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文章主要论述2013年的香港花卉展览艺术园圃的造园特点和艺术特色。艺术园圃切合主题“春日万花筒”,突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特点,结合现代科技和艺术元素,烘托主题意境和彰显地域文化,让人赏心悦目和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以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参展小园圃"君子之约"为例,研究探讨短期展览型小园圃设计制作方法与经验。该园圃模拟温泉湿地景观,是该届园博会中使用建筑材料最少、造价最低的园圃之一。  相似文献   

3.
广州小园圃的营造特点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广文 《广东园林》2006,28(3):13-15
对历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展览小园圃的营造特点作了总结,并对优秀小园圃的标准以及粤港两地展览性小园圃的造园艺术特色作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张晓华 《广东园林》2012,34(6):46-49
"莲.溪"艺术园圃以"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为设计原则,浓缩提炼南沙特有的民居建筑"镬耳屋"、水系景观、渔船、渔女、蚝壳花窗和湿地植物等要素,在有限的场地中"因地制宜"进行园林布局,通过借景、透景、添景、遮景、缩景等手法来实现空间景观的渗透,增加景观层次,扩大景观面,主题鲜明突出,内涵丰富,突出展现了岭南地区滨海区域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5.
浅谈艺术园圃《春舍》的设计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春舍》荣获第十七届广州园林博览会永久性园圃特等奖。该园圃设计以岭南园林元素为基本要素,揉合了传统与现代园林在空间布局与细部刻画手法方面的精华,亲切自然且意境深远。文章对园圃《舂舍》的艺术构思、总体布局以及细部设计进行了分析,从而探讨艺术园圃的设计与建设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参展作品"满园春色"艺术园圃,获2017年香港花展"最佳设计(园林景点)金奖"。项目以园林艺术造景手法,配合光、声效果,凸显作品"爱"的内涵,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设计要素、多样的植物材料和配植手法,采用场地塑造以及立体绿化等特殊方式达到充分表达和突出主题的目的,通过光电声效果提升作品的意境,并精心组织前期工作保障材料质量使园圃达到最佳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吴欣 《广东园林》2012,34(5):63-66
小园圃作为展览性的小园林,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和关注。植物配置作为小园圃的主要造景方式,对小园圃的成败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园圃因规模小等特点而在植物配置上有其独特的方式,文章基于一些实例对此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广州园林博览会的布局特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英 《广东园林》2009,31(1):46-48
已举办了14届的广州园林博览会,从游览线路的安排、园圃展区、公共景点、展馆的合理配置等方面进行巧妙布局;并充分考虑不同性质展区的展览效果、植物寿命,以及游人的聚散与安全疏导等因素,营造人、自然与艺术和谐共融场景。  相似文献   

9.
"垃圾分类之蚂蚁总动员"艺术园圃获得第二十二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临时展览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属单位一等奖。其设计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立意,利用绿色环保材料造景,契合所在场地氛围要求,采用故事型立体花坛形式,把垃圾分类理念转化为容易被儿童所接受的表现形式,以倡导生态环保之风。  相似文献   

10.
"魔法花园"是第二十四届广州市园林博览会的特等奖参展小园圃,通过研究园林植物在其景观意境营造中的作用,从植物的色彩、形态、文化、情景交融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采用结合实际应有场景的方式进行讨论,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对观赏者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利用这些不同影响以在小园圃景观中表达特定景观主题、营造相应意境的方式,以期为创造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植物景观、提高园林景观的内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昕彦 《广东园林》2022,44(1):74-78
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园始建于2010年,是辰山植物园最早、最重要的专类园之一,2015年作为核心展示区向专类花园发展的先导项目进行整体改造.为了探索植物专类花园景观营建中的关键要素,以上海辰山植物园月季园为研究对象,基于美景度评价(SBE)法对其景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辰山植物园月季园景观特色突出,植物品种丰富,整体...  相似文献   

12.
以植物景观设计为理论基础,从兰科植物专类园中不同植物与多种园林要素的组合搭配等方面,对福建农林大学森林兰苑、于山兰花圃、旗山兰花苑进行调查,记录园内植物造景现状,并拍照记录。调查结果表明,福州市兰科植物专类园植物造景存在季相变化不明显、兰花配置形式相对单一等问题。文中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具体并可实施的建议,旨在为兰科植物专类园的建设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人居文化的活标本——朱家花园,是云南建水县古建筑文化和民居建筑文化的艺术珍品。对朱家花园建筑布局、整体景观特色及空间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了朱家花园整体布局、各功能分区景观艺术特色、环境空间艺术特点,并运用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与评价了朱家花园实景以及其他南方私家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4.
王力  王锦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4):142-144
对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福建生态园的园林植物群落进行物种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季相的研究。生态园共有植物23种,分属于17科,22属;园林植物水平配置以自然式为主;园林树木胸径都集中在20cm以下,冠幅都在4m以下;乔、灌、花草成层形成典型的园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树高集中在3~6.5m范围;园林植物群落外貌四季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人文山水.诗意长安园是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专类园之一。园区规划设计深入研究《诗经》和《辋川集》等经典诗词,提取创作元素,合理布局地形、建筑、水体、植物等要素,集中展示古代文人的生活场景,再现中国传统园林的诗画意境。  相似文献   

16.
王艳 《广东园林》2014,(4):10-13
古典园林中的意境通常指造园者对自然景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在景象上寄托以某种精神情感,然后加以引导和深化,使观赏者在游览观光时,触景生情,产生共鸣,激发联想,享受审美的愉悦,是达到景外之景、景中有象的一种联想境界。文章通过对东湖公园东区景观环境的设计进行分析,研究现代园林文化意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7.
施皓 《林业调查规划》2023,48(3):227-230
通过阐述历史园林及人居语境概论的内涵,分析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现状中存在的植物景观建设水平差异较大,缺乏专业的养护管理,缺乏有针对性的植物景观保护理论指导等问题。从各类型植物保护与配置措施以及植物景观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角度,对人居语境下的历史园林植物景观保护与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实现植物景观保护与开发协同发展,提高历史园林的观赏性。  相似文献   

18.
新多年生主义伴随着花境、花园的丰富而流行,是一种营造自然生态和可持续性植物景观的种植理念。但目前国内将新多年生主义中国本土化的景观实践研究还较少。以深圳莲花山簕杜鹃花展的“精灵之家”花园为例,探讨了其设计理念,重点阐述了其植物选择、植物配置手法、植物空间分布和色彩搭配,从景观空间和植物材料入手,说明了其立体景观营建和特色荫生植物配置、四季景观可持续性营建等景观营建技术,与传统花境造景手法不同,彰显了新多年生主义的造景特色,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多年生主义花园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