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淑先 《北京园林》2007,23(2):28-30
美国白蛾因其繁殖快、食性杂、传播广、适应性强而危害严重,是近几年北京地区重点监测的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本文主要阐述了美国白蛾的生活史,掌握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做好美国白蛾监测预报工作,应用多种防治技术方法,最终控制美国白蛾疫情地危害。  相似文献   

2.
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生物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进行生物防治 ,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连续对 4代美国白蛾进行放蜂的防治区 ,美国白蛾的危害下降 ,而对照区美国白蛾仍造成一定的危害。放蜂区白蛾周氏啮小蜂对美国白蛾蛹期的寄生率经 2a的防治后达到 5 0 %~ 70 % ,同时由于没有施用化学农药 ,保护了其它天敌 ,各种天敌昆虫的总寄生率达到 83 2 6 %~ 95 82 %。应用灰色数学中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表明人工释放的白蛾周氏啮小蜂是生物控制美国白蛾的主要因子 ,但几乎不影响其它天敌昆虫对美国白蛾的寄生。各种天敌共同而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属鳞翅目,灯蛾科,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通过对美国白蛾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危害特点进行总结,针对性地提出各种人工、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措施,为科学防治美国白蛾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系鳞翅目灯蛾科,被列为国际植物检疫害虫。通过对沈阳地区美国白蛾为害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沈阳市美国白蛾主要为害绿化带和居民小区树木,在辽中县和新民市主要为害农田防护林和村屯绿化树木,而康平县和法库县危害较轻;美国白蛾喜食的树种主要是糖槭、红瑞木、山楂、速生杨、家榆、臭椿、李子,不喜食树种有银杏、胡桃楸和黄檗。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和社区绿化选择美国白蛾抗性树种和营林技术防治美国白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美国白蛾无公害治理的开展主要是使用预测预报办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与分析,发布与美国白蛾每代不同虫态对树木的危害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美国白蛾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具体探讨了人工防治、生物防治、仿生制剂防治、植物源杀虫剂防治等美国白蛾治理办法,以期对美国白蛾的危害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有效地保护农业、林业的生产安全,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的危害及化学防治药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保定市首次发现美国白蛾入侵危害,美国白蛾危害日趋严重,防治美国白蛾刻不容缓。本试验通过调查其主要危害的树种确定其寄主范围,室内测定几种作用机制不同化学药剂对美国白蛾致死率,为今后治理检疫美国白蛾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和菊酯类药剂防治效果最好,致死率100%;活体生物类农药中,阿维菌素对美国白蛾的防治药效较差,5 000倍液第二天致死率仅为45%;生物代谢产物苦参碱,有较好的开发利用前途,致死率100%,但幼虫死亡时间长;有机磷药物药效也较好。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美国白蛾适应性强、食性杂、危害严重,在春季雨水充沛的年份,其防治工作尤其困难。阐述了美国白蛾的基本常识并对美国白蛾的危害特点进行了探讨。从加强检疫、营林措施、人工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美国白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白蛾作为域外害虫和世界性检疫害虫,其对园林植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针对美国白蛾的发生特点,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降低其危害程度,实现对病害的有效防控。文中分析了美国白蛾的主要特点,并对发生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苏北主栽树种对美国白蛾发生及幼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美国白蛾在江苏省北部地区近期的发生情况.选择苏北地区主要栽植行道及经济林木(杨树、泡桐、悬铃木、樱花及桑树),研究树木种类对美国白蛾幼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在苏北的发生及危害有加重的趋势.美国白蛾幼虫的体重、发育历期及存活率与所取食的树种有明显的相关性.悬铃木、杨树、桑树及樱花均为美国白蛾易感寄主.  相似文献   

10.
国门第一路林带美国白蛾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10月6日,在机场高速路、轻轨两侧林带首次发现有危险性害虫美国白蛾的危害,我们在掌握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迅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美国白蛾在首都机场调整路林带内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