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探讨放牧加补饲条件下苏尼特羊选育群(选育较好,经常更换种公羊)和普通群(选育较差,自群放种公羊)6月龄公羔的产肉性能,对其进行了屠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苏尼特羊公羔的产肉性能、体尺体重、生长发育有了明显提高,增效显著。说明锡林郭勒盟实行地方良种肉羊选育提高工作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高寒农区放牧加舍饲条件下,分别采用优良肉用无角陶赛特、特克塞尔公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交,利用杂交优势进行羔羊肉生产.陶藏F1和特藏F1羔羊平均初生重分别为3.40㎏和3.35㎏,3月龄重分别为11.45㎏和12.32㎏,6月龄断奶重分别为28.24㎏和27.67㎏,6月龄羯羊胴体重分别为14.65㎏和14.24㎏,屠宰率分别为51.34%和51.1%,,净肉率分别为76.45%和76.27%,两品种肉羊与当地藏系羊杂一代羔羊的肉用生产性能显著高于藏系羔羊(P<0.01),在生产或育种方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为了提高广大养兔户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倡导科学培育良种,提高兔群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1概述早期断奶和低奶量培育在国外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已相当普及。国内从20世纪60年代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这也是当前各地培育高性能奶牛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荷斯坦牛犊哺乳期约为40d,全期喂奶量200㎏~250㎏。奶水牛犊的哺乳期为90d~100d,全期喂奶量300㎏~350㎏。另据李瑞生[1](2006年)报道,云南德宏州开展了哺乳期为1个月~2个月、全期喂奶  相似文献   

5.
幼兔肥育是指仔兔断奶后即开始催肥,至2.5~3月龄体重达到2~2.5㎏时即可出售。此阶段幼兔生长发育快,又由于刚断奶,消化能力差,抗病力弱,适应性差。1编群分组催肥  相似文献   

6.
金华奶牛因缺乏系统选育,种质不高,均匀性差,生产性能提高缓慢。近几年通过强化良种登记制度,完善系谱档案,开展体型外貌线性评定与DHI测定,针对性的引种改良和综合选择等措施进行持续改良,奶牛种质明显提升,培育牛生长速度加快,18月龄体高和体重分别提高6.4%和10.8%;体形外貌改善,产奶性能提高,核心群奶牛的乳产量达6 700 kg,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达3.24%和3.06%。  相似文献   

7.
关山峰 《蜜蜂杂志》2006,26(8):33-34
人工育王可以精选良种、杂交繁育,按照人们的意愿培育适应生产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品种品系。按计划定时定量成批培育蜂王,为组织完成完善人工分蜂、换王、储存蜂王等提供方便。1蜂王人工培育“春育一只王,全年一箱蜂”“王优、群强、场旺”,这些谚语说明了良种蜂王的作用,以及促进和提高养蜂生产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人工育王是养蜂致富必不可少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被当今养蜂生产和科研单位广泛应用和研究,并在不断完善、发展和提高。1.1精选良种使用良种是人工育王之基础。蜜蜂良种的来源:一是向品种优良、信誉好、实力强、效益佳的国内外良种…  相似文献   

8.
王龙钦  邵水龙 《养猪》2008,(3):17-18
母猪是猪群的核心,母猪群是猪场生产的核心资源.精心选择和培育高产后备母猪,不断补充经产母猪群,是提高和保持母猪群高产性能的关键.Don H Bushman博士提出的后备母猪培育目标是:①一定年龄的体重:145日龄体重达95千克,150日龄达到100千克,P,点背膘厚12~14毫米;⑦初情期日龄:166~171日龄(进入后备母猪群到初情期的最长时间为3周);③配种时体重:125~135千克;④配种时日龄:190~230日龄;⑤配种时体况:P《,2》点背膘厚16~18毫米.  相似文献   

