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病急、病死快,2~6周龄的雏鸭最易感染发病。今年6月我镇养鸭户饲养的4周龄雏鸭发病,表现为雏鸭发蔫,拉稀,个别雏鸭死亡,送病鸭到我站诊治,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用庆大霉素进行抗菌治疗,同时开展  相似文献   

2.
鸭大肠杆菌病又名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本病的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雏鸭(1~3周龄)最易感染大肠杆菌病,发生症状重,损失严重,给养鸭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一例雏鸭大肠杆菌病,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病情,取得良好效果。为防治雏鸭大肠杆菌病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鸭的一种常发病,可侵害各日龄的鸭,但主要以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多发。发病雏鸭多以败血症为主,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等。河南省信阳市某养鸭场3 000只樱桃谷雏鸭出现眼睛肿胀、流泪、拉稀、跛行或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现象。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鸭大肠杆菌病,进行了敏感药物筛选和全群治疗,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瘤头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某血清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各种日龄的都可感染发病,特别对雏鸭常常引起大批死亡,对养鸭业危害严重。2004年9月份临沂市某养鸭户饲养的1600余羽4周龄左右雏瘤头鸭发生了一种以心包炎、肝周炎和急性败血死亡为主的疾病,据统计发病期间雏鸭的死亡率达到21.6%,给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我们通过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等手段,确诊为瘤头鸭的顽固性大肠杆菌病,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探索性治疗,逐步控制了病情发展。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是近年来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疾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感染1~8周龄的雏鸭,2~3周龄的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脑膜炎和干酪性输卵管炎为病理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可引起各种年龄鸭感染发病,而雏鸭感染发病后的病变特征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相似,并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混合感染,临床上很难将两者区分。笔者根据潢川县某养殖场发生的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病例,谈这两种疾病的鉴定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在临床上有大肠杆菌性败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脐炎、蜂窝织炎等病型。大肠杆菌病是鸭的常发病,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或中鸭。发病以秋末和冬、春多见,可引起败血症,死亡率较高。2011年7月,山东省滨州市周边某鸭场发生了一起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诊断为鸭大肠  相似文献   

8.
1主要细菌病1.1鸭大肠杆菌病鸭大肠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不同品种或日龄的鸭均有染病几率,以2~6周龄雏鸭易感,商品肉鸭感染死亡率接近50%。1.2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该病也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败血症等,是鸭疫里默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传染疾病,多发于1~8周龄雏鸭,发病率、致死率分别高达90%与75%。1.3鸭巴氏杆菌病该病又称鸭霍乱、鸭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鸭巴氏杆菌病无明显季节性,以大于1月龄的鸭易感,具有流行性强、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等特征,极易引发禽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鸭大肠杆菌病又名鸭大肠杆菌性败血症。本病的特征是发病急、死亡快,主要是侵害2~6周龄的雏鸭,给养鸭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1发病情况2015年11月13日,大田县建设镇一养鸭户饲养的1 500只32日龄的肉用雏鸭,突然发病,精神不振,采食量减少,第二天就死亡20余只。山垄田放养,防寒保温条件差,缺少管理。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主要是肝脏发生炎症。本病常给鸭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症,主要侵害2~6周龄的雏鸭,两者混合感染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很高。  相似文献   

11.
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与气温多变季节多发,3~6周龄的雏鸭、产蛋母鸭多发,而育成鸭较少发病。对大肠杆菌病的治疗,应先做药敏试验,选用高敏药物交替应用,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鸭大肠杆菌病的病原特点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大肠杆菌病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多病型的疾病总称,是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因而又名鸭大肠杆菌败血病。本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国内各地的鸭群普遍存在感染并常有发病。本病的特征是病型众多,发病急、死亡快,主要侵害2-6周龄的小鸭,其中以雏鸭或小鸭的败血症和产蛋母鸭的卵黄性腹膜炎(蛋子瘟)危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肉鸭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发病,1~5周龄雏鸭发病率较高,5周龄以上的肉鸭很少发病。在鸭舍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环境污浊时,常会引起发病率升高。肉鸭生长速度较  相似文献   

