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季低温对小麦花粉育性及粒数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拔节后遭遇春季低温,每穗粒数下降,产量降低。为探明春季低温引起每穗粒数减少的生理原因,以春性小麦扬麦16和半冬性小麦徐麦30为供试品种,研究小麦倒二叶出生期(昼夜5℃/–3℃)、孕穗期(昼夜8℃/–1℃)和开花期(昼夜12℃/4℃)分别进行低温处理对小麦花粉育性及每穗粒数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倒二叶出生期和孕穗期低温均导致2个小麦品种在二胞花粉期和三胞花粉期花药中的多糖物质淀粉和蛋白质的代谢异常,绒毡层解体延迟;孕穗期低温还造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异常、出现微核等情况,影响正常雄配子体形成;花粉败育率表现为倒二叶出生期低温处理>孕穗期低温处理>开花期低温处理,徐麦30败育率高于扬麦16;3个时期低温均显著降低了2个小麦品种结实小穗数、每小穗结实粒数和每穗粒数,以倒二叶出生期低温处理穗粒数降低的幅度最大。相关分析表明,春季低温引起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绒毡层延迟解体、花药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导致的花粉育性下降,是春季低温导致小麦每穗粒数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开花期低温胁迫对四川攀西稻区水稻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荣萍  马均  蔡光泽  孙永健 《作物学报》2012,38(9):1734-1742
以3种籼稻品种和3种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 利用人工气候室在开花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 研究了低温胁迫对攀西稻区籼、粳稻开花和结实及两者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 开花期低温胁迫下籼稻和粳稻的开花习性、花药和花粉特性和结实表现不同。常规粳稻开花对低温有较高的耐冷性。低温胁迫下籼稻品种(组合)花药体积、花药开裂率、可育花粉率、柱头着花粉数和柱头花粉萌发率较对照降低幅度均比粳稻品种(组合)大; 籼稻品种(组合)各产量构成因素较对照降低幅度比粳稻品种(组合)大。相关分析表明, 结实与水稻花药和花粉主要性状有密切关系。开花期低温胁迫影响花药和花粉发育成熟, 使花药不能正常开裂、散粉不足, 可育花粉率和柱头花粉萌发率降低, 直接影响受精结实, 成为结实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李自超团队最近在水稻孕穗期耐冷基因克隆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他们发现:编码作物中十分保守的蛋白激酶基因CTB4a,能够提高水稻生殖生长期的耐冷性,在低温条件下水稻保持较高花粉育性,从而提高结实率和产量。水稻是一种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的冷敏感作物,在孕穗期遭遇低温会导致水稻不能正常发育而严重减产。李自超教授课题组与云南农科院合作,利用孕穗期耐冷高原粳稻和冷敏感粳稻为  相似文献   

4.
谢国禄 《作物育种信息》2006,(11):F0004-F0004
关于边缘地区作物改良策略,已经有人提出要提高大麦的异交率;而提高异交率则要以较高而持久的花粉活力为先决条件才能确保杂交受精成功。本研究通过与亲缘关系密切但为专性异交的物种H.bulbosum比较,调查了来自栽培大麦和野生大麦(分别为Hordeum vutgare ssp.vulgare和ssp.spontaneum)伸长花药和未伸长花药的成熟花粉的活力。调查时,小穗或花药取样后立即取出花粉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水稻孕穗期耐热性QTLs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然而,异常高温或低温导致籼粳亚种间杂种育性下降是影响其优势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USSR5(粳稻)/广解9号(籼稻)//USSR5回交群体为供试材料,构建了相应的分子连锁图谱,分别以高温处理下直接小穗育性及小穗育性热敏感指数为指标,对水稻孕穗期高温耐热性及其相对耐热性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s)分析。结果表明,在第2、4和5染色体上检测到孕穗期耐热性相关的QTL各一个,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6.4%~15.8%;在第4、8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与孕穗期相对耐热性相关的QTL,qhts-4和qhts-8,LOD值分别为3.81和2.86,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6.8%和9.9%。对其进一步的上位性分析表明,有8条染色体的4对位点存在基因间互作,小穗育性耐热性除受主效QTL控制外,还受基因间互作及修饰基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孕穗期持续低温对水稻的伤害机理,利用Y两优957、天优华占、Y两优1号和中早39这4个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分别在其幼穗分化Ⅴ期进行17.5℃、10 d的低温冷水灌溉处理。处理结束当天利用SPAD502测定剑叶SPAD值、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剑叶与颖花的抗氧化系统和渗透调节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ABA含量。结果表明,孕穗期低温胁迫降低了水稻的结实率与花粉育性,但不同品种的降幅有差异,分析认为结实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花粉育性下降。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剑叶SPAD值降低,且不同品种表现有差异。根据结实率的结果,Y两优957和天优华占可作为低温耐受品种,Y两优1号和中早39可作为低温敏感品种。低温处理后,低温耐受品种剑叶SOD、POD、CAT活性升高,颖花SOD活性降低;低温敏感品种剑叶SOD、POD活性降低,颖花SOD活性升高,与低温耐受品种相反。低温耐受品种低温处理后渗透调节物质在剑叶中大多高于对照,颖花中则均低于对照;低温敏感品种则呈现较为相反的趋势。低温处理后无论材料是否耐受低温,其颖花中AB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颖花与剑叶在抗氧化系统的SOD活性、渗透调节系统的PRO和STS含量等多个生理指标上大多呈现较为相反的变化趋势,推测水稻的源库受低温胁迫后可能存在一个动态平衡调节机制,为研究孕穗期低温胁迫对水稻生理特征影响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CM2 68 是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激素研究室新研制的水稻化学杀雄剂 ,经 1994~ 1997年试验表明 CM2 68具有较高的选择杀雄活性 ,在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使用 ,诱导水稻雄性不育效果明显 ,自交败育率可达 95%~ 10 0 % ,化杀制种产量在 1.0~ 1.5t/ hm2 。进一步研究表明 ,CM2 68通过干扰花药中淀粉及蛋白质的积累 ,抑制植物营养体向花药运输脯氨酸及花药自身合成脯氨酸 ,并降低花药中脯氨酸的利用率 ,引起花药营养匮缺 ,导致花粉败育。  相似文献   