9.
受精卵移植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良种母猪的遗传能力,可将新品系引入闭锁培育的特定家系群和可将具有特定遗传性状的受精卵在国内或国际间进行输送,可用于作为在大规模养猪时能将猪病危险性减到最小程度的培育SPE种猪群的繁殖手段。为了有效地利用受精卵移植的上述优点,必须提高受胎成功率,增加每胎的产仔数,同时做到能多次反复回收良种母猪(供体)的受精卵,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了,则猪受精卵移植技术在商业上实用就有了可能性,将会为养猪业开创一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膨化处理后壳聚糖铜对猪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选用28日龄断奶后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48头,随机分为6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进行为期47 d的饲养试验(预试期7 d,正式期40 d).在保证仔猪正常生长所需营养水平的条件下,用于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膨化壳聚糖铜对仔猪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Ⅰ、Ⅱ、Ⅲ、Ⅳ、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 g/㎏、1.0 g/㎏、1.5 g/㎏、2.0 g/㎏和2.5 g/㎏膨化壳聚糖铜微粒.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十二指肠中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空肠和回肠中二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十二指肠中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性,空肠和回肠中二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试验Ⅰ、Ⅱ、Ⅳ、Ⅴ组(P<0.05).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日粮中加入1.5 g/㎏膨化壳聚糖铜微粒比加入0.5 g/㎏、1.0 g/㎏、2.0 g/㎏、2.5 g/㎏膨化壳聚糖铜微粒饲喂效果好,能显著提高猪肠道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以新疆细毛羊和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藏羊和蒙古羊为母本,经过杂交改良(1943~1957年)、横交固定(1958~1965年)和选育提高(1966~1980)三个阶段培育而成的我国第一个高原型细毛羊品种。从育成至今经过了30年的选育提高,为了改善和提高品种质量,先后10次从国内外引进澳洲美利奴、中国美利奴、新西兰美利奴、超细型中国美利奴、超细型澳洲美利奴等外血对品种进行换血改造。目前该品种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2009年种公羊平均体重达到95.77kg,比1980年品种育成时提高了20.77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达到49.55kg,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9.55kg。种公羊平均毛长达到10.79cm,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2.59cm,母羊平均毛长达到9.39cm,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1.8cm。公羊平均剪毛量达到10.32kg,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2.8kg,母羊平均剪毛量达到4.56kg,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0.46kg。羊毛细度从1980年的以64支为主体发展为目前的以66支和70支为主体。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遗传基础,先后育成中国美利奴高山型新类群、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类群、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品系。  相似文献   

12.
为推广优良品种在高寒牧区成为优势种,我们选纯种欧拉型藏羊为父本,青海藏羊和小尾寒羊为母本,经A、B、C三组杂交、培育和试验结果表明:杂种羔羊出生重:A组为4.3 kg,B组为3.7 kg,C组为4.4 kg,对照组分别0.8、0.7和1.2 kg,A、B、C三组初生重与对照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C组初生重最大;12月龄杂种羊的胴体重与对照组比,欧x寒藏组提高率达109%,欧x寒组提高率为88%,欧x藏组提高率为60%,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极显著(P<0.01);欧拉杂一代成年公羊体重比青海藏羊高9.5%、母羊高7.2%;比小尾寒羊公体重高4.2%、母羊高5.8%;肉质中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等特性数值仍在上升,且氨基酸含量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对13头成年高原藏羊的睾丸采用血管铸型、常规石蜡切片结合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在高寒低氧环境中,藏羊睾丸精索血管分布的形态学特点.结果表明藏羊精索睾丸动脉螺旋卷曲并发出分支分布到附睾,睾丸动脉表面覆盖蔓状静脉丛;回流睾丸血液的集合静脉纵向走行形成静脉网包裹在睾丸表面,汇集至睾丸门附近形成特殊的“束袋口”构筑,紧缩回笼汇集形成蔓状静脉丛;精索部动脉和静脉各自形成三级分枝,小静脉及静脉毛细血管网与动脉滋养血管小分支之间形成广泛的吻合支.藏羊精索部血管形成了特殊的高原适应性微形态结构.  相似文献   

