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为了探讨盐碱地区池塘养殖罗非鱼的高产技术,我所进行了不同规格、不同密度的高产试验研究。从1987年4月30日至10月7日共160天的饲养,3.38亩水面(分三个试验池,分别为2号、5号,13号)共产鱼5058.75公斤,亩产约1303公斤,亩净产1136公斤。其中罗非鱼成鱼产3959公斤,亩产1020公斤,占总产量的76%。2号池总产1391公斤,亩产1391公斤,亩净产1265公斤,罗非鱼成鱼占总产量的83.5%。5号池总产2407公斤,亩产1203公斤,亩净产1037公斤,  相似文献   

2.
根据尼罗罗非鱼繁殖生物学特点,结合本地区养殖季节,采用驯化养鱼技术,使尼罗罗非鱼在整个养殖中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解决静水池塘养殖尼罗罗非鱼的繁殖过剩,商品规格小的问题。9.8亩池塘投放春繁平均体重5克的尼罗罗非鱼鱼种132.3公斤,饲养95天,平均亩净产526公斤,每尾平均体重250克,增重倍数40倍,饵料系数1.29。  相似文献   

3.
单雄性罗非鱼与尼罗罗非鱼池塘养殖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口条件基本一致的池塘中,按80:20池塘主养模式进行主养单性奥尼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对比试验,亩产奥尼罗非鱼822公斤,亩纯收益3130元;亩产尼罗罗非鱼720公斤,亩纯收益316.62元。奥尼罗非鱼平均个体300克,尼罗罗非鱼平均个体168克。奥尼鱼较尼罗罗非鱼生长快42.6%。  相似文献   

4.
池塘循环海水高效养殖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塘循环海水高效养殖是一种正在探索中的新的集约化养殖模式,2000年进行的南养白对虾高产养殖试验,对虾平均亩产达到1040公斤/亩,最高达到1482公斤/亩,平均成活率为82.3%,铒料系数1.57,亩利润3.72万元。结果表明池塘循环海水高效养殖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为充分利用海水资源养殖罗非鱼,1993年,在烟台市水产开发集团姜格在养殖场,用一口50亩废养虾池进行尼罗罗非鱼养成试验。以海水水源为主,兼用少量淡水;人工控制池水盐度,从低到高,达到养成期间各阶段所需要范围。简化罗非鱼鱼种盐度驯化程序,提高鱼种成活率,避免过量繁殖幼鱼,促进罗非鱼快速生长、肉味更加鲜美。经128天养成,总产鱼量(50亩)18210公斤,平均亩产364.2公斤,平均规格304克,亩纯益1434.24元。该试验经专家鉴定为省内先进水平。1.池塘条件池塘东西走向,长587米,宽57米,长宽比11:1。地深1.8米,最大保水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摸索膨化颗粒饲料喂养草鱼的高产途径,1988年我们在5.5亩成鱼池进行了以草鱼为主的高产试验。亩放鱼种391.9公斤,经过192天精心饲养,最后清塘核产,总产达到10140.65公斤,亩产1843.70公斤,亩净产1451.9公斤,达到了预期的试验目的。其中草、鯉、鲂优质鱼占79.9%,商品率为95%。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水大面积养殖尼罗罗非鱼已获得了较高的产量,有不少单位取得了高产经验。钦州市龙门海水养殖场养殖43亩,平均亩产获388斤。其中,一个面积10亩的塘,平均亩产达到1,110斤;合浦县白沙公社平田大队养虾场养殖的10亩尼罗罗非鱼,收获63担,平均亩产630斤;该县山口公社单刀海水养殖场的鱼  相似文献   

