻水象甲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影响早稻生长和产量,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和田间试验,初步摸清了稻水象甲和二化螟在我市的发生特点、危害规律与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杨干象甲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主要为害杨、柳、桦树等,被列为国内检疫对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同方法防治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稻水象甲形态特征、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的阐述,指导广大农民及技术人员对稻水象甲有更深入的认识,以利其做到科学预防并坚决消灭这一水稻上的主要虫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