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细菌分离培养与小鼠接种实验,从急性死亡、鼻孔流血和剖检表现为出血性肺炎的急性死亡水貂脏器中分离获得可使小鼠死亡的革兰阴性,单个、成双或呈短链状的中等大小杆菌。应用绿脓杆菌16S核糖体DNA引物进行PCR扩增与序列分析,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相一致的片段,经序列测定证明与假单胞菌属的绿脓杆菌16S核糖体DNA序列相一致。药敏试验表明该细菌对氟苯尼考敏感,临床应用该药后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山东济南市5个奶牛场的165份临床型和147份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了分离鉴定.临床型未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奶样48份,细菌检出率为83.33%;用该药2 d内采集的奶样117份,细菌检出率60.68%.隐性乳房炎奶样细菌检出率68.03%.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对未用该药奶样分离菌35株和用该药后有代表性的分离菌40株,共75株临床型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4%为高度敏感(63/75),16%为中度敏感(12/75).鉴定的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芽孢杆菌等.根据用药后患病奶牛的临床表现和奶样细菌分离情况,表明该药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从濒死蛤蚧的肝脏、肾脏分离出2株革兰阴性杆菌(L1,L2),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动物毒性试验。结果显示,2株细菌基因组DNA均可扩增得到大小为1 450 bp的特异性片段,该序列与GenBank上已经登录的铜绿色假单胞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序列同源性分别达到99%和98%。结合以上几种鉴定方法最终确定L1,L2为铜绿色假单胞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动物毒性试验证明,其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性。体外药敏试验表明,铜绿色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诺氟沙星高度敏感;弗氏柠檬酸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7,(8):1617-1626
黏杆菌素是一类老的阳离子型药物,可以干扰细菌的细胞膜造成细菌死亡。其主要用于治疗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亦非常显著。目前,黏杆菌素在兽医临床上有比较广泛的应用。本文旨在对黏杆菌素的化学、药效学、药动学、治疗应用及耐药等方面进行综述,对该药的选择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某梅花鹿养殖场送检的猝死鹿进行剖检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分离得到2种纯培养细菌,一种为革兰阳性的粗大杆菌,无芽胞,有英膜,溶血;另一种为革兰阴性短杆菌,两极浓染.经生化鉴定表明,分离菌分别是产气英膜梭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并通过药敏试验筛选到2种高度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山东济南市 5个奶牛场的 1 65份临床型和 1 4 7份隐性型乳房炎奶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临床型未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奶样 48份 ,细菌检出率为 83 33 % ;用该药 2d内采集的奶样 1 1 7份 ,细菌检出率 60 68%。隐性乳房炎奶样细菌检出率 72 2 9%。用新研制的利福平复合新药对未用该药奶样分离菌 35株和用该药后有代表性的分离菌 40株 ,共 75株临床型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84%为高度敏感 (63/ 75) ,1 6 %为中度敏感 (1 2 / 75)。鉴定的细菌有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棒状杆菌 ,芽孢杆菌等。根据用药后患病奶牛的临床表现和奶样细菌分离情况 ,表明该药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肠道中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罗非鱼肠道中弗氏柠檬酸杆菌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及药敏试验等研究,试验从罗非鱼肠道中分离、纯化获得2株典型细菌,分别编号为LF-1和LF-2。结果表明:2株细菌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可以利用枸橼酸盐、葡萄糖产气,其中LF-1鸟氨酸脱羧酶为阴性,而LF-2鸟氨酸脱羧酶为阳性,查询数值编码表确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株细菌均对氯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孟多、奥复星、诺氟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某规模化猪场胀气死亡母猪的病原及筛选有效治疗药物,试验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方法,对其消化道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动物攻毒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肠道内分离出2株细菌纯培养物,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一株菌为H2S阳性大肠杆菌,另一株菌为产气肠杆菌;2株分离菌均可致死小白鼠。H2S阳性大肠杆菌对新霉素、新生霉素和痢特灵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和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低敏或不敏感;产气肠杆菌对阿米卡星高度敏感,对哌拉西林、链霉素、阿莫西林、新生霉素、痢特灵和强力霉素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低敏或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格拉泽病,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纤维性浆膜炎和关节炎,是由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感染该病后出现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咳嗽等症状,给养猪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恩诺沙星是第四代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高效、广谱、副作用小。在治疗细菌类疾病具有很好的作用,该药对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效,对支原体、衣原体等也有效;对治疗猪嗜血杆菌具有很好的效果,联合用药能够很快地减轻疾病症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某獭兔养殖场獭兔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分析该病原菌的耐药性,本试验对青岛市某獭兔养殖场送检的病死兔进行病理剖检,并从肺脏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随后进行分离菌形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该株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博检革兰阴性细菌鉴定系统的生化鉴定结果为铜绿假单胞菌,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较,与铜绿假单胞菌同源性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分离菌对多种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高度敏感。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用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琼脂扩散法,旨在对嗜酸乳杆菌所产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耐受121℃处理30 min;有效pH范围3.0~6.0;可不同程度的耐受多种有机溶剂;对多种蛋白水解酶敏感(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蛋白酶K和菠萝蛋白酶),但对胃蛋白酶敏感性低;抑菌谱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革兰阳性细菌及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等革兰阴性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细菌素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业中体现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白鹭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份白鹭新鲜粪便进行细菌分离纯化、染色镜检和生化鉴定,并用Kirby-Bauer法对分离细菌用30种抗菌药进行了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3株革兰阴性小杆菌为大肠埃希菌,分别编号为E1、E2和E3。3株白鹭大肠埃希菌都对青霉素G、阿莫西林、万古霉素和洁霉素耐药,对常用广谱抗菌药物有2重以上耐药性,但对试验用的氨基苷类抗生素、喹诺酮类药物和复方新诺明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3.