8.
池塘无公害养殖尼罗罗非鱼效益显著,值得推广。为了合理利用水体,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我们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水产养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池塘套养试验。2005年5月19日放养8cm-9cm单性尼罗罗非鱼种2.9万尾,并搭配放养鲢鱼3600尾、鳙鱼900尾和加州鲈1360尾,获得了亩产1439kg商品鱼、亩盈利4938元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9.
1983年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灯塔县进行的池塘养鱼千亩开发试验,1005.3亩池塘平均亩净产200.6公斤,亩纯收入198元。但1983年我省池塘养鱼平均亩产仅40.6公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探索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措施,我们于1984-1985年在灯塔县沈旦镇沟子沿村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10.
大规格罗非鱼安全高效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池塘条件和养殖方法基本相同的六口面积共39亩的鱼塘开展大规格罗非鱼养殖试验,获得平均亩产1785千克,亩净产1542千克,亩利润4027.30元的高产、高效效果;比较5个不同放养密度梯度试验结果表明,以1100-1300尾/亩的罗非鱼生长、饲料利用率和综合效益较好.因此建议在水深1.6-1.8米的池塘养殖大规格罗非鱼的适宜放养密度为1100-1300尾/亩;本试验总结了大规格罗非鱼养殖的养殖模式、微生态水质调控、鱼病预防控制等罗非鱼安全高效养殖关键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尼罗罗非鱼海水池塘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亩废虾池进行尼罗罗非鱼以海水为主的养成试验,3-4月向池塘注淡水深60cm,投放鱼种时只注海上,使水深升至1.3m,盐度为15,简化了罗非鱼种的盐度驯化程序,避免了幼苗过度繁殖。起捕时盐度为22。120天养成商品鱼,平均亩产364kg。本试验养成的罗非鱼肉味鲜美,生长速度比纯淡水快10%。鉴定认为:本研究属省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一、池塘养鲤发展概况 一种新的养殖技术使我省池塘养鱼生产呈现了新格局。1987年通过三北地区养鱼技术协作,我省从北京引进了池塘主养鲤鱼新技术?当年全省实施669亩.平均亩产653.9公斤,亩利润1100元。从中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沈阳市于洪区沙岭鱼场84.8亩鱼种池,平均亩产达1158公斤.其中901池5.2亩单产1377公斤,亩利润3965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利用海水与海水晶进行20亩池塘的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效果对比试验情况。使用海水淡化养殖的池塘,虾苗淡化成活率90.3%,平均亩产364.7kg,养殖成活率90.2%,亩毛利润为5616.2元;使用海水晶淡化养殖的池塘,虾苗淡化成活率87.6%,平均亩产353.4kg,养殖成活率88.7%,亩毛利润为5441.6元。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在养殖成活率、生长速度、亩产量、饲料系数等方面均表现出无明显的差别。本文还介绍了淡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操作技术,对养殖生产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99年至2001年,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在陕北延安市黄陵县官庄鱼种场实施池塘精养高产技术示范项目,经过三年的实际操作,于2001年实现高寒地区池塘亩产超千公斤的目标。2001年11月16日经省渔业主管厅部门检查验收,76亩精养池塘产商品鱼95608kg,平均亩产 1258kg;其中吃食鱼78 888kg,占总重量82.5%,纯收入10.63万元,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示范作用。现将2001年具体实施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无锡市郊广益乡勤丰水产养殖场的浜河漕池面积为2.8亩,早繁草鱼苗在密养的条件下,当年育成斤两鱼种。经干池验收,总产量达1914.25公斤,亩产683.55公斤,其中出塘斤两草鱼1248公斤,规格3尾/公斤,成活率88%。平均亩产.445.7公斤,比1984年亩产157公斤增产183.89%,创国内静水池塘饲养一龄草鱼高产新记录。  相似文献   

16.
《内陆水产》1981,(2):46-46
我场1977年突破了年产鲜鱼万担关,近年来,产量仍在持续上升,1979年成鱼起水12318担.全场总水面2200亩,平均亩产562斤。为了进一步挖掘水体生产潜力,夺取成鱼更高产,1980年我们用一口6.4亩的池塘进行了养鱼高产试验。三月廿六日放鱼,饲养到十月廿八日干塘,共215天。从六月廿日起,共捕捞5次,总产15868.5斤,放养鱼种重量2761.2斤,净产13107.3斤,平均亩产2048斤,其中鲢鳙鱼占41.7%.莫桑比克罗非鱼占41.6%。  相似文献   

17.
《重庆水产》2005,(1):18-19
万盛地处重庆南部山区,区内渔业生产以池塘养殖为主,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池塘养殖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2004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1709吨,其中专用鱼塘产量1290吨,亩产706公斤,特别是连片集中的金兰坝、六井坝500多亩商品鱼基地亩产达到1500公斤以上,亩纯收入2500元以上。依靠池塘养殖,我区许多渔业养殖户走上了致富之路。我区池塘商品养殖鱼基地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经验是:  相似文献   

18.
刘希凡 《水产科学》1986,5(2):11-13
尼罗罗非鱼(Tilapia nilatica)是非洲热带鱼类。食性广、生长快,繁殖力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它作为优良种向全世界推荐。1978年引入我国,先后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试养,已见成效。1985年我们进行了尼罗罗非鱼精养试验,获亩产639.8公斤。今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小平  郭哲生 《内陆水产》1997,22(10):14-14
尼罗罗非鱼系热带性鱼类,原产非洲尼罗河。我市1981年引进养殖,经过16年的养殖推广,由于尼罗罗非鱼具有生产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食性杂、病害少、耐低氧,肉质鲜美,上市畅销等优势,因此备受群众欢迎。山区池塘套养尼罗罗非鱼,几乎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条件下,每667m2增产50-60kg,较差的也可亩增产30-40kg。我市钟楼村1993年在一个4hm2的池塘里套养尼罗罗非鱼,于6月17日每667m2放养1000尾1.5cm左右的尼罗罗非鱼夏花苗,经6个月左右饲养,至年终放塘时,平均每667m2收获尼罗罗非鱼近50kg,仅这项措施年增产3000kg。尼罗罗非鱼…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时间为1999~2000年,试验面积1411亩,总产量1544.8吨,平均亩产1.095吨,成活率82.6%,商品率67.1%。试验过程中采取鱼塘改造规范化,海水养殖,合理投苗,科学饲养等健康养殖技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