14.
欧拉型藏羊的肉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对欧拉型藏羊肉质品质进行了分析,并与高原型藏羊和青海半细毛羊进行了肉质常规营养和氨基酸含量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欧拉型藏羊蛋白质含量达21%,脂肪含量3.15%,胆固醇含量为0.365mg/g,挥发性盐基氮0.1126mg/g,矿物质总量6785mg/kg,氨基酸总量224.835mg/g。欧拉型藏羊与高原型藏羊和青海半细毛羊相比,羊肉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矿物质丰富,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且氨基酸含量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5.
通过藏羊类型间的杂交选育试验,选育后试验组F1代1.5岁公羊平均体重35.24kg,母羊平均体重34.93kg,比同龄对照组公羊平均体重32.07kg,母羊平均体重31.62kg,分别提高3.17kg,3.31kg,增重效果显著(P<0.05)。组内公母羊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羊毛花色率明显提高(P<0.01);产毛量与羊毛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高原型、欧拉型和乔科型3个类型共254只藏绵羊KAP3.2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并利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研究了其多态性与体质量、毛长和产毛量性状的关联性。结果,3个群体藏绵羊在KAP3.2基因座上均检测到AA、AB和BB 3种基因型,高原型以A等位基因为主,欧拉型和乔科型以B等位基因为主。3个群体基因型频率均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高原型和欧拉型达中度多态,乔科型为低度多态。测序表明KAP3.2基因271 bp处存在1个C→T的突变,属同义突变。体质量性状上,3类藏绵羊各基因型间均差异不显著;毛长性状上,3类藏绵羊AA基因型均显著高于BB型(P<0.05或P<0.01),而与AB型间无显著差异;产毛量性状上,3类藏绵羊AA基因型均显著高于BB和AB型(P<0.05)。结果表明,KAP3.2基因可作为影响藏系绵羊毛长和产毛量性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讨藏绵羊羊毛季节性生长规律,为藏绵羊羊毛的均衡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藏绵羊在青草期、黄草期和枯草期羊毛生长长度分别占全年总长度的67.66%、15.68%和16.66%,羊毛生长速度青草期极显著高于黄草期和枯草期(P〈0.01),黄草期极显著高于枯草期(P〈0.01);藏绵羊体侧部5 cm×5 cm毛束生长重量青草期、黄草期和枯草期分别占全年生长总重量的78.89%、7.68%和13.43%,毛束增重速度青草期极显著高于黄草期和枯草期(P〈0.01),黄草期极显著高于枯草期(P〈0.01);藏绵羊羊毛中氨基酸含量青草期〉黄草期〉枯草期。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高寒牧区杜泊、萨福克与地方品种杂种F1代羔羊育肥性能,本试验用黑头杜波、黑头萨福克羊的细管冻精授配当地高原型藏羊,在羔羊早期补饲、自由采食精料补充料的饲牧条件下,观察高寒牧区杂种F1代羔羊的适应性及育肥效果。结果表明:在同一饲牧条件下,杜×藏、萨×藏F1代羔羊比藏羊,初生重分别提高35.31%和24.33%;3、5月龄体重分别增加6.3 kg(P<0.01)、5.50 kg(P<0.01)和9.55kg(P<0.01)、8.19 kg(P<0.01);0~5月龄日增重分别增加56 g和49 g;5月龄收入分别高257.85元和221.13元,且5月龄育肥收入明显高于3月龄。以杜波、萨福克羊与当地藏羊杂交F1代适应性好,杂种优势明显。杜×藏、萨×藏是适宜当地藏羊优质商品肉羊生产的优秀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外周血微量全血培养法研究了生活在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的青海细毛羊、新疆细毛羊、藏系绵羊的染色体核型及畸变。结果表明:三种绵羊二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54,NF=62,公羊核型为54,XY;母羊为54,XX。染色体畸变类型主要为结构断裂和多倍体,其频率分别为:青海细毛羊1.530%和1.844%;新疆细毛羊2.292%和1.568%;藏系绵羊2.022%和1.103%,并对三种羊的畸变类型进行下检验,结果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20.
选用40只初始体重为(30.21±1.42)kg的9月龄欧拉型藏羊(Oura-type Tibetan sheep,OTTS)(高原型)羯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在放牧的基础上每只羊每天分别补饲0、0.1、0.2和0.3 kg精料,预试期15 d,正试期195 d,旨在研究精料补饲水平对藏羊屠宰性能和器官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精料显著提高了OTTS的屠宰性能(P<0.05);提高了其头、皮+毛、心脏、肝脏、肺脏、肾脏、大肠占体质量的百分比(P>0.05),降低了胃、小肠、胃肠道及其内容物占体质量的百分比(P>0.05);提高了胃内容物占总胃肠道内容物的百分比及大肠内容物占整个肠道内容物的百分比(P>0.05);降低了肠道占体长的倍数;提高了胃的容积(P>0.05)。初步说明,冷季补饲精料可提高OTTS屠宰性能,刺激器官发育,改变胃肠道内容物的分布。本研究为高海拔地区发展藏羊产业、改善藏羊器官发育和调控其胃肠道内容物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