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平 《科学养鱼》1996,(7):27-27
培育优质幼蟹的体会从1986年起,笔者即参与用蟹苗培育幼蟹工作,近几年,开展了生产技术承包和定点指导农户生产工作,对培育幼蟹有比较具体的技术认识。幼蟹存活率由最初的2.87%上升到14.2~26.4%。并已大致掌握了防止早熟的方法,在提高培育效果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一龄蟹种培育效果,将人工繁殖的河蟹苗投投放池塘内的网箱中,一级培育至Ⅲ期幼蟹,再转投于原塘中散养,二级培育成一龄蟹种,试验中,蟹苗至Ⅲ期幼蟹成活率达51.22%,Ⅲ期幼蟹养成蟹种出塘率为37.3%,蟹苗至一龄蟹种的总回捕率达19.1%。  相似文献   

3.
幼蟹培育技术随着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对幼蟹种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利用人繁和天然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提供相对稳定种源,已成为当前养蟹户的迫切愿望。为此,1995年我们在高桥镇文昌村陈忠义池塘中采用人繁蟹苗大眼幼体进行培育幼蟹试验,初获成功。现将培育技...  相似文献   

4.
高淳县河蟹养殖业近年来迅速发展,得益于全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坚持大规格幼蟹的培育推广,选择优质蟹种是养殖大规格商品蟹的基础。蟹种又称扣蟹、幼蟹,将16万只/kg左右的蟹苗(河蟹大眼幼休)培育成60~260只/kg幼蟹的过程即是为蟹种培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1997年我们结合东太湖“九五”攻关项目“浅水草型湖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的苗种培育进行了大眼幼体池塘培育幼蟹的养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培育V期幼蟹20万只及幼蟹15万只,平均成活率达25%,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一、养殖条件1.养殖池塘:选用东太湖水源、水质良...  相似文献   

6.
一、幼蟹生产的现状安徽宣城市水阳镇2001年幼蟹培育面积1万多亩,培育幼蟹8000余万只,2002年幼蟹培育面积达1.6万亩。全镇以河蟹生产为龙头的特种水产品养殖初趋格局,已初步形成了蟹苗(大眼幼体)培育———幼蟹———成蟹养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特别是幼蟹苗种的生产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从各地成蟹回捕率高、成蟹规格较大、长势情况良好来看,在各地享有一定的声誉。二、存在的问题1.采购蟹苗(大眼幼体)形势严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油棉生产效益下滑,全镇去年幼蟹培育面积比上年增加64%。5~6月份,全镇…  相似文献   

7.
河蟹人工育苗,仔幼蟹培育,成蟹养殖已在我国南北方兴起,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地处淮河流域的淮南市有优越的河蟹养殖自然条件。但由于长江蟹苗资源衰退,幼蟹紧缺,造成河蟹人工养殖的苗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矛盾,我市从1994年起采用人工繁殖的蟹苗在土地内进行仔幼蟹培育尝试,经4年的不断努力改进,幼压成活率由开始时的5%提高到20%,现将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供探讨。1开蟹培育1.l池塘改造选择三口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电通、路通的池塘,面积分别为2亩,l亩,l亩,其中1亩为对照塘。将另1亩塘在其内侧…  相似文献   

8.
蟹苗强化培育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目前蟹苗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蟹苗的成活率,是养蟹生产中急待解决的一大技术课题。本试验探讨了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及用水泥池强化培育蟹苗的技术。试验表明,采用池塘设置网箱的方式,以水溞、配合饲料为主要饵料,经17天强化培育,蟹苗至Ⅱ、Ⅲ期幼蟹的成活率达75.47~90.45%,出箱幼蟹平均规格为2.4~3.0万只/千克,群体增重3~5倍。  相似文献   

9.
蒋军 《科学养鱼》1999,(10):23-23
为了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不少养殖户采用当年蟹苗当年养成商品蟹的生产方法,但是效果却一直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放养的幼蟹规格偏小,抵抗力弱,成活率低。今年2~4月份,我们进行温室大棚培育大规格幼蟹,其效果非常理想。一、温室条件试验温室为钢架双...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利用二级控温棚分级强化培育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成仔蟹。试验经过30-35d的一级强化培育,培养出Ⅱ-Ⅴ期的幼蟹214.26万只,平均成活率为24.77%,最高为31.8%。然后经50d的二级培育,育出规格300-700只/kg的仔蟹130.74万只,回捕率为61.02%。  相似文献   

11.
对河蟹的大眼幼体进行为期5~8个月的饲养,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20~30d,蟹苗蜕壳3~5次,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1万~2万只,称为仔蟹,此期的仔蟹似黄豆大小,故也称豆蟹;豆蟹以后,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翌年3月~4月份,大部分幼蟹长成规格为5~10g,每公斤100~250只时称为一龄蟹种,其甲壳似大衣钮扣大小,故又称扣蟹。  相似文献   

