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牦牛(Bos grunniens)前肢脚部动脉的构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剖观察牦牛前肢脚部动脉构筑标本10例、黄牛10例。结果是:1、中国牦牛前肢脚部掌侧动脉主干为正中动脉、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指节骨远端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分为第Ⅲ、Ⅳ指掌侧固有轴动脉,经远指节骨的轴孔入骨质管。2、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指节骨中部分出近指节背侧支(即指间动脉)和左右掌侧支;掌侧支分别与指掌侧第Ⅱ、Ⅳ总动脉吻合形成近指节深弓。指掌侧第Ⅲ总动脉在近指节骨远端分出动脉总干(有时为左右动脉干),自总干或干上分出指枕支和蹄冠动脉。指枕支伸至蹄球、蹄底真皮;蹄冠动脉沿蹄冠沟伸至蹄壁真皮。3、第Ⅲ、Ⅳ指掌侧固有轴动脉在骨质管中分支经蹄骨上许多骨孔走出,在蹄真皮中与指枕支、蹄冠动脉分支呈稠密网状吻合。4、指掌侧第Ⅱ、Ⅳ总动脉分别来自掌浅弓和掌深弓,分支至2、5指后,在近指节骨中部参与构成近指节深弓。5、牦牛前脚掌部背侧的血管来自腕背动脉网、掌心深内、外侧动脉、近穿支和远穿支;在指部背侧的血管来自指间动脉、中指节背侧支和蹄冠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结合下颌区多种组织缺损的修复术,对吻合血管腓骨肌皮瓣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进行研究。方法:在36侧灌注红色乳胶或墨汁的成人下肢标本上,对腓骨肌皮瓣血供、神经分布等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腓动脉在下行过程中,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腓骨、拇长屈肌、腓骨长肌中部和小腿后外侧皮肤。该动脉的起点在腓骨头下方为(5.4±1.2)cm,外径(3.2±0.8)mm;腓静脉有2条,外径分别为4.4±1.0和(3.2±0.7)mm,均汇入胫后静脉。腓骨主要由腓动脉发出的滋养动脉和弓状动脉骨膜支供血,滋养动脉在腓骨头下方(13.6±1.2)cm起于腓动脉,起点外径(0.7±0.2)mm;第2~9支弓状动脉均发支至骨膜,并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小腿外侧皮肤由弓状动脉发出的肌间隔皮支和肌皮动脉穿支供应。据小腿后外侧皮肤墨汁灌注透明标本观察,这两种皮支均发出纵行分支于皮下沿腓肠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呈纵行吻合,也向前后分支至邻近皮肤。拇长屈肌在距腓骨头(7.6±2.1)cm处起于腓骨后面,肌腹长(23.3±3.2)cm,宽(2.8±0.4)cm,厚(7.3±2.0)mm。由腓动脉发出4.8±1.0支供血。神经支配为胫神经拇长屈肌  相似文献   

3.
灰鹤胃的动脉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动脉灌注法对灰鹤胃的动脉分布进行了大体解剖学观察 ,结果表明 :分布于灰鹤胃的动脉均由腹腔动脉发出 ,腺胃由腺胃背侧动脉和腺胃腹侧动脉供应营养。肌胃由胃左动脉、胃右动脉和肌胃背侧动脉供应 ,肌胃背侧动脉为腺胃背侧动脉的延续支 ,肌胃腹侧动脉是胃左动脉的分支。  相似文献   

4.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临床应用基础。方法 :用乳胶灌注成人尸体 34侧下肢并解剖 ,对股后皮神经及血管进行详细的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股后皮神经在距离坐骨结节 (7.4± 1 .0 ) cm处的臀大肌下缘离开臀部进入股后区 ,沿深筋膜深面下行至月国窝上角附近分为若干终支 ,干长为 (2 2 .5± 2 .8) cm,沿途分支至股后区皮肤 ,下达月国窝横纹附近。其横径在臀大肌下缘、神经干的上中 1 / 3交点及中下 1 / 3交点分别为 (4.4± 0 .8) mm、(3.4± 0 .7) mm、(2 .2± 0 .8) mm。股后皮神经的血供为多源性 ,臀下动脉、月国动脉及股深动脉第四穿动脉组成轴型血管 ,股深动脉穿支作为节段性动脉。两组动脉沿神经干互相吻合成网 ,并与皮下及深筋膜下的血管网相交通。结论 :带股后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顺行或逆行筋膜皮瓣可用于转位或移值修复四肢等处创伤与皮肤肿瘤切除后所致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双峰驼腋动脉(6个前肢,左右各3个)的走行路线及其分支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腋动脉在胸腔入口处,斜角肌止点腱腹侧缘承接锁骨下动脉之后,有腋静脉与之并行,伸延途中分出的侧支有胸廓外动脉、肩胛上动脉、肩胛下动脉等,在肩关节肌远端内侧分出肩胛下动脉后向腹侧折转成为臂动脉。有时还分出肩胛前动脉。  相似文献   

