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各实验水箱中,测定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并计算最终的存活率和平均增重。结果显示,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结论为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同时可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鲫鱼苗为研究对象,考察复合微生态制剂对鲫鱼苗生长的影响和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不同添加量加入各实验水箱中,测定养殖过程中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并计算最终的存活率和平均增重。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最佳添加量为5~10mg/L,能有效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COD和硫化物的含量。说明本复合微生态制剂有助于提高鲫鱼苗的生长性能,同时可对养殖水体起到较好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硫化物胁迫对日本沼虾免疫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在硫化物浓度为0.4、1.2和4.0 mg/L的水体中暴露48 h,研究硫化物胁迫对其血液免疫指标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硫化物对日本沼虾的24、48、72、96 h LC50分别为22.5、15.2、12.5、11.35 mg/L.血细胞密度(THC)和吞噬活力(吞噬百分比和吞噬指数)随硫化物质量浓度升高而降低,至48 h,0.4、1.2和4.0 mg/L组的THC显著降低,分别为对照组的85.71%、70.75%和57.48%.各试验组沼虾的凝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延长,1.2 mg/L和4.0 mg/L组分别从12 h和6h开始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沼虾肌肉中的总抗氧化能力( T-AOC)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至48 h,1.2 mg/L和4.0 mg/L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随硫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至48 h,1.2 mg/L和4.0 mg/L组的SOD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日本沼虾免疫系统对低浓度硫化物有一定的耐受力;当硫化物浓度过高时,沼虾的免疫能力降低,对机体抗氧化系统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纯氧充气对大菱鲆生长及水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纯氧增氧技术对大菱鲆的生长及养殖水体中几项重要水质因子的影响。本实验中,实验池中的溶氧最低能维持在8.96±0.16mg/L,最高时可达到12.2±0.71mg/L。经过282d的培养,大菱鲆体重由30.43±0.42g达到1103.73±19.00g,日增重率平均为1.24±0.14%,整个实验期间大菱鲆均处于快速生长状态。至实验结束时,养殖密度最终达到33.99±0.59kg/m3。养殖水体中,pH变化范围在7.62~8.03之间,平均pH为7.76±0.05。COD变化范围在0.75~1.85mg/L,平均COD为1.04±0.16mg/L。亚硝酸盐浓度1.27~7.23μg/L之间,平均浓度在3.23±0.21μg/L。氨氮浓度一般维持在0.07~0.28mg/L,平均浓度为0.14±0.02mg/L。硝酸盐浓度在0.39~0.69mg/L之间,平均浓度为0.51±0.02mg/L。COD、pH、亚硝酸盐浓度很低,均在渔业水质标准所规定的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5.
选择绍兴地区不同方位的4个乡镇(东浦镇、福全镇、马山镇、鉴湖镇)作为监测点,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对河道水质的影响.在采样点直接进行pH、透明度、ORP、TDS和溶解氧等测量,将采集的水样在实验室进行COD、BOD5、TN、TP、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正磷酸盐的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监测点的水体透明度为62~79cm,溶解氧1.325~3.150mg/L,TDS为112~219mg/kg,pH6.80~7.43,ORP为-0.67~15mV,硝酸盐氮为0.82~2.59mg/L,亚硝酸盐氮为0.82~2.59mg/L,氨氮为2.83~4.31mg/L,正磷酸盐为0.018~0.32mg/L,总氮为0.061~0.13mg/L,总磷为0.0225~0.0339mg/L,COD为0~63.1395mg/mL,BOD5为18.47~22.25mg/L.采用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1∶1混合的微生态制剂处理农村污染水体,持续15d,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微生态制剂对污染水体均有治理效果,0.15g/L菌粉组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在低温低盐条件下(水温21~23℃,盐度为0.5%),采用静水试验法,开展了高铁酸钾、聚维酮碘和次氯酸钙等3种消毒剂对平均全长(1.12±0.45)cm南美白对虾幼虾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低盐条件下,高铁酸钾对南美白对虾幼虾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24,11.87,9.05,5.13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51 mg/L;聚维酮碘对南美白对虾幼虾的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21.67,15.17,11.68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2 mg/L;次氯酸钙对南美白对虾幼虾的24,48,72,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5.09,2.38,1.01,0.90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09 mg/L。南美白对虾幼虾对这3种消毒剂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次氯酸钙、高铁酸钾、聚维酮碘。指出,聚维酮碘毒性相对较小,建议在南美白对虾幼虾养殖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南美白对虾池塘温室二茬养殖水质动态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监测两茬南美白对虾池塘温室的水质指标,研究了两茬养虾水质变化进程和动态对比。监测结果显示,第一茬养殖水体的水温在25.00~29.95℃,盐度在1.30~18.50,pH在8.30~10.98,溶氧量在7.34~16.09 mg/L,COD在6.63~16.73 mg/L,氨氮在0.32~4.07 mg/L,亚硝酸盐氮在0.01~0.78 mg/L,硝酸盐氮在0.05~1.87 mg/L,悬浮物在0.0047~0.393 8 mg/L;第二茬养殖水体的水温在24.70~31.80℃,盐度在1.15~16.25,pH在7.89~9.06,溶氧量在5.68~11.06 mg/L,COD在6.28~21.55 mg/L,氨氮在0.16~0.76 mg/L,亚硝酸盐氮在0.00~0.96 mg/L,硝酸盐氮在0.07~2.11 mg/L,悬浮物在0.0105~0.1984 mg/L。研究表明,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养殖水体的水质条件能满足南美白对虾生长的需求,同时第二茬养殖水质条件较第一茬差,建议在养殖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溶氧量以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同时及时开展轮捕,降低池塘的承载量,可降低对虾病毒病暴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王慧 《水产科学》2008,27(5):247-250
使用稳定性二氧化氯(S.ClO_2)处理斑节对虾育苗水体(实验室规模),测定其水化学指标以及用S.ClO_2预处理育苗用水,测定ClO_2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消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①质量浓度0.35×10~(-6)mg/L的S.ClO_2在露天强光条件下,可在2 d内完全消减;②S.ClO_2可降低水中的COD、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含量,COD、氨氮和亚硝酸盐氮降低最大幅度分别为12.9%、58.9%、25.0%;③S.ClO_2对水中DO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在高溶氧(10.77±0.40)mg/L、中溶氧(6.89±0.33)mg/L和低溶氧(3.45±0.54)mg/L水平下,研究了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高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48.1 mg/L(125.03~172.37 mg/L)、206.52 mg/L(164.25~246.23 mg/L);在中等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6.69 mg/L(89.92~123.70 mg/L)、145.77 mg/L(116.77~174.77 mg/L);而低溶氧水平下,氨氮和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96 h-LC50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68.03 mg/L(58.32~77.89 mg/L)、81.33 mg/L(64.76~96.70 mg/L)。结果表明,在3种溶氧条件下,氨氮对黄颡鱼的毒性明显大于亚硝酸盐对黄颡鱼的毒性,因而氨氮对黄颡鱼的毒性成为其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0.
蛋白分离器对循环水养殖水质理化因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5个关键水质理化因子,研究蛋白分离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使用蛋白分离器后,水体的pH值维持在8.0~8.3,养殖水体中氨氮最高达到0.917mg/L,亚硝酸盐最高达到0.324mg/L,DO含量在3.775~6.300mg/L,COD含量峰值为14.27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