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直播和育秧移栽2种不同栽培方式,研究连晚直播栽培模式下秀水417的生育特性、产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秀水417采用直播栽培,具有节本、稳产、增效的特点,单位面积净收益高,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机插、手插、抛秧3种不同栽培方式的秧苗素质、分蘖消长规律、成穗规律及产量构成因素表现的分析研究,探索了机插早稻的生育特性及栽培要点。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移栽稻相比,机插早稻具有播种密度高、秧苗素质差、生育进程后延、分蘖推迟且集中、植株矮小、穗形偏小等特点。基于这些生育特性,在栽培管理上要掌握秧龄适期;减少基肥比例,增加蘖穗肥比例,适当推迟分蘖肥施用时间。  相似文献   

3.
2006年,全区早稻直播面积达80%以上,一季稻达30%以上。栽培上直播稻必须根据其群体大、个体小等生育特点,防止前期滋生杂草、中期群体过大、后期易倒伏。栽培过程中实行控制群体、促进个体、增加积累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4.
机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病虫害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夺取水稻丰产丰收不仅是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更是粮食生产安全的保证。近年来,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在江苏深入开展,有力的促进了水稻单产的提高与稳定,大力推广机插水稻成为一个主要的水稻栽培形式。随着机插稻高产高效栽培方式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的生育特点、病虫发生的规律也有所变化,病虫防治技术也就有所调整。笔者总结多年来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病虫防治技术,发表如下。一、机插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5.
镇江地区不同水稻栽培方式高产潜力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镇江地区不同水稻栽培方式(小苗手栽、机插和手直播)高产方的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高产方产量构成均衡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从生育进程上来看,3种栽培方式收获时期接近;从整个生育期而言,机插栽培方式生育期与小苗手栽基本相同,且产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但与手直播间比较差异显著;机插栽培方式均衡性最好,有利于构建高产群体.  相似文献   

6.
席草茬"郁金香"水稻免耕高产栽培是指在席草收割后未经任何翻耕梨耙措施,通过对席草田水浆的调节管理直接栽植郁金香水稻,并依据其生育特点进行大田栽培管理的一项省工、增效的水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7.
早稻省工节本、高产高效轻简栽培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翻耕抛秧与翻耕移栽比较试验,从产量、生育进程、苗情及成穗率角度分析了4种栽培方式的特点,并简要分析了3种轻简栽培技术的优缺点、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总结分析了麦茬中稻机插秧的生产特点和生育特点,提出了与机插秧相配套的育秧关键技术.旨在使这项轻简栽培方式在麦稻连作区得到有效推广和应用,以形成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9.
根据水稻在本田期各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提出了不同生育阶段的主要管理措施,以期为水稻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鹿树森 《农家顾问》2011,(10):27-27
针对黑龙江省东部典型白浆土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产环境特点.采用大区对比法开展不同栽培方式(大垄、小垄、平播和正常垄)对白浆土土壤物理性质和大豆生育指标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洞庭湖区高产栽培与传统栽培管理模式下儿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生育特性、经济效益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探索不同栽培方式在本地区的生产适用性,为新时期水稻轻简种植方式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洞庭湖区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洞庭湖区高产栽培与传统栽培管理模式下几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生育特性、经济效益以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探索不同栽培方式在本地区的生产适用性,为新时期水稻轻简种植方式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取得稻麦两熟高产,根据上海崇明地区的气候特点,稻、麦两熟之间的生育天数,充分利用温、光条件,提高各种机械、各项生产配套设施利用率,依据不同品种的特性,采用相应的播期、播量和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从水稻生育进程、茎蘖消长、干物质积累动态、株型特征、产量及其结构以及米质性状等方面,比较分析了稻渔(蟹)共作系统中育秧移栽与直播水稻的栽培特点,进而提出了不同稻作方式因地制宜应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窄畦窄行穴播大豆群体冠层光分布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作物要获得较高产量,除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外,栽培方式的优劣也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福建省大豆生产中存在着栽培粗放、产量低而不稳等问题.经过"七五"和"八五"科研攻关,福建省大豆科技工作者提出了"窄畦窄行穴播"高产栽培方式[1],对指导本省大豆栽培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在其综合栽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对大豆生育过程中鼓粒期群体冠层叶面积指数和光照等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该栽培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促进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新技术的信息化,使其便于推广应用,在总结和提炼水稻定量栽培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学方法和面向对象设计思想,采用数据库技术,集成水稻生育进程、群体指标、栽培管理和叶色诊断等方面的知识模型,建立了具有时空适应性的水稻设计栽培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针对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种植方式的目标产量结构、生育进程、群体质量指标,以及密度、施肥、灌溉等农艺措施的设计,并具有输入简便、输出模式多样、易用性强等特点。用多年多点的数据对系统进行验证,按系统设计方案实施后的田间水稻产量和生长发育指标与设计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7.
水直播和旱直播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播栽培是水稻机械化、轻简化栽培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据灌溉方式不同,水稻直播可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不同直播方式的水稻生育特点不同,对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水直播和旱直播2个方面综述不同直播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方面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加强直播水稻研究的重点内容,以期为我国水稻直播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5-16
以杂交组合两优585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播、抛秧和传统手栽3种不同栽培方式优缺点比较研究。通过对3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生育进程、生物产量、单位产量、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发现抛秧栽培比传统手栽省工、节本、增产,经济收益在3种栽培方式里最高;直播栽培虽然产量比传统手栽低,但较为省工和节本,经济收益较传统手栽高。3种栽培方式相比较,抛秧栽培为综合经济效益最高的栽培方式,并且操作简单,适合农户使用。  相似文献   

19.
水稻强化栽培条件下植株的某些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田间强化栽培条件下,对常规水稻粤新占和杂交水稻天优372整个生育期的根系活力、植株含氮量以及生育后期的灌浆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变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强化栽培明显提高了植株的根系活力和灌浆速率;提高生育后期植株的含氮量及成熟期叶绿素含量,延缓生育后期叶片衰老,从而提高了结实率和产量.  相似文献   

20.
对引种的美国厚皮甜瓜初选品种进行了生育规律和露地栽培方式的研究。观测了各生育期的特点,比较了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考察了各品种的品质,探讨了在江汉平原湿润气候条件下,露地栽培厚皮甜瓜之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