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收集国内10个主要绵羊品种包括藏系绵羊、乌珠穆沁羊、青海细毛羊、河南小尾寒羊、蒙古羊、东北细毛羊、同羊、兰州大尾羊、湖羊、滩羊(贺兰山及盐池)等的染色体核型数据,进行核型进化距离的计算,并采用最短距离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绵羊品种可分为2大类群,即蒙古羊系和藏羊系,两大类群在最短距离为1.131 2处相聚.归人蒙古羊系的有8个品种.蒙古羊与兰州大尾羊在最短距离为0.095 2处首先聚为一类;贺兰山滩羊、盐池滩羊、河南小尾寒羊在最短距离为0.120 0处相聚;湖羊在最短距离为0.242 4处与前述品种相聚而成为一小类,东北细毛羊、同羊、乌珠穆沁羊分别在最短距离为0.339 8、0.339 8、0.568 7处与前述品种聚为一大类.归入藏羊系的有青海细毛羊和藏系绵羊,青海细毛羊在最短距离为0.967 5处与藏系绵羊聚为一大类.所得结果与品种起源进化、产地分布大致相同,为国内主要绵羊品种的分类和演化提供了细胞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来,我国细毛羊育种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全国不少地区正在培育细毛羊新品种。青海毛肉兼用细毛羊的育种工作,开始于1956年,截止目前已有六年的历史。引用新疆羊、高加索羊和西藏羊杂交的杂种羊,在羊毛的产量和质量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但是,对于羊肉的产量和质量,过去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因此缺乏充分的资料说明。毛肉兼用细毛羊包括了羊毛和羊肉两方面的重要产品,所以,羊肉的产量和质量也是兼用羊的育种指标之一。根据1962年5月青海细毛羊育种会议的精神,决定对三角城羊场的杂种一、二代羊进行全面的屠宰检定。为了便于比较,同时还测定了一定数量的西藏羊及新疆羊。从而为育种计划提供依据,以加速新品种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兰州大尾羊血液蛋白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明兰州大尾羊的种质和遗传特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板电泳,检测了131只兰州大尾羊血红蛋白、白蛋白、后白蛋白、转铁蛋白、慢-α2-球蛋白、血清淀粉酶、酯酶、苹果酸脱氯酶的多态性.结果发现,除白蛋白和慢-α2-球蛋白未表现出多态外,其他各蛋白质和酶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多态,其中血红蛋白、后白蛋白、血清淀粉酶、酯酶、苹果酸脱氢酶各有2个等位基因,3种基因型;兰州大尾羊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4802,等位基因有效数为1.924,多态座位百分比为0.75.对Nci氏标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发现兰州大尾羊与滩羊最近,其次为大尾寒羊和小尾寒羊.青海细毛羊、滩羊、兰州大尾羊、青海藏羊、考湖羊、河北杂种细毛羊、新疆细毛羊、罗姆尼半细毛羊、大尾寒羊、小尾寒羊、兰州大尾羊等11个绵羊品种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07936,这表叫中国的绵羊品种的遗传变异性的92.064%是由遗传多态现象引起的,而7.936%来自品种间差异,即中国绵羊在血液蛋白质水平上的遗传分化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4.