从安徽某养猪场送检的病猪中分离到2株细菌,经细菌形态、染色镜检、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经药敏试验显示,2株分离细菌对头孢拉定、先锋V、氟哌酸均高度敏感;对环丙沙星、四环素、强力霉素均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金霉素呈低度敏感.本试验为该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磷霉素是从土壤中分离放线菌培养液中得到的抗生素.它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与抗菌作用机制,是一个不同于其他任何一种抗生素结构的全新抗生素.该药的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本品敏感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包括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肺炎杆菌、淋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黏质沙雷菌、沙门菌、志贺菌、绿脓杆菌、嗜血流感杆菌等.  相似文献   

15.
从吉林某鸭场疑似鸭疫里默氏菌感染病/死鸭的脑部、心血分离到一株革兰阴性小杆菌,经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病理学观察、血清型鉴定与动物回归等试验,结果均证实分离株为RA,并将其命名为JL-RA1。该分离株对青霉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高度敏感;而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磷霉素等多种药物完全耐药。  相似文献   

16.
PVPK氟苯尼考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氟苯尼考(氟甲砜霉素,Florfenicol)是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研制的兽用广谱抗菌药物,为人工合成的甲砜霉素单氟衍生物。氟苯尼考广谱抗菌,对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阳性和阴性细菌及支原体均有强大的杀伤力。其抗菌活性明显优于氯霉素和甲砜霉素(MIC约为10倍),目前该药在兽医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但该药的可溶性剂型目前还没有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7.
从河南省罗山县某猪场腹泻仔猪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通过细菌培养特性、细菌形态和生化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经O血清型鉴定,该分离株为O157。动物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死性,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噻呋、头孢噻肟和丁胺卡那等药物高度敏感,对四环素、强力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药物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8.
中华鳖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省进贤县某中华鳖养殖场送检的2只患病中华鳖进行细菌分离,且对分离的细菌进行培养特性观察、生化特性鉴定、毒力因子检测、毒力基因PCR检测、实验动物攻毒及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2只中华鳖肝脏分离到3株菌,均为革兰阴性短杆菌,其中体型稍大中华鳖2株,体型稍小中华鳖1株;经过实验动物感染试验得出3株菌都为强毒力致病菌;通过生化鉴定、毒力因子及PCR检测确定为嗜水气单胞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菌对头孢曲松都高度敏感,对利福平、甲氧苄啶、氨苄青霉素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19.
对哈尔滨市3个鸡场送检疑似鸡坏死性肠炎病例进行了病理剖检和细菌分离,从菌落、菌体的形态、生化特性、PCR鉴定、病理组织学检查和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厌氧的革兰阳性短杆菌,在含卵黄的TSC培养基上形成周围带白浊环的黑色圆菌落,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蔗糖、乳糖和紫牛乳;PCR鉴定及致病性试验表明分离的细菌为产气荚膜梭菌,且有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等5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新霉素等4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20.
<正>阿莫西林为兽医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广谱半合成青霉素之一,该药通过作用于细菌糖肽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其迅速成为球形体破裂溶解[1],常用于治疗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2],但阿莫西林制剂的开发研究相对来讲还比较落后[3]。目前,国内兽医临床上的阿莫西林主要有片剂、粉针剂、可溶性粉剂,关于阿莫西林的注射用混悬剂在国内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