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淮猪是我国著名的华北型猪种,学名淮北猪,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2000年农业部第130号公告及2008年第662号公告将淮猪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名录》。2008年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黄淮海黑猪(淮猪)保种场"。2015年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第22号公告)认定为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一、资源现状淮猪是原产于淮河中下游的一个地方猪种,具有2500  相似文献   

2.
她十几年如一日,义无反顾地坚守在生产一线,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无私奉献给了老淮猪的保种事业,把一个几度濒临灭绝的地方猪种从悬崖边拉了回来;作为一个女人,她却做着很多男人都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将老淮猪的保种与开发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老淮猪这个古老的种群在她的精心呵护下得以延续,并不断发  相似文献   

3.
黄淮海黑猪(淮猪)是我国古老而著名的华北型优良地方猪种,俗称老淮猪,是黄淮海黑猪的一个主要类群,数量大,养猪历史十分悠久。老淮猪和其他地方猪种一样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受到国外“速生瘦肉型猪”的严重冲击,至20世纪末已所剩无几,仅东海、赣榆两个种猪场,艰难地保存着数量极少的几十头淮猪,这一国宝级品种资源已近濒危。2000年农业部第130号公告及2008年第662号公告将淮猪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名录》。2008年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黄淮海黑猪(淮猪)保种场”。  相似文献   

4.
根据盛志廉(1989)提出的保种、选育、利用相结合的系统保种思想.考虑到现实的一些条件.目前在兰西民猪保种场最可行的保种方案也是小群体保种、在保种场,以保种为中心。对东北民猪进行适当选育以保持其原有性能。并生产纯种民猪或(和)杂交猪以实现对民猪的利用。参考国内外有关猪小群体活体保种之经验、从兰西种猪场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三种可能的民猪保种方案。现分别对每种方案的保种效果做出分析与经济评价。为寻找适宜民猪的科学保种方法提供依据。1只保留纯种民猪、全群随机交配的保种选留模式这是最传统的保种方式。在保种…  相似文献   

5.
4月8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正式接到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国家级黄淮海黑猪(淮猪)保种选育基地”的牌子。这标志着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老淮猪在90年代遭遇外籍种猪的冲击后又正式回到了东海县的“娘家”。老淮猪,全身黑色,头部尖长,背平凹腹部下垂,额窄有菱形皱纹,与原始森林野猪近族,肉细、味香,但生长比较慢。在计划经济年代,老淮猪是东海农民家庭副业的主导产业。随着人们生活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又怀念起老淮猪的肉香了。为了适应市场需要,国家农业部及时批准了东海种猪场的申请,在这里重新建立老淮猪保种繁育基地,从此老淮猪有了新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三种民猪保种方案的保种效果及其经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盛志廉提出的保种、选育、利用相结合的系统保种思想,考虑到现实的一些条件,目前在兰西民猪保种场最可行的保种方案也是小群体保种.在保种场,以保种为中心,对东北民猪进行适当选育以保持其原有性能,并生产纯种民猪或(和)杂交猪以实现对民猪的利用.参考国内外有关猪小群体活体保种之经验,从兰西种猪场的实际出发,总结了三种可能的民猪保种方案,现分别对每种方案的保种效果做出分析与经济评价,为寻找适宜民猪的科学保种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沈尔平 《养猪》2006,(5):50-50
人们对猪产仔数主效基因的研究证明,雌激素受体(ESR)基因和促卵泡素β亚基(FSHβ)基因是控制猪产仔数的主效基因:Hal基因是控制猪的应激敏感基因。为了更好地开展对淮猪的保种、开发和利用,刘卫东等采用PCR—RFLP分析技术对51头淮猪的DNA样品进行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8.
皖北猪生产性能测定初报及资源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北猪原产于安徽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淮北市等地的一个地方猪种,为淮猪中的一个类型.已有2000多年历史,又名为皖北黑猪.本文旨在介绍皖北猪的生产性能、保种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皖北猪保种和利用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皖北猪为原产于安徽毫州、阜阳、宿州、淮北等地的一个地方猪种,是淮猪中的一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又叫皖北黑猪。本文旨在介绍皖北猪的生产性能、保种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皖北猪保种和利用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皖北猪生产性能测定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北猪是原产于安徽省毫州、阜阳、宿州等市的地方优良品种,属华北型猪种淮猪的一个支系,已有2 000多年历史,又名皖北黑猪.本文旨在介绍皖北猪的生产性能、保种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皖北猪保种和利用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11月30日从省畜牧水产局获悉,我省5个畜禽遗传资源场区最近升为“国家级”。其中,宁乡猪、湘西黑猪、攸县麻鸭和酃县白鹅(中心产区位于炎陵县区域)4个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被列为国家级保种场,宁乡县流沙河镇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宁乡猪)保护区,并在农业部近日举行的国家级畜禽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授牌仪式上受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了加大青海八眉猪保种选育力度,扩大保种核心群,选择最佳保种方案;推行“场 农户”生产商品杂优猪的繁育推广模式;探讨了开发“优质、安全、绿色”猪肉的广阔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全面整理兰西保种场自建场以来民猪种群的留种与产仔资料,在理清系谱关系的基础上,对民猪保种群的近交程度作了系统分析,依此采取分亚群轮换进行纯繁与杂交的方法保护该种群。根据各亚群平均近交程度的变化,以后代平均近交系数最小或经济价值最大为目标,采用0-1线性规划法,有针对性地制订优化选配方案,从而有计划地对民猪保种群实施保种与选育相结合的保种战略。  相似文献   

