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站成  杜慧勇  刘松  刘建新  徐斌 《农机化研究》2012,34(8):213-215,239
在能够进多段喷射的高压共轨系统中,连续测量两段喷射的喷油量与单独测量预喷射和主喷射喷油量时结果不同:预喷射喷油量基本不变,而主喷射喷油量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使用单次喷射仪研究了预喷射对主喷射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喷射引起共轨管内压力波动,主喷射靠近压力波动的波峰喷油量增加,靠近波谷喷油量减少,预喷射喷油持续越长,压力波动幅值越大,主喷射油量变化越剧烈;预喷射与主喷射之间的时间间隔对压力波动没有影响,但改变了主喷射与共轨管压力波动相位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压共轨喷油器喷射特性实验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控制参数:共轨压力、喷油脉宽条件下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喷射特性研究。通过实验数据总结了电磁式喷油器喷油量、喷油率、针阀开启延迟与关闭延迟、喷油持续期等喷射特性。利用AMESim软件建立的高压共轨燃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与实测喷油器喷油率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了共轨系统喷射过程中喷油器内液力过程和针阀运动特性,得到了高压共轨喷油器喷射特性随共轨压力和喷油脉宽的变化机理和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传统柴油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世界先进的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技术的特点,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原理以及使用维修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介绍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重点阐述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技术,并叙述了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的使用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已广泛配备于汽车发动机而技术又被国外垄断的现状,立足于自主开发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研发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试验台并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此试验台具有工作稳定、可拓展空间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压电式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喷油量波动特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研究了压电式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多次喷射过程中影响主喷油量波动的因素,采用EFS IFR8420型单次喷射仪对预喷和主喷的油量及喷油速率进行精确测量,总结了主喷油量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预喷油量越小、主预间隔时间越短,主喷油量波动幅度越大,且随着主预间隔时间的增加,主喷油量呈周期性波动且波动幅度逐渐衰减.通过试验确定了预喷产生的压力波动是导致主喷油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为后续的多次喷射控制策略的设计和主喷油量的压力波动修正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柴油机可以准确控制燃油的喷射量,精确控制燃油喷射过程。采用AMESim搭建仿真模型,仿真模拟了不同的燃油和工作种类对喷油器压力波动和喷油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RME燃油会降低喷油量;管道直径越小压力波动越大,喷油量越少;喷油脉宽越小,压力波动越小,喷油量越少。研究结果对燃油的选择和喷油器的关键部位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压电式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喷油量波动特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压电式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多次喷射过程中影响主喷油量波动的因素,采用EFS IFR8420型单次喷射仪对预喷和主喷的油量及喷油速率进行精确测量,总结了主喷油量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预喷油量越小、主预间隔时间越短,主喷油量波动幅度越大,且随着主预间隔时间的增加,主喷油量呈周期性波动且波动幅度逐渐衰减。通过试验确定了预喷产生的压力波动是导致主喷油量波动的主要原因,为后续的多次喷射控制策略的设计和主喷油量的压力波动修正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高压共轨式柴油机多次喷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了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计算模型,并在试验台架上进行了试验验证。对喷油器的电磁、液力和机械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多次喷射的机理,确定了多次喷射的喷油定时和喷油脉冲间隔。  相似文献   

10.
裴海灵  王本亮  唐楚峰 《湖南农机》2011,38(3):38-39,43
针对传统PID控制系统的不足和为了有效改善微分冲击作用,采用带有一阶惯性环节的微分环节替代原来理想的微分环节,构造出部分微分PID算法;并基于神经网络设计了共轨压力的神经网络部分微分PID控制系统.在GS-1000型喷油试验台上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共轨压力的平稳控制,具有良好的响应跟随性,能够满足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郭复欣 《农业工程》2011,1(1):23-25
针对国内普遍采用的柴油机BOSCH高压共轨喷射系统,本文从轨压建立、喷油正时和喷油量3方面,采用过程分析方法,重点论述了BOSCH共轨系统与维修密切相关的控制策略,依据其控制过程和策略,提出BOSCH共轨系统故障的维修思路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1.高压共轨喷射 我国进口的约翰·迪尔7820型拖拉机的燃油系统采用了高压共轨柴油喷射技术.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由高压油泵、带调压阀的共轨管、带电磁阀的喷油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传感器等组成.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柴油机发展面临的问题入手,介绍了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几种型式:电控柴油喷射技术、针对排放的电控技术和柴油机电控管理技术,并阐述了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技术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某四缸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对象,试验研究了预喷射在控制柴油机NOx和烟度排放中的作用。通过优化预喷射量、预喷与主喷间隔,寻求最佳的控制NOx和烟度的预喷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预喷射在全工况范围内都能降低NOx的排放,但对降低NOx有力的措施却无法有效降低烟度;较大的主预喷间隔、较大的预喷量,NOx排放较低;适当的主预喷间隔、较大的预喷量有利于降低烟度;预喷射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NOx和炭烟排放中的矛盾,但适当的主预喷间隔和预喷量可在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15.
以某四缸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为对象,试验研究了预喷射在控制柴油机NOx和烟度排放中的作用。通过优化预喷射量、预喷与主喷间隔,寻求最佳的控制NOx和烟度的预喷参数。试验结果表明,预喷射在全工况范围内都能降低NOx的排放,但对降低NOx有力的措施却无法有效降低烟度;较大的主预喷间隔、较大的预喷量,NOx排放较低;适当的主预喷间隔、较大的预喷量有利于降低烟度;预喷射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NOx和炭烟排放中的矛盾,但适当的主预喷间隔和预喷量可在烟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大幅度降低NOx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控制的需求分析,发现在转速突变时进气系统具有明显的迟滞性,这种迟滞性表现为进气增量跟不上喷油增量,所设计的转速变化主喷油量修正算法能够重新修正原喷油量,以获得合理的空燃比,改善燃烧过程。多次喷射会造成轨压波动,经过多次喷射轨压波动油量修正算法对喷油量脉宽进行预修正,可以提高喷油执行精度。利用ETAS公司的ASCET建模软件工具和自主开发的ECU电路板,在YN33CR型高压共轨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喷油控制策略符合预期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喷油控制。  相似文献   

17.
1.高压共轨喷射我国进口的约翰·迪尔7820型拖拉机的燃油系统采用了高压共轨喷射技术。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由高压油泵、带调压阀的共轨管、带电磁阀的喷油器、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传感器等组成。传统的柴油机燃油系统是由燃油泵产生高压油,然后通过高压油管输送到各个喷油器。而新型的高压共轨喷射技术是由燃油泵把高压油输送到公共的、具有较大容积的供油管--油轨内,将高压油蓄积起来,再通过高压油管输送到喷油器,即把多个喷油器并联在公共油轨上。公共油轨上设置了油压传感器、限压阀和流量限制器。由于采用微型电脑对油轨内的燃油压…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欧Ⅲ排放标准,柴油机需优先采用电控高压喷射技术。在分析欧Ⅲ排放标准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完成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各参数在油泵实验台上的初步匹配,并结合某4缸柴油机优化共轨系统参数,完成排放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匹配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柴油机排放性能满足欧Ⅲ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一、高压共轨技术简介 柴油机在机械喷射、增压喷射和普通电喷后,近几年来出现了共轨高压喷射.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的特点,开发基于微处理器SPC563M64的电控单元,采用先进的CAN总线技术,整个电控单元的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微控制器模块、电源管理模块、通信模块、功率驱动模块、信号处理模块等,实现了对发动机喷油量、喷油压力、喷油正时、多次喷射等参数的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