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转化桑叶的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子实体对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体重、血糖、血清胰岛素、肝糖原、果糖胺、血脂代谢、体内氧化压力、肝脏中糖代谢酶活性等的影响.转化桑叶的鸡腿菇子实体提高了单一毛头鬼伞子实体或桑叶的降血糖作用,促进了胰岛素分泌,降低了体内氧化压力,提高了糖代谢的酶活性,但对血脂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的降血糖作用,测定了糖尿病小鼠喂养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后血糖、血脂及肝脏、肾脏组织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酶活等指标,并分析了发酵液中的成分。结果表明,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可以降低血清中血糖、果糖胺、甘油三酯、丙二醛含量,提高脏器中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同时,与未转化桑叶的发酵液相比,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中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黄酮和多酚含量显著增加高,进一步分离得到的4,5-二羟基,2-甲氧基-苯甲醛含量也显著提高。无论从功效还是发酵液成分变化都已说明鸡腿菇转化桑叶发酵液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为药用真菌转化中药提高降血糖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粗毛纤孔菌(Inonotus hispidus)菌蕾子实体、成熟子实体和老化子实体对小鼠急性肾脏和睾丸损伤的修复作用,设置空白组,模型组,菌蕾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成熟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和老化子实体低、中和高剂量组,所有子实体的低、中和高剂量分别为300、600、1200 mg· kg1,每组10只,构建小...  相似文献   

4.
以小鼠为受试动物评价一株野生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菌株ZMM-3人工栽培子实体的食用安全性,结果在高、中、低(5000、500、50mg/kg·d)剂量组实验中小鼠全部健活,体征、体重、行为、外观、脏器系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脏器结构均无明显异常,表明供试毛头鬼伞子实体对小鼠没有亚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鸡腿菇复合制剂的抗肿瘤作用,为鸡腿菇复合制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通过腹股沟皮下注射S180肿瘤细胞建立小鼠肿瘤模型,把接种肿瘤细胞后的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鸡腿菇复合制剂低、中、高剂量组,2周后检测小鼠体重和肿瘤大小的不同。结果表明抗癌药物环磷酰胺的肿瘤抑制率为71.8%;鸡腿菇复合制剂低剂量组(1 233 mg·kg-1)、中剂量组(2 466 mg·kg-1)和高剂量组(3 699 mg·kg-1)的肿瘤抑制率分别为14.3%、43.5%和50.4%。这说明在实验条件下,鸡腿菇复合制剂具有明显抑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以羽叶决明(Chamaecrasta nictitans)牧草替代麸皮栽培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对其子实体产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子实体产量以羽叶决明替代20%麸皮处理的最高,为每袋235.2 g;所有处理鸡腿菇子实体中均含有豆蔻酸、棕榈酸、十六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二十二烷酸等8种脂肪酸,其中羽叶决明替代20%麸皮处理的鸡腿菇子实体中各种脂肪酸相对含量均接近或优于对照,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7.
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c(Mull.Fr)Gray),又名毛头鬼,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食药兼用菌。因其原料来源广、栽培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产量高、食味鲜美、营养丰富而倍受菇农和消费者的喜爱。随着鸡腿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害不断出现且危害程度逐年加深,降低了种植者的经济效益,对鸡腿菇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但对鸡腿菇子实体病害症状及防控措施,目前尚无系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白菜冻干粉(Chinese Cabbage Freeze-Dried Powder,CCFDP)对高糖高脂饲料饲养小鼠餐后血糖的影响,对血糖筛选合格小鼠分别进行6组处理:正常对照组、高糖高脂饲料饲养造模对照组、造模+同时口服灌胃CCFDP低剂量组、造模+同时口服灌胃CCFDP高剂量组、造模+造模15 d后再同时口服灌胃CCFDP低剂量组、造模+造模15 d后再同时口服灌胃CCFDP高剂量组,45 d后检测小鼠餐后血糖值、血清中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脂蛋白(HDL-C)、低密脂蛋白(LDL-C)等指标。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150 mg/(kg·d)CCFDP能有效降低高糖高脂饲料饲养小鼠的餐后血糖值以及血清TG和LDL-C。CCFDP能显著降低高糖高脂饲料饲养小鼠的餐后血糖,为糖尿病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蝙蝠蛾拟青霉(Paecilomyces hepiali)菌丝体粉(MPPH)对高尿酸血症小鼠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别嘌呤醇组(5mg/kg)、低剂量组(MPPH 250mg/kg)、中剂量组(MPPH 500mg/kg)、高剂量组(MPPH 1000mg/kg)和正常MPPH组,分别给药7d后,同时灌胃次黄嘌呤(500mg/kg)和注射氧嗪酸钾(100mg/kg)联合诱导小鼠构建高尿酸血症模型,继续给药7d,测定小鼠的尿酸、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以及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XOD)活性和尿酸盐转运蛋白1(urate transporter 1,URAT 1)水平。结果表明:MPPH可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的尿酸含量(P0.01),升高尿液中尿酸水平(P0.01),抑制肝脏中XOD活性和肾脏中URAT 1过度表达,促进尿酸排泄,且不影响小鼠体重增加,对肝脏、肾脏也无损伤。  相似文献   

