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铜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铜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中铜的含量不尽相同,其根、茎、叶及米粒中的铜含量依次为:根〉茎〉叶〉谷壳〉大米,且与土壤中的铜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水稻中金属铜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金属铜具有一定的富集性。为土壤的使用、修复处理及水稻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锌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锌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中锌的含量不尽相同,其根、茎、叶及米粒中的锌含量依次为:茎〉叶〉根〉谷壳〉大米,且与土壤中的锌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水稻中金属锌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金属锌具有一定的富集性,为土壤的使用、修复处理及水稻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锰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锰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中锰的含量不尽相同,其根、茎、叶及米粒中的锰含量依次为:叶〉根〉茎〉大米,且与土壤中的锰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水稻中金属锰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金属锰具有一定的富集性。这为土壤的使用、修复处理及水稻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铅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铅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中铅的含量不尽相同,其根、茎、籽粒及叶中的铅含量依次为:根〉茎〉籽粒〉叶,且与土壤中的铅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水稻中金属铅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金属铅具有一定的富集性。为土壤的使用、修复处理及水稻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铬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Cr含量与土壤Cr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的铬含量不同,其根、茎、叶及米粒中的铬含量顺序为根(茎(叶(米粒,且与土壤中的铬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水稻中的Cr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金属铬具有一定的富集性。研究结果可为土壤的使用、修复处理及水稻生长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岐 《浙江农业科学》2013,(12):1662-1662,1666
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汞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水稻中重金属汞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中汞的含量不尽相同,其根、茎、籽粒及叶中汞含量依次为根>叶>茎>稻壳>米粒,且与土壤中的汞含量有关,水稻中汞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汞具有一定的富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镍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镍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中镍的含量不尽相同,其根、茎、叶及米粒中的镍含量依次为:根>茎>叶>大米,且与土壤中的镍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水稻中金属镍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金属镍具有一定的富集性。为土壤的使用、修复处理及水稻生长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叶面施用有机硒、有机硅处理对不同种水稻品种富集重金属(砷、镉)的影响,选用10个晚稻品种及有机硒(A)、有机硅(B) 2种试剂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和分析各处理间水稻各部位砷、镉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水稻各个部位对重金属砷、镉的累积存在明显的差异。镉在水稻中的富集规律为茎>叶>稻米;砷在水稻中的富集规律为叶>茎>稻米。喷施有机硒(A)、有机硅(B)后,水稻稻米砷含量相较于CK处理分别下降了17.0%、29.9%;稻米镉含量分别下降了44.8%、44.2%,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同时,喷施有机硒(A)后水稻叶镉含量相较于CK处理下降了17.3%,喷施有机硅(B)后水稻叶砷含量相较于CK处理下降了17.9%,二者均显著低于CK处理。相较于CK处理,试验所用试剂未对水稻茎砷、镉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喷施有机硒(A)、有机硅(B)后,根际土壤pH值及砷、镉含量相较于CK处理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施用有机硒(A)、有机硅(B)均可以抑制砷、镉重金属在水稻稻米中的富集,且有机硒(A)可以抑制重金属镉在水稻叶的富集,有机硅(B)可以抑制重金属砷在水稻叶的富集。  相似文献   

9.
对韶关地区土壤及其水稻不同部位的铁含量进行了采样测定,分析了水稻中重金属铁含量与其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不同部位中铁的含量不尽相同,其根、叶、茎及米粒中的铁含量依次为:根叶茎大米,且与土壤中的铁含量呈正相关,说明水稻中金属铁含量与其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水稻对金属铁具有一定的富集性。  相似文献   

10.