6.
将加有红色颜料的乳胶注入狗的脊髓动脉,肉眼观察脊髓外部动脉的分布。结果表明:脊髓外部动脉包括伸延于脊髓腹正中裂内的脊髓腹侧动脉和沿脊髓背外侧沟分布的两条脊髓背外侧动脉。自上述脊髓动脉发出分支分布于脊髓表面,即脊髓周缘支。周缘支互相吻合,形成脊髓表面的动脉网。动脉网的分支穿入脊髓内部,供应深部结构。脊髓背外侧动脉也直接发出穿支,深入脊髓。脊髓腹侧动脉向腹正中裂中发出沟动脉,沟动脉分支再穿入脊髓内部。脊髓背外侧动脉和脊髓腹侧动脉由来自枕动脉、椎动脉、颈深动脉、胸背动脉、肋间动脉、腰动脉和荐外侧动脉的脊髓支一根动脉分支构成。构成类型有多种形式。本文还将狗脊髓动脉的分布特征与人类脊髓动脉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双峰驼桡神经起于第8颈神经、第1、2胸神经腹侧支。桡神经的肌支主要分布于臂三头肌内侧头、外侧头、长头,时肌,腕桡侧伸肌,指内侧伸肌,指外侧伸肌,指总伸肌,腕斜伸肌及尺骨外侧肌。桡神经分出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外侧面的筋膜和皮肤,分出的其余皮支分布于前臂前外侧面、腕内侧面前部、掌内侧面和第3指系关节远轴侧面的筋膜和皮肤,还分布于腕关节囊的背侧面。前臂内侧皮神经也山桡神经分出,分支分布于前臂前内侧面,掌近端半部内侧面的筋膜和皮肤。  相似文献   

8.
高山兀鹫的食管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大体解剖技术、H.E染色法,观察了高山兀鹫食管组织学结构并与家禽和哺乳动物的食管比较。结果表明:高山兀鹫的食管上段皱襞很少,而下段则形成很多皱襞;食管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角质化明显;黏膜肌层由分散的平滑肌束构成;食管上段黏膜下层内食管腺丰富,而下段食管腺很少;食管肌层分为两层:纵肌和环肌,食管下段比上段的肌层发达;食管外膜是一层薄的纤维层,内含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9.
本文解剖了北京鸭头15例,两侧共30面。观察了舌骨的构造,舌骨的肌肉分布和分布至舌的舌咽神经和舌下神经的分支。北京鸭的舌骨中,舌内骨分为二部;后部为骨质。前部为软骨。二部间可活动,使前部向背侧运动则舌成杓状。舌部的肌肉有角舌骨肌,领舌骨肌,舌骨领肌均为长肌,舌骨横肌,舌骨舌肌,喉基鳃骨肌和基鳃骨舌骨肌为短肌以适应舌各段的运动。舌咽神经以2—3个根发自延髓侧面。根集中至舌咽神经管出颅腔。该管长0.45厘米,比迷走神经管稍长,也稍粗。神经出颅腔后位于交感神经颈前神经节的前方。在神经干上有大的岩神经节。并自干向后有与迷走神经的交通支。神经干在下颌骨腹侧缘附近分为前后二支。前支即舌支,穿经舌骨领肌与领舌骨肌间向前沿舌骨的外侧缘,到达舌背的粘膜。后支较细分为食管支和咽支。舌下神经以一系列的根丝出于延髓后部的腹侧面。根丝集成二组,合成二干,分别穿出舌下神经孔。出颅腔后二干平行,在头大腹侧直肌的背侧与头最长肌之问。二干合并后绕至头大腹侧直肌止端腱的外侧。有分支与迷走神经和第一颈神经交通。神经干经角舌骨肌和舌骨领肌的内侧分为前后二支。前支沿角舌骨肌的内侧向前伸延,分出角舌骨肌支再向前到达舌骨的腹外侧分支入舌骨舌肌等小肌。后支...  相似文献   

