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池塘养鱼生产中,池塘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池塘水质条件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中,有使用增氧机改善水质条件的,也有使用潜水泵改善水质条件的。我们对增氧机和潜水泵循环水养鱼的效果进行了试验比较,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材料 1.鱼池:鱼池两个,面积分别为10亩,水深1.8~2.0m,水源为井水。 2.鱼种:鲤鱼、链鱼鳙鱼春片鱼种是本场培育的  相似文献   

2.
<正> 天津市警备区农场渔场,位于唐山市南,养殖水面77.2hm~2。成鱼池每个1.30~2.0hm~2,水深2~2.5m,养殖用水取自临近稻田排水渠,每个鱼池配备叶轮式增氧机,平均动力0.3kw/667m~2,鱼场建有日产30t的配合饲料加工厂。 渔场采用颗饵养鱼、化肥养鱼和水质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提高了吃食鱼产量,同时适当搭配肥水鱼,提高单产,当年实现平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鮰规模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亲鱼培育 1.选择亲鱼池 斑点叉尾鮰亲鱼池,同时也作为产卵池。亲鱼池面积以5~10亩,水深1.5~2.0米为好。要求靠近孵化车间,便于收集运送卵块;淤泥较少,水源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每池要配备增氧机、投饲机及水泵。  相似文献   

4.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连片鱼塘3口共5亩,主养鳜鱼池面积1亩,配套池塘4亩。鱼池水源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水深1.5~2米。淤泥10~13厘米,池底平坦,池埂水泥砖墙坚固无渗漏。  相似文献   

5.
赵金奎 《河北渔业》2000,(6):22-22,33
<正> 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试验池塘4口:包括白鲢1、2号亲鱼池,草鱼1、2号亲鱼池;对照池2口;白鲢3号和草鱼3号亲鱼池。每口池塘面积0.27hm~2,水深2.2m左右,池底淤泥厚10~20cm,注、排水管道配套。水源为陡河水库天然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二类标准。1.2 亲鱼放养:白鲢亲鱼池667m~2放养亲鱼46尾,平均体重4.3kg,搭配花鲢亲鱼5尾。草鱼亲鱼池667m~2放养亲鱼32尾,平均体重10.4kg,搭配白鲢亲鱼6尾,花鲢亲鱼1~2  相似文献   

6.
根据年平均水温情况,分别从发眼卵或不同规格的稚、幼鱼养起,每平方米流水池可年(10—14个月)产尾重0.5kg的商品鱼20kg。一、鱼池、水源、水量、水质 1.稚鱼池: 面积:20m~2,宽:长=1:4~5。 池深:0.6m,注水深0.3~0.4m。 水交换率:池水每小时交换2~3次。  相似文献   

7.
鱼鸭结合模式是在国内外应用广泛的一种综合养鱼模式。鱼池为养鸭提供了一个清洁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 ,可以有效减少鸭寄生虫和其它病害的发生。鸭子排泄粪便可为池水施肥 ,1只鸭子在饲养期所产生的粪肥可生产 2~ 3kg鲜鱼。除此之外 ,鸭还是鱼池的义务增氧者。鸭子每天在鱼池中不断地游动、嬉水、扑打 ,搅动池水 ,为池水起到增氧作用。1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以 5~ 1 0亩为宜 ,长方形为好 ,长宽比为2∶1~ 4∶1 ,池埂内坡比为 1∶2~ 1∶3。池底平坦 ,池塘保水性能好 ,不渗漏。池塘水源充足 ,注排水方便 ,水质良好。鱼种入池前 1 0天用生石…  相似文献   

8.
赵文翰 《内陆水产》2003,28(2):17-17
培育亲鱼选择1~3冬龄,体重0.5~2.0千克的大龄鱼作亲鱼。培育时要在面积大、水质清、溶氧高、饲料鱼虾多的家鱼亲鱼塘或食用鱼塘中混养,每667米2放养10~20尾。产卵期前30天集中培育。日投饲量为亲鱼重的3%~5%。或选有微流水或排灌水方便的池塘单养,亲鱼池面积要有1300~2000米2,水深2米左右,每667米2放亲鱼75~150尾,配养6.6~10厘米鳙鱼5尾,以调节水质,加放以5~6厘米的野杂鱼或家鱼种作为饲料,并勤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挑选种鱼可从鱼的体形和尿殖乳头结构上区别加州鲈雌雄。雌鱼体形较粗短,产卵季节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上下…  相似文献   

9.
黄邦星 《科学养鱼》2006,(10):13-13
一、亲鱼池的条件 亲鱼池应选在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水方便,靠近产卵池,土质保水保肥能力强,地势平坦,光照条件好,环境比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以2~5亩,水深以1.5~2.0米为宜;池形规则。四边平直,东西走向,池底平坦,便于拉网操作。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年平均水温情况,分别从发眼卵或不同规格的稚、幼鱼养起,每m2流水池可年(10-14个月)产尾重0.5kg的商品鱼20kg。1鱼池、水源、水五、水质1.1稚鱼池面积:20m2,宽:长=1:4-5。池深:0.6m,注水深0.3-0.4m。水交换率:2-3次/h。1.2成鱼池面积:100m2,宽:长=1:4-5。长边池壁中部设插网将池分成前后二部。池深:0.8-0.9m,注水深平均0.5m。水交换率:1次/h。1.3鱼池结构水泥池或砂石铺底、石头护坡土池。1.4水源涌泉水、河水、水库底排水或渗漏水、雪山溶化水、井水。1.5水质最高水温不超过20℃,最低水温不结…  相似文献   