穗部畸形水稻植株和土壤中矿质元素及砷含量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江汉平原旱改水稻田常常发生水稻(Oryza sativa L.)穗部畸形病。2013年调查分析了旱改水稻田中两个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和糯优1号)穗部畸形和正常植株不同部位及其根际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和砷的含量。结果表明,发病水稻根际土壤p H及土壤有机质均略低于正常水稻根际。两个水稻品种穗部畸形植株中N、P、Mn和As含量与正常植株相比差异不显著。糯优1号水稻发病植株茎和叶中K、Mg和Cu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植株(P0.05),但丰两优香1号发病植株仅根中Ca的含量显著降低、及显著提高了茎中Cu的含量(P0.05)。本次调查说明,江汉平原水稻穗部畸形病的发生可能与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缺乏或过量无关。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水稻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摘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壤和水稻重金属污染特征。[方法]测定长江三角洲地区150多个采样点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并研究重金属元素在不同区域和植物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以及转换和分配特征。[结果]长江三角洲地区受Cd、Pb、Cr、Cu、Zn的污染,其中Cd污染最严重,Pb、Cu和Zn次之,Cr最轻,几乎不受Hg和As的污染,内梅罗污染指数为0.880,属于警戒级;水稻果实中Cd、Cr、Cu、Hg和Zn超过其背景值。按区域划分,土壤污染程度依次为:环太湖地区〉浙江南部地区〉沿江地区,城市直辖区〉县级城镇及农村;按迁移转化规律划分,根际土壤〉水稻根茎〉水稻果实;转换系数Cd〉Cu〉Zn〉As〉Hg〉Pb〉Cr,分配系数Zn〉Cr〉Cd〉Cu〉Hg〉Pb〉As。[结论]长江三角洲地区污染元素的数值范围较大,个别样本污染严重,应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与预防。  相似文献   

12.
污染水稻土中砷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污染水稻土中砷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方法]在泉州和漳州污灌地区取水稻样品,同时采集对应的土壤耕层样品,研究污染水稻土中砷的形态及其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土壤全砷含量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3777**,n=39),与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CEC等理化性质的相关性不明显。而漳州采样区土壤全砷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308 1**,n=19)。土壤全砷与土壤有效砷呈极显著性线性正相关(R2=0.544 0**,n=39)。土壤有效砷与土壤CEC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5440**,n=39),与土壤游离氧化铁也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2=0.7546**,n=39)。[结论]该研究为田间水稻生产砷污染的控制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土壤和茎基部镉含量对稻米镉污染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了探讨影响稻米镉(Cd)污染风险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土壤总Cd和有效态Cd含量在不同海拔高度和季节间的变化,对降低稻米Cd超标风险的科学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水稻生长季节和深层土壤Cd含量等因素对耕层土壤Cd污染程度均有显著影响,低海拔地区的土壤Cd含量显著高于高海拔地区。深层土壤(40~60 cm)的Cd含量比较稳定(0.11~0.60 mg·kg^-1),耕层土壤(0~20 cm)Cd含量波动很大(0.22~1.78 mg·kg^-1)。耕层土壤Cd总量和有效态Cd含量高度线性相关,但对低Cd稻米(Cd≤0.2 mg·kg^-1)的分布频率没有显著影响。随着土壤Cd含量的增加,中Cd稻米(0.2 mg·kg^-10.8 mg·kg^-1)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导致稻米的超标风险急剧增加。在海拔高度为26~90m的平原和岗地,稻米Cd含量和产地的海拔高度显著负相关,低海拔地区有效态Cd含量明显高于相邻的高海拔地区。根系和茎基部的Cd含量与稻米的Cd含量显著正相关,当茎基部Cd含量<4.0 mg·kg^-1时,稻米Cd超过0.4 mg·kg^-1的样点数为8.8%,全部样点的稻米Cd平均值为0.20 mg·kg^-1。当茎基Cd含量>9.0 mg·kg^-1时,稻米Cd含量几乎都在0.8 mg·kg^-1以上。由此可见,以容易受农事活动和生态因素影响的耕层土壤Cd含量为依据对水稻产区进行分类,不能有效控制稻米Cd含量超过0.2 mg·kg^-1的风险;以茎基Cd含量为依据进行稻田分类,可以有效降低稻米Cd超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3种改良剂对不同土壤-水稻系统中Cd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钙镁磷肥、石灰和硅肥作为土壤改良剂对几种中度污染水稻土中Cd的赋存形态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和改善糙米品质安全性的作用。结果表明,由于各种改良剂的性质和改良机理上存在差异,改良效果各不相同,其中硅肥的改良效果最好,其次是钙镁磷肥,然后是石灰。虽然3种改良剂均能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以及糙米和秸秆中Cd的含量,使稻米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但土壤性质的不同会影响改良剂的效果。同一改良剂施用在红壤上的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黄泥土,而呈碱性的潮黄土由于土壤有效态Cd的含量明显低于前两种土壤,施用改良剂后糙米和秸秆中的Cd含量虽有所降低,但改善效果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5.
