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蚕业》2017,(1):25-27
在桑园管理及养蚕制种环境条件一致的前提下,作者分别就桑瘿蚊危害(夏伐桑危害率34.13%,春伐桑危害率32.72%)对桑树春叶产、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桑瘿蚊危害对桑树春叶产、质量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对春伐桑的影响更为严重。各地应重视桑园病虫防治,认真做好桑瘿蚊的预测预报工作,并在预测预报基础上强化桑瘿蚊的综合防治,以提高桑树春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杨吟曙 《江苏蚕业》2004,26(4):32-34
<正>桑瘿蚊根据其寄生桑树的部位,而分为根瘿蚊、叶瘿蚊、椹瘿蚊和芽瘿蚊等许多不同种类,其中以桑芽瘿蚊为害最严重。我国危害桑芽的瘿蚊主要有桑橙瘿蚊和桑吸浆虫两种。其中分布广泛、危害最大的是桑橙瘿蚊。江苏省东台市许河镇于.1999年7月中旬首先在许河等村发现桑橙瘿蚊危害后,到10月底全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受害面积达80%。从1999年7月份开始,我们对桑橙瘿蚊的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经过两年的努力,到2001年8月份桑瘿蚊甚本得到控制,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及养蚕制种环境一致的前提下,分别就桑瘿蚊被害株(夏伐桑树株危害率34.13%,春伐桑树株危害率32.72%)对春叶产、质量和养蚕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桑瘿蚊被害株对春叶产质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春伐桑树。应重视并认真做好桑瘿蚊的预测预报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桑瘿蚊综合防治力度,提高春叶产、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 淮阴市1990年有50%的桑田受桑瘿蚊为害,1990年7月份市蚕学会为研究防治对策,对宿迁、淮阴、涟水、洪泽四个县、市的桑瘿蚊发生与防治组织了专题考察。1990年桑瘿蚊的发生特点是:发生期早、发生量大,发生期要比常年提早5~12天,发生量要高两倍以上,夏伐桑百芽虫量达185头。为控制桑瘿蚊的危害,宿迁市丁咀乡、淮阴县码头镇、  相似文献   

5.
桑瘿蚊一直是睢宁县桑园重点防治的害虫之一。本文系统的介绍了桑橙瘿蚊发生及危害的特点;从越冬虫口密度、存活基数及发育进度等方面对桑瘿蚊进行调查;从正常年份和异常年份预测介绍了桑瘿蚊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县桑瘿蚊防治策略,并从翻土晒垡、顶芽喷药、土壤施药三方面介绍了桑瘿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桑瘿蚊自1982年夏季在我县龙羊山区发生以来,蔓延快,危害大.据调查,仅一年时间便基本遍及全区6个乡的所有村,为害面积达全区桑园面积的80%以上.为了尽快控制桑瘿蚊的蔓延为害,除了大面积推广夏伐后土壤撒666(每亩5市斤)药粉和用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枝条顶端的药剂防治桑瘿蚊外,我们根据桑瘿蚊老熟幼虫弹跳入土才能完成一个世代生活史的习性,采用地膜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年对淅川县蚕区桑瘿蚊的发生和防治调查,得出桑瘿蚊各代幼虫危害高峰期。用40%乐果乳油或虫螨克(阿维菌素)防治桑瘿蚊第1代成虫,控制虫口密度,夏伐后在桑园地面施入3%甲基异柳磷,杀死土壤中部分桑瘿蚊幼虫或蛹,加大夏蚕饲养量,及时疏去桑树下部卧伏枝,并采取隔行采叶的措施,促使桑园通风透光,降低了桑瘿蚊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桑瘿蚊种类很多,目前,在我国主要蚕区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是芽吸浆瘿蚊和橙瘿蚊。我市1986年首次在侍岭苗庄、关庙卓庄等地个别田块发现桑橙瘿蚊危害,1989年暴发成灾。近年虽得以有效控制,但仍有不同程度发生。现将对开展桑瘿蚊综合防治的认识与实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杭州地区1972年在临安县部分社队发现桑瘿蚊以来,受害面积逐年扩大,现已蔓延到临安、富阳、桐庐、淳安4个县,秋叶生长受到严重威胁.1983年3月,在省农业厅特产局大力支持下,杭州市成立了桑瘿蚊防治协作组,由杭州市农业局牵头,省农科院蚕桑所、浙农大植保系、省植检站及有关县农业部门参加.自协作组成立以来,桑瘿蚊危害地区的县、区公社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了大量工作.为了及时总结交流桑瘿蚊防治工作经验,杭州市桑瘿蚊防治协作组,于1983年12月6-8日,在桐庐县分水召开了桑瘿蚊经验交流会议.省农业厅特产局、植保植检站、省农科院蚕研所、浙江农业大学植  相似文献   

