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以2005-2012年辽宁省玉米品种试验不同熟期组品种产量为基础,分析不同熟期组品种产量变化趋势及增产潜力,从各熟期组对照品种产量结果比较来看,丹玉39沈玉21郑单958(中晚熟)郑单958(高密中晚熟)辽单565,从各熟期组参试品种产量结果比较来看,晚熟组中晚熟组高密晚熟组高密中晚熟组中熟组。辽宁省中熟、中晚熟组品种增产潜力较大,更易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
利用5年辽宁省区试晚熟、中晚熟、中熟对照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数据,分析辽宁省不同熟期玉米品种产量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辽宁省不同熟期代表性玉米品种产量表现为:中熟中晚熟晚熟品种;农艺性状中,中熟品种在株高、百粒重方面较其他熟期品种表现突出。玉米变异度较大的性状为:秃尖长、产量、出籽率性状最稳定。中熟品种在产量、株高、穗粗、百粒重等方面变异度最小。中熟品种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产量性状上优于中晚熟、晚熟品种。对于中晚熟品种,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为株高、穗长、穗位,影响力大小依次降低,对于中熟品种,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为株高、出籽率、秃尖长,影响力大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熟期春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明确目前东北地区主推不同熟期春玉米品种粒重形成过程的籽粒灌浆特性,为玉米籽粒发育调控和熟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北区40个不同熟期的高产春玉米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采用60 000株/hm2大田种植。调查各品种出苗至成熟的生育天数,依据生育期对不同品种的熟期进行分类,研究不同熟期品种产量和百粒重的差异;运用Logistic模型解析不同熟期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分析积累起始势、灌浆速率、灌浆时间等籽粒灌浆参数及其与产量相关性。【结果】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东北地区目前主推的玉米高产品种按生育期长短可分为中熟(I)、中晚熟(II)、晚熟(III)和超晚熟(IV)4类,其中晚熟品种最多(50%),生育期121-130 d,其次为超晚熟品种(25%),生育期131-140 d,中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最少(均为12.5%),生育期分别为101-110 d和111-120 d。60 000株/hm2试验密度下,4个类型品种以晚熟品种产量最高,超晚熟品种次之,中熟品种产量最低;中熟品种产量比晚熟、超晚熟和中晚熟品种分别低45%、44%和35%。中晚熟、晚熟和超晚熟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中熟品种(P<0.05)。灌浆初期,中熟品种百粒重最低,超晚熟品种百粒重最高,灌浆30 d后,中晚熟品种百粒重增长速度最快,中熟品种百粒重增长速度最慢。4类熟期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中熟品种的灌浆峰值最高,超晚熟品种最低。各品种达到灌浆峰值后,超晚熟品种灌浆速率下降最慢,中熟品种下降最快。运用Logistic方程可较好地拟合籽粒灌浆过程(R>0.99),将各熟期品种灌浆过程划分为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中熟品种籽粒灌浆参数中积累起始势(R0)、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持续时间(T1)、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v2, v3)明显高于其他熟期类型品种,其灌浆活跃期(P)、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T2, T3)及渐增期灌浆速率(v1)则明显低于其它熟期类型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熟期品种产量与灌浆活跃期、有效灌浆时间(t3)、渐增期灌浆速率、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极显著正相关;与积累起始势、最大灌浆速率、渐增期持续时间、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中熟品种灌浆启动快,灌浆活跃期和有效灌浆时间短,中晚熟、晚熟和超晚熟品种灌浆启动慢,灌浆活跃期和有效灌浆时间长;在保证籽粒安全成熟前提下,延长灌浆活跃期、有效灌浆时间、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提高渐增期灌浆速率,有利于提高不同熟期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黑龙江省80-90年代审定的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的小麦品种比80年代小麦品种在产量、容重、千粒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湿面筋和沉降值提高的最快。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品质比中熟品种的品质好,但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的产量比早熟品种的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收剥期对两种生育类型红麻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两种熟型红麻品种在4个收剥时期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结果表明:晚熟型品种在各个不同收剥期的产量均高于同期的中熟型品种,中熟型品种在9月中旬收剥,纤维产量达到顶峰,可以高于同时收剥的晚熟型品种。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生产条件、种植制度和栽培措施选择相应熟期的红麻品种来增加麻田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选用吉林省推广的优质水稻品种12个,4个熟期,每个熟期3个品种,分别为优质米1、2、3级品种.研究了吉林省不同类型优质米水稻品种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优质米水稻品种间产量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从各熟期品种平均产量表现值看,中晚熟品种产量最高,晚熟品种产量最低,早熟、中熟品种产量居于中间。从优质米级别来看,品种的品质随着产量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灌浆脱水及产量品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熟期玉米品种灌浆脱水及产量品质特性,为黑龙江省选择熟期适宜的玉米品种提供参考,选用晚熟品种(‘先玉335’和‘鑫鑫2号’)、中晚熟品种(‘绥玉23’和‘吉单27’)作为试验材料,在哈尔滨地区(第一积温带)展开试验,对其籽粒灌浆速率、含水量、脱水速率、产量及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的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不同,中晚熟品种‘绥玉23’和‘吉单27’灌浆启动快、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早于晚熟品种‘先玉335’和‘鑫鑫2号’。各品种的脱水特征亦有不同,相比‘先玉335’‘鑫鑫2号’2个品种,‘绥玉23’‘吉单27’前期脱水速率更大,脱水快,收获时含水量更低。中晚熟品种与晚熟品种产量差异不显著,品质差异显著,中晚熟品种籽粒体积质量和淀粉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晚熟品种,品质相对更好。为保证玉米正常成熟,降低籽粒含水量,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哈尔滨地区种植中晚熟品种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种植品种单一的现状,采用裂区设计,对所引进的中熟、中晚熟、晚熟共22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通过对旱作和人工补灌2种种植模式下各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及抗旱性的比较分析,筛选出中熟品种大西洋、中薯9号、冀张薯5号,中晚熟品种晋薯13号、宁薯12号、冀张薯8号、晋薯15号和晚熟品种晋薯7号、庄薯3号为较适宜在宁夏中部干旱带种植的高产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不同品种、不同播种时期对晚稻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早中熟品种(110~120d),影响不大,中迟熟品种(120~125d)随播期推迟,结实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产量看,早熟品种随播种推迟呈上升趋势;中熟品种在6月26日播种时产量最高;迟熟品种在6月18日播种产量最好,播期越迟,产量越低,且减幅较大。6月18日~7月3日播种的晚熟品种产量要比早熟品种好,且晚熟品种越早播与早熟品种产量相差越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稻不同品种、播期对晚稻产量和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早中熟品种受播期影响不大,中迟熟品种随播期推迟,结实率明显下降,每穗实粒数减少。从产量上看,早熟品种随播期推迟呈上升趋势;中熟品种在6月25日播种时产量最高;迟熟品种在6月18日播种时产量最好,播期越迟产量越低,且减幅较大;在6月18日至7月3日播种的晚熟品种产量比早熟品种好,且晚熟品种播期越早与早熟品种产量相差越大。  相似文献   