王必武  丁平  许国雄  张晴  专启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290-9291,9294
[目的]通过开展中稻“3414”试验,合理确定土壤养分等级和施肥量,为指导仙桃市中稻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土壤肥力的中稻田块进行多点中稻“3414”田间试验,分析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中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相对产量的相关性,建立中稻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不同土壤肥力的施肥指标.[结果]仙桃地区中稻土壤氮磷钾均处于缺乏状态.适当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提高中稻产量.[结论]根据中稻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可将碱解氮划分为低(30~60 mg/kg)、中(60 ~ 120 mg/kg)和高(>120 mg/kg)3级;将有效磷含量划分为低(3.5 ~7.5 mg/kg)、中(7.5~15 mg/kg)和高(>15 mg/kg)3级;将速效钾含量划分为低(25 ~ 55 mg/kg)、中(55 ~ 110 mg/kg)和高(>110 mg/kg)3级.当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低、中和高等级时,氮肥推荐用量分别为210 ~ 225、195 ~210和180~ 195 kg/hm2;当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低、中、高等级时,磷肥推荐用量分别为75 ~90、60 ~75和小于60 kg/hm2;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低、中和高时,钾肥推荐用量为82.5 ~ 97.5、67.5 ~82.5和小于67.5 kg/hm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研究蔬菜和土壤砷含量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云南省丘北县开展大田调查试验。[结果]蔬菜根、茎叶、果实中总砷平均含量分别为0.62、0.92和0.46 mg/kg,叶菜类、果菜类蔬菜各部位总砷含量分别为茎叶根,茎叶根果实。土壤中总磷和速效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3.49 g/kg和124.11 mg/kg,土壤中总砷和有效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8.24和7.11 mg/kg。土壤中磷含量(总磷和速效磷)和土壤中砷含量(总砷和有效砷)是影响蔬菜中砷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pH、CEC和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6.9、10.32 cmol/kg和54.24 g/kg,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蔬菜中砷含量。[结论]不同类型蔬菜对砷累积的主要部位是茎叶。影响蔬菜中砷累积的因素除土壤pH、CEC和有机质外,主要为土壤磷含量。  相似文献   

17.
矿物调理剂对稻田土壤镉形态和水稻镉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索施用调理剂对稻田土壤镉形态和水稻镉吸收的影响,为调理剂的田间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一种碱性矿物源复合材料作为供试调理剂,采用水稻盆栽试验动态取样方法,研究调理剂对不同生育时期稻田土壤镉形态及镉在植株体内迁移的影响。【结果】矿物调理剂有效提高土壤pH,降低土壤有效态镉(DTPA-Cd)含量,促进土壤镉的可利用态持续向难利用态或残渣态转化。矿物调理剂显著降低水稻根系、茎叶、谷壳和糙米镉含量,且其用量分别与水稻根系、茎叶、谷壳、糙米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水稻各部位镉含量与土壤DTPA-Cd、返青期土壤可交换态镉和孕穗期土壤可交换态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返青期土壤可氧化态镉和孕穗期土壤可还原态镉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生育时期水稻根系和茎叶中镉含量的显著不同,对照处理(CK)不同生育时期根系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成熟期≈返青期>拔节期>分蘖期>孕穗期;茎叶镉含量的大小顺序为:返青期>成熟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成熟期时,与对照相比,矿物调理剂对水稻根系、茎叶、谷壳和糙米镉含量的最大降幅依次为92.0%、94.1%、86.3%、80.6%;当调理剂用量达到5 g·kg-1土时,糙米镉含量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0.2 mg·kg-1)。水稻各部位镉含量顺序为根系>>茎叶>>糙米>谷壳。由不同生育时期镉从根系向茎叶的转运系数可知,矿物调理剂对水稻生育前期镉的阻控效果优于生育后期。【结论】该调理剂可促进土壤中高活性镉向低活性转化,抑制水稻各器官对镉的吸收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