陶发章  马占海 《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30-130,134
选用24只青海半细毛羊,随机分成3组,在放牧条件下,1组补饲复合营养舔砖,另2组分别为精料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33d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舔砖组青海半细毛羊平均日增重达91.67g,分别比精料组和对照组的68.18g、65.53g提高了34.45%(P<0.05)和39.89%(P<0.05),舔砖组比精料组和对照组平均每只青海半细毛羊每日净增纯利0.18元和0.16元。表明复合营养舔砖在青海半细毛羊生产中颇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优质细毛羊型 ,新疆型和澳大利亚型美利奴羊之间羊血清Tf(转铁蛋白 )与主要生产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 478只三个品系的军垦型美利奴羊 ,132只新疆型美利奴羊和 39只澳大利亚美利奴羊的血清转铁蛋白。结果表明 ,三个品系的优质细毛羊的优势基因都是Tfm ,Tfb优质细毛羊和新疆型美利奴羊之间 ,Tf基因均有显著的分布差异 ,显示优质细毛羊有其成为一个新的细毛羊品种的血清蛋白遗传学基础。优质细毛羊与新疆型美利奴羊以及澳大利亚美利奴羊Tf基因型分布频率不同 ,优势基因型分别为Tfmm(0 .42 1)、Tfbm(0 .2 88)、Tfcm(0 .2 82 )、优质细毛羊A ,B ,C三个品系的Tf基因型分布频率互有异 ,而同一品系内部公母羊之间的Tf基因型的分布则较相近 ,证明军垦型羊A ,B ,C三个品系的建立是有遗传学基础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海半细毛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及其与7项血清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29只青海半细毛羊的血红蛋白多态性及其与7项血清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青海半细毛羊血红蛋白多态性存在HBA和HBB2种变异体,以HBB为优势基因.构成HBAA、HBAB和HBBB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率分别为0.1379、0.5862和0.2759.HBA和HBB基因频率为0.431 0和0.5690,基因杂合度为0.4904.青海半细毛羊血液蛋白多态性与7项血清生化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青海半细毛羊种质资源、亲缘关系以及品种选育和改良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试验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繁殖性能对比试验中,相同营养条件下Ⅱ组(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羊)在产羔数、双羔母羊数、产羔率比Ⅰ组(甘肃高山细毛羊)高8只、 6只、 13%;Ⅳ组(天祝肉用美利奴Ⅰ世代羊)比Ⅲ组(甘肃高山细毛羊)高8只、 7只、 13%,差异显著(P0.05);不同营养条件下(放牧加补饲与舍饲),相同品种绵羊的产羔数、双羔数、产羔率,Ⅰ组低于于Ⅲ组7只、 5只、 11%,Ⅱ组低于于Ⅳ组7只、 6只、 1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优质细毛羊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4~1997年分别在镇南种羊场宝山分场和白城市牧草良种繁育站等地进行了优质细毛羊胚胎移植技术研究。共超排处理33只供体羊,获卵261枚,其中可用胚胎208枚,平均每只供体羊获可用胚胎63枚。在超排羊中有优质细毛羊18只,获可用胚胎123枚,平均每只供体羊获可用胚胎68枚。4a间共用鲜胚胎移植受体羊156只,妊娠105只,受胎率为673%。共产羔羊103只,每只供体羊平均获羔羊312只,达到了自然繁殖水平的3倍。  相似文献   

9.
影响青海细毛羊早期性状非遗传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年度(YEAR)、场(HERD)、性别(SEX)、母亲年龄(DAGE)作为固定效应,应用方差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2005~2010年间青海细毛羊早期性能记录。结果显示,年度、场对青海细毛羊早期性状均有显著影响,母羊年龄对初生重、断奶重、周岁剪毛前体重有显著影响,性别对初生重,断奶重,周岁剪毛前体重、周岁产毛量、羊毛长度、羊毛细度影响显著;所有性状均随母亲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研究结果将为优化群体周转结构,建立青海细毛羊早期生产性状遗传评价模型提供科学依据,最终为该品种羊的早期选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试材选择本农场健康、体重相近的新疆细毛羊成年羊147只.设试验、对照组各一,每组试验羊只数73~74只.  相似文献   

11.
前言茨萨蒙(萨尔细毛品种公羊与蒙古粗毛品种母羊杂交,获得的一代杂种母羊再与茨盖半细毛品种公羊杂交所获)是正在培育中的青海半细毛羊最重要的杂交组合方案之一,鸟兰县茶卡人民公社是培育青海半细毛羊主要的育种基地。1975年该公社有各类杂种羊60,599头,占绵羊总数的95.7%,其中一类母羊8,201头,占杂种母羊总数的25.4%.  相似文献   

12.
