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重庆市万州区某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感染情况,从而实施有效的防控,采集该猪场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病猪肺脏、支气管、心包积液等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分离得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细菌,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试验鉴定,并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对氟苯尼考、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头孢噻呋晶体、恩诺沙星、头孢喹肟敏感,对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磺胺-6-甲氧嘧啶、庆大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河南省某规模化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及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致病菌经形态特征和生化反应鉴定,有3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显示3株分离菌对左旋氧氟沙星均高敏,对恩诺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为高度或中度敏感,而对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2020年2月份山西某大型规模猪场育肥猪突发呼吸困难,无过多症状表现,即突然死亡,发病率为2%,死亡率1.5%左右。实验室以病死猪为研究对象,综合死亡猪只脏器病变状况观察,无菌采集病死猪的肺脏、肝脏、脾脏病料,进行RT-PCR检测猪蓝耳病原;用含1%NAD和5%胎牛血清的TSA琼脂培养基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纯化,经形态学鉴定、PCR鉴定、16Sr RNA基因序列进化树构建等方法,结果显示:该发病猪群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并发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对安普霉素、硫酸黏菌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硫酸黏菌素、头孢喹肟、头孢噻呋钠+新霉素、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噻呋钠+恩诺沙星、新霉素、头孢噻呋钠、安普霉素+头孢噻呋钠敏感。对恩诺沙星耐药。本实验室根据临床及检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为该猪场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并发猪胸膜肺炎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在我国养猪场十分常见,保育猪感染该病可出现关节炎、脑膜炎等多种临床症状,且死亡率较高。此外,由于猪场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大量耐药菌株的出现给猪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19年11月初,湖南怀化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群爆发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根据病猪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显示该病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所致,K-B纸片琼脂法药敏试验显示菌株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和卡那霉素高度敏感,对阿米卡星、头孢氨苄、新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中敏,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庆大霉素和青霉素高度耐药。通过对发病猪群肌肉注射氟苯尼考,同时对全猪拌饲阿莫西林,治疗一周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7,(6)
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对河南省信阳、驻马店等地部分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4株副猪嗜血杆菌分属3个血清型,其中血清4型7株,5型4株,12型2株,未定型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4株副猪嗜血杆菌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肟高度敏感,对替米考星、磺胺间甲氧嘧啶、红霉素和氟苯尼考中度敏感,对林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均耐药。  相似文献   

6.
周忠华 《养猪》2022,(6):73-76
研究通过对山东省莱阳市某猪场皮毛粗乱、呼吸困难、厌食、关节肿大等临床症状的保育仔猪进行了临床剖检、实验室病原分离、革兰氏染色、生化试验鉴定及PCR检测。临床剖检及实验室检测均表明,该病例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进一步对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对林可霉素等药物不敏感。经过对该猪场其它保育仔猪进行药物保健预防及疑似发病仔猪药物治疗,该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研究结果为高产丹系母猪的选育提供了新的指标参考。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临床上除了做好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外,药物治疗非常重要。通过用复方10%氟苯尼考+5%阿齐霉素注射液、30%氟苯尼考注射液、30%替米考星注射液等抗菌3种药物来治疗人工感染的副猪嗜血杆菌病(HP)病例,结果显示,3种药物对HP有效率均5-80%、治愈率均于50%。其中...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观察长沙拜特KK之友(30%替米考星注射液)对猪喘气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副猪嗜血杆菌、猪乳房炎的防治效果及安全用量。本试验均按替米考星6mg/kg体重肌肉注射第一针,注射24h后,康复慢的病猪按替米考星5mg/kg体重重复注射一次。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针后病猪病情得到明显控制或缓解,第二针后基本恢复正常,且注射后无明显药物应激反应。30%替米考星注射液按6mg/kg肌肉注射对治疗猪气喘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嗜血杆菌病、猪乳房炎均作用显著且用量安全,值得在各种规模化猪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农村小型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临床诊断,并提出了预防性用药、加强饲养管理和疫苗免疫接种防控措施,也可选用氟苯尼考、替米考星、阿莫西林、四环素、泰妙菌素、氟甲砜霉素、庆大霉素等敏感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笔者应用细菌分离鉴定、PCR、药物敏感试验、免疫试验等技术,对嘉兴市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流行规律、病原特性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嘉兴市规模猪场3~10周龄猪副猪嗜血杆菌检出率达78.98%,分离菌株对头孢噻呋、氟苯尼考、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应用敏感药物治疗早期发病仔猪可获得71.43%的临床治愈率,通过药物保健可使发病率降低17个百分点。应用不同种类的疫苗分别于母猪产前30 d和15 d,哺乳仔猪15日龄和30日龄接种,在70日龄内仔猪均可获得90%以上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挑选了复方10%氟苯尼考-5%阿齐霉素注射液、30%氟苯尼考注射液、30%替米考星注射液三种药物来治疗人工感染的副猪嗜血杆菌(HPs)病例,研究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为l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2017年7月中旬,西藏达孜区德庆镇高产奶牛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藏猪发生明显的呼吸道疾病,并伴有少数猪发生急性死亡。经临床剖检及实验室病原检查,确诊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急性暴发。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替米考星、阿奇霉素、氟苯尼考等药物较为敏感,通过胸腔注射替米考星+阿奇霉素和替米考星+氟苯尼考拌补饲料有效控制了该病,为藏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急性暴发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猪场采集58份病料,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分型研究以及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两株细菌均为血清4型副猪嗜血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吩、替米考星高度敏感,对四环素、丁胺卡那、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链霉素、阿莫西林、新霉素均耐药.  相似文献   

