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酵床养猪的原理、误区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发酵床养猪的"零排放" 发酵床养猪、养鸡、养牛在全国各地悄然升起,发酵床养猪甚至呈星火燎原之势. 没有污水排放是发酵床的优势.发酵床养猪可以实现污水"零排放",科学依据简单概括为:猪排泄在发酵床的粪尿中的水分、饮水器泼洒的水,均吸收发酵床中的显热被蒸发进入空气,因而没有粪水.此外,发酵床养猪无须水冲粪道既减排又节水.  相似文献   

2.
发酵床养猪,近年来非常热门的养猪话题。关于发酵床养猪的大多文章,千篇一律地说发酵床养猪的优点,发酵床的好,发酵床的妙。本人虽未亲身体验过发酵床养猪,进行过对比试验,但是通过对部分养殖场的调查,显示发酵床养猪未必能增加养猪的经济效益,同时发现发酵床养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武功县已建成万头发酵床养猪小区2个,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发酵床养猪小区18个,新建、扩建发酵床规模养猪场46个,大庄镇观音堂村万头发酵床养猪小区,该小区是发酵床养猪技术在武功县形成的第三代养殖模式。我们对该小区发酵  相似文献   

4.
针对发酵床主要制备原料锯沫的严重缺乏问题,采用天水众兴菌业生产金针菇的菌渣代替部分锯末制作发酵床,观察发酵床养猪效果。结果表明:在发酵时间、发酵床表面及不同深度的温度、猪上床饲养的健康状况与生长性状方面,添加菌渣的发酵床与锯末或添加稻壳的发酵床效果相当,都能形成稳定的循环,保障猪的正常生长。但添加菌渣的发酵床下沉速度相对较快,发酵床垫料用锯末50%、菌渣50%的比例为添加菌渣的最佳配比。  相似文献   

5.
孙胜祥  杨礼 《畜牧兽医杂志》2014,(3):27+30-27,30
发酵床养猪是利用高效有益微生物和垫料建成发酵床,实践证明发酵床养猪降低劳动强度20%~30%,节约饲料10%~15%,猪肉品质明显改善.但在高原地区由于温度、湿度、光照和菌种等原因,发酵过程中又常见到死床现象,本文就发酵床养猪的死床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国 《水禽世界》2010,(5):15-16
正发酵床养禽技术的核心是发酵床,而发酵床的核心则是垫料制作与维护。垫料制作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与发酵菌种,这是发酵床养禽成功的前提,垫料合理的维护是发酵床养禽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奶牛养殖发酵床不同深度的菌群结构特征,并对奶牛养殖发酵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比较应用和未应用发酵床养殖模式下垫料中3种常见致病菌的菌落数。比较2年监测期内,应用和未应用发酵床养殖奶牛的肢蹄病发生率、产奶量、乳体细胞数,以及使用3种发酵床垫料补充料(稻壳和干牛粪渣、锯末屑、稻壳粉)的奶牛所产生鲜乳的细菌总数。采集发酵床表层(5 cm)、中层(25 cm)、深层(45~50 cm)样本,测定使用2年后发酵床的基本理化指标;分别利用基于16S rDNA和ITS1的高通量测序法,分析发酵床不同深度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征;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发酵床微生物菌群代谢功能。[结果] 发酵床养殖管理模式下,垫料中大肠埃希菌、链球菌、克雷伯菌的菌落数均低于未使用发酵床的垫料。在2年监测期内,应用发酵床养殖的奶牛肢蹄病发生率低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平均产奶量显著(P<0.05)高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而生鲜乳体细胞数平均值低于未应用发酵床的奶牛;使用稻壳和干牛粪渣为垫料补充料,奶牛生鲜乳中的细菌总数最少。以稻壳和干牛粪为垫料的发酵床基础参数(温度、含水量、pH值、氨气、硫化氢)在持续稳定运行2年后仍能满足生产需要;发酵床微生态群落以细菌菌群为主,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多集中在发酵床中层和深层,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多集中在发酵床表层;发酵床不同深度样品具有相似的真菌群落组成,发酵后真菌多分布在深层;KEGG 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细菌群落对整个发酵床的微生态系统影响较大,垫料中细菌代谢最为活跃,仍有大量真菌菌属有待注释说明。[结论] 应用该发酵床养殖技术,奶牛健康状况和生鲜乳品质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干撒式发酵床养牛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干撒式发酵床养牛原理发酵床养牛的原理就是利用发酵床专用菌种和粪便秸秆发酵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秸秆、锯末屑、稻壳粉和粪便(或泥土)进行微生物发酵繁殖形成一个微生态发酵床,并以此作为牛圈的垫料。通过发酵床的分解发酵,使牛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  相似文献   