10.
<正> 桑瘿蚊是我县主要虫害之一,为害严重,种类较多。经过多年的大田调查研究,已发现有根颈瘿蚊、桑叶瘿蚊、桑椹瘿蚊、广东瘿蚊、桑瘿蚊等五个品种。我们根据这些瘿蚊的生长、不同危害程度,采取了人工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有力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于后: 1 桑瘿蚊生长与温、湿度、降雨量、日照等的关系。 我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丘陵地域,年日均温度16.3℃,湿度82.7%,最高年降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桑瘿蚊是我县桑树的主要害虫,为了摸索对该虫的测报和防治途径,在蔗螟,稻瘿蚊性引诱的启发下,从七七年起,我们利用桑瘿蚊雌虫活体的性外激素诱杀雄虫试验、事实证明,桑瘿蚊具有较强性引诿的特点,这就为桑瘿蚊的综合防治提供一个新途径,现将试验方法,及三年来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无锡市自1990年在宜兴市西渚乡桑场村桑田首次发现桑瘿蚊危害至今,已扩大到西渚、元上、太华、张渚四个乡(镇),受害面积达536hm~2左右,占宜兴市桑田总面积的80%,占无锡市桑田总面积的48%。其中西渚乡400hm~2桑田均遭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据1993年8月20日在该乡桑场村抽样调查,10棵桑树55根枝条总长3940cm,平均条长仅71.6cm,是正常生长桑树条长的60%,仅1993年因桑瘿蚊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为了全面系统地掌握宜兴市丘陵地区桑瘿蚊世代发生情况及消长规律,制定…  相似文献   

13.
桑瘿蚊是我省主要桑树病虫害之一。该虫体型小,周期短,繁殖快,受环境影响大,种群变化极具波动性,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成灾,准确预测桑瘿蚊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是有效控制桑瘿蚊危害的重要手段。现将桑瘿蚊的发生规律及测报防治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经三年防治桑瘿蚊农药筛选试验和家蚕残毒测定结果表明,5%喹硫磷粉剂是取代有机氯农药防治桑瘿蚊的有效土壤处理剂.得出:(1)5%喹硫磷粉剂对防治桑瘿蚊有良好的效果.1983年小区试验校正防效为95.7%,1984年和1985年大田试验为89.14—91.56%,与有机氯农药相似.(2)施用安全,采用施药区内桑叶养蚕均无急性中毒现象发生.(3)越冬代桑瘿蚊的生活力,休眠体最强,蛹最弱,在5月中旬对越冬代桑瘿蚊的蛹期施药效果最好.但是,喹硫磷对桑瘿蚊的各个发育阶段都有良好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县一九六七年新发现桑瘿蚊,受害面积逐年扩大,一九七二年组成桑瘿蚊防治调研组,经过二年多时间,才基本摸清了桑瘿蚊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提出防治措施,经实践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使全县一九七三年受桑瘿蚊为害的桑地面积达三万多亩(约占全县桑地面积的一半),到一九七四年下降到三千亩左右,近年桑瘿蚊已不成为灾害性的虫害。  相似文献   

16.
灭多威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杀虫谱广,毒杀力强,残留量低的特点,经省植保总站多年多点试验,对桑园鳞翅目高低龄幼虫及同翅目幼虫、成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在我县尚属初次使用.针对我县近年来桑瘿蚊危害比较严重,为了探讨该药在防治鳞翅目、同翅目害虫的同时,对桑瘿蚊防治是否有效?我们特此作了进一步的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桑瘿蚊(Diplosis sp.)在我县一年发生6代,各代危害始发期大致为,第一代6月14日,第二代7月1日,第三代7月21日,第四代8月4日,第五代8月17日,第六代为9月2日(各年因气候因素不同,各代危害始发期略有出入)。以第4、5代对桑树危害最为严重。近几年,我县桑瘿蚊普遍发生,发病严重的田块,产叶量要减少三分之二。为了尽快控制该虫的危害,我们于1990~1994年开展了桑瘿蚊发生规律的调查和防治技术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桑瘿蚊(Epimyia sp.)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一种严重的桑芽害虫.本省杭州地区的临安、富阳、淳安、桐庐等县,近年来大量发生,为害猖獗.我国广东、四川、湖北、河北、山东、安徽等省均有.日本在1916年已列为主要桑树害虫之一.朝鲜也有为害.桑瘿蚊的生活史虽有过一些研究,但通过饲养接种研究生活史,则未见报导.为此,作者参加浙江省桑瘿蚊防治协作组,从1983年起在临安昌化武隆乡后营村及本所先后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以期进一步探明桑瘿蚊的生活史和为防治桑瘿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桑瘿蚊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蚕业》2017,(3):36-38
在江苏苏北地区桑瘿蚊是桑树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桑瘿蚊繁殖快、传播迅速,一旦发生,来势很猛,在部分地区导致桑树受害成灾,本文结合生产实际论述了桑瘿蚊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江苏蚕业》1992,(4):31-32
<正> 我市自1987年在侍岭乡苗庄村发现桑瘿蚊以来,蔓延和危害面积逐年扩大,1988年蔓延到塘湖马楼、曹集农科、丁嘴六里井、仰化大同、关庙乔口等村的800亩桑园,1989年蔓延至运东重点蚕区的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