10.
以动物实验的方法分析裂褶菌改善人体疲劳的情况,检测裂褶菌子实体干粉和发酵液对小鼠肝糖原含量、肌糖原含量、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力、乳酸脱氢酶(1actic dehydrogenase,LDH)活力、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含量及血乳酸(1actic acid,L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小鼠的肝糖原含量、SDH活力及LDH活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饲喂100%基础饲料)(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肌糖原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运动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小鼠的BUN增量和LD的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裂褶茵具有明显解除运动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鸡腿蘑对小鼠骨髓细胞的遗传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小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及微核试验对鸡腿蘑进行遗传毒理检测。结果表明:用鸡腿蘑浸提液处理过的小鼠,其骨髓细胞微核率及SCE频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这表明,鸡腿蘑无致畸变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不同配比甘蔗叶进行鸡腿菇袋栽试验,结果表明,以75%甘蔗叶加10%棉籽壳、8%麦麸、5%桐麸组成的培养基配方栽培鸡腿菇,生物转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鸡腿菇菌株农艺性状比较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鸡腿菇的15个栽培菌株和1个野生菌株为试验材料,对菌株进行了农艺性状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菇菌株菌丝体日均生长速度在2.34 mm·d~(-1)~3.93 mm·d~(-1)之间,在菌丝体密度上有差异;菌株间子实体的菌帽长度和菌柄直径间也存在差异;生物学效率测试表明Co9、Co10、Co11、Co18、Co5为适宜于南充地区栽培的菌株,其生物学效率分别为117.55%、104.97%、113.07%、104.64%、100.49%、102.55%。经相关分析后,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帽长度、菌帽厚度与单个子实体重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鸡腿蘑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电泳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三个鸡腿蘑菌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酶谱具有相似的酶带,但其酶带数目、宽窄及颜色的深浅存在着差异。同时还测定了鸡腿蘑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野生鸡腿蘑含有16种氨基酸,栽培鸡腿蘑含有14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不同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研究 11种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覆土深度对子实体产量、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数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覆土越厚 ,幼蕾数越少。当覆土深度在 0 5~ 3cm时 ,子实体产量和有效子实体数随着覆土层的加厚逐渐增加 ,在覆土深度为 3cm时达到最大值 ,覆土深度大于 3cm时 ,则随着覆土层的加厚而逐渐减少。从生产的角度看 ,覆土 3cm是比较适宜的覆土深度 ,此时的子实体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选用鸡腿蘑H5菌株,通过麦秸、棉籽壳、腐叶土和麸皮配比影响子实体产量的回归分析,筛选出栽培鸡腿蘑的麦秸腐叶土混合料的两个高产配方:麦秸52.5%,棉籽壳15%,腐叶土22.5%,麸皮10%;麦秸50%,棉籽壳15%,腐叶土20%,麸皮15%。两配方均添加白糖1%,尿素0.3%,过磷酸钙1%,石灰1.5%。  相似文献   

17.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腿菇母种培养基使用最多的是传统的PDA培养基。然而在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发现,鸡腿菇能够在PDA培养基上生长,但萌发力比较弱、长势缓慢、菌丝活力差,进而影响其产量。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改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验对鸡腿菇母种培养基的配方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并进行了分别以棉籽壳、牛粪为主料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鸡腿菇的母种培养基比传统的PDA培养基更适宜鸡腿菇生长需要,且用牛粪为主料栽培鸡腿菇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覆土材料对鸡腿菇出菇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不同覆土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的测定,分析了不同种类覆土材料对鸡腿菇出菇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营养成分较高的覆土材料——腐叶土有利于鸡腿菇产质量的提高,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覆扇叶土的覆土层的电导率呈上升趋势而pH值呈下降趋势较其它两种覆土材料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