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面环山、三面绕水”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典型风水格局形成了阆中山水城市的骨架和环境意象。文章以“山水”和“风水”为根本出发点,分析了阆中山水城市的景观艺术特色,希望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能完美地传承和保护好阆中古城这一世界性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韦摘 《广东园林》2001,(4):21-23
一、建设“山水城市”的提出“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溶合在一起 ,创造‘山水城市’的概念。”———摘自 1990年给北京大学吴良镛教授的信“所谓‘山水城市’即将我国山水画移植到中国现在已经开始、将来更应发展的、把中国园林构筑艺术应用到城市大区域建设 ,我称为‘山水城市’”。———摘自 1992年给美术界王伸的信二、建设“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您说 :‘山水城市’的核心精神主要是 :‘尊重自然生态 ,尊重历史文化 ;重视科学技术 ,重视环境艺术 ;为了人民大众 ,面向未…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南省三门峡市按照“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建设自然山水城市”的战略构想,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积极营造最宜人居的城市环境。依水而建,伴绿而荣,凸显自然山水优势。三门峡拥有丰富的山水文化和森林绿地资源,在自然生态环境上既有黄河流域特色,又有北国江南风韵  相似文献   

4.
将无锡建成“山水城市”徐德兴,费志伟无锡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有山有水,人文资源丰富。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修订中,提出建设“山水城市”的构想,充分利用和开发无锡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使无锡以一个自然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5.
浅谈广州白云山风景区林分改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大珠 《广东园林》2001,(2):13-14,16
广州市政府提出 :要按照现代化山水城市的理念来建设和发展广州。凸现广州“青山、碧水、蓝天、绿地、花城”特色 ,增强广州的魅力。广州将向美丽的山水城市和现代化中心城市迈进 ,这是广州市城市发展的战略。白云山风景区已成为广州市中心区最大的公共绿地 ,是广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云山每年接待游客 5 0 0多万人次 (不包括持月卡进园人数 )。高起点建设白云山风景区已成广州市政府当前的迫切任务。近几年市政府在环境整治和环境生态建设中强调要建设一山一水 ,山即白云山 ,水即珠江。在市政府“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  相似文献   

6.
潮州西湖     
陆琦 《广东园林》2011,33(5):80-82
在古代岭南城市的布局和建设中,常将园林景观与城市的自然环境形态结合起来,山水环境格局使城市生活空间融入了轻快、活泼而又优美的自然景观环境之中。潮州古城东有韩江穿流,湘子桥雄跨韩江两岸,“湘桥春涨”为潮州八景之一。江旁韩山之山腰建有韩文公祠,其“韩祠橡木”亦为潮州八景之一。清两广总督吴兴之诗碑中描述了古城风光:“过桥寻胜...  相似文献   

7.
依托迁西县“山区城市”“滨水城市”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以“尊重、顺应自然山水环境”为规划思想,以“三山一河”为重点,以“显山露水、合理布局”为原则,通过强化山脊轮廓线保护、构建生态绿脉、实施“碧水”工程、增加滨河生活岸线等措施,构建山、水、园、林、城相辉映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8.
何谓山水园林城市?自1993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呼吁“中国应建‘山水城市’”之后,城市生态与城市景观受到进一步关注与重视。钱先生认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城市应该是:“第一,有中国的文化风格;第二,美;第三,科学地组织市民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建设园...  相似文献   

