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1952~2010年新疆统计数据,对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进行分析,并运用就业弹性系数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52~2010年新疆GDP和总就业人数在不断的上升;三次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也表现为一定的变化规律,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以1992年为分界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各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趋势相对应,但以1979年以后趋势明显;就业弹性系数分析得到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差异明显;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中,仅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0-2008年相关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对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计算,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匹配程度.认为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就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为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发特色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传统第三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以及发展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三峡库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和就业GDP弹性的测算,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分析三峡库区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多角度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三峡库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和就业GDP弹性的测算,从产业结构的视角分析三峡库区就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第二产业发展、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多角度对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并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格局、增强劳动力素质能有效提高福建省经济水平和就业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理探测器揭示就业结构对土地开发度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旨在为新常态下差别化就业支持政策与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提供政策依据。结果表明,①2000—2016年,中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呈先增加再缓慢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及其比例持续增长,东、中、西地区3个区域就业结构变动有所差异。②2009—2015年,全国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均有显著影响。东部、中部、西部地区3个区域土地开发度的主导驱动因素有所差异,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影响较显著,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对土地开发度有显著作用。劳动力不同就业行业对土地开发度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产业结构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亚辉  祝凤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821-19824
根据1978~2008年有关甘肃省三次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在产业结构效益分析方法综述的基础上,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偏离-份额分析模型,从不同角度对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产业结构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第一、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小,而第二产业较大;产业结构偏差系数较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极不对称;朝阳产业比重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三次产业竞争力都相对较弱,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就业问题是我国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解决就业的方法之一。由于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较第二产业高,各级地方政府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首选,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这其实是对产业结构理论的误解。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第一和第二产业为支撑才能持续。要解决就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来看,关键在于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劳动者素质以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王倩  李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48-8751
根据2004~2010年全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我国东、中、西部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以及不同地区不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三次产业结构对东中西不同地区碳排放量的影响不同,东部地区的碳排放量受第二产业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受第一产业影响相对于东、西部地区较大,西部地区受第三产业的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0.
周超  揭蕾  冷碧滨  姜睿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317-2320,2345
根据1978~2011年江西省三次产业GDP和就业人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并以建立的向量自回归模为基础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江西省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江西省第一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不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第二、三产业产值与就业人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第二产业的发展对于解决就业问题作用很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就业的促进效应存在时滞;就业人口对于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小,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一种新的研究资本结构市场结构关系的理论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该理论将现代财务理论、产品市场和企业战略行为理论联系起来。财务杠杆会改变权益回报率,由此 影响产品市场策略的均衡。由于融资工具可以改变剩余现金流的所有权和公司在市场中 投资或反映的能力,所以资本结构可以影响行业产品市场。这些改变会影响竞争者对一个 公司的潜在行为的信心和预期。反之,有远见的企业将预测财务决策对产品市场的影响, 因此,产品市场条件会影响财务决策。这样,两者之间就表现为一种相互作用。本文的主要 目的是研究这种相互作用,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公司治理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12.
农村居民消费有很广阔的市场,认识和处理好农村居民消费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安徽省1999-2008年数据,通过结构变动度、信息熵数指标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特点,建立模型反映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对于产业结构的影响事实。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条件:即生产力水平、消费需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金供给、科学技术,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城镇化和高学历化转变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人口的城镇化虽然理论上可能导致农业种植结构的“去粮化”,但由于农业经营主体结构和农户兼业经营的限制,使得人口的城镇化反而加大了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而人口老龄化会促进农业种植结构的“趋粮化”,人口高学历化会抑制农业种植结构的“趋粮化”。  相似文献   

15.
树莓果实显微及超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树莓品种菲尔杜德(Rubus idaeus L.cv.Fertod Zamatos)为试材,分别采集花后7、14、21、28、30、32 d的果实,进行显微结构和超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树莓果实由外、中、内3层果皮和种子组成,属于聚合小核果类型。在果实发育初期,细胞排列紧密,细胞壁明-暗-明结构明显,细胞器丰富。随着果实成熟变软,果肉细胞细胞壁发生扭曲变形,中胶层瓦解,明暗分区结构消失,细胞器显著减少,质壁分离严重。  相似文献   

16.
刺五加种群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生境下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样地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和径级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蒙古栎林中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级结构比较稳定,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杂木林刺五加种群的年龄级结构处于不稳定状态.刺五加种群的高度级和径级结构分布规律与年龄级分布相似,这与刺五加种群所处的群落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超长地下建筑物伸缩缝处的防水构造是薄弱环节,地下室的渗漏问题是当今建筑的质量通病。从设计、施工2方面对大型地下室顶板伸缩缝的渗漏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苏南某城市天禧住宅小区地下室的施工实例,介绍了兼作覆土绿化或小区道路的地下室顶板伸缩缝的防水构造,通过凹槽式伸缩缝节点,用多道防线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防水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地下室顶板的伸缩缝渗漏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克里雅河绿洲为例,选取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中的21个指标构建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灰色关联技术对克里雅河绿洲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关联度、耦合度和时序特征进行测度分析,以揭示两大系统的耦合度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克里雅河绿洲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要素的耦合机理比较复杂,各要素之间彼此关联强度不一;2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的耦合度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时序性,与1999年相比,2009年以后耦合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作者对高校图书馆员知识结构调整有关问题的探讨,意在知识结构调整对未来的高校图书馆工作影响分析,从中理解高校图书馆员这一特殊群体进行知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