12.
河蟹的增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四讲 蟹种培育  对大眼幼体进行为期 5~ 8个月的饲养 ,这一过程便是蟹种培育。其中饲养 2 0~ 30 d,蟹苗蜕壳 3~ 5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1万~ 2万只 ,称为早期幼 (豆、仔 )蟹培育。再饲养 30~ 4 5d,仔蟹蜕壳 6~ 7次 ,规格一般达到每公斤 2 0 0 0~ 4 0 0 0只 ,称为后期豆蟹培育。这两者都是蟹种培育中的一个阶段。豆蟹经同塘或分塘饲养到当年年底或次年 3~ 4月 ,大部分长至规格为每公斤 1 0 0~ 4 0 0只时才称为蟹种 ,也称扣蟹。蟹种培育从蟹苗下塘开始 ,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蟹苗放养前的蟹塘准备、蟹塘清整、水质培育、防逃设…  相似文献   

13.
河蟹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历来是水产品中珍品。河蟹在自然水体中长到商品规格(200克/只左右)一般需要2年时间,而在温流水中强化培育早繁苗成仔幼蟹,再进行饲养达到商品规格仅需8个月时间,大大缩短了养殖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2001年2月15日,我场从江苏连云港市购进人工繁殖的大眼幼体90公斤(1260万只),经过50天的温流水培育,生产V-VI期仔幼蟹460万只,规格为1000~3000只/公斤,成活率30%以上,已达预期经济技术指标,现将该项目实施方法及技术总结如下。一、材料…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义兴村临近长江北岸,土质为壤土,有十多年的幼蟹培育传统,一直以优质蟹种取信市场,大打长江牌,吸引了大批新老客户。全村现有幼蟹培育池446亩,一龄蟹种亩产量150千克左右,品质和价格都堪称一流。2006年春售价68元/千克仍供不应求,平均每亩纯利润4000元,最好的塘口亩产178千克,纯利7000余元。多数养殖户在物色新场地,扩大规模,每亩农田承包费升至800元。村两委班子顺应发展潮流,成立了村养蟹协会,解决了统购蟹苗、技术服务、幼蟹销售等实际问题,形成了“大户一土专家一经纪人”的三层培育体系,为幼蟹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主要技术措施和经营方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河蟹人工养殖技术的普及 ,成蟹的市场价格迅速下调 ,但是大规格商品蟹的市场价格依然坚挺 ,为了适应河蟹养殖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为河蟹养殖户提供性腺发育正常的大规格幼蟹。 2 0 0 0年 4月~2 0 0 1年 3月我们在淮南施家湖进行了分级培育大规格幼蟹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  相似文献   

16.
刘必美 《科学养鱼》1995,(12):35-36
稻田人工培育幼蟹试验我经过两年的稻田培养幼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收成,其成活率从大眼幼体到一龄幼蟹回捕达率25.8%,试验经过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田试验田设在串场河旁,面积0.6亩,其中;0.28亩一个水塘深2米,另三面小环沟深70厘米宽1米,面...  相似文献   

17.
蟹苗(大眼幼体)在池塘培育条件下,8.06公顷水面产幼蟹3162公斤,幼蟹群体增重123倍,亩产26.15公斤,回捕率6.6%,幼蟹群体中最大个体为50克,最小个体仅0.01克,其中0.5—2.5克个体约占10%,2.5—10克个体约占50%,10—30克个体约占30%,30克以上个体约占10%。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事幼蟹培育工作已近10年时间,在生产实践中发现一些小的技术和管理环节疏忽或失误,往往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失败。本文专门归纳一些失败的教训,以供养殖者参考。1.鼠洞挖出51只幼蟹。1991年在土池培育“扣子蟹”,冬季清塘时发现池塘沿水边有许多鼠洞,发动工人挖鼠洞,其中一只鼠洞深一米左右,直径5—10cm,在洞中发现51只排列整齐的无足、无爪幼蟹。俗说“鼠贮三年粮”得到了验证。可见,蟹池防鼠害是十分必要的,必须加以重视。2.青蛙胃中5只蟹。1995年在水泥池中培育五期幼蟹,在池中捕到一只长5cm,宽3cm的青蛙,…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适宜本地区的河蟹幼蟹培育成蟹种及稻田商品蟹养殖技术,我站于2003年进行了幼蟹培育及成蟹养殖试验,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蟹种培育(一)试验材料1郾池塘的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注排水方便的冬闲田,面积为20亩。2郾池塘工程建设在稻田四周开挖蟹沟,开挖泥土主要  相似文献   

20.
Ⅲ期幼蟹即蟹苗(大眼幼体)经过三次蜕亮的幼体。把蟹苗培育成血期幼蟹再放养可显著提高蟹苗放养回捕率。培育的主要方式有如下三种。1土地培育1.1池塘准备池塘、稻田、洼地等稍加改造即可。为便于管理面积在130o平方米(2亩)左右为宜,要求池底平坦,水源充足无污染,池水深80厘米左右。防逃设施:可在培育池四周用的厘米高双层塑料膜做竖墙,两层膜之间用毛竹或木棍打桩,桩略向水面倾斜支撑塑料股,塑料膜下缘埋入泥中20厘米左右使风雨难以吹起。也可采用钙塑板、石棉瓦等防逃设施。在进出水口用40目筛绢过滤进出水防止敌害进入及蟹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