8.
孕穗期低温冷害主要表现为麦穗抽出后整穗或一段穗失绿发黄或变白,小穗生长发育停止。  相似文献   

9.
水稻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雄性不育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用来生产杂交种子,开展轮回选择和创造基因库.近年来,对于水稻雄性不育进行了遗传学、细胞学和解剖学以及生理生化等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从生理学角度上讲,水稻雄性不育是属于功能性不育,小孢子在发生过程中出现败育,不能形成有活力的花粉.研究花药的生理生化过程,由于难于采集材料,加之花药体积小,要分析花药各层中发生的这些过程目前还有技术上的困难.由于应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细胞化学方法、电镜技术等,对花粉发育的生理生化过程(核酶和蛋白质合成)已有了一般认识[1],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株花药的生理生化过程可以丰富这方面的知识.有关水稻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通常是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雄性不育株花药与可育株花药之间的差异.这种比较分析过去往往只测定某一个时期,而不是在花粉发育过程中连续地进行生理代谢分析,所得到的资料很有限.近年来在生理生化研究中结合对供试材料的细胞学检查,鉴定花粉的发育时期,在小孢子发生过程的每个时期对雄性不育株花药和可育株花药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因而对水稻雄性不育的机理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北方杂交粳稻颖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方杂交粳稻辽优5218为试材,常规粳稻辽星1号为对照进行盆栽试验,在孕穗期进行低温胁迫处理,对花药形态及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研究低温逆境下杂交粳稻颖花结实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使花药变小,花药长度对低温更敏感,辽优5218花药长度下降率为16.2%,花药体积的下降率为38.9%,明显大于对照品种。12℃极端低温5d胁迫下,辽优5218产量构成因素受低温影响程度均大于对照品种;而在极端低温(12℃)1d和3d胁迫及17℃胁迫下,表现优于辽星1号的耐低温能力。鉴于花药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密切相关性,在北方杂交粳稻的栽培过程中要加强预防孕穗期低温伤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之目的是在水稻花药浮游培养中查明不使用石蜡封口对培养效率的影响,以便于改善培养方法。为了供试生理上均质的花药,将水稻密植栽培在钵中,从水稻主秆穗的特定颖花中采集含有1核中期~后期花粉的花药,每个小区培养1000个花药左右。  相似文献   

12.
孙俊  朱英国 《作物学报》1995,21(3):364-367
本工作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不同光周期处理下的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花粉及花药壁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的结果:1、农垦58S经长日照处理,小孢的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晚期,花粉内细胞器解体严重,花粉壁异常发育,花粉的外形不规则。2、可育花的绒层在单核时期已严重解体,而败育花药的绒毡层不能及时解体,直到与成熟花粉相当的时期仍有清晰的细胞结构。3、败育花药的中间怪解体也延迟。在以上基础上讨论  相似文献   

