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试验按L9(34)正交设计,以多糖含量作为多糖提取率指标,对野生美味牛肝菌子实体多糖提取条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沉淀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野生美味牛肝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表现为料液比提取温度大于乙醇沉淀浓度提取时间,其中料液比和提取温度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确定野生美味牛肝菌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乙醇浓度95%。  相似文献   

2.
刘鹏举  付志慧  薛小刚  刘慧  阚国仕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21-6121,6159
对鸢尾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鸢尾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鸢尾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h,提取温度90℃,95%乙醇沉淀。在此工艺条件下鸢尾多糖的得率为4.95%。  相似文献   

3.
对水溶性酸浆果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水溶性酸浆果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多糖得率的因素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水溶性酸浆果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时间4h,提取温度90℃,90%乙醇沉淀。在此工艺条件下水溶性酸浆果多糖的得率为5.46%。  相似文献   

4.
大豆多糖提取分离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热水浸提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及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大豆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三因素对大豆多糖提取量影响温度的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0∶1,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90℃时提取2次;采用乙醇沉淀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研究,发现:三因素三水平对大豆多糖分离度影响力的顺序为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沉淀时间,分离的最佳乙醇浓度为80%,加入量4倍体积,沉淀时间3h。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水浸提法设计单因素试验及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大豆多糖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三因素对大豆多糖提取量影响温度的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提取最佳工艺为:液料比80:1,提取时间2h,提取温度90℃时提取2次;采用乙醇沉淀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其最佳分离工艺进行研究,发现:三因素三水平对大豆多糖分离度影响力的顺序为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沉淀时间,分离的最佳乙醇浓度为80%,加入量4倍体积,沉淀时间3h。  相似文献   

6.
以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地上部茎叶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黄酮、多酚和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黄酮、多酚和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黄酮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80,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为90%,黄酮平均得率为4.01%;提取多酚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4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 h,乙醇体积分数为60%,多酚平均得率为0.62%;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0 h,多糖平均得率为18.61%。验证试验表明,这3种优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威灵仙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醇沉浓度4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提取条件,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g/ml)1:15、提取时间15h、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80%。选择此工艺提取多糖,多糖提取率为7.57%。  相似文献   

8.
水提醇沉法玉米须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须为原料,采用水浸提—乙醇沉淀提取法对玉米须多糖进行提取及工艺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安排了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条件为:提取次数为4次,提取时间为1h,料液比为1:16,乙醇浓度为75%,此时多糖提取率为4.68%。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开发利用川牛膝多糖提供依据。[方法]以川牛膝为材料,采用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对多糖得率和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各因素对川牛膝多糖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川牛膝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100 ℃,提取时间8 h,料液比1∶20,乙醇浓度95%。[结论]在优化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液中川牛膝多糖的含量高达68.8 μg/μl。  相似文献   

10.
茶多糖提取工艺条件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曹鹏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87-4287,4322
从料液比、提取时间、温度及酒精浓度4个因素对茶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时间、温度对茶多糖的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而乙醇浓度、料液比的影响则不明显。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0,浸提时间为60 min,浸提温度为100℃,沉淀时所用的乙醇浓度为75%。  相似文献   

11.
蒙古口蘑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野生子实体和人工液体培养的菌丝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热水浸提法,对影响多糖提取得率的因素以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蒙古口蘑子实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4 h,提取4次,提取温度70℃,醇析浓度80%,料液比1∶10,经此工艺子实体的多糖得率为5.78%;菌丝体多糖提取最优工艺为:提取时间3 h, 提取3次,提取温度90℃,醇析浓度80%,料液比1∶10,经此工艺菌丝体的多糖得率为5.93%。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石榴花中多糖。为优化石榴花多糖提取条件,选取单因素试验中影响差异显著的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和乙醇沉淀最终浓度4个因素,并运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石榴花多糖最佳水提醇沉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3 h、固液比1∶20(g∶m L)、乙醇浓度80%醇沉。其中提取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及醇沉终浓度对多糖得率影响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13.
正交试验法优选地黄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水提醇沉法提取地黄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固比、醇沉浓度等因素对地黄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地黄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提取工艺为温度100℃、液固比40∶1、提取时间2h、醇沉浓度80%时,地黄多糖的提取率最高。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行,可以作为地黄中多糖的提取工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周增志  周斌星  王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1):5117-5119
以普洱茶为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醇沉次数、醇沉时间5个因素对普洱茶茶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60℃,浸提时间60 m in,固液比1∶20,醇沉时间60 m in,醇沉1次。  相似文献   

15.
益母草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提醇沉法,对益母草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选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法,考察料水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对益母草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益母草多糖的提取具有明显影响,水提醇沉法提取益母草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水比1:35,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h,乙醇浓度70%,在此条件下益母草多糖提取率可达4.86%。  相似文献   

16.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柑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柑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液料比、温度、时间、乙醇含量和提取次数5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利用SAS 9.2响应面的分析程序得到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所得的方程达到显著水平,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毫升∶克)38∶1、提取温度88℃、提取2.5 h、乙醇含量70%和提取3次,实际测得的多糖提取率为1.81%,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秦培鹏  刘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4,(15):4784-4786
[目的]优化热水浸提猴头菌多糖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对猴头菌中的多糖进行提取,对影响浸提效果的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试验表明,猴头菌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5 g/ml,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2 h,浸提次数2次,乙醇沉淀多糖的终浓度为75%,此条件下猴头菌多糖的提取率可达8.87%。[结论]研究可为猴头菌及其他菌类热水浸提多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利用醇提药渣提取黄芪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从醇提药渣中提取黄芪多糖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采用水为提取溶剂,用搅拌回流方法提取黄芪经乙醇提取后所得药渣中的黄芪多糖(APS)。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提取温度、固液比及提取时间对APS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黄芪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00℃,固液比1∶16,提取2 h;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次数为3次,乙醇沉淀APS的最佳浓度为70%。与直接从黄芪生药中提取多糖相比,从醇提药渣中提取得到的黄芪多糖粗提物得率有所降低(从24.58%下降到12.93%),但纯度却大大提高(从74.87%提高到93.27%)。[结论]该方法能综合利用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减少中药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9.
萃取法制备辣椒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影  古绍彬  张永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685-9686
为辣椒碱的制备奠定理论基础。以辣椒为原料,研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及时间对提取得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有机溶剂萃取法制备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提取辣椒碱的适宜条件为:乙醇浓度50%~70%,浸提温度60~80℃,浸提时间1 h内,料液比1∶8~1∶15。4个因素对辣椒碱提取得率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间>料液比。最佳工艺是:70%的乙醇浸提辣椒3次,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80℃,浸提时间1 h,按此工艺,辣椒素得率达0.456%±0.048%。有机溶剂萃取法有效地提取了辣椒碱,且对辣椒中的其他成分没有破坏作用,是制备辣椒碱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