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巢小东 《农家顾问》2001,(10):18-18
何首乌是蓼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何首乌的块根,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种植何首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是农民朋友,特别是山区农友增加收入的门路之一.但是,近来北京、武汉等地一些信息公司发布信息,称:"人工种植何首乌像种土豆一样容易,一年四季均可播种,从种到收只需120天,每株收干品1千克,回收每千克1380元,每667平方米可收800千克,价值80万元."这完全是炒种者的欺骗性宣传.实际情况是:  相似文献   

2.
<正>何首乌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及观赏价值,素有"仙药"美称,具有延缓衰老,治病强身的神奇功效,因野生资源稀少,国内外市场奇缺,特别是白首乌,其价格飙升非凡,市场前景广阔。人工栽培何首乌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的繁殖及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为蓼科、蓼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其块根及茎叶均为名贵的中药材.沂蒙山区是著名的何首乌产区.由于何首乌具有补肝肾、益精血、延年益智等奇特功效,市场需求量较大.近几年由于过度采挖,野生资源几近绝迹,亟需进行人工栽培.自1998年起,我们对何首乌的繁殖和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何首乌又名首乌,以块根入药,具有解毒消肿、滑肠通便功能;制何首乌则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能。何首乌是近年市场上畅销的中药材。其种植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得到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种特异DNA探针,通过何首乌gDNA和其近缘植物毛脉蓼(F.multifora var.cillinerve)gDNA之间的的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on hybridization,SSH)得到何首乌的差减片段,再将标记的差减片段和多物种gDNA阵列杂交筛选得到了4条何首乌DNA探针,探针通过反向斑点杂交检测,能很好地区分何首乌及其混伪品.获得的探针在中药鉴定基因芯片的制备及何首乌种质和生药鉴定方面具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何首乌为我国常用的中药材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随着市场对何首乌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其野生资源也日益匮乏,何首乌人工繁殖和栽培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系统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何首乌繁殖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为加快何首乌人工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乾 《农技服务》2015,(3):45+44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块根,是比较名贵的中药,其中生首乌具有通便、解毒的作用,制首乌则可用于生黑发、强身体的作用。以何首乌为主要成分所制作而成的首乌片、酒等补品还畅销国内、国外,具有比较高的经济人价值,但是因为野生的何首乌数量极少,所以人工栽培就成了何首乌的重要来源。本文分析了何首乌的生长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栽培的要点。  相似文献   

8.
林下何首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下何首乌是指在林下种植的何首乌。由于林地具有大量阳光、热量、水分、养料及树间土壤等剩余资源,因而发展林下何首乌,可以地尽其利,光、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何首乌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殖体,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不同浓度激素(6-BA,NAA,IBA,6-BA+NAA,6-BA+IBA,多效唑)的培养基对何首乌产生丛生芽及不定根的诱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6-BA对诱导何首乌产生丛生芽具有促进作用,NAA和IBA对丛生芽的诱导具有抑制作用,适宜何首乌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 mg/L,增殖系数达11.43;多效唑对不定根的诱导具有促进作用,最适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多效唑0.5 mg/L,生根率为100%,平均生根条数为10.42条/株.  相似文献   