10.
利用人体解剖学的方法对1个成年母驼后躯及3个股中部以下的标本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坐骨神经由第7腰神经腹侧支及第1、2荐神经腹侧支构成。坐骨神经在伸延途中主要分成胫神经、腓总神经、股后皮神经和肌支,而胫神经又分成足底内、外侧神经,腓总神经又分成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肌支有肌闭孔内肌肌支、肌股方肌肌支和臂股二头肌半健肌半膜肌肌支。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应用X线解剖方法,对山羊、绵羊、水牛和乳牛的全身动脉进行了系统的摄片和观察。根据我们对山羊和绵羊胸腔、颈部、前肢以及腹腔内脏动脉方面已经完成的工作,虽然大体上与一般记载的相似,但也有些是未曾叙述过的,有些则不尽一致。主要的有下列一些:山羊的颈浅动脉在肩前形成一“乙”状弯曲,可能是适应肩部作大幅度的前后摆动之故,绵羊则不明显。关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6具尸体(32侧)面神经下颌缘支的解剖,就面神经干分叉点,下颌缘支支数与支形、行程与颊、颈支吻合情况作了描述与分析.指出耳垂下端是确定面神经干分叉点的一个体表标志;下颌缘支有1~0支,与颊、颈支有广泛的吻合;下颌角、面动脉、面后静脉及下颌下缘是寻找下颌缘支的可靠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术,探讨颏下皮瓣的应用解剖基础。方法:在36侧经红色乳胶或墨汁灌注的成人头颈部标本上,对颏下区的血供情况等进行了较系统的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颏下动脉由面动脉绕下颌骨下缘前(0.6±0.4)cm或距颈外动脉起点(3.1±0.7)cm处发出。面动脉发出颏下动脉前的外径为(3.1±0.9)mm,颏下动脉起始处外径(1.8±0.5)mm,起点离下颌骨下缘(1.1±1.4)cm,距下颌角(2.6±0.4)cm。主干沿下颌下腺浅叶上缘与下颌骨下缘深方之间的软组织中前行(2.6±0.6)cm,继而穿入二腹肌前腹深面。全长为(4.3±0.6)cm。该动脉有1~2条伴行静脉,全部汇入面静脉,汇入前外径为(2.3±0.7)mm。另外,出现副颏下动脉的占8.3%。颏下动脉的分支有下颌下腺支,占100%(36侧),皮支100%(36侧),二腹肌前腹支100%(36侧),下颌舌骨肌支100%(36侧),浅筋膜颈阔肌支100%(36侧),下颌骨骨膜支83.3%(30侧),下唇支75.0%(27侧),舌骨舌肌支47.0%(17侧),舌下腺支41.7%(15侧)和舌支13.9%(5侧)。根据颏下区皮肤一侧动脉灌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山羊小肠上皮细胞营养吸收调控及其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提供原代细胞培养模型,采用组织块接种来获得山羊小肠上皮细胞,利用有限稀释法来克隆山羊小肠上皮细胞,并通过细胞形态学以及细胞角蛋白18、波形蛋白、肌间线蛋白和细胞生长曲线来鉴定山羊小肠上皮细胞。结果表明:1)采用组织块接种能够分离纯化得到山羊小肠上皮细胞并稳定传至大约10代;2)RT-PCR检测发现山羊小肠上皮细胞不能够表达波形蛋白和肌间线蛋白;3)在正置显微镜下观察到山羊小肠上皮细胞能够产生细胞角蛋白18绿色荧光。研究发现,培养至第8代的山羊小肠上皮细胞仍然保持着上皮细胞的特征,至10代山羊小肠上皮细胞质变大,细胞几乎无法增殖,细胞开始凋亡。综上所述,采用组织块接种能够获得山羊小肠上皮细胞并正常传至第10代,可为研究山羊小肠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吸收和调控机理提供细胞素材。  相似文献   

15.
双峰驼股神经的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体解剖学的方法对一个成年母驼后躯及3个股中部以下的标本(左二右一)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股神经由第五至第七腰神经的腹侧支构成。股神经由腰荐神经干的前部发出后,在髂腰肌里延伸,有髂腰肌神经发出,并有肌支分布于髋关节肌、股四头肌,主干延续为隐神经。隐神经主要分支分布于股膝内侧、小腿和跗关节内侧面的皮肤和筋膜。  相似文献   

