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施建乐  朱明新  蒋皎梅  徐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233-14234,14252
[目的]研究海洋硅藻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改进。[方法]通过对现有的叶绿素a测定方法(规范法、浸泡法、冻融法)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硅藻细胞自身特征,对海洋硅藻叶绿素a测定方法进行改进。[结果]将原先的冻融法和浸泡法中的手动振荡改为漩涡振荡20m in,并将浸泡法的浸泡时间减少为6 h。对比分析表明,改进后的冻融法和浸泡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5%,较原先的冻融法和浸泡法有进一步的降低,且叶绿素a相对值较高。[结论]改进后的冻融法和浸泡法更加适合海洋硅藻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具有很好的重复性,测量结果相对精确度高,操作简便,适用于数据量较大的试验。  相似文献   

2.
赵冰冰  张发宇  陈裕  汪家权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345-5347,5392
[目的]研究不同冻融条件对破壁提取巢湖水华新鲜蓝藻中藻蓝蛋白的影响,为后续提取纯化试剂级藻蓝蛋白提供支持。[方法]在各种条件下,冻融破壁后,利用粗提液中藻蓝蛋白即PC纯度和得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不同冻融次数、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冻融介质对藻蓝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粗提液中PC纯度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而依次减小,PC得率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PC纯度和得率随着含水量的增大呈现先持平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冻融介质的试验中,通过比较得出最优的冻融介质为浓度0.0025mol/L的PBS缓冲溶液。[结论]对于冻融储存时间较长的巢湖新鲜蓝藻,最优的试验条件是选用浓度为0.0025mol/L的PBS缓冲液作为冻融介质,在含水率为96.O%~97.5%区间冻融次数仅需1次,即可得到最优的PC的纯度和得率。  相似文献   

3.
栗雪冰  仓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76-12478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时期牛体外受精胚胎在基因表达模式上的差异。[方法]利用单个胚胎mRNA差异显示技术,对单个8细胞期胚胎与囊胚进行mRNA差异显示,获得1条特异表达条带,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并与GenBank进行对比。[结果]该序列与牛核糖体蛋白L31(ribosomal protein L31,RPL31)基因序列具有99%的同源性。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8细胞期和囊胚期胚胎RPL31的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RPL31在8细胞期胚胎的相对表达量为囊胚期胚胎的3.2倍。[结论]为揭示和阐明控制牛早期胚胎发育的相关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柳滢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54-4855
[目的]对玫瑰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进行改进,并进行实际应用.[方法]在浸提前,采用冻融-研磨法破碎细胞,并将改进工艺与原工艺进行比较.[结果]新改进的工艺对玫瑰花色素的提取量比原工艺提高24.50%,且新工艺简单实用;玫瑰花红色素在不同的pH条件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将自制的玫瑰花红色素加入白酒、白醋及饮料中制备出特色玫瑰花系列产品,产品性质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天然玫瑰红色素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声波-反复冻融协同作用对黑木耳菌丝体破壁的影响,并确定最佳破壁组合条件。[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超声波处理过程中破壁时间、加水量、破壁次数、冷冻时间、冻融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条件组合。[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破壁时间以20 min为宜,选择15倍为最适加水量,选择2次超声波破壁次数较宜,冷冻时间以30 min为宜,选择3次冻融次数较为合适。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影响效果依次为破壁时间、破壁次数和冻结时间,最佳组合条件为冷冻时间30 min,破壁时间25 min,破壁2次,此时多糖得率可达到57.76 mg/g。[结论]该研究可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谢偲  贺莉芳  刘晖  晏容  闫玉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346-3346,3349
