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氏沼虾对维生素C的需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每公斤饲料分别添加0、50、100、200、400、800mg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LAPP)的半纯化饲料饲养初始体重约5.52g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rosenbergi9周。结果表明,添加LAPP使罗氏沼虾的相对增重率显著升高,蜕壳频率增加,蜕壳周期缩短。添加量达到50mg/kg的,可以保证罗氏沼虾正常蜕壳。肝胰脏和血淋巴中的Vc含量随饲料中LAPP水平的上升而上升,LAPP的添加量达200mg/kg时,肝胰脏中的Vc达到饱和;而血淋巴中的Vc含量则随饲料中LAPP水平的上升一直上升。若饲料中缺乏LAPP,则罗氏沼虾全虾的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下降,而肝胰脏中的粗脂肪含量上升。以增重率为指标,用突破点直线回归法确定罗氏沼虾饲料中Vc多聚磷酸酯的适宜含量为111.9mg/kg。  相似文献   

2.
应用17α-甲基睾丸酮促进虹鳟稚鱼生长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5~10毫克17α—甲基睾丸酮投喂虹鳟稚鱼,能有效地促进其生长。该激素还对虹鳟稚鱼烂鳍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虹鳟鱼稚鱼培育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了虹鳟稚鱼培育综合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提高稚鱼开口成活率、育成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虹鳟的养殖     
三、虹鳟稚鱼的饲养虹鳟在发育过程中不同的发育阶段有着不同的称呼。对于它们的称呼列于表1。  相似文献   

5.
小瓜虫病是对虹鳟、金鳟稚鱼危害较大的一种体表寄生性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大批死亡。为实施无公害虹鳟、金鳟的养殖生产,我们在虹鳟、金鳟稚鱼培育期,试验总结出用辣椒 生姜和鱼虫克星(槟榔 苦楝)等中药浸洗防治小瓜虫病的有效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试验设计3个温度处理组分别为8~10℃组、12~14℃组和16~18℃组,每组设3个平行,试验期40天,研究水温对全雌虹鳟稚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温度下,全雌虹鳟稚鱼各温度组体长、体重差异显著(P<0.05).以16~18℃组体重增长优势最为明显,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显著高于8~10℃组(P<0.05),日增重DWG极显著高于8~10℃组(P<0.01).研究显示,16~18℃为全雌虹鳟稚鱼较适宜养殖水温,全雌虹鳟稚鱼在该温度范围内将获得理想的生长优势,有望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凌跃进 《鲑鳟渔业》1991,4(2):66-71
在阿村水库坝下冷水区内网箱培育虹鳟亲鱼,13尾三龄雌鱼共产卵28350粒,获发眼卵14638粒,卵出仔鱼12000尾,上浮稚鱼9546尾。试验证明了在该水域用网箱培育虹鳟亲鱼进行人工繁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江泓 《海洋渔业》1981,(3):16-17
<正> 旅大市水产养殖公司研究所,于1980年度成功地进行了1龄虹鳟和虹鳟稚鱼的海水驯化饲养。目前,摄食正常,生长良  相似文献   

9.
王诗瑶 《科学养鱼》2000,(12):40-41
上浮稚鱼是指孵出后,卵黄囊吸收 2/3,开始上浮到开口摄食人工饵料,全长 18~ 28毫米,体重 70~ 250毫克的虹鳟鱼苗。上浮稚鱼的培育是虹鳟苗种饲养过程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成活率较低的阶段,成活率一般为 60%左右。经生产实践,现对提高虹鳟上浮稚鱼培育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仅供同行参考:   一、培育池结构   培育池并联设置在接近水源的上游,注入的新水只能一次利用,不宜重复使用。一般为长方形水泥池,面积 30~ 60米 2,进水口设置闸网,防止野杂鱼进入和鱼苗逃逸,排水口与培育池等宽,用 12目网眼的铁丝网定…  相似文献   