14.
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鸭的一种原发性或继发性传染病,大肠杆菌属条件致病菌,各种日龄的鸭场均可感染发病,但以幼鸭多见。所表现的病型随不同的日龄而异,大肠杆菌病也是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鸭都可以发生感染致病,但临床上以2-6周龄的鸭多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产蛋种鸭以温暖潮湿的雨季易发;而密闭饲养的肉用雏鸭则以冬春季节多见。  相似文献   

15.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精神沉郁、头颈歪斜、共济失调为特征;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雏鸭精神不振、拉稀,育成鸭或蛋鸭呼吸困难、产蛋量下降为特征。鸭感染鸭疫里默氏菌病后,抵抗力降低,继而感染大肠杆菌病,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给养鸭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以来,笔者诊治了多起鸭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现将诊治情况和体会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2003…  相似文献   

16.
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又名鸭传染性浆膜炎,主要以三炎(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为主要病变特征,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鸭和雏鹅等多种禽类的接触性传染性病[1]。大肠杆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可引起鸭特别是雏鸭的大肠杆菌病,以败血症、腹膜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肝周炎、心包炎等表现为特征[2]。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大肠杆菌常常同时存在于鸭群及其环境中,两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在季节交替、温度较低、饲养环境较差、鸭舍通风差和地面潮湿时,两者常交替或同时暴发,均可引起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鸭感染,2~6周龄雏鸭易感,可造成雏鸭大量死亡,耐过的雏鸭生长发育受阻,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3]。现将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雏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引起雏鸭的感染和发病是雏鸭饲养阶段常见、多发的败血性传染病,病鸭病变的特征为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近年随着规模化养鸭业的不断发展,雏鸭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成为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常见的禽类中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主要为O1、O2、O35、O78,在不同动物及其不同类型的大肠杆菌感染中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具有较大的差异。目前,未见引起雏鸭感染致病大肠杆菌病的血清型的系统研究资料。本研究对自1999年以来从13个不同地区规模化养鸭场患大肠杆菌病的雏鸭分离的265株大肠杆菌对雏鸭…  相似文献   

18.
<正>鸭大肠杆菌病是养鸭中常见的多发病,该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故又称为大肠杆菌败血症。养鸭生产中如不对此病加以重视,容易导致重大损失。1流行传播大肠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各种日龄的鸭均可发生,尤以24周龄的雏鸭或中鸭更为易感,秋末和冬春季节多见,发病率可达70%4周龄的雏鸭或中鸭更为易感,秋末和冬春季节多见,发病率可达70%90%,当鸭场卫生条件较差、舍内地面潮湿、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等因素存在时,往往容易导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是发展养鸭业的大敌。雏鸭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雏鸭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尤其是出血性肠炎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对雏鸭的危害非常严重。笔者在门诊中遇到一起雏鸭病毒性肝炎与大肠杆菌混和感染的典型病例,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鸭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来本镇一批养鸭户反映鸭子不好养,预防接种了多种疫苗,也用了大量抗生素,但发病率日趋增高,治疗效果越差。为此述者深入实地调查,了解到养鸭户多于海泥土质的滩涂或低洼地围塘常年养鸭,密度较高,场地使用年限长,卫生条件差,无消毒制度。经检查该场所患鸭病系鸭大肠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 发病特点 该病冬春多见,夏秋较少,天气突变时常发生。1~5周龄小鸭常发生,1~3周龄最易发病,其发病率10%~30%。5周龄以上肉鸭很少发病,种蛋鸭发病多呈散发性。据观察该病有3种类型。11~2周龄雏鸭患卵黄囊炎型;22~5周肉小鸭患肝周炎型;3种蛋鸭患腹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