14.
上海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调查我国上海副猪嗜血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情况,为该病的临床用药与防治提供数据支持。2013~2014年从上海市多个屠宰场采集样品以及送检病料共计484份,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及PCR的方法,分离鉴定出62株副猪嗜血杆菌。采用微量琼脂稀释法测定2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的最小抑菌浓度。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菌株都对阿奇霉素、替米考星、泰妙菌素、阿米卡星、头孢噻呋和左氧氟沙星敏感,超过90%的菌株对红霉素(60,96.8%)、氟苯尼考(59,95.3%)、氯霉素(60,96.8%)、庆大霉素(60,96.8%)、壮观霉素(61,98.4%)、青霉素(57,91.9%)、氨苄青霉素(57,91.9%)和环丙沙星(61,98.4%)敏感,但对四环素和恩诺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5.8%(47)和30.6%(19)。耐药谱分析显示,37.1%的菌株对两种以上的抗菌药耐受。本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副猪嗜血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总体状况尚不严重,但针对多个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菌株已经出现,应对其耐药性进行长期监测。  相似文献   

15.
2018年7月20日,山东省泰安市某猪场新购仔猪发生以腹泻、消瘦、贫血、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6.80%(67/250)和19.20%(48/250),病死率达71.64%(48/67)。剖检发现,病猪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外膜、胸膜、肠系膜、脑膜以及肝、脾表面有多量纤维素性渗出物,肝、脾肿大。取病猪肝脏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PCR检测,发现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NCTC4557株同源性为99.00%;琼脂扩散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血清4型。结合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头孢噻呋、恩诺沙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随采用饲料内拌入5.00%的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对病猪肌内注射头孢噻呋钠进行治疗,同时对猪舍内外进行喷洒消毒,疫情因此得到有效控制。由此提示,猪场应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管理,减少应激因素,合理实施疫苗免疫等措施预防该病发生;一旦确诊疫情,要根据药敏试验,选用高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河南省鄢陵县某大型规模化养猪场育肥猪发生疫情的原因,对该猪场病猪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该猪场分离到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经鉴定为4型副猪嗜血杆菌,分离到的副猪嗜血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唑林、头孢呋辛、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7.
为了筛选石河子垦区猪场猪肺炎支原体分离株的敏感药物,选取氟苯尼考、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10种猪场常用药物,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3株猪肺炎支原体石河子垦区分离株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3株分离株均对泰乐菌素、替米考星和泰妙菌素敏感,最小抑菌浓度(MIC)范围为0.004~0.008μg/mL;对泰妙菌素+土霉素、氟苯尼考、林可霉素中度敏感,MIC范围为0.016~0.064μg/mL;对恩诺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土霉素、喘呼宁不敏感,MIC≥0.128μg/mL。说明石河子垦区可采用泰妙菌素、替米考星和泰妙菌素防治猪支原体肺炎。  相似文献   

18.
2017年5月洛阳某猪场保育猪出现咳嗽,喘气、关节肿大等症状,发病率30%,死亡率20%,选取3头临床症状明显的病猪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猪蓝耳病病毒阳性,副猪嗜血杆菌阳性,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头孢噻呋、甲砜霉素、硫酸黏菌素、阿米卡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是敏感药物,根据流行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此次疫情进行了分析总结,就防控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议,对疫情的控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引起猪呼吸道综合征的重要病原,也是制约当今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对HPs感染除了做好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外,药物治疗效果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本文挑选了复方10%氟苯尼考-5%阿齐霉素注射液、30%氟苯尼考注射液、30%替米考星注射液三种药物来治疗人工感染的HPs病例来研究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其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3年5月从山东某大型长毛兔场患有以鼻炎和化脓性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免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细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鉴定、动物试验证实分离菌株为荚膜血清A型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替米考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阿莫西林等药物敏感;通过设计3个试验组:巴氏杆菌本场疫苗免疫试验组、恩诺沙星防治试验组、巴氏杆菌本场疫苗免疫与恩诺沙星联用试验组,每组500只长毛兔,连续观察30 d,结果发现巴氏杆菌本场疫苗免疫与恩诺沙星联用试验组对该病的防控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