9.
城市绿化是以绿色植物向城市输入自然因素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系统 ,以平衡城市范围内的人工化和程式化的发展的积极因素 ,是城市生态中良性因素的输出者 ,又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绿化的城市被视为无生命的城市 ,不重视绿化的城市被视为缺乏文化、文明的城市”。为此 ,市政府把创建园林城市与创建文明城市紧密结合起来 ,是一项“民心工程”。一、问题提出清远市位于北江中下游 ,于 1988年设市。依清远老县城 ,建设以北江“一江两岸”、大燕河“一河两岸”为框架的新市区 ,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资源 ,为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提供…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市林业的重要新增长点,森林城市群建设与研究值得国内同行给予高度关注,相关理论和经验将在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简述了近几年亚太地区城市林业发展动态,特别是中国在森林城市、森林城市群研究与建设方面开展的创新性工作。结合近些年相关学者在生态学方面的研究经验,作者从森林生态、景观生态、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等5个角度,初步探析了我国森林城市群研究与建设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可能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柳州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十五”以来,柳州通过启动“碧水蓝天”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笔者结合柳州现状,深入挖掘城市特色,分析其生态环境及城市文化特点,最终确定了“山水风情柳州,绿色森林龙城”的建设理念及“一核、两区、三廊、多点”的森林建设布局,为在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中进行独具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对地方史志和相关资料的整理,通过绘图、统计等方法探究古代杭州山水城市的发展与洪旱适应性建设的关系,研究发现杭州古城经历了择山水而居、治山水而兴、合山水而美的过程。在选址上杭州古城趋利避害,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在城市形态上,杭州古城积极地与周围山水环境相适应,营造了山水城相融的格局。南宋时期,杭州山水田园城共治模式形成,洪旱适应性建设日趋成熟,其中的生态智慧和美学智慧值得当今城市建设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台州是中国黄金海岸线上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具有典型的海滨、组合式环绿心及山水与特色植物兼融等特色.笔者分析了台州的自然概况和城市特色,评价了台州市区的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并根据城市发展对城市森林建设的多种需求,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设理念.立足台州城市的特点,研究提出了城市森林的布局原则和市区“一心、一带、二环、三廊、四组团、五窗口、多基点”的海滨山水型城市森林建设的总体布局,并就布局效果和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建设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而以往快速的城市建设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千城一面的文化危机和灾害频发的生态危机两大方面。山水城市是钱学森先生针对解决当前城市面临的"生态危机"和"文化危机"所提出来的理念,其目的是营造自然与城市和谐发展的人居环境,四十年来,引起了社会广泛而热烈的讨论,针对山水城市的探索日渐成熟。本文以山、水、城作为研究因子,通过研究分析中外规划理念中山、水、城的关系,结合案例分析,归纳总结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关系特征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陈朝辉 《广东园林》2001,(4):24-25,23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北靠白云山,南泊珠江水,有“云山珠水”水称,为建成生态城市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生态城市也称为山水城市。依山傍水的城市可以称为山水城市,但不一定是生态城市。具有生态城市内涵的山水城市应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搞好城市绿化,建设碧水工程,整治好环境污染,使之具有蓝天、绿荫、碧水、既美丽、又宜人,达到人文景观与生态环境的高度协调。碧水工程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6.
何昉 《广东园林》2011,33(6):11-12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于1990年首次提出“山水城市”的科学构想,这是以中国传统的自然山水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结合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理论提出的,是对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的科学设想。钱老说“要让每个市民生活在园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园林绿地”。城市是为了人的需要而建造的。城市的核心主体是人。因此,发展和建设一个有利于人...  相似文献   

17.
城市特色风貌是城市自然、人文、产业、社会、文化等各个有形和无形的要素长期有机结合所反映出的某种特殊属性,是公认的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规划部门依托当地的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按照“显山、露水,展示历史,彰显文化”的要求,在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突出山水、生态、文化个性,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一座儒家文化与古越文化融汇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生态园林型的山水园林城市已在浙西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8.
小丽 《湖南林业》2007,(5):11-11
一是生态流于纸面。许多城市对环境敏感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城市环境敏感区域的不当开发行为势必会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灾害的发生和资源的耗竭,阻碍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南京市在紫金山、玄武湖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生态保护,但一些房地产项目在两个景区之间的建设使得”生态”大打折扣,将城市的山水及人文文脉完全切断了。  相似文献   

19.
位于我国东南部有“海上花园”之美誉的厦门市,在2002年10月德国斯图加特举行的2002年度国际“花园城市竞赛中获得了最大规模城市组(人口超100万)第一名。厦门何以在绿化美化方面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是做了八件事:一、依据和利用现有的自然山水资源在城市中的合理分布,科学规划城市绿地系统 到1996年厦门就已完成对全市的绿地系统规划。并立法规定城市园林绿化“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建设与养护  相似文献   

20.
牡丹江市城市建设格局为“一江居中,两岸同兴,建设山水园林城”;牡丹江带状公园的开发建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味、加快牡丹江市城市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该文论述了牡丹江带状公园建设的背景、意义及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