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7~1986年在丰县大沙河果园对富士苹果作了矮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M9中砧生长量最小,树高和干周分别为对照M7/平邑甜茶的76.1%和67.2%,其次为M7自根砧。M4和MM106中砧生长旺。M7自根砧结果早,早期产量高,其次为M9中砧。10年累计株产M9中砧和M7自根砧表现高产,分别为299.15kg/株和280.70kg/株,MM106中砧产量最低,仅12.81kg/株。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M7自根砧较高,MM106中砧较低。果实硬度M4中砧较高,M7中砧较低。果实大小各砧木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品种果实、果核、叶片之间的相关性测定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通过对李品种果实、果核、叶片之间的相关性测定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为李品种资源引种、育种亲本的选择及杂种的早期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试材取自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李品种资源圃,1987年定植,砧木为毛桃,株行距4×4米,管理条件一致。果实在成熟适期分品种采收并进行有关性状的测量,叶片取于一年生枝条中部,叶面积的计算采用公式:(L×0.71)~2×0.57,L为叶长。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商丘市化肥厂生产的果甜艳(果霸)多元素微肥在苹果上的应用效果,我们进行了该项试验。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1996~1997年在民权县大郭庄果园进行。果园土壤为沙壤土,肥力一般。供试品种为7年生短枝型红富士。株行距2.2m×6m。试验设4个处理,①冬...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的目的是进一步观察M_7/洋白海棠与不同品种的亲和关系及其对产量的影响,为扩大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本园于1977年春定植,行株距为4×2米,按成熟期早晚从西向东顺序排列。嫁接品种是早熟新品种甜黄魁、伏帅,品质优良的中熟品种红星、金帅和新引进晚熟品种富土等五个品种,每品种栽两行,共30株,南北设保护行。试验园全面贯彻综合技术,促使树体生长健壮,以期达到早结果、早丰产。定植后每年观察记载生长势、结果习性,并进行果实品质测定。  相似文献   

5.
一种适宜乔砧红富士的树形近年来,红富士苹果发展很快,但在修剪上,一直沿用古老的方法,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对栽植较密的果园问题更为严重。因此,改变传统树形和修剪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笔者于1986年春建了乔砧红富士园,株行距35×5米。以前采用“基部三...  相似文献   

6.
<正>四、矮砧密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一)土壤条件园地为丘陵地,沙质壤土,有机质含量为6.5%,速效氮(氮)为0.095克/千克,速效磷(磷)为0.054克/千克,速效钾(钾)为0.049克/千克。(二)砧木与砧穗组合天红2号红富士/SH38或SH40/平邑甜茶。(三)栽植密度株行距1.0米×3.0米,每667平方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翼城县唐兴镇李庄村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利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李庄村有个焦文示范果园,面积10亩,1992年栽植,品种为红富士、新红星,树龄16年生,树形纺锤形,南北行向,株行距2.5米×4米.  相似文献   

8.
正葡萄定植后,葡萄的整形管理工作随之展开。经长期试验,总结出一套葡萄整形修剪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既可促使树体快速培养成形,又可达到提早结果和提高品质的效果。一、葡萄定植密度1.篱架株行距1.5米×3.5米,每667米2定植127株;或株行距1.2米×3.5米,每667米2定植159株。2.小棚架株行距1.5米×4.5米,每667米2定植99株;或  相似文献   

9.
苏南丘陵地区,经常出现秋旱,为了使无灌溉条件的果园保持一定水分,于1979~1980年进行了夏绿肥青刈覆盖试验。1982年继续观察了覆盖效果。矮砧苹果园于1977年春建立,位于南京丘陵地区,土壤属黄粘土,有机质低,湿时粘重,干时坚硬并产生裂缝。在30~50厘米以下,有较为粘实的粘盘。矮砧为M_2、M_4、M_7、M_9及MM_(106)中间砧,长度约15厘米。基砧为洋白海棠。品种为金帅及红星。行株距为4×2米。整形方式采取三主枝邻接弯曲上升。  相似文献   

10.
<正>1.建园试验地建在地势平坦、土壤疏松肥沃的土地,pH值为7.2~8.0,海棠作砧木,授粉品种为金冠。栽植密度:株距×行距(6米×4米),定植前挖定植沟深、宽各80厘米,每亩施用农家肥7500千克,加普钙1000千克,混表土回填入定植沟,株行距按前定方案进行。定植时理顺根系,露出嫁接口,灌足定根水,加膜覆沟保水保温确保成活。  相似文献   

11.
石健全 《农家致富》2006,(24):30-30
一、试验方法试验在广西玉林地区北流市才旺村长岗岑陈增强荔枝场进行。供试品种为禾荔,树龄28年,面积400亩,株行距5米×7米,每亩栽19株。PBO由江苏江阴市果树促控剂研究所生产。根据PBO特点和荔枝生长发育规律,本试验的喷洒时  相似文献   

12.
<正> 1 栽植 最佳时期:春季萌芽期,4月上、中旬。 方式:一般地块,株行距2米×3米,每公顷植苗1665株,优质地块(立地、水肥、土壤)可采用高密度栽植,按1米×1.5米,每4行留一个4米宽作业道,每公顷植苗可达6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3.
正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高家庄村张水龙苹果园于1994年定植,面积0.5公顷,品种以短枝富士为主,南北行向,株行距2米×(3~4)米,667平方米栽100株。1999~2013年,已连续15年平均单产(667平方米产量,下同)达4000千克以上,商品果率90%以上,667平方米收入达1.3万~1.6万元。张水龙果园之所以能获得高效益,主要得益于实现了五个转变。一是由粗放管理转变为精细化操作以往在管理果树上,只  相似文献   