14.
通城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三平 《猪业科学》2009,26(11):50-53
本文对在通城猪的中心产区通城县近20余年来致力于通城猪的保种利用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基础上所制定的通城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方案,从总的要求(指导思想、保种目标)、技术措施、组织领导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讨论,以期得到上级部门、专家和业内同仁的斧正.  相似文献   

15.
5年前笔者对合作社模式是地方良种猪保种体制的创新作了报道,5年来,二花脸猪的保种选育始终贯彻3个坚持:一是坚持小群体、大规模模式保种,用5个统一开展保种工作,合作社统一管理各保种基地场(户)与社员户,以小群体进行保种,合在一起是千头以上的大规模,实行风险共担、自负盈亏的企业化运作;二是坚持科学保种,使保种与种质特性研究紧密结合;三是坚持保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立足于逐步完善造血功能,实行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16.
李景忠  姜建兵 《养猪》2006,(6):55-56
淮猪属华北型猪种,是黄淮海黑猪的主要类群,2000年列入全国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3年我县种猪场经农业部批准正式挂牌为国家级保种繁育基地。2006年9月下旬,在有华东第一温泉之美誉的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地举办了“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四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笔者与会议代表参观了淮猪保种现场,听取了专题介绍,会上对我县在淮猪保种繁育与产业化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简介国营江苏省东海种猪场始建于1958年,是建国初期江苏省建设的3个省级重点猪场之一,位于物产繁多、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7.
青海八眉猪现状与活体保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活体保护青海八眉猪品种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青海八眉猪的资源特点和保种现状,提出保护该品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提出采取保护好现有血统;确保保种群规模不缩小;实行随机交配制度,确定合理的各家系公母留种比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保种场建设;产、学、研结合,注重高新技术在保种中的应用等主要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沙子岭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沙子岭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原产湘潭,是湖南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优良地方品种.该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发情明显、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多、肉质好、杂交优势明显等优良特性.1984年以来,湘潭市政府每年拨专款资助并指定湘潭市家畜育种站具体承担保种任务.沙子岭猪保种利用群体继代选育理论,通过延长世代间隔,分层选择优秀个体组建保种核心群;交配方式采取避开全同胞的有限随机交配;世代更替采取各家系等数留种,控制近交系数上升,维持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平衡,确保主要遗传特性.为降低基因保种存在疫情、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影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保种方式,发挥保种场保种和产区保种优势,有效保存了沙子岭猪基因资源.保种的同时,对沙子岭猪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制定发布了湖南省沙子岭猪标准.利用沙子岭猪资源培育出了湘白猪,筛选出"双×沙"、"双×长×沙"等适合广大农村推广的优势杂交组合,通过产业化开发,建立了一批沙子岭猪优势杂交组合生产基地及优质猪肉连锁专卖店,产品远销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和香港澳门地区及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  相似文献   

19.
沙子岭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买生 《中国猪业》2008,3(3):37-40
沙子岭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原产湘潭,是湖南省分布最广、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优良地方品种。该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发情明显、产仔多、耐粗饲、适应性强、瘦肉多、肉质好、杂交优势明显等优良特性,沙子岭猪保种利用群体继代选育理论,通过延长世代间隔,分层选择优秀个体组建保种核心群;交配方式采取避开全同胞的有限随机交配:世代更替采取各家系等数留种,控制近交系数上升,维持群体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平衡,确保主要遗传特性。为降低基因保种中存在的疫情、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影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保种方式,发挥保种场保种和产区保种优势,有效保存了沙子岭猪基因资源。保种的同时,对沙子岭猪种质特性进行了研究、制定发布了湖南省沙子岭猪标准。利用沙子岭猪资源培育出了湘白猪,筛选出“双×沙”、“双×长·沙”等适合广大农村推广的优势杂交组合,通过产业化开发,建立了一批沙子岭猪优势杂交组合生产基地及优质猪肉连锁专卖店、产品远销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及俄罗斯、新加坡、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0.
王亚辉 《中国猪业》2015,10(12):21-23
为提高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保种技术水平,进一步促进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2015年11月24—25日,全国畜牧总站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中国地方猪种保护与利用协作组第十一届年会。农业部巡视组组长郑友民,全国畜牧总站畜禽资源处处长杨红杰,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猪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爱国以及猪专业委员会其他专家,国家级猪遗传资源保种场负责人、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技术推广单位负责人、《中国猪业》杂志等行业媒体代表近百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