13.
植物花药发育是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花药物质和组成不断变化,呈现出显著的动态过程。关于花药发育过程中物质和组成变化的研究,人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未见用热分析法研究水稻花药发育过程及其动力学的报道。本文用热分析法研究了不同花粉育期野败型和红莲型两类水稻保持系可育花药的热分解过程,测定了花粉不同育期可育花药的热重/差热(TG/DTA)及其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获得了相应的热力学参数,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时期的热分解规律以及发育过程中花药物质变化与其不同育期的关系,建立了发育过程中水稻花药干物质增长的动力学模型,并计算了它们的表观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不同生育时期低温处理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研究吉林省水稻生育中后期低温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的低温处理下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进行研究,进而对水稻生产栽培和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吉林省水稻生产中后期的气候特点,对吉林省7个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进行空气低温处理,分析不同生育时期低温与稻米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对稻米品质影响最大的时期是灌浆期,其次是抽穗期,最小的是孕穗期;同时,不同水稻品种间耐冷性具有明显差异,低温处理下同一品种3种营养物质含量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差异与品种的耐冷性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同一生育时期3种营养物质的降低幅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在水稻灌浆期采取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对提高稻米的营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选育优良的水稻品种是增强水稻耐冷性提高水稻品质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开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粉粒性状及结实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明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及结实率的影响。利用人工气候箱在水稻抽穗开花期对特青及其渗入系YIL106进行高温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热敏感渗入系YIL106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柱头上花粉粒数、花药开裂系数和结实率降低幅度均大于耐热品种特青。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的花粉活力、花粉萌发率、柱头上花粉粒数、花药开裂系数、以及结实率都比常温条件下要低,且高温胁迫对热敏感品系的花粉粒性状及结实率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6.
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生理特性及花粉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器官的影响机制,以耐热水稻品系996和热敏感水稻品系4628为材料,在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8:00~17:00,37℃;17:00~次日8:00,30℃)和适温处理(8:00~17:00, 30℃;17:00~次日8:00,25℃), 研究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抗氧化酶活性、膜透性、MDA含量及花粉性状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中SOD、POD、CAT、AsA-POD活性在高温胁迫初期均明显增加,尔后快速下降,耐热品系996这四种酶活性增幅大于热敏感品系4628;热敏感品系4628花药中MDA含量和膜透性在高温胁迫下增幅大于耐热性品系996;高温胁迫导致花药开裂、花粉萌发率和柱头上花粉粒数的显著下降,花粉粒直径增大。但耐热品系996的前3项参数显著高于热敏感品系4628。高温胁迫下水稻花药中保持较高抗氧化酶活性、较好的花粉散落特性和花粉萌发特性及较低的膜透性和MDA含量,是品种耐高温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水稻低温敏两用系新资源363S是从三系杂交稻威优63F2代分离群体中筛选培育的,具有野败不育胞质。在24℃以下低温诱导表现稳定不育,26℃以上高温诱导可育,这两种温度条件下其花粉育性与小穗育性表现一致;在24~26℃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可染花粉增加,但小穗仍表现败育;短日处理有提高结实率的作用;恢保关系与目前使用的野败类型三系不育系基本一致。该不育基因可能与农垦58S系统的光温敏不育基因不等位。  相似文献   

18.
在本研究的水稻花药悬浮培养中查明了愈伤组织诱导时花药密度(每ml培养基上放置花药数)对愈伤组织形成效率的影响以及抹掉愈伤组织上粘附液体培养基对植物体再分化率的影响。为了供试生理上均质的花药,将水稻密植栽培在钵中,在生育期从主秆穗的特定位置的颖花中采集含有1核中期-后期花粉的花药。  相似文献   

19.
同核异质水稻雄性不育系花粉和花药发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树华 《作物学报》1980,6(4):225-230
本文是分析比较同核异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红莲—华矮15”和“野败—华矮15”的花粉和花药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学表现。实验结果表明:同为水稻华矮15的细胞核,经过核代换而转育到不同类型的细胞质中,虽经过多代的回交和培育,但二者在花粉和花药发育过程中,细胞形态学上的表现是存在差异的。  相似文献   

20.
纹枯病是杂交水稻制种大面积平衡增产的影响因素之一。此病危害叶鞘、叶片,致使叶片枯死,孕穗期受害,父本花粉量减少,造成花粉不足,最终导致减产。当环境温度达到28℃~31℃、相对湿度在95%~100%时,非常有利于病菌菌丝侵染蔓延。受此病危害,一般减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