14.
<正> 为了研究农桐间作对棉花产量的影响,1981年秋,我们对桐棉间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一、调查方法1、样地的选择:为了找出泡桐不同走向对棉花产量的影响,我们选择东西行向株行距7×70米;南北行向株行距8×30米的样地各一块,样地内的棉花品种为“河南79”、泡桐生长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一九五九年开始了苹果幼树早期丰产试验的综合研究,一九六○年实现了三年生金帅亩产四百三十二点零七二斤的产量。供试果树是在一九五九年春定植的二年生金帅,株行距2×2米,亩栽一百六十六株。选用的砧木分山定子五十六株、小海棠五十六株和沙果五十四株。顺序排列,并设有二十九株对照树。 该园为一沙河淤积地,地势平坦,上层为壤土,中下层为沙壤土,其中夹有一层粗  相似文献   

16.
<正>1.栽植密度。栽植前要综合各方面情况设计合理密度。株行距2米×1米是杨树栽植的极限密度,只能生产价格较低的小径材,轮伐期为4~5年;生产中径材的合理密度为3米×5米或3米×6米,轮伐期  相似文献   

17.
<正> 1 定植方法 秋冬将栽培地挖1米见方的定植大穴,每个穴内施入优质土杂肥30公斤、磷酸二铵1公斤,灌足水沉实。春季芽萌动时栽植,每0.067公顷栽60~70株,株行距3米×3.5~4米。栽后整平树盘,覆上1米见方地膜。栽苗时,应选苗干粗0.6厘米以上、高80厘米以上的优质苗。 2 土肥水管理 每年秋季向树盘外挖穴深翻,其宽深约为0.6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苹果老果园重茬再植病问题,利用平邑甜茶具有对苹果根腐病、白粉病、白绢病、白纹羽病、褐斑病及苹果绵蚜的天然抗性,以及适宜多雨潮湿地区栽培,高位嫁接宁丰等苹果品种嫁接亲合性好,不传染病毒,早丰、优质、适应性强的特点,进行平邑甜茶砧木高位嫁接苹果新品种直接建园试验。通过对穗砧比、平均产量指标的测定,以及与对照树山丁子低位嫁接同样品种进行比较,观察平邑甜茶砧木高位嫁接苹果直接建园的试验效果。结果表明:5年生平邑甜茶高位嫁接岳苹、岳阳红、望山红苹果,没有大小脚现象,并且平均产量稳定,进入盛果期后产量逐年上升,和同龄山丁子低位嫁接同一品种的穗砧比差异极显著(P0.01),山丁子低位嫁接同样3个品种小脚现象明显。平邑甜茶高位嫁接岳苹、岳阳红、望山红苹果,13年生苹果平均产量比低位同龄山丁子嫁接同一品种的分别高出6.67、2.25、5.20 t/hm2,14年生分别高出5.36、4.60、5.08 t/hm2,15年生分别高出4.86、4.58、6.43 t/hm2,平均产量差异极显著。3年生平邑甜茶高位嫁接丽嘎啦苹果,同样也没有大小脚现象,并且产量稳定,进入结果期后产量逐年上升,与同龄山丁子低位嫁接丽嘎啦的穗砧比和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山丁子低位嫁接的丽嘎啦树体表现小脚。4、5、6年生的丽嘎啦/甜茶苹果平均产量比低位嫁接的同龄丽嘎啦/山丁子分别要高出2.10、4.44、6.63 t/hm2。2年生平邑甜茶高位嫁接3年生7个富士系苹果新品系及对照表现出大脚现象,品系之间差异不显著。而2年生平邑甜茶高位嫁接4年生56个富士系苹果品系间比较表明,小脚现象比较明显,且个别品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用平邑甜茶高位嫁接方法快速建造富士系苹果园,建议选用砧龄大一些的如5年生平邑甜茶砧木进行高位嫁接建园,效果比较理想,其他品种可酌情考虑应用不同年龄段的平邑甜茶砧木进行高位嫁接。  相似文献   

19.
1980—1988年我们在淮阳县黄路口乡大张行政村进行了农、枣、黄花菜间作套种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据调查,间作套种平均亩产粮400—500公斤,鲜枣50—60公斤,干菜25—30公斤。总计每亩年均收入700元以上,比单纯农枣间作亩均增值350元,比单种粮食作物亩均增值420元。一、间作套种模式:(1)大枣:栽植密度为3×10米,每亩定植22株。(2)黄花菜:按三行条栽于枣树株间,株行距0.15×0.33米,每亩栽植500穴苗。(3)农作物:小麦应选用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20.
腐烂病为梨树毁灭性病害。自1996年在库尔勒地区发生大冻害后,腐烂病在香梨种植区呈发生态势,但未引起果农的重视,2003年再次发生冻害后,该病逐年加重。2007年5月20-28日对2003年发生冻害严重的几个果园调查发现,1974年定植,株行距3×5米,管理水平高的果园,病株率在10%-20%;管理水平中等的病株率20%-30%;1986年定植,株行距3x5米,管理水平高的果园,病株率在18%-30%;管理水平中等的果园,病株率在3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