肃南是个以饲养绵羊为主的纯牧业县,是甘肃高山细毛羊的主要繁育基地.1984年被国家列入细毛羊生产基地县,目前又即将被国家确定为优质细毛羊生产基地县.绵羊和细羊毛是全县第一大主导畜种和优势产品,细毛养羊业是其支柱产业.自1980年皇城区5乡近2万只甘细羊参加省级新品种验收鉴定、育成第一批甘肃高山细毛羊以来,细毛养羊业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至1987年品种羊发展为8万余只,遍布全县各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并稳定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效率,为以生产2~8-细胞期胚胎的转基因研究提供素材.[方法]分别从激素生产厂家、供体年龄、激素处理方案等3个方面探讨新疆细毛羊的超数排卵效果,确定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供体羊的最佳年龄及其有效处理方案.[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激素对新疆细毛羊黄体数和可用胚胎数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1.5周岁以内的新疆细毛羊超排后,其黄体数(6.17个/只)和可用胚胎数(1.50枚/只)均极显著低于2.0周岁以上的新疆细毛羊(黄体数12.24个/只,可用胚胎数8.30枚/只)(P<0.01);FSH剂量在150~200 U/只范围内不影响超排效果和胚胎质量( P>0.05):FSH+PMSG超排处理的新疆细毛羊黄体数(6.05个/只)和可用胚胎数(1.76枚/只)则显著低于FSH+PG超排处理(黄体数17.11个/只,可用胚胎数10.38枚/只)(P<0.01).[结论]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时宜选用2.0周岁以上的供体羊,FSH剂量控制在150~200 U/只,若能与PG联合使用其超排效果更好,但不宜与PMSG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法对48只青海半细毛羊血甭芳基酯酶的多态性及其与血清蛋白质指标的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青海半细毛羊的血清芳基酯酶有ESA和ESa两种表型,以ESA为优势表型(58.33%)(2)ES和E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545和0.6455;(3)青海半细毛羊ES表型与各项血清蛋白质指标之间无显著性联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并稳定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效率,为以生产2~8-细胞期胚胎的转基因研究提供素材.[方法]分别从激素生产厂家、供体年龄、激素处理方案等3个方面探讨新疆细毛羊的超数排卵效果,确定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供体羊的最佳年龄及其有效处理方案.[结果]不同生产厂家的激素对新疆细毛羊黄体数和可用胚胎数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1.5周岁以内的新疆细毛羊超排后,其黄体数(6.17个/只)和可用胚胎数(1.50枚/只)均极显著低于2.0周岁以上的新疆细毛羊(黄体数12.24个/只,可用胚胎数8.30枚/只)(P<0.01);FSH剂量在150~200 U/只范围内不影响超排效果和胚胎质量( P>0.05):FSH+PMSG超排处理的新疆细毛羊黄体数(6.05个/只)和可用胚胎数(1.76枚/只)则显著低于FSH+PG超排处理(黄体数17.11个/只,可用胚胎数10.38枚/只)(P<0.01).[结论]新疆细毛羊超数排卵时宜选用2.0周岁以上的供体羊,FSH剂量控制在150~200 U/只,若能与PG联合使用其超排效果更好,但不宜与PMSG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2006,(2):26-26