16.
(一)、交感神经水貂有较发达的交感神经节。脊椎两侧的椎旁神经节数目较多。如:颈前神经节1对;颈中神经节1对;椎神经节1对;胸神经节12对(包括星形神经节);腰神经节5对;荐神经节3对;尾神经节4对。椎前神经节,如:腹腔神经节1对;肾上腺种经节1对;肾动脉神经节1对;生殖腺神经节1对;肠系膜前和肠系膜后神经节各1个。全身共有交感神经节64个。椎旁神经节的节后纤维,有一部分伴随相应的动脉分支,向周身分布;也有部分纤维直接分布到内脏器官。来自星形神经节的部分节后纤维,形成独立神经支进入心肺。通过胸、腰椎旁神经节的部分节前纤维,直达椎前神经节;而发自椎前节的节后纤维,向相应的内脏器官分布。 (二)、付交感神经水貂的迷走付交感神经,从颈到腹分布最广。两侧迷走入胸腔后,分出11—13支心肺神经。其中有交感付交感混合支,也有单独的付交感支。当迷走进入腹腔后,形成食道腹干和背干神经丛。两神经干各在胃贲门背侧和腹侧,分出6—7个分支,分别进入腹腔各内脏器官。迷走食道背干神经有一主支,通过腹腔神经节,向大小肠和肾脏等相应器官分布。荐付交感神经,从1—2节荐椎发出的纤维,每侧均形成两条盆神经,伴随交感神经纤维,向盆腔内外器官分布。  相似文献   

17.
解剖了三支大猫熊的心神经。观察了心神经的发出部位及其分布。右侧的迷走神经心支,接受返神经的心支和推神经节的腹侧心支后入心包,分支入主动脉及肺动脉再分支入左右冠状丛。另一椎神经节的心支入右心房壁。左侧速走神神经心支,椎神经节心支及颈胸神经节的心支常互相交通。主要分布到主动脉弓,食管,气管及右肺动脉。左侧返神经的心支入心包及左心房内侧壁。大猫熊的心神经与家畜中马、牛、羊猪、狗的比较均有不同。大猫熊的冠状从,主要来自右侧心神经,而家畜多来自左侧或两侧。  相似文献   

18.
用乳胶灌注北京鸭脊髓动脉10例,肉眼及解剖镜下观察。得到结果如下:供应北京鸭脊髓的动脉有:脊髓腹侧动脉1条、脊髓背外侧动脉2条和脊髓背正中动脉1条。脊髓腹侧动脉最粗大,伸延于脊髓全长,前端接脑基底动脉,伸延途中得到根动脉腹侧支的加强。在颈段,脊髓腹侧动脉为双干。脊髓背外侧动脉较细小,前面接小脑后动脉,途中由背侧根动脉加强,该动脉伸延于脊髓全长。脊髓背正中动脉位于脊髓的背正中沟内,只伸延于 C_(12)~L_1节段范围内。根动脉由枕动脉、椎动脉升支、椎动脉降支、肋间动脉、腰动脉、荐动脉和尾动脉发出。根动脉沿脊神经根入椎管,分为腹侧支和背侧支。根动脉腹侧支与脊髓腹侧动脉相联结的形式在不同节段不同。两条脊髓背外侧动脉间由交通支相连。供应脊髓内部的血液由发自于脊髓腹侧动脉的沟动脉、周缘动脉和发自于脊髓背侧动脉的周缘动脉的穿质支供给。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用形态学方法研究6例小型猪脑硬膜外异网的形态构造,并追踪了进入和传出硬膜外异网的血管。小型猪硬膜外异网发达,分前异网和后异网。前异网位于海绵窦内,包括颅内部和颅外部,由颈内动脉和脑膜中动脉、眼外动脉、上颌动脉的异网支共同形成,在异网的前内侧部这些吻合支又聚集形成颈内动脉颅内段自海绵窦传出,并参与组成大脑动脉环。后异网由髁动脉、枕动脉和椎动脉共同形成,通过基底动脉与大脑动脉环连接,但与同侧前异网未见直接联系。异网的血管支都是具有内、外两弹性层的肌型中小动脉。异网血管支的外层是海绵窦的内膜层。  相似文献   

20.
在解剖一具成年女尸右上肢标水时.发现桡侧副动脉起点异常,为积累资料和供临床有关术式参考.报道如下。桡侧副动脉在背阔肌止点上方4.5cm处起于使防后动脉,起点外径为1.8mm。沿肱三头肌长头和外侧头之间斜向外下至桡神经沟,高起点1.scm处发一肌支至防三头肌长头。再在烧神经外侧伴随其行向外侧肌间隔,伴前青后皮神经下行,发支布于该神经及肘关节外侧的肌肉、浅筋膜和皮肤。中副动脉则在背阔肌了缘下方1.Zcm处起于防动脉,起点外径1.3mm。继沿挠神经内侧斜向外下入绕神经沟,于肽三头肌深面下行而分布该肌的下半和防骨(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