9.
使用专用的菌种和锯末混合制成发酵床,通过检测温度、水分变化了解发酵床的使用状态,通过检测发酵床牛舍和普通牛舍内的氨气含量、牛奶产量、疾病记录、乳汁体细胞数等方面评估发酵床临床应用效果,并从员工工作效率、粪污清理、使用成本等方面综合分析发酵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发酵床含水量逐渐升高,由55%左右上升至70%左右;发酵床温度先逐渐上升,40d后基本稳定在34℃左右;与普通牛舍相比,发酵床牛舍氨气含量稍低,牛肢蹄病有明显好转,但乳房健康状况不稳定,平均日产奶量无显著影响;本试验中,发酵床牛舍员工工作效率与普通牛舍基本接近,但发酵床牛舍有25%的粪尿无法通过发酵床处理,发酵床使用前期投入成本为3 727元/头,后续运行成本为2 681.45元/(头·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全面分析异位生物发酵床技术的由来、原理,与原位发酵床的差别,以及异位生物发酵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发酵床养鸡的原理、鸡舍的建设、发酵床的制作、发酵床的养护、鸡的饲养管理等5个方面简述了发酵床养鸡技术的要点,以期对广大养鸡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发酵床养猪的科学与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培实 《北方牧业》2009,(20):9-9,11
<正>1.发酵床养猪的"零排放"发酵床养猪可以实现污水"零排放",科学依据简单概括为:猪排泄在发酵床的粪尿中的水分、饮水器泼洒的水,均吸收发酵床中的湿热被蒸发进入空气,因而没有粪水,此外,发酵床养猪无须水冲粪道既减排又节水。  相似文献   

13.
农业废弃物菌糠作为发酵床养猪垫料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利用生产金针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菌糠为发酵床垫料,探讨此种垫料的发酵效果,以及与水泥地面饲养方式相比较下的发酵床养猪的生产性能差异,旨在探索区域性农业废弃物资源在发酵床垫料使用的可行性,为降低发酵床垫料使用成本提供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接种任何菌剂的条件下,菌糠作为发酵床垫料使用时表现出较高的发酵温度,并且发酵温度持续时间长;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与发酵床饲养模式下比较,发酵床饲养的猪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分别提高14.41%、12.59%,差异显著(P0.05),料肉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完善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及促进土壤对垫料中磷的利用,研究分析同等时间干法发酵床和湿法发酵床表层垫料、中层垫料和底层垫料中磷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湿法发酵床垫料水分含量、温度极显著高于干法发酵床(35.54%&31.49%、34.87℃&31.91℃),垫料深度对水分含量、pH、温度有极显著影响(P〈0.01),垫料中层温度最高;(2)湿法发酵床和干法发酵床总磷含量无差异(3.00%&3.43%);植酸磷极显著低于干法发酵床(21.04mg/kg&27.59mg/kg),有效磷极显著高于干法发酵床(94.22mg/kg&91.16mg/kg),垫料深度对总磷、植酸磷、有效磷有极显著影响(P〈0.01);(3)湿法发酵床植酸酶、中性磷酸酶、脲酶活性高于干法发酵床(2.98U/L&2.56U/L、25.83mg/g&21.77mg/g、1.93U/L&1.88U/L),垫料深度对该三种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垫料中层总磷、植酸磷、有效磷含量及该三种酶活性最高。发酵床种类和垫料深度对垫料pH、植酸磷、植酸酶活性的互作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发酵床中磷的降解主要发生在垫料中层,湿法发酵床更有利于垫料中磷的降解,干法发酵床在养殖过程中需增加垫料的湿度。  相似文献   

15.
<正>1发酵床养猪技术内容发酵床养猪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生态养殖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以发酵床为基础的粪尿免清理的新兴环保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核心是猪在发酵床垫料上生长,排泄的粪尿被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分解,无臭味,粪尿免于清理,对环境无污染。发酵床垫料主要由外源微生物、猪粪便、秸秆、锯末、稻壳等组成,厚度为40~90厘米。垫料中的外源微生物主要为纳豆菌,有  相似文献   

16.
发酵床生态养猪以其零排放、无污染、效益高、操作简便、产品质量优等特点获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但也有不少生态养猪场因发酵床的管理不善,导致养殖失败和损失。本文就如何管理好发酵床,保证正常生产和延长发酵床使用寿命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建议,以期改善生猪发酵床的管理和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17.
<正>发酵床养猪是通过参与垫料和牲畜粪便协同发酵作用,快速转化生粪、尿等养殖废弃物,消除臭味,抑制病菌、害虫的繁殖。维护管理好发酵床,是发酵床持续发酵、微生物不断分解粪污的重要保证,是发酵床养殖成功的关键。1猪场发酵床的优势首先可以减少粪污污染问题,当前制约养殖  相似文献   

18.
发酵床养猪是生态、环保、节能的新方式。自2008年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在咸阳市武功县开始发酵床养猪技术试点推广以来,全市发酵床养猪应用迅速铺开,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至2011年6月,发酵床养猪方式已全  相似文献   

19.
肉鸭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鸭排泄物管理而发展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形成并推广适合农户实施的肉鸭发酵床养殖的综合配套技术,以减轻肉鸭养殖业给农村生活环境带来的压力,对于实现农民增收和养鸭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江苏全省多年的肉鸭发酵床养殖实践与研究,从肉鸭发酵床养殖品种与养殖场地的选择、发酵床鸭舍的设计与建造、发酵床的制作与管理等方面构建了肉鸭发酵床养殖综合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20.
1发酵床养猪技术内容 发酵床养猪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环保生态养殖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以发酵床为基础的粪尿免清理的新兴环保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技术的核心是猪在发酵床垫料上生长,排泄的粪尿被发酵床中的微生物分解,无臭味,粪尿免于清理,对环境无污染。发酵床垫料主要由外源微生物、猪粪便、秸秆、锯末、稻壳等组成,厚度为40-90厘米。垫料中的外源微生物主要为纳豆菌,有的地方称为土著菌。将垫料各组分按比例混匀,堆积发酵至60-70℃,然后将垫料摊开,猪在铺有锯末或稻壳的垫料上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