11.
戴玉平  胡迅 《渔业现代化》1998,25(3):11-11,13
1997年,镇江市长江特种养殖场、550亩成鱼池实施了“主养草鳊鱼”技术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干塘核产平均亩产728kg,其中草鳊鱼产量达到390kg,占总产量的53.6%,亩毛利1609元。现将其技术操作要点介绍如下:1鱼池条件该场现有可养殖水面770亩(其中成鱼池550亩)、鱼种池面积6~8亩,成鱼池面积一般8~15亩一鱼池水深均在2~2.5m、呈东宽西狭的长方形、保水性能较好.水泵配套,道路贯通,为主养草编鱼奠定了物质基础。另外一排灌运输、增养、机械、动力配套,每亩鱼池渔机动力平均在05kw左右。2水质状况该场频临长江,水源清新…  相似文献   

12.
马广栓 《内陆水产》2000,25(12):12-13
1材料与方法 1.1池塘条件 在沿黄 4地市 10个县利用荒废地开挖的新池塘。鱼种池面积一般为 0.2~ 0.33 hm2,水深 1.5~ 2.0 m;成鱼池面积 0.33~ 0.67 hm2,水深为 2~ 2.5 m。鱼塘整齐规范、集中成片、交通方便、道路相通,。水、电、路“三通”。 1.2水源条件 主要利用黄河水,辅以井水补充,水质良好, pH值 7.2~ 8.5,总碱度 3.562~ 4.031 mg/L,总硬度 25.672~ 27.134 mg/L,盐度 2.10~ 2.41 mg/L。 1.3增氧机及其它机械设备 各试验点每 0.67 hm2池塘配备 3 kW的叶轮式增氧机 1台,水泵 1台,部分渔场配备无锡产 SLD 20…  相似文献   

13.
<正> 为了解池塘水质与鱼产量关系,我们于1985年在湖北仙桃市老台渔场进行了对使用增氧机不同产量鱼池水质变化的分析试验。一、试验条件 1.选定三个使用增氧机的静水鱼池,编号分别为1、2、3号,面积分别为8.5亩、20.5亩、19亩。增氧机为叶轮式,分别设置1、2、2台。水深各池常年保持1.5~2m,注排水方便。三池产量计划由高、中、低三档分开,年终统计净产量为1号1220kg/亩,2号820kg/亩,3号550kg/亩。投种量分别为407、192、180kg/亩。开增氧机时间5~8月份,每天下午约3小时,有时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凡发生锚头鳋病的鱼池,往往是长时间内水质相对稳定或池水长期得不到交换的池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反复试验改变病鱼池的水质环境,试验表明了水质突然变化,能使锚头鳋死亡。如在肥水鱼池出现锚头鳋时,以清瘦之水猛将肥水换出1/2以  相似文献   

15.
薛志成 《齐鲁渔业》2002,19(10):30-30
鱼种是养鱼的物质基础,鱼种培育是养鱼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要把小规格、瘦弱的鱼种养成膘肥体壮的大规格鱼种,关键在于秋季培育。1.改善生活环境 培育鱼种的鱼池经几个月的饲养,其水质逐渐老化,溶氧降低,饵料生物减少,致病微生物及有害物质增多,对鱼种生长不利,特别是个体小的鱼种生长受到限制,草鱼在这种水体中易患病。因此,应改善鱼种生活的水体环境:①将原池水放出1/3~1/2,再加注新水;②施肥培水;③每亩鱼池用10~15kg生石灰,加水溶化后全池均匀泼洒,半月1次;④也可转池培育,新鱼池按常规清塘消毒,培肥水质后再放鱼种。  相似文献   

16.
惠恩举 《齐鲁渔业》2002,19(8):41-41
一、改白天注水为夜晚注水 在天气正常的情况下,夜晚给鱼池注水,尤其是凌晨3~4时或1~2时注水,可提高池水的溶氧量,改良水质,避免鱼缺氧浮头,对防止泛池和病害发生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大规格鳜鱼种的培育: 1.池塘条件: 养殖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  相似文献   

18.
1、加注新水应选择在晴天下午2—3时给鱼池加注新水,加水量为鱼池正常蓄水量的1/3,傍晚时禁止加水,以免引起鱼缺氧浮头。 2、药物改良 适合于改良水质的药物主要有两种:(1)生石灰。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15—20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一般每10天泼洒1次;(2)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具有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溶氧量的优点,还可作为滤食性鱼类的饵料,特别适用于高产鱼池和城郊富营养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改良,使用浓度首次为5×10~(-6),以后为3×10~(-6),每20天全池泼洒一次。  相似文献   

19.
河蟹的发病原因及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蟹发病的原因1.池塘条件差不少养蟹专业户利用旧鱼池养蟹,这种池塘池底腐殖质多,硫化氢含量高,清池消毒不彻底,进排水不配套,池塘若不改造,养殖河蟹易发病。2.水质较差,水源不好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定州市李亲顾镇小召村农民李建斌1996年利用废旧沙坑改造成鱼池养殖革胡子鲶鱼,创造了亩产5400于克,亩获纯利2.5万元的高效益c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1、修建防渗池塘;李建斌在承包的闲置沙坑上用推土机将沙坑改造成东西长40m、南北宽20m、深Zm面积1.2亩的鱼池,并轧实池底和地埂,利用双层塑料布将池底、他埂铺严。同时在鱼池边打机井~眼,安装好进水、排水管道,做到机电配套。2、培肥水质:在鱼池四角放入用生石灰淌过毒的鸡粪约2.5m3,作肥水之用。从4月20日开始采用多次少量注水法向鱼池注水,每次10-20n深,逐渐达到1.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