10.
用废水培养水溞做为虹鳟开口饵料,经58天试验,1立方米的大型培养池可维持1000尾开食时虹鳟稚鱼,成活率95%,平均日生长率4%。  相似文献   

11.
虹鳟从上浮稚鱼开始至大规格鱼种阶段,其培育技术难度较大,为虹鳟养成的重要阶段。其生长成活因环境条件、水温、饲料和养殖技术而有较大差异。我国各地虹鳟苗种的生产技术水平不一,目前苗种成活率仅10~15%(牛鲁祺1987)。我们试图通过本试验,研究苗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省虹鳟养殖技术及其经济效益,积累和  相似文献   

12.
虹鳟肝损伤的中草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续 《淡水渔业》2002,32(3):31-32
虹鳟的肝损伤是指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 ,肝细胞受到损害 ,肝脏机能紊乱而发生的一种病理现象。它是伴随着虹鳟的人工养殖而出现的。其主要原因是摄取了脂肪被氧化的饲料或营养不全的饲料 ,在稚鱼、成鱼及亲鱼饲养阶段均可发生。据作者调查 ,虹鳟肝损伤在甘肃省各养鳟场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 ,并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详细描述了虹鳟肝损伤的病理特征及近十年来中草药治疗的效果。1 虹鳟肝损伤的病理特征近十年来共解剖检查肝损伤的稚鱼、成鱼及亲鱼 2 16 2尾 ,其主要的病理学特征为 :病鱼体色变黑 ,行动迟缓 ,离群独游 ,有的背鳍露出浮于…  相似文献   

13.
虹鳟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虹鳟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水质、pH、氨氮浓度、盐度、水温、水流、溶氧、稚鱼期管理、苗种、成鱼养殖技术,达到养殖鲑鳟鱼类条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钱续  赵志明 《水利渔业》2005,25(4):96-97
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了虹鳟养殖过程中传染性胰脏坏死症、稚鱼细菌性鳃病、亲鱼产后死亡、肝损伤、营养性肝病和肌病等病害的发病原因、症状和采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应用外源性类固醇激素:甲基睾酮和雌酮投喂虹鳟稚鱼对其性腺发育和性别分化影响的光显观察结果。利用激素诱导性反转,培育全雌虹鳟种群的研究,对虹鳟鱼养殖生产有一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97年末我国有23个省市区发展了鲑鳟鱼养殖业,已建成虹鳟养殖场400多个,年生产虹鳟3000多t。截止到2000年为止,北京市鲑鳟鱼养殖面积已达到88650m2,年产商品鱼达到1675t。 一、北京市鲑鳟鱼养殖业发展的简要回顾 1964年,北京市接受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平壤市赠送的虹鳟鱼亲鱼24尾,当年稚鱼200尾,并在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进行试养,由此我市开始有了鲑鳟鱼养殖业。 至1977年,虹鳟的养殖为试验阶段,主要进行保种饲养和虹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1978年以后,虹鳟的养殖进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是一种介于动、植物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生物,具有动、植物性质的蛋白质组成。但因对其被水产动物消化利用程度上的分歧,以往一直未将其当成饵料生物来开发利用。近几年来日本等国产广泛地用作仔鱼和稚鱼的饵料,作为专利产品进行生产和销售。本文介绍了纤细裸藻的生物学特征、培养技术、生化成分及作为鱼类(虹鳟和真鲷)饵料的效果等概况。  相似文献   

18.
在饲料中添加蚯蚓对虹鳟稚鱼生长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琳  唐皖江 《淡水渔业》1988,(4):16-17,20
在饲料中添加3%的蚯蚓粉,对虹鳟稚鱼的生长及成活有明显效果。增重1公斤鱼种,饲料成本降低0.97元。  相似文献   

19.
试验结果在总面积333平方米的二个水泥池中由508,558尾上浮稚鱼养成19.77克鱼种226,447尾,总重量4467.5公斤,总成活率44.5%,鱼种养成密度每立方米1942.9尾、38.33公斤。饲料系数1.2,饲料效率83.77%。本文阐述了虹鳟稚鱼高密度饲育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活饵料中Vc对黑鲷仔稚鱼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饵料中Vc对黑鲷仔稚鱼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APRIMARYSTUDYONTHEEFFECTSOFVITAMINCINLIVEFOODSONTHEGROWTHOFSPARUSAURATUSLARVAE刘镜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71)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