[目的]利用自建家蝇胚胎细胞系进行灭多威毒性测定,为灭多威毒性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灭多威对家蝇胚胎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2 mg/ml灭多威对家蝇胚胎细胞有抑制作用,抑制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升高。[结论]以家蝇胚胎细胞系为工具细胞进行灭多威的毒性作用研究,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地表水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提取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冯青英  唐怡  李丽容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02-9904
[目的]优化地表水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的提取方法。[方法]以新配制的90%丙酮为提取液,在低温与室温下反复地冻融浮游植物以破碎细胞,多次震摇后冷藏静置以提取叶绿素a,并与规范法进行对比。[结果]改进法提取的叶绿素a含量较规范法明显提高,且重复测定的精密度较高。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但在含量测定的趋势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改进法可以满足750 nm处吸光值低于0.005的要求,而规范法不能。镜检表明,改进法的植物细胞破碎情况比规范法更佳。[结论]改进法提取浮游植物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规范法且重复性较好,具有人为误差小、稳定性好、提取率高、结果准确、操作简便安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以实验室培养的水华蓝藻单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M.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M.F)、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M.W)、鱼腥藻(Anabaena sp,A.s)]以及野外新鲜水华蓝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细胞破碎方法和提取剂种类,筛选并优化藻蓝蛋白荧光分析法的前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冻融试验中,冷冻温度与提取剂添加顺序对蓝藻细胞破碎率无显著影响;以去离子水为提取剂时,冻融2次即可达到最佳破壁条件;在冻干试验中,蓝藻真空抽滤在滤膜上能提高蓝藻细胞的破碎率;综合比较冻融和冻干,后者对蓝藻细胞的破碎效率高于前者;对比3种提取剂对藻蓝蛋白的提取效率,去离子水对藻蓝蛋白的提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反复冻融法对枸杞多糖溶出率的影响。[方法]通过对解冻温度、冻结时间、冻融次数、冻结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验证反复冻融法对枸杞多糖的提取效果影响。[结果]当温度低于45℃时,枸杞多糖的溶出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温度高于45℃时,枸杞多糖的溶出率却降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多,枸杞多糖的溶出率逐渐增大,但超过3次以后溶出率提升并不明显;随着冻结时间的增长,枸杞多糖的溶出率逐渐增大,当冻结时间超过3 h后,枸杞多糖溶出率趋于平稳,无明显变化;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枸杞多糖的融出率逐渐增大,当冻结温度低于-24℃后,枸杞多糖融出率趋于平稳,无明显变化。[结论]反复冻融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佳工艺组合为:解冻温度45℃,冻融次数4次,冻结时间3 h,冻结温度-2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冻融作用对土壤中不同吸附形式铵根离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冻融作用对三江平原旱地土壤吸附铵根离子总量(水浸提)、强吸附态量(0.01 mol/L KCl溶液浸提)的影响。[结果]冻融处理和非冻融对照处理下,相比线性方程,旱地土壤吸附的铵根离子总量能更好的由Freundlich方程拟合(R20.99,SE1.69)。冻融作用对铵根离子的总吸附量基本没有影响:当土壤中加入的NH4+初始浓度从0 mg/L升高到200 mg/L时,冻融条件下NH4+总吸附量从-0.52 mg/kg升高到39.0 mg/kg;非冻融条件下NH4+总吸附量从-0.70 mg/kg升高到38.5 mg/kg。土壤中强吸附态NH4+的吸附等温线呈线性(R20.99,SE0.54),强吸附态NH4+的吸附量经过冻融过程后有明显增加,当土壤中加入的NH4+初始浓度从0 mg/L升高到200 mg/L时,冻融条件下NH4+强吸附态含量从-2.36 mg/kg呈线性升高到28.81 mg/kg;非冻融条件下NH4+强吸附态量从-4.25 mg/kg呈线性升高到25.12 mg/kg。由于冻融作用降低了强吸附态NH4+吸附解吸达到平衡时土壤溶液中NH4+的浓度,因而有利于降低土壤中铵根离子的淋失。冻融作用主要影响的是以离子交换形式吸附于土壤的NH4+。[结论]该研究为控制土壤氮素过量输入水体,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