10.
1.大蒜具有杀菌、健胃、止痢、驱虫等功能。将大蒜去皮切碎,拌入饲料,用量为3~5%,也可直接按0.1%的大蒜粉加入配合饲料中。2.何首乌具有补肝益骨养血祛风等功能。在配合饲料中添加0.1~0.5%何首乌,可促进畜禽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何首乌是蓼科蓼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其自身的块和根以及茎叶,都是比较昂贵的中药材。人们常说的何首乌就是它的块根,何首乌的藤和茎是中药材中的夜交藤。何首乌作为中药使用,性格温和,味道略苦,略甘,略涩,具有解毒消痛以及润肠通便的功效。除此之外,何首乌以及夜交藤均具有非常良好的中药作用,因此市场上对于何首乌和夜交藤的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但是近些年以来,因为人工开采,所以野生资源已经接近枯竭,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何首乌以及夜交藤,只能进行人工栽培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鲁菊芬 《云南农业》2008,(12):32-32
何首乌茎藤扦插繁殖方法简单,是种植何首乌一个简便快捷的方法作者较为系统的阐述了何首乌茎藤扦插繁殖方法,旨在能为目前的何首乌人工种植提供技术借鉴和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为探询适宜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生长的最佳配方施肥技术,采用"3414"不完全试验设计施肥方案,比较了不同施肥水平对何首乌干物质积累、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氮、磷、钾施肥量及其配比能显著提高何首乌产量与主要成分含量,其中N_2P_2K_2处理为何首乌最优的水平组合,其肥料比例为氮肥10 kg/667 m~2、磷肥7.5 kg/667 m~2、钾肥6 kg/667 m~2,该结果可为十堰山区何首乌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何首乌嫩茎为外植体,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何首乌生根培养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影响何首乌生根培养因子的作用大小为培养基>IBA>蔗糖>NAA,诱导何首乌组培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IBA 1.0 mg/L+30 g/L蔗糖.  相似文献   

15.
何首乌毛状根体系因为遗传稳定、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提取方面具有优势。本文概述了何首乌毛状根体系的诱导和培养过程、影响何首乌毛状根生长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因素,并就何首乌毛状根在生物转化以及次生代谢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何首乌毛状根体系因为遗传稳定、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提取方面具有优势。本文概述了何首乌毛状根体系的诱导和培养过程、影响何首乌毛状根生长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因素,并就何首乌毛状根在生物转化以及次生代谢工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何首乌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首乌是一味传统中药,近年来,对其药理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较深入。何首乌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降血脂、抗菌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在对何首乌进行研发的过程中,应对其不良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何首乌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首乌是一种蓼科、宿根、爬藤植物,是我国传统医药中的名贵药材.何首乌人工栽培的历史很短,但发展很快,它适应性强,对气候、土质要求不高,且经济效益可观. 一、栽培方法 何首乌可以采用种子、扦插或根茎繁殖,常用的方法扦插繁殖.  相似文献   

19.
何首乌种子品质检验及质量标准的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中药材何首乌规范化生产提供依据,借鉴农作物种子检验方法和技术,对不同地区何首乌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童、相对电导率和发芽率等各项指标进行测定,对各项指标综合进行K聚类,并结合何首乌种子外观形态判断基础上,初步制定出何首乌种子品质检验与分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后主要抗氧化成分及其对肝癌细胞抗增殖作用效果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何首乌发酵炮制方法及开发何首乌产品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将生何首乌用枯草杆菌发酵处理后,测定生品和发酵品的游离型蒽醌、结合型蒽醌和总多酚含量等成分的变化,并对比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对肝癌细胞HepG2抗增殖作用的变化.[结果]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总游离型蒽醌含量分别为1.56和1.60 mg/g,总结合型蒽醌含量分别为1.24和0.79 mg/g,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后结合型蒽醌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下同).何首乌生品和发酵品水提取液的总多酚含量分别为44.88和74.01 mg/g,乙醇提取液的总多酚含量分别为61.84和93.86 mg/g,何首乌经枯草杆菌发酵后总多酚含量极显著增加.0.025 g/L何首乌生品对肝癌细胞HepG2作用24 h后的细胞抑制率为4.2%,0.25 g/L何首乌生品对肝癌细胞HepG2作用72 h后的细胞抑制率为-11.1%(负值表示促进细胞生长),即随着何首乌生品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由抑制转变为促进.经枯草杆菌发酵后,0.025 g/L何首乌发酵品对肝癌细胞HepG2作用24 h后的细胞抑制率为9.9%,0.25 g/L何首乌发酵品对肝癌细胞HepG2作用72 h后的细胞抑制率为20.9%,即随着何首乌发酵品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其对肝癌细胞HepG2有明显的抗增殖效果.[结论]枯草杆菌发酵可降低何首乌的毒性,增强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抗增殖作用,表明使用枯草杆菌发酵何首乌的炮制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炮制减毒方法,对开发相应何首乌炮制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