11.
灌阳县红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灌阳县种植的红薯品种,2008年引进6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皮槟榔、结芋花、藕薯3个品种表现产量适中、商品薯率高、经济效益好、品质优良;红皮槟榔虽然产量偏低,但品质好,商品薯率在参试品种中最高,价格也比其他品种高0.1~0.5元/kg,这4个品种均适宜在灌阳县推广种植。鸡骨香具产量高、结薯集中、大薯比率高的特点,适宜加工果脯、粉丝等,可作为红薯产业深加工的储备品种。  相似文献   

12.
施氮量对两优培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大田条件下,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两优培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优培九的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至中肥处理达最大,高肥处理则显著下降;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营养品质、加工品质、蒸煮食味品质的提高,而高肥对整精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均不利.产量和品质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4个氮肥处理水平下,两优培九的产量均高于汕优63,品质优于汕优63.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贵州第一大粮食作物,其生产状况关乎贵州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该文论述了贵州稻作热、水、光气候资源及优势;提出合理利用稻作气候资源优势,发展多种稻作制度,发展优质稻米,种植生育期较长的高产品种,适时播种移栽,趋利避害等促进稻作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油菜优质育种初期优质与高产的矛盾,使用“结合株型结构理论、注重亲本选配、使用聚合杂交、低世代系谱选择、高世代集团选择”的育种方法和思路,“十五”期间选育出了一批产量、品质同步提高的优质常规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突出特性为:产量水平较高,各期营养生长旺盛,植株较高,产量结构协调,每株有效角果数较多,结角层为华盖式或近似华盖式结构;品质指标较优;抗逆性较强。实践证明,聚合杂交育种在常规甘蓝型油菜育种中的正确使用,有利于同步提高常规甘蓝型油菜的产量和品质,也证明了常规油菜产量水平仍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高密度条件下适宜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方法]以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3.8株/m~2高密度栽培模式下不同樱桃番茄基质种植下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情况。[结果]千禧在维生素C、可溶性糖、有机酸、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及产量、经济效益方面的表现均显著优于其他品种,适于在孙家滩开发区推广。[结论]该研究可为孙家滩开发区高密度条件下适宜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贵州喀斯特地区优良牧草引种及其生产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98~2001年对引自国外和国内部分省(区)的4科29种96个牧草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及生产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草种其生长发育差异较大。14个杂交高粱品种和2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独山种植基本不结实。青草年产量>4 000 kg/667m2、种子产量>25 kg/667m2的品种有13个。采用不同繁殖方式在省内外示范推广高产优质牧草5.33万hm2,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引种优质牧草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工作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分析,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1983年以来,河南省共鉴定油菜品种150多个,其中有47个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从试验设计、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质量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通过对1996~2009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和河南省油菜生产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建议育种家们不但要选育出优良的油菜品种,还要研究和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黑龙港地区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从生育期和草产量上对12个饲用小黑麦品种进行了筛选,研究了3个优良谷子品种在3个播期条件下的谷草产量和籽粒产量效益,而后对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的小黑麦品种和谷子品种进行了组装,并分析了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简化栽培谷子品种懒谷3号产量较高,且管理简单,便于推广应用,是该种植模式的首选谷子品种;饲用小黑麦品种NTH1048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均较高,适合作为饲用型小黑麦种植。采用懒谷3号+NTH1048谷-草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节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引进、驯化、选择适宜大庆市盐碱地区种植和开发的高产、优质的紫苏品种,开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及为紫苏育种及大面积种植与推广做技术准备,2010年引进了8个紫苏品种,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星火牧场开展引种及田间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可以在轻盐碱土地区种植,出苗整齐,田间长势繁茂,株高131.3~162.4 cm,...  相似文献   

20.
为了稳定北京市花生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从2010年开始,分别在大兴、密云和怀柔三个花生主产区开展高产创建工作。3年的试验和高产创建工作,主要是从良种筛选和推广技术、精细化种植技术、水分管理技术、养分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总结适宜北京地区的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以期建立适合北京地区花生高产栽培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