1.中国美利奴羊 中国美利奴羊是在内蒙古、新疆、吉林等地,以澳洲美利奴公羊与波尔华斯羊、新疆细毛羊和军垦细毛羊母羊通过杂交培育而成,是我国目前最好的细毛羊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牧户绒毛用羊养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新疆、吉林、辽宁、山西和云南等6个绒毛用羊主产省(自治区)12个县(旗)绒毛用羊养殖户调研数据对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绒毛用羊养殖户每只细毛羊、半细毛羊和绒山羊平均养殖纯收益分别为192.95元、333.33元和222.17元;绒毛产量和产品畜产出水平对绒毛用羊养殖效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饲草料成本和疾病灾情损失对绒毛用羊养殖效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细毛羊养殖户单纯扩大养殖规模不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而半细毛羊和绒山羊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能够提高养殖效益,绒毛价格、养殖户文化程度、政策支持以及接受技术培训情况对绒毛用羊养殖效益的影响皆不显著。最后,从提高产出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加强疾病灾情防御、加强科技和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提升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04,(10):27-28
中国美利奴羊是在内蒙古、新疆、吉林等地,以澳洲美利奴公羊与波尔华斯羊、新疆细毛羊和军垦细毛羊母羊通过杂交培育而成,是我国目前最好的细毛羊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取得良好的同期发情效果和排卵率以提高母羊受孕率,在准噶尔盆地南部山地用PMSG诱导了新疆军垦细毛羊、哈萨克羊、湖羊的同期发情,观察了3个品种羊的排卵情况,并统计了卵巢黄体的平均数目。试验结果表明,哈萨克羊同期发情率最高(90.6%),显著高于新疆军垦细毛羊(84.7%)和湖羊(83.12%)(P<0.05);哈萨克羊、新疆军垦细毛羊和湖羊的排卵率分别为94.28%、95.08%和98.46%,其中,哈萨克羊和新疆军垦细毛羊间差异不显著,而湖羊的排卵率显著高于哈萨克羊和新疆军垦细毛羊(P<0.05);哈萨克羊、新疆军垦细毛羊和湖羊卵巢上黄体生成的平均个数分别为1.192、1.233和3.172个。相比而言,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不同品种母羊发情的影响较大,对排卵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近年来乌蒙半细毛羊出现贫血、黄疸及血尿等症状的病因,为相关疾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出现患病羊的贵州省威宁县牛棚镇牧场作为试验牧场,贵州省赫章县凉水沟种羊场作为对照牧场,分别采集2个牧场的土壤、牧草样品,以及患病乌蒙半细毛羊(20只)与健康乌蒙半细毛羊(20只)的颈静脉血及肝脏,测定Cu、Mo、Mn、Co、Se、P、Fe和Zn含量,同时测定试验羊血液中SOD、CAT、GSH-Px、CPK、GOT活性和CP、MDA、Hb含量及RBC、MCHC、MCV、PCV、MCH、WBC等指标;然后将健康乌蒙半细毛羊转移到试验牧场上放牧,10 d后进行钼酸铵补充试验,设0,100,200,300 mg/kg 4个处理,测定乌蒙半细毛羊血液和肝脏中铜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钼元素的影响。【结果】试验牧场土壤中的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P0.01),属于铜污染土壤;试验牧场牧草中的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牧场牧草(P0.01),且试验牧场牧草中铜钼比高于动物饲粮中的铜钼比正常值;患病乌蒙半细毛羊血液和肝脏中的铜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羊(P0.01),其他元素含量间无显著性差异;患病乌蒙半细毛羊血液中的SOD、CAT和GSH-Px活性极显著低于健康羊(P0.01),CPK、GOT活性和CP、MDA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羊(P0.01);患病乌蒙半细毛羊血液Hb、RBC和MCHC极显著低于健康羊(P0.01),MCV极显著高于健康羊(P0.01),PCV、MCH和WBC与健康羊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健康乌蒙半细毛羊在试验牧场饲养后,出现了与患病乌蒙半细毛羊相同的症状,补充钼元素后,这些羊血液和肝脏中的铜含量明显降低,到试验结束时,体内铜含量恢复到正常范围,病症消失,且以每10 d补充300 mg/kg钼酸铵2次的效果最好。【结论】乌蒙半细毛羊的慢性铜中毒症状是采食含铜量过多的牧草造成的,在饲粮中补充300 mg/kg的钼酸铵,可以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